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開口晚,不是因為“貴人語遲”,而是因為爸媽做的不夠

“貴人語遲”,是不是很多寶爸寶媽聽過這句話?特別是男寶寶開口比較晚,身邊總會有人跟你說“貴人語遲”,沒問題的!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帶大家看一下幼兒為什麼說話晚,爸媽應該怎麼做?

寶寶開口晚,不是因為“貴人語遲”,而是因為爸媽做的不夠

0~6個月,在這個時期,孩子雖然不會說話,但他可以吸取詞語信息,並在大腦中進行存儲。

教給孩子談話規則

因為語言與情感緊密相連,所以父母在此時期首先要與嬰兒建立良好的情感聯繫,要與孩子進行良好的語言交流,如在給孩子餵奶、換尿布、出外散步等時候要對孩子說:“寶寶,我們現在在吃奶”,“媽媽給寶寶換尿布”,“我們在散步,我們看見紅花”等。這樣可以給孩子樹立交流的榜樣,給孩子示範正確語法,教給孩子談話規則。

寶寶開口晚,不是因為“貴人語遲”,而是因為爸媽做的不夠

刺激寶寶聽覺

有些家長覺得寶寶還沒到說話時就可以不用跟他聊聊天,其實,寶寶的語言發育是一個累積漸變的過程,需要多一些語言環境的刺激,才能讓小寶寶在潛意識狀態下發展認知和與人交往的情感。在小寶寶還是兩三個月開始發出咿呀之聲的時候,家人也應以咿呀之聲作出回應,見到回應後,小嬰兒會非常興奮,繼續重複發音,經常頻繁地對著他講話,這些聲音的刺激,可以鍛鍊小寶寶的語言聽覺能力。同時,也可為小寶寶購置一些色彩鮮豔、能發出聲音的小玩具,訓練他的聽覺和語言感受能力。當寶寶七八個月大的時候,他們已經可以聽懂大人說的話了,這時爸爸媽媽在刺激寶寶語言時就應該將聲音與具體的事物聯繫在一起。如:教他指著說“爸爸”、“媽媽”、“寶寶”,看到他對某件物品感興趣,可以用手指指著告訴他這是什麼,如“球球”、“熊熊”等,幫助他們建立起具體事物與詞彙之間的聯繫。

寶寶開口晚,不是因為“貴人語遲”,而是因為爸媽做的不夠

當寶寶開始學說話時,父母也可設置多一些交流的情景,刺激他來模仿你說話,對寶寶“啊啊”用手指的示意要求,不要立即給予滿足,而是要訓練他開口說要。總之,爸爸媽媽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吃飯、遊戲等方式,隨時和寶寶進行交流溝通,有意識地創造刺激寶寶說話的語言環境,但在這個過程中,

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與寶寶的眼神交流,說話時一定要注視著他,表情要儘可能豐富,聲音要儘量柔軟溫和,語調要緩慢誇張,這樣傳遞給他們的不僅是詞彙,更重要的是刺激寶寶大腦語言中樞的發育。

為什麼男寶比女寶說話晚?

一、通常來說,男孩比女孩發育的要晚,包括走路、說話等等,男孩都遲一些,這主要是因為男孩比女孩的語言表達能力發育的晚,所以家有男孩的,什麼事不用過於著急,讓孩子自然成長就行。

二、跟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得當,比較關心寶寶的語言能力的培養,並且經常和寶寶聊天,就會很大程度上的刺激孩子大腦語言功能的發育,提高孩子說話的積極性,對孩子及早說話有幫助。

三、遺傳的因素孩子說話早晚也與遺傳因素有關,如果父母都是說話比較晚的,那孩子也晚開口說話的幾率更高,家長們不用擔心。

四、聽力有障礙如果一些孩子說話晚或者就是不說話,家長就要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了,很不幸,小編有一個朋友,他家的兒子就屬於這種情況。之前一直以為是說話晚,後來才去醫院,結果確診是先天性聽力障礙,需要做耳蝸移植,手術費是一大筆,東拼西湊的把第一次手術做完了。

語言的發展

1、交往

身邊的和他說話的人要多,要經常讓他與別人溝通。

2、聽

語言要聽,才能清楚的知道字的發音,多聽故事磁帶。

3、看

在大人說話時,儘量面向孩子說話,讓他能看到你的嘴型,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

總之,不用著急,只要能發出聲音就說明語言沒有障礙,就是早晚的問題。

寶寶開口晚,不是因為“貴人語遲”,而是因為爸媽做的不夠

家長應該怎麼讓孩子早“開口”?

1.多和孩子講話,這時候的孩子雖然不能講話但是他們能通過耳朵接受你發出的語言信息,這些刺激能為他們以後開口說話打下基礎。所以,在這個階段如果父母能多給孩子一些語言方面的刺激,對於孩子以後語言的發展是十分有利的。

寶寶開口晚,不是因為“貴人語遲”,而是因為爸媽做的不夠

2.多給孩子發聲的機會,一般當嬰幼兒用咿呀聲來表達自己的需要和情緒時,正是對他們進行語言訓練的好機會。這時候媽媽可以將幼兒咿呀聲表達的意思用語言對幼兒說出來,然後等待幼兒的反應,每天都這樣做,重複多了就能強化寶寶對於這些語言的認知,從而為以後的模仿打下基礎。

3.如果很大了(兩歲左右)還不會講話,可以諮詢醫生意見

所謂“貴人語遲”,家長一定要注意辨別,及時排除疾病因素,多教孩子,多和孩子交流,才能讓孩子早開口。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