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和张艺谋:拿奖小菜一碟,拍商业片却步步惊心

李安和张艺谋,这两个中国最顶尖的导演,拿奖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李安和张艺谋:拿奖小菜一碟,拍商业片却步步惊心

张艺谋导演

张艺谋拿过两次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李安拿过两次奥斯卡最佳导演;

李安和张艺谋:拿奖小菜一碟,拍商业片却步步惊心

李安导演

但很难想象的是,他们都同病相怜:

他们拍电影很有水平,但总是驾驭不好商业片

他们曾想太多,也曾不去想太多,但拍商业片总是步步惊心

/1/

李安曾“想太多”,拍砸了《绿巨人浩克》

《绿巨人浩克》是李安第一部真正的商业大片,投资成本高达1.37亿美元,

但它的最终票房仅有2.45亿美元,而且大众口碑也不太好,在豆瓣上仅有6.7分,国外的IMDb评分也仅有5.6分,无论票房和口碑都不尽人意。

它失败的原因,可能就是李安“想太多”了,他把这部超级英雄电影拍得太细腻了!

这种超级英雄电影,观众可能更喜欢“无脑”的剧情,更喜欢的是看到绿巨人打打打!

李安和张艺谋:拿奖小菜一碟,拍商业片却步步惊心

《绿巨人浩克》

而《绿巨人浩克》虽然有“打打打”的场景,但更大的篇幅放在刻画人物,以及描述人物之间的关系上。

而李安却在很多细节里想得很到位,尝试把这种电影拍得完美,很细腻。

但这样的绿巨人,观众最终不卖账,

因为观众想要的“爽”感,李安没能带给观众,

而且看这部电影又有点费脑,

比如它的剧情有点复杂,如果在电影院只看一遍,也许大部分观众连“究竟绿巨人的父亲是爱他的,还是纯粹当他是实验品?”,这个核心问题也许都没搞懂!

李安和张艺谋:拿奖小菜一碟,拍商业片却步步惊心

李安想太多了,他是很认真,但他拍出来的,却不是观众想要的“菜”,因此这部商业大片失败了。

/2/

与李安相反,张艺谋曾"不去想太多",但也拍砸了《长城》

李安第一部真正的商业大片是《绿巨人浩克》,而张艺谋的第一部真正商业大片是《长城》。

《长城》是属于中美合拍的电影,投资成本高达1.5亿美元;

但不幸的是,这部电影的最终命运,也和《绿巨人浩克》一样:口碑和票房都失利了!

全球的最终票房仅有3.3亿美元,豆瓣评分仅有4.9分,国外IMDBb评分仅有5.9分。

它的失败,主要原因,却是与《绿巨人浩克》相反,是因为张艺谋“不去想太多”。

这部电影的定位是国际市场,为了让全世界的人民都能看懂这部电影,张艺谋在这部电影里的很多设计,都“不去想太多”。

李安和张艺谋:拿奖小菜一碟,拍商业片却步步惊心

剧情尽量简化,让人一看就明白,比如里面的中国历史背景,完全淡化,连商纣王都说成是很久以前的暴君。

整部电影都被设计成一部类似漫威的爆米花电影,剧情的重点都在“打怪兽”上。

但就是因为“不去想太多”,结果这部电影没太大的新鲜感,仅有画面感,以及中国元素而已。

它既不像《盗梦空间》那样让人脑洞大开,也不像漫威的电影充满娱乐,并且剧情也不是很有深度,结果《长城》最终惨淡收场。

李安和张艺谋:拿奖小菜一碟,拍商业片却步步惊心

不是说李安和张艺谋没水平, 只是他们的商业片发挥不稳定,比较难对大众观众的胃口,常常难以达到观众对他们这种大导演的期望

他们也有成功的时候,张艺谋的《英雄》,李安的《卧虎藏龙》,《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口碑和票房都很好。

但更多时候,他们拍商业片,总是不稳定,要么是票房好,口碑不好,要么是“叫好不叫座”。

比如张艺谋的《十面埋伏》,票房是赚了,但口碑很不好。

而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国外市场,口碑和票房表现都很差;

今年他的大制作《双子杀手》,目前在国外市场,已经是口碑和票房均崩了,而在国内口碑和票房都比较平淡。

无论是想多了,还是“不去想多”,张艺谋和李安这样的大导演,拍商业片总是“步步惊心”!

他们拿威尼斯奖,拿奥斯卡奖都可以,拍商业片却不行,为什么会这样

李安和张艺谋:拿奖小菜一碟,拍商业片却步步惊心

也许他们是很懂电影,但未必懂市场

/1/

艺术片和剧情片,它们和商业片差别是很大的

从制作方向来看,

艺术片和剧情片,更像是艺术品,观影体验可以不兼顾,但电影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一定是追求深度,能引人思考的。

而商业片,主要考虑的,是观众的观影体验。

如果说艺术片和剧情片更像是经典的文学作品,那么商业片就是网络小说,更注重的是让大部分观众都觉得“爽”,因为要“卖出去“。

李安和张艺谋:拿奖小菜一碟,拍商业片却步步惊心

从制作方式来看

艺术片和剧情片,它们和商业片的思路也是很不同的。

制作艺术片和剧情片,需要导演像“匠人”一样,好好挑选好题材,然后精雕细琢地制作好电影,让电影表达的内容更有价值。

李安和张艺谋:拿奖小菜一碟,拍商业片却步步惊心

比如电影里有一批骑兵,究竟他们什么时候“从左往右”跑,什么时候“从右往左”跑,也要认真考虑。

因为“从右往左”跑和“从左往右”跑,实际上给观众带来的感觉是很不同的,“从右往左”跑更能突出骑兵行军的艰辛。

这些小细节,都是制作艺术片和剧情片的时候,要细心考虑的;

又比如王家卫的电影,主要都是文艺片。

大众观众总以为王家卫的电影里,有的只是高逼格的台词,

实际上,其实不然,他的电影都是精雕细琢的!

《一代宗师》从筹备到开拍花了10年的时间。

他的很多电影,都是从一万分钟,甚至是十万分钟里剪出一百多分钟来的。

李安和张艺谋:拿奖小菜一碟,拍商业片却步步惊心

他的电影,“装逼”只是其次,实际上更多是探究人的一些细腻的感觉。

比如《重庆森林》里,警察663失恋后,因为无法接受事实,又感到迷茫,经常会对着毛巾,布娃娃,甚至肥皂自言自语。

而商业片,在制作上,可以不考虑内容的完美,更考虑的是大众的观影体验。

在题材挑选上,商业片更多是挑选比较有趣,甚至让人刺激的题材。

而表现的形式,更多考虑的是让大众观众看得懂,觉得更有趣。

比如《食神》里这一幕,相比日常生活,情节是有点夸张,

李安和张艺谋:拿奖小菜一碟,拍商业片却步步惊心

但用这种方式,观众清晰明白剧情讲的是什么,而且能感到电影里的笑点。

漫威的电影,其实剧情也是漏洞百出的,而且剧情简单,但它仍然受欢迎,因为它的商业性做得很好。

剧情一般人都能看懂,有“段子+特效”,观影体验好,观众当然很喜欢。

就连《星际穿越》里也会让本应该对虫洞很清楚的主角——库珀,去请教别人“什么是虫洞?”,这也是考虑大众的观影体验。

李安和张艺谋:拿奖小菜一碟,拍商业片却步步惊心

《星际穿越》

再简单地总结,艺术片和剧情片更注重的是电影的内容,而商业片,更关注的是观众的观影体验

拍艺术片和剧情片,导演要更像一名艺术家,一名工匠;

而拍商业片,导演更像是一名“厂家”

李安和张艺谋都擅长于拍艺术片和剧情片,但拍商业片,要切换自己的定位,他们也许就不能轻易做到了。

他们非常懂电影,对于制作电影,他们是行家,

但拍商业片,要考虑观众的定位,考虑观众的需求,更要取悦观众,把电影更好地卖出去!

考虑这些市场因素,他们就未必擅长了

李安和张艺谋:拿奖小菜一碟,拍商业片却步步惊心

商业片《少林足球》

/2/

而且在商业片中,他们都有各自放不下的东西

张艺谋最放不下的,是电影的美感

网友称他为“国师”,那是因为他在电影里调度场面,营造美感的能力很强。

《满城尽带黄金甲》,《英雄》,《长城》,还有上年的《影》都是画面感一流的。

张艺谋在画面上的能力几乎是媲美黑泽明的,而且是有自己的风格的;

今年他导演的国庆晚会,就再次证明了他的能力。

在拍商业片的时候,他过多地将电影的时间用于营造美感,不能兼顾电影的娱乐性或观影体验,这让他的商业片,看起来更像是文艺片。

李安和张艺谋:拿奖小菜一碟,拍商业片却步步惊心

《长城》

像是文艺片,但它的电影剧本又不够优秀,因此他的商业片又像是打了折扣的黑泽明电影。

比如《影》就非常像黑泽明的《影子武者》,

但两部电影的差别,就是《影子武者》更加耐看,值得思考,而《影》就仅仅有尔虞我诈。

过多地执着于美感,因此让他的电影不够商业性,不讨好观众。

李安和张艺谋:拿奖小菜一碟,拍商业片却步步惊心

李安放不下的东西,是细腻地表达内容

不管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李安都很注重细腻地表达内容。

这就让他拍的商业片,总有让人觉得明明是期望看无脑,纯爽的东西,但进电影院后,发现要用脑的感觉,

李安和张艺谋:拿奖小菜一碟,拍商业片却步步惊心

就比如今年的《双子杀手》,很多家长以为它是一部简单的爆米花特效片,所以他们带孩子去看,结果进电影院后,家长发现自己都看不懂,而这部电影娱乐性又不够,因此觉得无聊。

注重表达细腻可能就是让他的商业片不受欢迎的一个原因。

都不是“商业一条龙”的导演,所以他们拍商业片“步步惊心

为什么他们拍商业片,总让观众步步惊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商业片领域,他们都不是优秀的“一条龙”导演。

什么是“一条龙”导演? 就是能够一个人独自担任电影的制片,导演,编剧,甚至担任更多角色的导演。

“一条龙”导演因为有能力控制电影大部分的关键环节,因此电影质量会更稳定。

李安和张艺谋:拿奖小菜一碟,拍商业片却步步惊心

詹姆斯卡梅隆

好莱坞的老牌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就是一个优秀的“一条龙”导演,他甚至是片场的“暴君”,有能力把控电影制作的各个关键环节,所以他的电影质量,都很稳定。

《泰坦尼克号》就是他自己担任了制片,导演,编剧,甚至电影有一幕需要画画,都是他自己“亲身上阵”的,因此这部电影才那么完美,兼顾了商业性和艺术性。

李安和张艺谋:拿奖小菜一碟,拍商业片却步步惊心

又比如诺兰导演,之所以“诺兰出品,必属精品”,原因也是因为他是“一条龙”导演,所以他拍的电影,质量稳定。

在华语影坛中,

李小龙,周星驰他们的导演能力不是很出众,但他们是“全面一条龙”导演 ,能够自编自导,还能自演,而且自己还是自己电影中,最优秀的演员,

李安和张艺谋:拿奖小菜一碟,拍商业片却步步惊心

所以他们自己主演的电影,质量都是很稳定的。

李安和张艺谋也许在艺术片,剧情片的领域是优秀的“一条龙“导演,

但在商业片的领域,他们可能就不是了,所以他们很难控制好自己的商业片的质量,因此拍商业片总是步步惊心


最后,尽管他们的商业片总是让观众步步惊心,但这两位大导演是值得尊敬的。

他们都已经60多岁了,仍然在不断地追求进步,

张艺谋导演当初拍《长城》,其实就是在为中国电影的“输出”,寻找出路;

而李安拍《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双子杀手》,就是在革新电影技术,间接造福观众!

希望他们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好的作品!

李安和张艺谋:拿奖小菜一碟,拍商业片却步步惊心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

洞察影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