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村為家 ——記駐茅塔鄉巖屋村“第一書記”盧勇

以村為家 ——記駐茅塔鄉巖屋村“第一書記”盧勇

盧勇(左)正在察看蜂箱。

特約記者張曉

2015年11月,盧勇被市發改委派往茅箭區茅塔鄉巖屋村,駐村開展扶貧工作。2017年7月,他開始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作為一名黨員,他始終任勞任怨,認真履行崗位職責,以飽滿的工作熱情、紮實的工作作風、優異的工作成績,發揮著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由於工作成績突出,他多次被單位評為 “先進工作者”,被市、區精準扶貧指揮部評為優秀扶貧幹部和優秀駐村第一書記。

排憂解難贏民心

三年多的駐村生活,讓盧勇與當地群眾打成一片,每家每戶的情況都熟記於心。村民遇到事情,第一個就會給他打電話。

2017年,當得知村裡94歲的村民薛德芳的高齡補貼還沒有辦好,盧勇第一時間找到鄉民政所,問清楚辦理手續所需材料,主動幫助薛德芳收集資料,並往返鄉里、區裡跑手續,直到最終辦理成功。2018年5月,他的包聯戶張有芝不幸突發腦溢血離世,由於家裡經濟條件差,人手也少,他二話沒說,幫助料理後事。

每年底,是老百姓殺豬賣雞的時候,但往往找不到買家。為了幫助村民解決銷路問題,盧勇聯繫單位、動員同事、發動親友,組織集中入戶採購活動。在銷售過程中,駐村工作隊出車、出人,服務到位,直到村民點清貨款,才算工作結束。盧勇和駐村工作隊員的傾情幫助,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認可,贏得了大家的信任。

發展產業助民富

精準扶貧,關鍵是產業。在盧勇的帶領下,巖屋村發展了多個產業項目。目前,該村已發展20萬筒香菇、50畝艾蒿、20畝中藥材、200箱蜜蜂,併成立專業合作社,修建擴寬產業路,有效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2018年,巖屋村發展香菇產業之初,菌棒從房縣拉回村裡往往都是晚上10點多,一車幾千公斤的菌棒需要從車上卸下來,再搬到大棚的架子上。村裡人手不夠,盧勇二話不說,帶著工作隊員與村民們一干就是幾個小時,直到凌晨2點多才休息。這樣高強度的勞動持續了好幾天,直到20萬筒菌棒全部上架。

為鞏固脫貧成效,2019年,盧勇與村 “兩委”共同謀劃了金絲皇菊、櫻桃、魔芋、水果玉米等項目。在產品銷售上,協調招行武漢分行認購香菇,解決了3750公斤幹香菇銷路問題。

強基固本增後勁

作為第一書記,村裡黨員發展和後備幹部選拔培養一直是盧勇十分關心的事。每次入戶,只要知道村民家中有踏實肯幹的年輕人,他就會要來聯繫方式,對其進行考察。經過盧勇認真細緻的工作,在去年換屆中,一批有能力的年輕人進入村“兩委”班子,為巖屋村未來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打下了堅實基礎。

長期在艱苦的環境中工作,盧勇從未有過怨言,他克服生活上的種種困難,以村為家,走遍巖屋村的山山水水,把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送到每一戶村民家中。駐村多年,他已經成了村民最可信賴的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