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定制全网通”再起波澜

本报记者唐金燕李静北京报道

2019年4月29日,中国移动(00941.HK)发布公告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在调查本集团四家省公司定制4G+手机销售的特定销售行为是否可能构成反竞争行为。该销售行为包括“向分销商支付补贴,并对手机制造商设定业绩目标,以期增加四家省公司的特别定制的4G+手机的销售量”。

从2G、3G时代开始,三大运营商各自因为不同的网络制式而生产各自的定制手机,4G时代也延续了这一“传统”,不过随着全网通手机产业链的成熟,市场更青睐于全网通手机,与此同时,中国移动也推出了“移动全网通”,也就是所谓的定制4G+手机,以应对全网通手机用户可能会流向资费更便宜的中国联通(600050)、中国电信的情况。为了推广这一类型手机,中国移动首先是给手机厂商补贴以生产此类手机,其次是在渠道方面,给予经销商相关的终端佣金,也就是卖出一台定制手机给予额外的终端补贴。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一位手机厂商人士处获悉,中国移动在去年下半年就开始放松对于此类手机生产量的考核,中国移动或将在今年6月份停止生产移动全网通手机。不过,截至发稿,中国移动方面未就此向记者作出回应。

特殊的手机

王丽(化名)在去年11月30日前往长沙的一家规模达两层楼的手机店购买手机,她在oppo、华为、小米等手机品牌之中犹豫了很久,最终决定选择买vivo-X23炫彩手机,但在这时,手机店销售人员告诉她vivo-X21s也是差不多的配置,不过价格便宜300元,于是她便选择了vivo-X21s。

但她没想到的是,这个手机并不是普通的全网通手机,王丽在之后购买中国电信手机卡,发现插入中国移动电话卡的同时,中国电信根本无法使用4G,在询问了客服之后,王丽才知道,这款手机是所谓的“移动全网通”,也叫做定制版“4G+手机”,俗称“阉割机”:用户如果使用两张不同运营商的电话卡,将只能用中国移动卡的4G流量,其他运营商的卡则不能使用4G网络。

王丽不久前才发现手机外包装上写有一行“支持中国移动TD-LTE网络”字样,此外在包装上也印着“4G+”的标识,“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到,而且销售人员也没有跟我说这件事。”王丽说道。她回忆起之前在备份旧手机资料的时候还被询问用的是什么类型的卡,她告诉销售人员是中国移动的卡,随后才结账。议价的时候对方还表示,可以免费送一张三个月流量的移动卡。

某手机厂商的内部人员张豪(化名)告诉记者,“移动全网通”实际上是在通讯模块上加了网络限制,可以通过刷机使其变为普通的全网通手机,但是刷机之后有些就不能升级或者提供售后服务。

王丽认为刷机“不是特别必要”,干脆将后来买的中国电信卡取出来闲置,目前只使用移动卡。

那么,所谓的“移动全网通”究竟是从何而来?

一名运营商汪柳(化名)告诉记者,定制手机最早可以追溯到合约机。2G时代,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分别采用GSM、CDMA制式,因为在中国电信收购CDMA之前,CDMA就只有中国联通做,所以当时就引入了合约机的概念。

合约机的具体业务是指用户可以把话费作为信用担保从而领取一部手机,当然这个手机是专网专用。

3G时代就是各家的网络制式仍然是不一样的,中国电信支持CD-MA2000,中国联通支持WCDMA,而中国移动则是TD-SCDMA。由于制式不同,当时运营商有各自的合约机。

到2014年、2015年左右,进入3G的末期时代,汪柳表示,行业上开始出现制作全网通手机的声音,也就是逐步地要把各个通信模块整合进一台机子,这样一台手机都可以使用三大运营商的网络。

2015年年底,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首次同台举行发布会,发布《六模全网通终端白皮书》,多方观点认为其目的是为推出全网通手机以对抗中国移动。

不过,在2016年左右的实际情况是,虽然市面上也有全网通手机,但是三大运营商仍各自生产自己的定制4G手机。

张豪表示,这些定制的4G手机也随着销售情况不佳而渐渐退出市场,全网通手机逐渐成为主流,也是在这种情况下,2016年左右,中国移动开始推出“移动全网通”手机。在这一段时间里,三大运营商各自的定制4G手机、全网通手机和移动全网通手机同时存在。

内外博弈

据中关村产品报价平台统计,中国移动共142款4G定制移动终端设备,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则各自分别为9款、11款4G定制移动终端设备。

凭借强大的财力,中国移动不仅在生产终端方面占据优势,在渠道方面也处于强势的地位。

记者了解到,过去手机的销售非常依靠运营商的渠道和补贴,一名通信设备代理商告诉记者,一般而言,定制手机一般在运营商营业厅进行贩售,手机店也可从运营商订购货并拿到返点,比如一台手机全国统一零售价是2999元,但运营商为了自己的机子多卖一些,就会通过返点加多给手机店,一般和厂家合作能够返5个点,而帮运营商公司卖则一般可以返7~8个点,此外还会有按出货量进行补贴,不过各地具体策略有所不同。

中国移动因为财力雄厚而在渠道方面占据很大的优势。汪柳直言,基本上一半以上的线下卖手机的地方都跟移动公司有合作。正如一名手机经销商人员所言,中国移动推出定制版全网通的原因还在于,中国移动并不希望把自己的渠道转变成别人的嫁衣。

“多模手机一旦推广之后,从这个手机终端上用户就不能被捆绑了,作为中国移动公司来讲,因为其体量是最大的,其存量用户是最多,它是害怕用户流失的。”汪柳说道。

上述手机经销商人员则认为,移动公司推出定制全网通主要还是因为联通和电信都是双4G牌照,也就是具有FDD和TDD牌照,中国移动只有一张TDD牌照。这种情况也使中国移动在网络服务上处于劣势,所以他们要通过另外的方式来抓住用户。

汪柳认为,中国移动从体量到营销成本上都远远超过其他两个运营商,移动定制版全网通只是三大运营商在争抢用户时的一种表现,就如同中国移动在家庭宽带业务大打“价格战”,根源还是三大运营商之间“不对等的体量”。

对于手机厂商而言,也经历了一个博弈的过程。

张豪认为,移动全网通的存在实际上是三家运营商竞争的表现,而作为上游的手机厂商在一段时间里则没有选择性。

“你不做它的模块手机,比如说oppo不做了,华为也会做,它的销量可能一年就给你多几百万台,这是很正常的。有中国移动的补贴,厂家的手机肯定是便宜的,再加上有移动话费的优惠策略,中国移动对于它的合作商又有租金方面的补贴。”张豪说道。

不过随着手机自身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手机厂商对于运营商的依赖性也在逐渐减弱。

“现在还有谁愿意给高档机做移动全网通啊。”张豪坦言。移动全网通版本手机的销量并不好,高档机的用户群体也并不会看重几百块钱的价格优势。此外,他还透露运营商近期更倾向于投资物联网领域,对于手机的补贴力度也并没有过去那么大了。

张豪告诉记者,中国移动对其设置的移动全网通版手机的产量占比是20%。“如果不达标那么就减少补贴。”不过他也表示,手机厂商基本上都能达标。他进一步透露,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运营商对于这方面的考核则比较放松。而今年6月或将停止生产此类手机。

对于上述移动定制版手机停产时间以及其他相关细节,记者联系中国移动方面采访,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