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府究竟在哪裡?不是巴蜀酆都,而是《山海經》中的這個地方

冥府,中國古代神話中陰曹地府的別稱,也是人死後要去的地方。這裡是指死人之國,生前所有的罪孽都會在這裡化解。那麼傳說中的冥府在哪裡呢?

冥府究竟在哪裡?不是巴蜀酆都,而是《山海經》中的這個地方

有很多人認為,冥府是與天界對立的地方,既然天界在縹緲的天上,那麼冥府就應該在幽深的地下。甚至有人說,冥府就在巴蜀之地的酆都城,但在《山海經》中卻提到了另一個地方。

《山海經》中說:“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

在廣袤的大海中,有一座度朔山,山上有一株巨大的桃樹,樹的枝葉可以覆蓋方圓三千里,在這顆樹的東方的下面,有個地方叫做鬼門,是天下鬼魂出入的地方。

冥府究竟在哪裡?不是巴蜀酆都,而是《山海經》中的這個地方

這裡說的冥府入口,在滄海桃木東枝之下,那麼這個“桃木東枝”又在哪裡那?答案藏在另一本先秦古籍《列子》裡。

《列子.湯問》裡說:“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為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入繽九野之水,天漢之流,莫不注之,而無增減焉。”

在渤海的東方,有一個深溝,它其實是一個無底洞,名字叫做歸墟,天下所有的水,都會彙集到這裡,但這裡的水卻不會有絲毫的增加或者減少。

冥府究竟在哪裡?不是巴蜀酆都,而是《山海經》中的這個地方

這面雖然沒有提到關於冥府的記載,但是根據後來學者的考證,所謂度朔山上,桃木東枝下,指得就是“歸墟”。也就是說,冥府就在歸墟。

“歸墟”二字,白話的意思就是歸於虛無。這很符合古人所說的,萬物在一片混沌中開始,又在一片混沌中結束,所以古人對歸墟之地一定是非常敬畏的。

而現在的人認為,《列子.湯問》中,對歸墟的描述,像極了那條世界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這個說法實在讓人細思恐極,難道說,冥府就是馬裡亞納海溝?

冥府究竟在哪裡?不是巴蜀酆都,而是《山海經》中的這個地方

顯然不太可能,因為馬裡亞納海溝在太平洋底,古人不可能去到那裡探索世界,冥府就是馬裡亞納海溝的說法,可能只是巧合。

然而,在明代李東陽在他的《初預郊壇分獻得南海》說:歸墟是一處可以通靈的地方。可見古人眼中的歸墟之地,就是死人之國。

事實上,幾乎所有在水裡喪生的人到很難再找到屍體,於是就有人認為,他們是順著水流進了歸墟之地。

冥府究竟在哪裡?不是巴蜀酆都,而是《山海經》中的這個地方

那麼歸墟,或者說是冥界,究竟存在嗎?《列子.湯問》裡說,歸墟中有五座神山,但它們是漂浮在海面上的,導致山裡的人生活得很不安定。

所以天帝派人就北海之神禹強驅使著十五頭巨鰲穩住了五座神山,可是巨人國又開始入侵歸墟,他們用釣鉤釣走了六隻神鰲,導致其中兩座仙山沉入海底。

天帝震怒,把巨人國驅逐到兇險的地方去了,並且大大縮短了巨人國的軀體,歸墟的人又恢復了安定的生活。

冥府究竟在哪裡?不是巴蜀酆都,而是《山海經》中的這個地方

顯然是神話傳說,但按著歸墟是冥界是說法,讓歸墟安定就是讓冥界安定。歸墟之地,其實是古人對逝去親人寄託哀思的地方。活著的人,希望逝者可以在另一個世界好好生活,於是就出現了歸墟之地。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