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歲正式退休,50萬網友集體點贊,吳孟超精神,敬禮

近日,97歲高齡的中科院士、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吳孟超正式退休了。從醫70年,救治1.6萬肝膽病人,他名字總是和"奇蹟"相連,被無數病人稱為"當代神醫",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吳孟超:

97歲正式退休,50萬網友集體點贊,吳孟超精神,敬禮

吳孟超(1922年8月31日- ),出生於福建省閩清縣,著名肝膽外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肝臟外科的開拓者和主要創始人之一,被譽為"中國肝膽外科之父"他創造了中國醫學界乃至是世界醫學肝膽外科領域的無數個第一。

97歲正式退休,50萬網友集體點贊,吳孟超精神,敬禮

他翻譯了第一部中文版肝臟外科入門專著;

他製作了中國第一具肝臟血管的鑄型標本;

他創造了間歇性肝門阻斷切肝法和常溫下無血切肝法;

他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中肝葉切除手術;

他也切除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肝海綿狀血管瘤;

他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在腹腔鏡下直接摘除肝臟腫瘤的手術……

"現在看來,回國,學醫,參軍,入黨,這四條路的正確選擇才讓我能真正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所以,我慶幸自己的選擇,也永遠感激黨和國家,感謝部隊這個大家庭對我的教育培養。" 今天,97歲高齡的中科院士、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吳孟超在自己的院士退休儀式上動情地說。

97歲正式退休,50萬網友集體點贊,吳孟超精神,敬禮

吳孟超被譽為"中國肝膽外科之父"

從醫70多年,他理自主創新30多項重大醫學成果,創建我國肝臟外科論基礎,主刀完成包括我國第一臺中肝葉切除術在內的一萬六千多臺重大肝臟手術,使我國肝臟疾病的診斷準確率、手術成功率和術後存活率均達世界領先水平,肝癌患者術後最長存活已達45年。如今全國肝膽外科的專家和醫生中,八成以上都是他的學生。

97歲正式退休,50萬網友集體點贊,吳孟超精神,敬禮

遊子戀故土,志士愛祖國

1922年夏天,吳孟超出生在福建閩清。因為家境貧寒,在他3歲時,父親就背井離鄉到馬來西亞謀生。5歲那年,吳孟超跟著媽媽到馬來西亞投奔父親。很快,小孟超就幫著家裡舂米、割橡膠了。 "父母嘗夠了沒有文化的苦,再窮也要讓我認字、讀書。"吳孟超說。於是,上午割膠、下午上學,這樣的生活一直延續到17歲。吳孟超讀書刻苦、用功,成績總是數一數二。而正是那段時間割膠,他把割膠刀玩得飛舞。吳孟超曾詼諧地表示,"這就是最早的"手術訓練"。"

97歲正式退休,50萬網友集體點贊,吳孟超精神,敬禮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吳孟超深受抗日救國思想影響。初中畢業時,身為班長的他和同學們商量,把畢業聚餐費捐給國內浴血奮戰的抗日將士,得到一致同意。不久,他們竟然收到了朱德、毛澤東發來的感謝電。那封感謝電像燒紅的烙鐵一樣,深深地印在了吳孟超心裡,成為他一生難以忘卻的紅色記憶。

97歲正式退休,50萬網友集體點贊,吳孟超精神,敬禮

1956年3月,他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5月,如願參軍入伍。從此,不論身處什麼樣的環境、遇到什麼樣的挫折、受到什麼樣的委屈,他對黨的信仰沒有絲毫動搖,為黨工作的忠心始終不變,並且始終充滿奮鬥的激情。1958年,裘法祖受聘為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兼職教授,吳孟超成為他的學生。在裘法祖悉心指導下,吳孟超手術水平大有長進。但吳孟超覺得光做個普通"開刀匠"還不夠,到底該朝哪個方向發展呢?他把自己的想法如實告訴了老師。裘法祖對他說:"肝臟外科目前很薄弱,我國又是肝臟疾病高發地區,如果你有決心,可以往這個方向發展。"

97歲正式退休,50萬網友集體點贊,吳孟超精神,敬禮

1959年,吳孟超創立中國人肝臟"五葉四段"的經典解剖學理論,奠定我國肝臟外科的理論基礎;1960年,他主刀成功完成第一例肝癌切除手術,發明"常溫下間歇肝門阻斷法",開創我國肝臟外科手術止血方法先河;1963年,他成功完成世界首例中肝葉切除術,使我國邁進國際肝膽外科的前列。

97歲正式退休,50萬網友集體點贊,吳孟超精神,敬禮

吳孟超說—— "人民軍醫要把挽救病人生命作為終身追求" 自從選擇了肝臟外科作為自己的事業,吳孟超就與肝臟結下了不解之緣。

97歲正式退休,50萬網友集體點贊,吳孟超精神,敬禮

肝臟是人體的"營養庫"和"化工廠",由於肝臟血管極其豐富,解剖極其複雜,一直被視作外科手術的禁區。在我國,肝臟外科直到20世紀50年代初還是一片空白。 吳孟超勇於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不怕風險、敢於挑戰,在肝臟手術"禁區"中,用神奇的雙手挽救了數以萬計病人的生命。

1975年,安徽農民陸本海挺著像臨產孕婦一樣的大肚子來求治,被吳孟超診斷為肝巨大血管瘤。血管瘤像個馬蜂窩,容易破裂導致患者死亡,當時國內外的救治成功率很低。 吳孟超帶著40人的醫療團隊,決心手術,手術整整做了12個小時,切下的瘤子重18千克。直到今天,這仍是一個世界之最。 36年過去了,陸本海依然健康地活著,已經80多歲的他還經常打電話給吳孟超,反覆表達他們全家人的感激。

吳孟超說,"我看重的不是創造奇蹟,而是救治生命。醫生要用自己的責任心,幫助一個個病人度過難關。"

"肝母細胞瘤"是一種罕見的小兒腫瘤,發生肝細胞癌的危險很大。1983年,吳孟超成功為一名僅4個月的女嬰切除了重達600克的肝母細胞瘤,創下了世界肝母細胞瘤切除年齡最小的紀錄。 一個星期後,小傢伙身體的各項指標全部趨於正常,體重還增加了1公斤。10天后,她的父母千恩萬謝地帶著孩子出院。 受到吳孟超治病救人的影響,這個女孩初中畢業後,她考了當地一所衛校,學習護理專業。雖然她沒能成為一名醫生,但一樣可以為病人送去天使般的愛心和溫暖。

2004年9月,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的湖北女孩甜甜在父母陪伴下來找吳孟超求治。這個20歲剛出頭的姑娘中肝葉長了個巨大的海綿狀血管瘤,稍有不慎,就會因血管破裂大出血而死亡。 在多次討論和論證之後,吳孟超決定再闖中肝葉禁區,手術切除血管瘤。他帶領姚曉平教授用了近10個小時成功將瘤體完全切除。 "這個手術難度確實大,我們在手術中也創造了肝門阻斷新的紀錄,前後阻斷4次共103分鐘,才將瘤子切下來。"吳孟超記憶猶新地說,"瘤子有排球那麼大,放在一個臉盆裡都快滿了。"

世界肝臟外科界不能沒有中國的聲音!

時間追溯到1958年,一個外國醫學代表團成員在參觀醫院時傲慢地說:"中國的肝臟外科,要想趕上世界水平,最少要二三十年時間。"

97歲正式退休,50萬網友集體點贊,吳孟超精神,敬禮

一向不服輸的吳孟超心裡憋著一股勁連夜寫報告,要向肝臟外科進軍。1960年初,吳孟超出席第七屆全國外科學術會議。會上,他代表"三人攻關小組"(吳孟超、張曉華、胡宏楷),報告了研究成果"五葉四段"肝臟解剖理論。這是肝臟解剖新見解,有重要的臨床實用價值,是我國肝臟解剖理論一個極為重要的發明。

當時,世界上通行的肝臟手術止血法是"低溫麻醉法"。有沒有更好的止血方法呢?吳孟超又在琢磨。 一天早上,吳孟超在水龍頭下洗臉,他下意識地把水龍頭開了又關。突然,一個念頭閃過。他興奮地喊道:"我找到了止血的好辦法了!在病人的血管上扎一根帶子,進行肝切除時把帶子紮緊,切完之後再把帶子解開,就可解決出血多、出血不易控制的問題!" 連早飯也沒吃,他一口氣跑到科裡,拉起張曉華和胡宏楷就往草棚實驗室跑。他們把這種方法稱作"間歇性肝門阻斷切肝法"。 經過半個月反覆試驗,他們發現,15分鐘內將切除手術進行完畢,並將所有創面完全結紮,再鬆開止血帶,效果最理想。吳孟超將這種止血方法用在人肝切除手術中。 手術又成功了!病人出血量不到以往手術的三分之一,還免去了複雜的冰水浸泡,減輕了病人痛苦。

97歲正式退休,50萬網友集體點贊,吳孟超精神,敬禮

中肝葉處於肝臟的"心臟",被豐富的血管所包繞,是"禁區中的禁區"。1963年春節,吳孟超決定向這個"禁區"進攻。他一頭扎進實驗室,開始了中肝葉切除試驗,一待就是兩個多月。渴了,對著水龍頭喝冰冷的自來水;餓了,就著鹹菜啃涼饅頭;困了,兩張椅子一拼就是床…… 初夏的一天,和風吹拂,陽光明媚。一位患者靜靜地躺在手術檯上,接受吳孟超的中肝葉切除術。 吳孟超鎮定地穿上手術服,從容地切開病人的腹部……6個小時後,吳孟超縫合完最後一針。他抬頭看了看監護儀,當聽到"一切正常"後,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這例成功的中肝葉切除術表明,中國人僅用7年時間,就完成了世界第一例中肝葉切除術,這是世界外科界的奇蹟!

1979年9月,第28屆國際外科學術會議在美國舊金山舉行。參加這次會議的有來自美、蘇、英、法等60多個國家的2000多名外科專家,代表著世界外科的最高水平。 吳孟超和中國外科界3位泰斗級人物吳階平、陳中偉、楊東嶽接到大會邀請,吳孟超還被安排在大會上作主題報告。

97歲正式退休,50萬網友集體點贊,吳孟超精神,敬禮

吳孟超代表中國肝臟外科最高水平站在國際外科學術會議的講臺上,擲地有聲的說:"本文分析從1960年1月至1977年12月手術切除治療原發性肝癌181例,手術死亡率8.8%,有6例已生存10年以上……"吳孟超流利的英語報告像生命交響曲中最美的樂章,與會專家為這組前所未聞的數字驚呆了。 "剛才那兩個人加在一起的肝癌切除術共18例,這位中國小個子自己做了181例,手術成功率達90%以上,真不可思議!" 掌聲雷動,經久不息……世界尊重知識和科學,更尊重創造知識和科學的人。 吳孟超在大會上引起的轟動,對中國肝臟外科甚至中國外科來說,都具有非凡意義。他不僅讓外國人認識到中國人的智慧、膽魄、意志和能力,更讓中國肝臟外科一舉成為國際肝臟外科的領跑者。吳孟超的名字開始頻繁出現在世界各國的外科學雜誌和課堂上,他成了國際肝臟外科大師!

97歲正式退休,50萬網友集體點贊,吳孟超精神,敬禮

2018年,96歲的吳孟超被邀請走上《朗讀者》的舞臺。主持人董卿幾度哽咽,讀出了護士長寫給吳孟超的信:"很多人看到您是個傳奇,但只有我看到過手術後躺在椅子上的您,胸前的手術衣都溼透了,兩隻胳膊支在扶手上,掌心朝上的雙手在微微顫抖……"

97歲正式退休,50萬網友集體點贊,吳孟超精神,敬禮

海面子看到視頻也是淚流不止,對於普通人來說可以活到這個年齡已經是莫大的恩賜,然而96歲的吳孟超,依然可以堅持每週至少完成三臺手術,並且是比較複雜的手術。"我自己身體還可以,而且主要是為了帶教年輕人,培養年輕醫生。"

97歲正式退休,50萬網友集體點贊,吳孟超精神,敬禮

2006年,為表彰吳孟超在肝臟外科界做出的突出貢獻,吳孟超獲頒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和500萬獎金。解放軍總後勤部也獎勵他100萬元。

97歲正式退休,50萬網友集體點贊,吳孟超精神,敬禮

吳孟超說:"我所有的知識和榮譽都是黨和軍隊給予的,而我回報祖國和人民的還太少太少。600萬元對我沒什麼用,還不如拿出來培養人才。"他把獎金500萬用於培養科技人才,100萬元用於獎勵重大貢獻的醫護人員。

在一次中德醫學會學術年會上,吳孟超發現王紅陽思路敏捷,就推薦她到德國留學。回國後,為她建立最好的實驗室。後來,王紅陽在肝癌等疾病信號轉導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培養出超過自己的接班人,是我最大的心願,也是對我最大的獎賞。"吳孟超說。

97歲正式退休,50萬網友集體點贊,吳孟超精神,敬禮

目前一批以院士、長江學者等組成的學術人才梯隊脫穎而出,培養的250多名博士、碩士研究生,已成為我國肝膽外科的中堅力量。

97歲正式退休,50萬網友集體點贊,吳孟超精神,敬禮

吳孟超常說:"如果有一天倒在手術檯上,那是我最大的幸福。雖然退休了,但只要組織需要,只要病人需要,我隨時可以進入戰位,投入戰鬥!我覺得我身體還可以,所以我有信心,也有決心。"

97歲正式退休,50萬網友集體點贊,吳孟超精神,敬禮

吳孟超院士雖然退休了,但他的功績和成就將被國人銘記於心。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他的光芒之下將照亮更多後來者的前行的路。江山代有才人出,中國科研的明天會更美好。

向吳孟超院士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