如果你有3-12歲的孩子,這是你最不該錯過的文章

育兒那麼多年,我們能發現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其特點不同,由此也決定了孩子的行為也不同。

為什麼兩三歲時那麼乖的孩子,到了五六歲時,那麼地難管?

為什麼以前跟自己很親暱的孩子,長大後,就很難溝通?

為什麼我用心教育他,他一句都聽不進去呢?

在連續問了自己幾個原因後,有沒有發現孩子行為的背後都是有跡可循的。

他們的不聽話是因為自我意識的覺醒,他們很難溝通是因為有了自己的主意和判斷,他們的叛逆也可能是必經階段。

如果你有3-12歲的孩子,這是你最不該錯過的文章

就像砍柴不照紋,累死砍柴人一樣,如果不按照他們年齡階段的特點,對症下藥,你很容易變成個嘮叨又充滿怨氣的媽媽。

我們來看看3-12兒童行為的變化和發展。

3歲孩子--友善、平靜、樂於分享、開始社交

2歲的叛逆期過去後,他不再固執地說“我不”,而是能聽進去大人的話,比以前也好溝通得多。

3歲也是一個孩子的安全感充足,開始向外發展的特徵,這時候他會為了交到好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

但是這時期很多孩子開始上幼兒園,所以也會出現其他方面的問題,例如分離焦慮,跟小朋友打架等問題。

如果你有3-12歲的孩子,這是你最不該錯過的文章

4歲孩子--活潑,喜歡冒險和探索

4歲有的已經適應幼兒園生活,社交方面的問題也不大,即使是沒上幼兒園的,適應能力一樣增強很多。

整個階段他的各方面能力都增強,所以他開始冒險,探索,喜歡在外面玩,對外面一切新奇的事物都感到好奇。

尤其是大自然的花花草草、森林等,反正對一切新事物都好奇。

5歲孩子--心情愉悅,討媽媽歡心,會衡量自己的能力

這時候的新鮮勁已經過了,開始顧家,待在家裡玩,喜歡待在固定的區域,會衡量自己的能力,發現自己做不到的會果斷放棄,做的到的他也沒多大的興趣。

會討媽媽歡心,安全感強,會認為媽媽一直呆在家裡,不會胡思亂想。

如果你有3-12歲的孩子,這是你最不該錯過的文章

6歲孩子--第二個叛逆期,個性極端化,分不清別人的和自己的

也許他突然會破壞掉之前自己很喜歡的玩具,也許剛圍著媽媽打轉,下一秒就可能忤逆。

永遠猜不到他下一秒的行動,更猜不到喜怒哀樂。

這時候的孩子也比較敏感和矛盾,想要自己獨立,但又很依賴,兩難境地讓人啼笑皆非。

更明顯地是分不清別人的東西和自己東西的區別,有可能在鄰居家看到好玩,順手就拿回自己家了。

所以不能說孩子偷東西,要教他認清別人和自己的區別。

7歲孩子--在意別人的看法

雖然有自己的秘密花園,但是很在意別人的看法。

例如遲到會不會被老師罵,同學會不會嘲笑他;考得差時會不會被別人說笨,做的慢的時候,會不會被別人說等等。

而正因為他在意別人的看法,也會想要自己的區域,別人不能輕易觸犯,如果可以給孩子自己的桌子,自己的抽屜,自己的床。

如果你有3-12歲的孩子,這是你最不該錯過的文章

8歲孩子--關注別人,邏輯思維,話閘子

他開始有自己的是非觀和對錯管,但是標準一般都是來自於父母,父母怎麼灌輸給他的,他就建立什麼樣的是非觀。

會開始注意周圍人的談話內容,或者揣摩他們說話時的神色,非常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誇獎。

同樣他也開始在意父母之間的關係,關注家裡的事,想做一個好孩子,不再以自我為中心,在為別人效勞的同時,希望別人也能同樣對待他。

9歲孩子--獨立執著而疲憊的一年

這時候的他們大部分處於三年級,會出現“三年級現象”。

成績突然滑坡式下滑,學習壓力增大,任務增加,這與課程的難度增加有很大的關係。

所以以前成績好的孩子,可能為了保持好的成績,會繼續保持高強度的學習,也有可能因為打擊而變得不愛說話。

這時候多從心理關注他們。

如果你有3-12歲的孩子,這是你最不該錯過的文章

10歲孩子--長大成人的前夕,行動力強,情緒控制

這時候感覺他們跟之前相比,就像個大人。

不再動不動地就說害怕,有自己的思想和對事情的看法,但也會圍繞自己的興趣或者心情而看人做事,只要符合自己意願的人和事,一般會樂於接受,如果不符合則會持情願接受的態度。

如果家長引導得好,孩子會很樂意聽從家長的意見,如果沒做好引導,會遭到拒絕。

情感日漸豐富,但情緒控制能力差,也許之前還合作、乖巧,後面就火山爆發,瞬間抓狂。

所以,家長情緒上多多引導,孩子才能收放自如。

11歲孩子--狀態不穩定,叛逆的苗頭出現

不喜歡做有規律的事,自我意識進一步發展,獨立意識增強,情緒反覆無常。

在活動與興趣愛好方面,對抗性增強,不願獨自玩耍 。

叛逆的苗頭已經開始生長。

如果你有3-12歲的孩子,這是你最不該錯過的文章

12歲孩子--青春期,性格較理想。

進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開始有新的變化,尤其是心理。

他們開始把自己看成大人,自我意識進一步增強,不喜歡聽爸媽命令的語氣,更加獨立。

喜歡集體活動,跟家人關係緩和,興趣廣泛,對生活充滿熱情。

在道德方面,多了一絲思考,少了一絲衝動。

綜合上面來看,我們能發現,孩子越小的時候,一天一個樣,有時候晴空萬里,有時候突然暴風雨。

而我們能做的不是試圖控制他們,而是根據他們的發展特點,做好引導者,慢慢地將他引導正確地路上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