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水城”的廣州,有過總人口10%的“水上居民”,今在何處?

這是珊珊三丫頭愛生活、愛攝影、愛旅行、愛美食的駐足點。

曾是“水城”的廣州,有過總人口10%的“水上居民”,今在何處?

在數千年前,因為全球氣溫變暖,海平面上升,海水曾經深入廣州,那時的廣州大部分地區是處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中,後來,海水開始緩慢地退出廣州,宋代時廣州城下仍是“小海”,到明代,珠三角水陸面積開始發生明顯變化,海退的速度明顯加快,到清代嘉慶道光年間,海水退到順德以南一帶。海水雖然退出,但在很長一段時期,廣州依然保留著一種“水城”的風貌。

曾是“水城”的廣州,有過總人口10%的“水上居民”,今在何處?

現在,最能體現廣州“水城”風貌的地方一定要數廣州的海珠區,在海珠區有世界級遺蹟七星崗古海岸遺址(是廣州古老的海岸)、有曉港公園的古海蝕遺址、有小洲村的古橋碧水、有龍潭村的古河河岸、有瀝滘珠江舊渡口、有黃埔古村的古港、有雄踞珠江的琶洲塔、赤崗塔,還的流經的廣州母親河珠江,這些,都能讓人們在一瞬間把廣州與“水“關聯在一起。水,滋養了廣州的土地,也養育廣州一代代的“水上居民“。這些水上居居,一家人擁有一葉小舟,小舟裝載著全部的家當,進行打魚和擺渡等謀生的生活,漂泊在珠江的潮起潮落中,那時他們曾被稱為“疍家”,意思就是住在船上的人。

曾是“水城”的廣州,有過總人口10%的“水上居民”,今在何處?

曾是“水城”的廣州,有過總人口10%的“水上居民”,今在何處?

現在,在廣州已經很難找到真正的“水上人家”,但讓珊珊三丫頭想到廣州曾經是“水城”和居住著大批“水上居民”,是因為最近到廣州海珠區最大的城中村瀝滘村遊玩,遇見廣州最後一批的“水上居民“。那天,走進珠江邊的瀝滘村。在瀝滘碼頭公園的廣州界碑的大榕樹的一旁,發現這裡依然住著幾戶“水上居民”,珊珊三丫頭到來時,這幾戶“水上居民”依然過著“水上”的生活:有的在打魚、有的在曬網、有的在補網、有的在船上聊天……只是,這些“水上居民”的居住環境,在背後現代建築的映襯下,顯得特別的簡陋。

曾是“水城”的廣州,有過總人口10%的“水上居民”,今在何處?

曾是“水城”的廣州,有過總人口10%的“水上居民”,今在何處?

在瀝滘村見這些“水上居民”應該是現在廣州存在的為數不多的“水上居民”了。根據1926年廣州市人口統計,當時的“水上居民”約有11萬人,約佔全市總人口的10%。他們在珠江上過著“一艇一戶”的生活。到1932年,根據廣州市公安局資料記載,當時廣州有疍艇兩萬餘艘。在廣州海珠區江岸東起石湧口西至白鵝潭,都增經是水上居民活動頻繁的江岸線。水上居民絕大多數都是勞動人民,從事捕魚、渡客、水上運輸業等。

曾是“水城”的廣州,有過總人口10%的“水上居民”,今在何處?

曾是“水城”的廣州,有過總人口10%的“水上居民”,今在何處?

可見,珠江曾經是水上居民的天下,瀝滘村就是珠江的其中一小段。好奇這麼多的水上居民祖先來自何方?最初是怎麼樣形成呢?這個至今沒有統一的說法。其中有一個傳說,東晉末年,農民起義領袖盧循順海南下,在海珠區建立了“盧循城”。起義失敗後,盧循投水自殺,他的部下四散,其中有有一部分人乘船漂泊,就成了水上居民,從此開始打漁擺渡等營生。因為他們是曾經反過朝廷的人,所以後來的統治者對他們進行“約法”:不準上岸居住,不準讀書識字,不能穿鞋、更不準與岸上人有通婚、……他們只有在船上生活和謀生,很少上岸,很少與陸地上的人來往,和岸上不在一個世界,飽受岸上的歧視,上岸時會受到欺負。

曾是“水城”的廣州,有過總人口10%的“水上居民”,今在何處?

曾是“水城”的廣州,有過總人口10%的“水上居民”,今在何處?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水上居民絕大多數是勞動人民,正因為有他們的辛勞,在沒有橋樑的古代,才有了珠江兩岸相通的交通,才有了兩岸的交流和發展。一直到了解放後,水上居民終於有了平等的社會地位,1950年根據當時市長葉劍英的提議,全市各界代表大會一致通過決議,宣佈取消帶歧視性的“疍家”稱號。

曾是“水城”的廣州,有過總人口10%的“水上居民”,今在何處?

曾是“水城”的廣州,有過總人口10%的“水上居民”,今在何處?

在1954年,周總理來視察廣州時,專門去了黃沙、白鵝潭、沙面水上居民的生活情況,看到水上居民生活條件還很艱苦,周總理就作出了指示,讓水上居上岸定居。讓水上居民欣喜的是居民新村的建成,規模最大的是海珠濱江路的建築群。到了1966年,有70%的廣州水上居民都上岸定居了。

曾是“水城”的廣州,有過總人口10%的“水上居民”,今在何處?

珊珊三丫頭站瀝滘村珠江邊的幾戶水上居民居住的地方看,其實他們都已經在靠近的岸上的房子內居住,仍在居住的都是老人,可能是捨棄不下哪種“水上”的情懷。細看停在岸邊的船隻,已經有些殘破舊了,明顯不再作營生使用,但依稀能看出最初的樣子,這些船有一個很形象的名字:連家船。以前水上人家一家就住在這城,船尾用篷圍起來作臥室,遮風擋雨。船底有一個水艙,用來裝打撈到的魚蝦,水上居民白天在船上工作,晚上就睡在船上。

曾是“水城”的廣州,有過總人口10%的“水上居民”,今在何處?

雖然在60年人大部分水上居民已搬上岸住,但依然有一部分人仍在堅持著這種生活,1987年,當時《廣州日報》的報道,廣州仍有水上居民約1.5萬人。在改革開放初期,水上居民迎來生活的黃金時期,每月捕魚撈貝賺的錢比職工們的死工資多幾倍,但是好景不長,隨著工業化汙染,又有一比水上居民就要另謀生計,近年珠江水汙染得到很好的治理,水質又慢慢地變好,但又有禁海期,生活在水上以打魚為生的小漁民家庭,他們沒有大船,無法遠航,只能在捕些魚蝦,生活隨著潮汐變化而變化。水上居民基本上都離船上岸,只留下少部分的老人,依然守著那份“水上”的情懷。在廣州城市內,這種“水上居民“的生活可能會慢慢地消失在歷史的舞臺上。

曾是“水城”的廣州,有過總人口10%的“水上居民”,今在何處?

當珊珊三丫頭準備離開瀝滘村時,看見一位老婆婆正撐著小船回來,這時,一群人圍上去,看老人的收穫,老人放下收穫後,又重新把船撐離岸邊,繼續打撈,繼續經營著這裡本屬於他們的生活。

那麼,你知道廣州曾經是“水城”嗎?你有感受“水上居民”的生活嗎?瞭解過“水上居民”的發展歷史嗎?對於水上居民生活軌跡的變動你有什麼感想?在廣州生活,你是否接觸過已經上岸的“水上居民”?如果有機會來廣州旅行,你是否會來廣州僅存不多的“水上居民”的生活?歡迎大家留言分享哦!圖文均是版權作品,未經珊珊三丫頭書面授權,嚴禁搬運、轉載、洗稿。如需轉載,請與作者珊珊三丫頭聯繫,謝謝。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