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穿越时光来到灵山县苏村刘氏古宅


刘氏古宅位于灵山县石塘镇西面的苏村村委会,其建于清朝“康乾盛世”时代,主体建筑为司马第、大夫第、鹾尹第、二尹第、司训第、贡元楼、荫祉堂,以及附属建筑七兴书院、协号管事房、酒甑房、柴房等和刘氏宗祠7个自成体系而翘檐相接的群落组成,建筑面积8500余平方米,属于典型的岭南风格建筑。

苏村刘氏古宅是隐藏在这么优美的山光水色中,后有青山龙脉作依靠,前有广阔无际的田野,历来是卧龙藏虎、人才辈出的风水之地,那它的存在将对明清时代的建筑文化、雕刻文化、科举文化和宗教文化等有较高的科研、学术、欣赏的重要价值。

灵山县人民政府于1999年5月28日将苏村刘氏古宅列入灵山县重点文化单位。

刘氏古宅原有四进大屋,一进二进已遭到破坏,现已剩下三进四进。步梯级则按“步步高”设置,外面为三级,里面为五级。 刘氏古宅装饰十分华美,屋檐雕刻着精美的莲花瓣;窗格装有精致的楼花窗;门扇、屏风镂、挑梁上彩绘着那些呼之欲出、抚之欲动的龙凤;在石柱、石柜、案台、石马、金鱼池上所雕刻的人物、坐骑、麒麟、狮猿、树木、花草、飞鸟等立体感很强,个个都栩如生、惟妙惟肖。

刘氏古宅里走出过不少达官贵人,长房刘炽祖是直隶州分州官员;二房刘钜祖是同知加二级带正四品衔,浩大夫第授中宪大夫;刘熙是国学生赖赠修职郎;长孙刘慎是清朝乾隆戊申科第二十名举人,历任广西宣化县崇善县知县,左州知州浩授奉政大夫;三房刘纯祖是清朝乾隆十一年庚子岁贡生;四房刘新祖是县官;五房刘芳祖是例贡生。


刘氏祠堂,原本已经面目全非了,如今重修难以恢复昔日风采,它曾经历“文革”时代的浩劫灾难,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面临窗花门扇被损坏;屏风褪去鲜艳的色彩、壁画斑驳脱落……如此精美的古建筑群,在时光流逝与岁月风雨的交替中破败,见证古宅的百年沧桑与兴哀。

精致美伦的木雕艺术所散发的气息在风中逐渐弥漫,让现代人连连称赞古代工匠实在太有智慧了,简直是一件观赏性极高的珍稀艺术品。

刘氏古宅里这些翘首相连的屋脊叫做“镬耳楼,正看像锅耳,侧看像官帽,刘氏古宅共有19对“锅耳”,更显昔日刘氏祖宗驰骋官场,仕途得意的风采与辉煌。镬耳楼是明清期间岭南特有的建筑风格样式,它的封火墙形状极像明朝官员的官帽,这种样式的房屋是具有举人或相应级别以上的功名才建造。该房屋主人的官职官衔或功名品级命名

透出浓厚历史感的拴马石。

童趣般的石马等待主人归来。

时光隧道通往何处?是否?还有佳人在巷口那里等待她的“状元郎”归来?

我们穿越时光隧道而来,叩击历史墙壁,仰望飞檐画栋,倘佯在宽阔青石板道上,只是,为何不见当年古宅里的官宦豪商、先贤儒生们拱手相迎,主人已经驾鹤西去好多年,留下古宅迎来送往文人骚客与世俗愤青。

刘氏古宅大夫第门前合影留念,大红灯笼高高挂,双行对联说古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