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撫順縣元帥林張學良為其父而修建,因形勢變化終成空陵


元帥陵於1929年5月開始興建。為厚葬張作霖,預算經費一千四百萬元,預定工程三年完工,招募民工一千二百多人。在崗北設置元帥陵火車站,向南修了火車道和大車道。運料車輛絡繹不絕。到1931年“九、一八”事變,已基本建成。但考慮到日本人日後搞清算或挖墓掘墳,因此張作霖的遺骸未得遷葬於此,後葬於錦縣驛馬坊。元帥陵的全部工程雖未竣工,但建成部分已可觀其概貌。

陵園座北朝南,由方城、園城、墓室組成,面積為十二萬五千四百平方米。建築風格沿襲了歷代帝王陵園習俗,又有中西結合的新意。陵園內陳列的明清兩代漢白玉石刻藝術品甚為精美。石人,石馬,石獅子,石駱駝造型生動,精巧逼真。刻有虎,鹿,花,鳥的影壁浮雕層次分明,構思嚴謹,做工精細。

方城繚牆高築,順依地勢南低北高,四角建有炮樓,體現了張作霖軍人出身的特點,在全國也絕無僅有。方城前門原仿明清木結構,單簷歇山式,綠琉璃瓦頂起脊,精工彩繪。前門至陵內有甬道百米,進入中門,為殿堂五間,東西兩側個有配房五間,四周圍方牆。


過殿堂,地勢漸高,築有一百二十磴青石臺階。臺階左右立有高約三十公尺的方錐形華表。清代石雕獅子一對,蹲立兩旁。不過這些建築物大都已經看不到了,1958年建成的大夥房水庫,將這些東西淹沒在了水中。2000年,撫順遇到了少有的乾旱,一些建築物又露了出來,不過都只是些殘牆斷壁

陵園內的石刻是當時從北京運來的,大都是明代和清初的製品。石刻造型生動,形神兼備,繼承了我國石雕藝術的優良傳統,顯示了明、清兩代雕刻藝術的高超水平。如獅子,經過雕刻家的精心雕琢,利齒鋒銳,胸肌健壯,高高突起,四肢蹲立,剛勁有力,令人如聞震撼山嶽的吼聲,氣勢雄壯,栩栩如生。石駱駝、石羊,則皆作跪伏狀,一派悠閒、馴服之形象,躍於石上。這批石刻立體感強,雕塑感突出,是其特點之一。

撫順是清朝的肇興發祥之地,公元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在新賓赫圖阿拉老城內建立了後金國,饒餘敏親王曾跟隨父親努爾哈赤馳騁疆場,1646年他死後葬於北京隆恩寺。歷史的巧合,三百年後,張學良為其父修築墓地,又買下饒餘敏親王墓地的石刻,運回了饒餘敏親王的老家。現在這些石刻已被妥善保管,作為明、清兩代的石雕藝術的代表作品進行展出。


石刻大部分用整塊漢白玉雕琢而成,其數量之多,品位之高在東北地區可謂首屈一指。據說當時拆運這批石刻有民工一百多人,時間用了八個多月。他們先用麻繩將石刻纏起來,幾十匹馬組成一個鏈車,運往北京王家店火車站,再由火車運往東北。

張作霖沒有葬在“元帥林”,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還是由於形勢的變化,特別是張學良過早地離開東北後,始終沒有能夠重返故里。所以,張學良將其父的陵園“元帥林”完全建成,並將其遷葬於此之事,他已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遂成終生憾事。

現在,元帥陵已成為旅遊度假區,大家來到此地,不僅可以欣賞到秀色景緻,又可觀賞到藝術精品,的確是休閒度假的好去處。陵園經過年年的維護維修,已有了當年的風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