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水滸:高俅能發跡,只因踢得一腳好毬嗎?

高俅再拜道:“怎敢!”三回五次告辭,端王定要他踢,高俅只得叩頭謝罪,解膝下場。才踢幾腳,端王喝彩。高俅只得把平生本事都使出來,奉承端王。那身分模樣,這氣毬一似鰾膠粘在身上的。端王大喜,哪裡肯放高俅回府去,就留在宮中過了一夜。

小蘇學士把高俅舉薦給了小王都太尉王侁,高俅便在王都尉府上服侍。某一日,高俅奉王都尉之命送禮物去給端王,恰逢端王和小黃門在踢氣毬,剛好那氣毬滾落到了高俅腳邊,高俅使了個鴛鴦拐,把氣毬踢還給了端王。高俅出神入化的毬技引起端王注意,端王便向王都尉把高俅要過去,做了他的跟班。隨著端王時來運轉做了皇帝, 高俅也跟著雞犬升天,由一個浮浪子弟逆襲成了殿帥府太尉。

由高俅發跡的這段故事,不少人認為高俅之所以能夠發跡,完全就是因為他踢得一腳好毬。果真如此嗎?我們如果詳細分析一下高俅發跡的這段故事,就能找到高俅發跡的原因,並非只因他踢得一腳好毬。高俅踢得一腳好毬不過是他得以發跡的一個敲門磚、一個導火線,可以算作其中一個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也不是根本原因。他能發跡,更重要的是其他四個深層次原因。

冷眼看水滸:高俅能發跡,只因踢得一腳好毬嗎?

高俅

1、高俅能發跡,第一個原因是他頗有才學

這人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頑耍,亦胡亂學詩、書、詞、賦。

在很多讀者印象中,高俅似乎只是個不學無術,就知道吃喝玩樂的混混而已。實際上絕非如此。

雖然說高俅自小不成家業,但他並非不學無術之輩,喜歡吹彈歌舞、使弄槍棒、相撲玩耍,擅長抄抄寫寫,不僅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還有一定的詩書詞賦功底。

應該說他身上的才藝細胞挺發達的,在玩的方面尤其涉獵面廣,而且都能達到較高的造詣。

高俅在玩的方面造詣最高的當屬踢氣毬,他一旦施展開來,能讓氣毬就像粘在他身上一般,這份出神入化的毬技任誰看了都要歎為觀止。這也正是他被端王賞識的敲門磚。倘若沒有這個敲門磚,他也就引不起端王的注意,就沒有後來的一切了。

高俅除了出神入化的毬技,還擅長相撲之術。後來宋江三敗高俅,活捉高俅上了梁山,高俅酒後還曾誇耀他的相撲之術,可見他對自己的相撲技術還是挺自信的。

正因為高俅身上有這些才學,才使得他能接近和吸引上層人士。自古知音難覓,所以,當他與王都尉、端王接觸時,共同的愛好和素養能夠引起雙方共鳴,迅速拉近彼此的距離,關係一下子就變得親近起來。

可見,他還有一些過人的本事的。要知道,古今中外,凡是大反派都絕不是飯桶,而是有相當出色的本事傍身的,比如北宋徽宗時期的蔡京,清朝乾隆時期的和珅等等,這個高俅也不例外。

冷眼看水滸:高俅能發跡,只因踢得一腳好毬嗎?

小蘇學士

2、高俅能發跡,第二個原因是他時來運轉

眾所周知的是,一個人能不能成功,往往受很多因素的制約,既有自身能力素質的因素,也有機會運氣的因素。當他具備了相當的能力素質條件時,機會和運氣就成為一個重要的制約因素。

高俅頗有才學,說明他具備了成功的能力和素質條件,接下來就要看他的機會和運氣如何。

高俅是幸運的,他的機會和運氣一直不錯,他一路走來都有貴人相助。

高俅被判迭配出界發放後,東京城裡已經容不下他,無奈之下,他只得來淮西臨淮州,投奔了一個開賭坊的閒漢柳世權,這是他的第一個貴人。這柳世權是開賭坊的,專門收納閒漢,而高俅此前就是陪玩的閒人,這可以算得上是業務對口,高俅在此間自然會好好表現,因而他得以一待就是三年。

董將士和小蘇學士只是高俅短暫的過渡而已,但這兩人待高俅都不差。董將士對高俅每日酒食管待,讓他住了十數日,就把他推薦給了小蘇學士;小蘇學士第二日就一紙書信把高俅舉薦給了小王都太尉。

在王都尉府上,高俅頗有才學的優勢發揮作用,作為親隨,他深受王都尉喜愛,因而他能夠自由出入,如同王都尉的家人一般。又因為王都尉,高俅得以攀上最後一個貴人“端王”。

從柳世權到端王,高俅這一路走來,這些人都是他的貴人,而且一個比一個層次更高。最後到了端王趙佶身邊,已經可以預見得到,憑高俅的本事,他這一生的榮華富貴是少不了的了。但高俅的運氣實在好到爆棚,坐冷板凳的端王,恐怕連他自己都想不到有一天竟然陰差陽錯被推上了帝位。端王做了皇帝,高俅也就跟著雞犬升天,由一個浮浪子弟逆襲成了殿帥府太尉。

冷眼看水滸:高俅能發跡,只因踢得一腳好毬嗎?

端王

3、高俅能發跡,第三個原因是他乖巧善佞

幾乎所有在歷史上能留下惡名的奸邪小人,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乖巧善佞。他們一般都非常善於察言觀色,善於揣度領導或者主子的想法,在把領導或主子研究得透透的之後,他們說出的話和做出來的事,往往就能投其所好,大快其心。

高俅還在東京城裡城外做幫閒的時候,就因為陪著一個員外的兒子花天酒地、使錢取樂,每日裡只是三瓦兩舍、風花雪月的,才被這個員外到開封府裡告了他一狀。可見這個員外的兒子完全對高俅言聽計從,也就是被高俅“拖下水”了,員外才會一怒之下告他。由此足見高俅乖巧善佞的本事非同一般。

後來高俅被趕出東京城,從柳世權、董將士、小蘇學士,一直到王都尉和端王,高俅都憑藉他乖巧善佞的本事得到他們的善待和舉薦、重用。尤其是到了王都尉和端王府上,高俅這種乖巧善佞的本事就更使得爐火純青了。

高俅和王都尉、端王相處時,總能投其所好,言行舉止分寸拿捏得十分到位,以自身才學費盡心力向二人討好獻媚。哪怕是做些吃喝玩樂的浪蕩事情,他也總能做得比別人技高一籌,討得主子十分歡心,讓主子渾身上下沒有一個地方不舒坦。這項乖巧善佞的技能,自然能讓他在眾多下人面前脫穎而出,深受王都尉和端王的寵信,端王后來當上了皇帝,自然對其更加恩寵有加。

冷眼看水滸:高俅能發跡,只因踢得一腳好毬嗎?

宋代踢毬

4、高俅能發跡,第四個原因是他善用機會

能夠獲得成功的人,大體都是善於把握機會的人。機會往往是稍縱即逝的,即是通常所說的“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善於把握機會的人,能夠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和魅力,一舉贏得領導和主子的賞識。

高俅就是非常善於把握機會的人。從他被趕出東京的那一刻,他從一開始的柳世權,到董將士、小蘇學士,再到王都尉和端王,他把每一次經歷都當作了自己的機會,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和煩躁,只是做好自己,機會就應運而生、隨之而來了。

高俅善於把握機會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他在端王府大秀毬技的那一刻了。

某一日,高俅因一個偶然的機會被王都尉派到端王府上,恰逢端王與眾人踢毬取樂。剛好那毬滾落到了高俅腳邊,他一時技癢,在眾人面前露了一手,使了個鴛鴦拐,漂漂亮亮地把毬踢還給了端王,這一下子就把端王等人給鎮住了。

端王被高俅秀了這一腳毬技給撩撥得心頭癢癢的,就要他乾脆下場踢一回。高俅不敢放肆,幾番謙讓之後,確認端王的確是想看他毬技到底如何,高俅便把握住機會,酷酷地表現了一番:才踢幾腳,端王喝彩。高俅只得把平生本事都使出來,奉承端王。那身分模樣,這氣毬一似鰾膠粘在身上的。

高俅就這樣,在大炫毬技的同時,也征服了端王,端王隨即向王都尉開口,把高俅要了過來,從此,高俅就成為端王的貼身隨從,每日跟隨,寸步不離。高俅與端王的感情就這樣建立起來了,所以,端王一朝貴為皇帝,高俅便跟著雞犬升天,做了殿帥府的太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