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承包热”后又现“退租潮”,为何承包大户纷纷不干了?

眷恋清晨




现在农村荒地很多,要是在二三十年前,肯定不会是这样的了。记得小时候,我爸妈还租地回来种田呢。家里没多少田地,也只能是这样了。现在荒地多,免费给别人种别人都不种呢。但在有的地方,租地一亩也不便宜,之前我们那里租地是一亩300块钱一年而且是最低不能低于5年,一次性付钱的。

之前在我们那里有租地种田、种树、种果、种辣椒等等,但是都没多久,有的是时间到期不做了,有的亏本了。如果挣钱了,那肯定是会继续做。之前有不少人到别人租地种果挣到钱了,他们看到后纷纷效仿租地种,但随着种果人变多,市场肯定也不好了,会亏本,所以就会退租了。



现在也有人租地,但是都是一些好的地方才会有人租,不好的别人不会租的。像我们村那些田地你可以种,不要钱的,但也没人做。因为如果你种了田后,他们就突然回来了,也白白花时间整理田地了。种田到还好,就怕是种果下去,果还没成熟,别人回来了,那才是最惨的了。

现在和以前不同了,很容易亏本,所以很多人都不敢轻易去尝试了。反正我们那里我是脸过的,轮流了几波人,现在没人承包了。


壮乡小美


看了下朋友们的评论,发现大多数朋友全部围绕着题主的问题进行吐槽,但却不去思考一些其它的东西,而至于其它的东西是什么,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大家也都是聪明人。哈哈。

言归正传,闲话少说。今天和家里通电话,我才刚刚和家里人谈过这个问题。按我的说法呢,就是不愿意父母再去种地了。可是照我爸妈的说法,就是还想趁着自己能干的动的时候,再去种一些地。

忘了说了,我家里是种大蒜的。今年五一回家帮忙丑蒜苔,蒜苔卖到了一块多钱斤。实话实说,蒜行这几年是不瘟不火的,自从08年那年特别贵后,大蒜也不怎么挣钱了。

当然了,我说的是也不怎么赚钱了。记得有一年蒜苔是几分钱斤,当时是都懒得去卖了,直接扔了。但是今年达到了一块多钱斤,想来今年蒜情也该好点了,毕竟蒜行那么多年不抬头,蒜农也很苦的啊!

就说这个蒜吧,你要从地里一颗一颗挖出来(不要和我说现在有挖蒜的机器了,不用人工挖了。因为试过了,效果并不好,会讲蒜给弄坏的。)挖出来你要削掉蒜的上面的茎吧,你要削掉下面的根须吧。然后你要晒干吧,晒干之后要从地里拉出来,上架再暴晒,直到晒的“啪啪”响,之后要去剥蒜皮把,剥完之后要将蒜按照大小分出来,分出来之后再装车卖出去。(很累的!)到最后,你又要留蒜种,又要剥蒜种,又要一颗颗的栽下去,再去打药,盖地膜。期间在蒜生长过程中,还要打药,一颗一颗抽蒜苔等等。

照这样看,那么累,不如不种了吧,直接出去打工吧!

的确,年轻人是都出去打工了。但是!家里的地也都是父母给种了!年轻人有些不想在外面打工了,到最后只能回家吧,既然回家了,能干什么?只能种地吧!

毕竟,打工和上班它是不一样的意思!

然后,在这样的背景下,年轻人发现机械化种植也是蛮挣钱的,抛去成本,做后利润竟然比在外面赚的多,就是苦点累点白。

要明白,累这个词,咱们农民是最不怕的了。甚至,农民就喜欢累。为什么?因为累就说明收成好,有钱赚啊!

所以,年轻人会承包地,待在农村的有些父母也会去包地种。但是,说实话,一亩地最多也就五百。我就算它一亩地1000好吧,你承包20亩,20000土地成本。但是一亩地收成,就八千好吧,再去除一亩地肥料(打1000算,实际上绝对用不到)。那这利润算下来,大家自己都心知肚明了。

所以那句话“还不如回家种地”,大家以为是说笑的啊!

说到底,包不包,干不干,大家自己心里都是明白人,有些话,是不愿明说的,这就叫:是为了回答而回答而已。

然而,我好像说了实话啊,忽然感觉有些心虚。

溜了溜了。碎觉碎觉。希望不要明天一觉醒来被大家堵在巷口里骂。




新点风标


你说的没错,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据笔者发现,最近几年农村地区的土地流转热度明显不及以往了,不仅倒逼了土地流转租金的下调,甚至在很多地区还出现了种粮大户退租的情况。

至于说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主要还是由于种地不赚钱甚至还因为种种原因而赔钱。

那些原本指望着通过流转土地来进行大规模种植的农户看不到赚钱的希望,便纷纷选择落荒而逃。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钟情三农以为主要由于以下原因,

第一,由于前些年的流转热潮,导致很多地区的土地流转成本过高,被炒了起来,已经令很多种粮大户难以承受。

第二,由于最近几年我国对几大粮食作物进行收储制度改革,市场价格出现明显下降,甚至连稻谷小麦这样的口粮作物的种植收益明显不及以前。

第三,虽然国家在进行收储制度改革的同时,对种粮农民发放生产者补贴以及其他政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种粮大户很难拿到这些国家补贴,很多人因此失望伤心,彻底离开。


所以在土地流转成本越来越高,且粮食价格越来越低迷的情况下,各项种植投入也居高不下同时,国家发放的农业及粮食补贴,这些种粮大户也很难拿到,所以通过中粮流转土地来获取收益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甚至有些人还因此出现了赔钱的情况,在此背景下,一些前些年有着极高种植积极性的农民不再选择暴利,重量也是无奈之举。

地租过高,吓跑不少流转大户

根据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18亿亩耕地中,约有八亿亩以上处于常年流转状态,而这些地区的土地流转成本也有明显的不同,在东北地区,土地流转成本在400到600元,每亩折合6千到9千元,美少在华北大多数地区土地流转成本在300到500元每亩,而在华南地区,土地流转成本则较高,最高能够达到1000元一亩。

特别是在前几年,全国土地流转比较火热的时候,各地土地租金明显高于目前以笔者的家乡为例,2014年前后,当地土地流转成本大概在500元每亩,而到了2017年,由于粮价走低,且种植效益不及预期导致很多,选择退出土地流转,倒逼当地土地租金回落至300元每亩。



粮食价格低迷,打击流转大户积极性

而最近这些年,很多种粮大户纷纷选择落荒而逃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粮食价格几乎是一年不如一年

以玉米,稻谷,小麦这三大主粮作为2015年开始我国玉米价格率先开始了下跌势头,其中,在2016年甚至出现了腰斩,现货价格有此前的1.3元每斤暴跌至0.8元每斤,而从2016年开始,稻谷和小麦这两大口粮作物的是辆市场价格也先后开始了明显的下调,很多人以为的,口粮作物市场价格不会下跌的魔咒被彻底打破,由此带来的种植收益不及预期也是很多种粮大户种植基金不高,乃至最终选择弃耕不种的最主要因素。

农业补贴归属存“争议”,农民倍感失望

关于最后这一点,其实业内都存在很大的争议,那就是发放的农业补贴或者粮食补贴由土地承包者领取?还是由土地实际种植者领取?

可是截止目前,国家仍未出台明确规定对此疑问给出明确答复,在大多数实际情况下,这些补贴还是有土地的承包者来领取,和真正的流转者也就是实际种植者没有关系,这样的情况,另有很多人感到失望。

整体来说,土地流转和耕地的大规模机械化种植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未来方向,但是,在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一亩三分地的大背景下,土地流转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急需解决,如何让流转者尽可能地降低流转成本,保证种植收益的稳定?

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任由土地租金大肆上涨,种植收益逐年走低,那么今后土地流转的热度将会再次下降,弃耕而逃的人还会更多。


钟情三农


农村“承包热”后又现“退租潮”,为何承包大户纷纷不干了?

最近几年,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土地确权登记的陆续完成,各地纷纷开展土地流转经营,实现规模化经营。实际上,土地“承包经营”并非现在才产生的新事物,在我们农村,早在十年之前,基本上家里的田地已经绝大多数流转给种粮大户了。期间,种粮大户有退租过了,但也重新找到接手之人。土地确权流转是大势所趋,以我家为例,本来保留了一块“吃饭田”(自家种植一点水稻,供自己吃粮需要),但是由于实在没有其他人种粮,没有气氛,又麻烦,也流转出去了。

由于我们村水利条件优越,水库资源充足、水渠线路成熟,交通方面,靠近省道,所以每年的种粮租金基本上还比较准时。但是,确也存在一个问题,土地租金逐年下降,由刚开始的800元/亩下降到现在的600元/亩。不少村也出现不同程度的“降租”、“退租潮”。为什么本来大家争着抢着承包的土地,现在又要退租呢?主要原因是什么?原有流转土地怎么办?

一、种粮成本较高,收益未达预期

虽然很多农村已经全部将土地流转,但是原本的田埂依然存在,很难实现大规模的机械化,种粮大多还是依靠人工。比如我们村,每年种植水稻的时候,还是依靠人工,会从周边乡镇雇佣秧工栽秧,每人每天就需要150元/天,而且这个价格还在上涨。加上本身粮食性作物的价格不高,但是农药化肥人工的成本都在上涨,细数下来每年实际上也赚不到多少钱,还要承担由于风不调雨不顺带来的损失风险。承包大户一核算,一年辛辛苦苦,投资那么大,承担那么大风险,收成好的时候可以赚个一二十万,而这还需要搭上一个家庭的精力在其中,随便干点其他的工作,也差不多可以赚到这个多,还不承担风险,就得划不来。

二、除了种田,赚钱方式还有很多

以前,农村人面朝黄土背朝天,全部身家都压在三亩良田,每年的收入没有多少。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乡镇经济的繁荣,农村人可以赚钱的门路很多了,没有农村人将种田当成唯一的经济来源。

以我们村为例,村里的民办企业有玩具厂、冥票厂、花瓶厂、纸箱厂等,镇长的企业更多,保温材料、合成板、玩具厂、电缆厂、仪表厂等,这些工厂不仅可以吸纳就近的劳工资源,而且还有很多外来的务工者。每个工作岗位,每年都能受益三五万元。

因此,一边是不赚钱的承包种粮,一边是多样化的赚钱门路,对于经历过风险的人来说,心生退意,不愿再承包。如果与村民合意,无法下调承包价格,可能最终会退出。

三、本来就是转空子、捞补贴的,赚个快钱

最近几年,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还是非常大的,从2004年起连续16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就可见一斑。国家的关注和重视,给农村带来大量的资金,包括国家的、地方的、金融机构的。所以,让很多人看到农村的很多机会,本着套取国家补贴的目的,承包了大量的农田,在国家补贴收紧,政策红利逐渐消退之后,也就不再愿意承担粮食规模化经营。

比如,以前有个老板,虽然不是种粮,他们主要是养猪,但是性质差不多。他们为了可以拿到国家的补贴,通过联合多个养猪大户,成立合作社的方式,套取国家的养猪补贴,从而获取大量的短钱、快钱。

因此,本来就是为了赚快钱,走短线经营模式的,在国家政策降低的时候,经营方式没有过多利润的情况下,他们就不再愿意大规模承包土地了。

虽然近些年,存在一些地方的“退租潮”,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是未来的大趋势。伴随现在国家的土地平整,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的成本将不断下降,种粮的收益也将不断提升。短时之内,虽然无法完全实现,按照国家的政策,小农户不会消亡,将会以适当的方式与规模化经营相对接。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知道你们是怎么看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指尖三农


农民的”根“是什么?是土地,土地的收成牵动着农民生活的好坏,收成好了养家糊口,收成不好或者粮食收购价不合适的时候,那么只能两眼一抹黑的赔钱。恰恰就在这几年,农民的收成和粮食的价格却是处于劣势,于是很多农民兄弟就选择了背井离乡,出外打工。

【布衣小农人】为你解答,点击头像关注一下,探讨更多农村奇闻趣事。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外出打工后留下的土地是荒废着还是雇人继续种植,答案都不是。为了能解决荒地的问题,在农村实行了土地流转制度,把空置的土地进行承租方式承包给有能力种植的大户或者一些公司形式的农业公司来种植,这些大户和公司不仅可以拿政府补贴,而且利用自己的优势可以有效的节省一些不必要的投入,低投高产,所以各地都出现了”承租热“的现象。

这些种植大户和农业公司的优势是什么?种植技术过硬、配套农用机械齐全、资金充足、人员配备齐全。可为什么在这两年出现了这些种植大户纷纷”退租潮“?

一,说这些大户和公司为农业投机者一点也不为过,一边套取国家的贴补,一边靠种地还能得到一部分收入,但最近这几年国家对于粮食补贴和土地补贴的监管越来越严格,这些农业投机者的贪婪心理得不到满足,就会想着纷纷退租。

二,粮食价格一直稳定,用一句比较形象的话来说,就比当年移动5元30M流量还要稳,可人工的不断上涨、肥料的不断加价、机械成本不断长高,使得这些种植大户的利润空间越来越低,甚至出现了不赔钱就是挣钱的局面,所以很多种植大户趋于市场压力,不得不退出土地承包。

三,盲目跟风使得一些不懂得农业种植的投资者纷纷退出,这种植行业一直都是跟风的行业,看到谁家今年种小麦挣钱了,第二年全村人都种小麦,可没曾想,物以多贱,最后都没挣钱,这土地承包也一样,很多没从事过农业或者对于农业风向把控不好的种植大户来说,盲目的跟风不仅没有挣到钱还有的出现了赔钱,所以在资金不足的压力下,很多承包大户选择了在合同期内直接退租,及时止损。

以上是我对【农村“承包热”后又现“退租潮”,为何承包大户纷纷不干了?】的个人看法和观点,如果您觉得回答的不错就点个赞,加下关注吧!如有不同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


布衣小农人


因为从事的工作一直接触各种大户,因此,对于大户出现的退租,我还是比较了解。其实大户开始退租,也是无奈之举。


大户为什么退租?

  • 近几年,各种农产品价位低迷,大户种地挣不到钱,这是大户退出的直接原因,记得2018年,我的一个大户朋友,种植了几百棚花菜,辛辛苦苦忙活了一个季度,结果快上市的时候,花菜价格一落千丈,一个棚的花菜卖的钱,还抵不上工人的工资,那一年,那个朋友赔惨了,然后他果断放弃,不再种植。
  • 大面积种植风险太大,大户包地比较多,因此投入的成本非常大,在大面积种植过程中,如果一个病害或者虫害没防好,损失的直接都是钱。另外一点,这几年自然灾害频发,2018年一场倒春寒,让许多果农以及小麦种植区的一些农户,伤透了心,严重减产!
  • 许多大户没有资金实力,无法抵抗外界风险。一些盲目从事土地承包的人,他们其实并没有雄厚的财力支持,当出现一年甚至连续两三年的赔钱情况,他们就会破产。更何况进行大规模种植,盈利的过程也是烧钱的过程。曾经看过一个真人故事,一个老板,包了很多地,搞大棚种植,连续陪了七年,第八年才实现盈利,试问这种情况下,一般人谁能承受得住?
  • 外出打工,夫妻两人,一年挣一二十万,应该问题不大。现在外面工厂的工资并不低,进工厂打工,每个月还能保证有几千块钱的纯收入,稳赚不赔,这种情况下,一些效益不好的大承包户可能会放弃土地承包。



承包土地时,如何规避风险

关于承包土地时规避风险,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 不盲目入行,一定要对所从事的方向进行详细考察,尤其是进行蔬菜水果类的种植,这个有一定的时效性,今年行情好不代表以后行情也好。在我看来,种植大田作物还是比保险,只是收益一般。
  • 要结合当地的政策,同相关部门结合。每个地区土地承包及扶持政策都不同,在进行承包时,应该到当地农业部门,了解相关政策,一方面儿规避风险,另一面有可能获得帮助。
  • 同一些大公司,或者相关机构合作,获得他们的一些支持,这样抗风险能力会更大。
现在虽然出现部分种植大户退租,但是我认为并没有出现像题主所说的出现“退租潮”,因为目前许多从事土地承包的人,都还是比较理性的,做的事情也比较保险,一般不会赔太多钱,都在可接受的范围以内!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欢迎大家继续讨论。

关注植保小贴士,获取更多农业信息!

植保小贴士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不断推出惠农兴农的政策,农村发展应该是蒸蒸日上。为什么原本热衷于承包农村耕地的承包大户,很多都纷纷表示不愿干了,想退出承包地,如今反而形成一种所谓“退租潮”的现象呢?

其实我觉得这种所谓的“退租潮”是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种正常的现象,我们并不需要过度的去解读。自由的市场,本来就是有进有出,有的人觉得农村土地承包有利可图,之然而又就会选择进入,有的承包人觉得承包地难有发展退出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觉得现在是“退租潮”,原本的承包大户纷纷都不愿意干了呢?我觉得主要还是应为市场的发展与不断的完善。以前刚推出土地可以流转,很多人都觉得承包他人土地,扩大种植规模,肯定能赚钱,所以很多人愿意投入,真正愿意从事农业生产。但是也有些人,利用当时法律法规的不完善,钻法律的空子,希望靠流转土地骗国家补贴,等等手段来发家。如今法律不断完善,市场也不断发展与进步,很多土地的拥有者看到承包土地真的能赚钱,所以都开始谋划合作社,也希望分一杯羹。其次,农业生产投入周期长,回报率低,虽然现在科技手段发达了,但是总体而言农业还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所以很多承包大户赚到钱以后选择离开这行,有了资本都去干其他事了。


新农小伙


“承包热”和“退租热”是在利益推动下的一种社会现象。

为什么出现“承包热”?因为利益推动。得益于政策的变化,很多有能力的人都纷纷加入承包土地的热潮中,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这边土地里“淘金”,赚上它一笔。

但是,因为技术、经济、管理等原因,很多产业被迫关停,为了进一步减少损失,在利益的反推下,又纷纷出现“退租热”。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各行各业都有成功者和失败者。有时需要我们坚持下去,有时需要我们明智退出。




农村透视镜


现在大家都会看到一个问题,就是有人会问种一年地到底能得多少钱,然后就有朋友们开始列表计算,化肥多少钱,浇水多少钱,人工多少钱等等,算下来真的是不挣什么钱了,个人认为这样算还是比较片面的。

像我们这边一亩地种植两季,一季小麦,一季花生或玉米,整年算下来是会收入一季的钱的,当然天气等自然灾害除外,所以说还是有利可图的,再加上现在种地几乎都是机械化不用出什么大力气,现在大面积承包土地的多的是,反而出现了土地供不应求的状况这可能和当地政策也有关系吧,个体户大面积承包未来是一种趋势,另外大面积承包后续国家可能会给予一定的补助。

这是我们当地的土地承包状况,因地制宜吧,并没有出现退租潮,反而承包者与承包者之间还抢着争地,只要有地,就不愁种什么。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指导。





糖果耙耙


这个问题是很现实的:

1.承包地或是流转地很多并不是为了能在土地上挣上钱

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这些年国家对农业支持力度很大,所以很多人可以说基本是“奔”补贴去的。

2.很多承包土地后,不是经营能力不行,而是不管怎么经营投入与产出都不成比例。

3.所有“投资者”初开始“设计的、想的都很好”,但是现实却不如人意。补贴不接力,或是补贴不到位,造成后期投入越来越大,但是产出却非常不尽人意……

如此最后就不得不退出了。从实质上说,这种流转与承包并不是农业发展的出路。我们不妨想想,还未种植成本就已经隐性存在了。这种农业发展能持久么?

种植的成本居高不下,而市场需求却不接受,如此怎么发展农业呢?

所以我们的农业怎么发展应该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