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影片《鐵道游擊隊》,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

微山湖上靜悄悄,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唱起那動人的歌謠。”

經典影片《鐵道游擊隊》,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電影《鐵道游擊隊》劇照

這是1956年上映的電影《鐵道游擊隊》的主題曲,至今仍傳唱不衰。這部影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山東臨城棗莊一帶的鐵路線上活躍著一支鐵道游擊隊。他們專門在交通線上打擊敵人,牽制敵人兵力。

經典影片《鐵道游擊隊》,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電影裡有許多令人難忘的經典橋段:茫茫夜色中劉洪飛車的矯健身姿,情急之下芳林嫂忘了拉弦便扔出去的手榴彈,還有戰爭休整期間小坡彈奏的土琵琶和隊員們悠揚的歌聲,都讓當年觀影的人們如痴如醉。

經典影片《鐵道游擊隊》,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電影劇照

據當時《中國青年報》報道,一位青年讀者說:“有一陣子我老想爬上奔馳的公共汽車”。甚至出現了“起名熱”,小說中“王強”、“小坡”等英雄的名字也被很多年青父母用來為子女命名。

那麼,電影裡這支“鐵道游擊隊”是真的存在過,還是僅僅是作者的憑空臆想呢?這部電影大獲成功的背後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呢?“湖北衛視大揭秘”頭條號,為您解密《鐵道游擊隊》。

經典影片《鐵道游擊隊》,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劉知俠

電影《鐵道游擊隊》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劉知俠。劉知俠和鐵路結緣始於幼年時代,他童年就生活在河南北部道清支線的鐵路邊,一天到晚能看到列車運行。聽慣了列車在鐵軌上運行的軋軋聲的劉知俠,打小就學會了扒車的技術。十多歲時,他又做起了車站上的義務服務生,可以說對鐵道生活非常熟悉。

經典影片《鐵道游擊隊》,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青年劉知俠

劉知俠萌發創作鐵道游擊隊的想法,是緣於一次偶然的採訪。據劉知俠的夫人劉真驊回憶:1943年夏天,濱海抗日根據地召開全省戰鬥英雄模範大會,劉知俠在會上結識了鐵道游擊隊的甲級戰鬥英雄徐廣田。聽了徐廣田的故事,劉知俠熱血沸騰、感動不已,當即產生了強烈的創作慾望。

1944年和1945年,劉知俠又兩次冒著生命危險越過日軍的封鎖線,同遊擊隊員們戰鬥生活在一起,親眼看著隊員們飛身上火車,見證了游擊隊員拔槍和鬼子真刀實槍的戰鬥,從中積累了豐富真實的創作素材。

1946年解放戰爭爆發,劉知俠受命執行新的任務,創作因此一直擱置到了1952年。那年,時任山東文聯編創部部長的劉知俠請了一年長假,在濟南大明湖畔開始趕寫《鐵道游擊隊》。

經典影片《鐵道游擊隊》,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鐵道游擊隊》連環畫

十年磨一劍,鞘出誰爭鋒。從1943年邂逅,到1953年成書,劉知俠整整用了10年時間。小說出版後,立即成為搶手讀物,並多次再版,先後被譯成英、俄、法、德、越等近10種文字,成為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文學經典。

三年後,上海電影製片廠決定將《鐵道游擊隊》搬上銀幕。那麼,在影片的拍攝過程中,會有哪些有趣的幕後故事呢?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湖北衛視大揭秘”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