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非“985”又非“211”的全国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你知道有哪些吗?

大考匠


⭐高校专业那些事⭐为您分析/分享/解惑

双一流这个事情是2017年的事情了。但是很多人还在懵懂中,不知道为何这个大学进了,那个大学没进,其实一切都有原-因,表面的原~因和背后的原~因都有。。。


当然作为局外人,我们只能根据公开的证据去抽丝🐛剥茧,去寻找寻蛛丝马迹。

我的结论:非211进入学科建设名单高校,最重要的要服从国+家教育服务大局,照顾各行各业,次重点是突出某些行业,最后才是院校学科实力。

🎁最重要的话:规则是人制定的🎁

🍀再记住一句话:有规则地方就有潜规则🍀

说这么多就一句话:服从国~家教育大局规划。包括区域大局,学科大局 而单纯实力其实是最不重要的,如果都按照实力说话。

那订实力规则的人肯定会修改规+则,照顾自己。。

这篇文章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这个双一流高校问题。

  1. 非211进入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2. 剖析这些进入双一流学科高校进入原因
  3. 剖析为何一些高校没有进入双一流学科建设

  4. 推测下一次进入双一流高校名单。

非211进入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这个都是公开的,大家都知道,非211进入到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有25个。

详细名单如下。



剖析原因,咱们先从地区上分,存在高等教育强的越强,弱的越弱。

北京,上海,江苏仍然是最大的赢家。

其实这三个省市就是高等教育的龙头地位,以后会继续加强自己的地位,自然中西部地区继续吃亏。。人穷志短。

强的越强,弱的越弱。。强的各类照顾自己。

而传统高教强省的陕西,湖北,这次均是o收获。陕西是经济落后,湖北是其他高校实力一般。

每次高教好事,北京上海江苏都是拿最大/最多,最先的好处。。。

北京上海,大家肯定没有什么疑义。北京部署高校几十所 上海4所985,那南京呢或者说江苏呢。。

首批211评选,江苏占了最大的便宜,拿了最大的好处。

我来给你们说,上次评选首批国家211工程院校,江苏省就搞了2个省属211名额,一个是苏州大学,一个是南京师范大学。



这样江苏在原有9个部属211的基础上又加了两个211,突破了一省一校的规则。而当时很多偏远省份等却没有一所211院校。。。

实在不公平。。引起其他省的严~重~不~满。

而到湖北当时却没有省属211。

这次双一流学科高校,江苏又拿了最大最多的好处

江苏一下进了4个高校: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

不要跟我谈实力

这四个高校都没有实力。。。具体后面再说。其中三个是大冷门高校,因为学科冷门而评估成绩优秀。

比如南京邮电大学。纯粹是江-苏+~跑-关~系进入的。

他学科进入A了么? 一切不多说,

江苏因为近代经济发达,在中+yang-关:系太厉害,都是胳膊肘向里拐。

新进双一流学科高校分类,剖析。

服从国#家高教布局就是:

  1. 照顾冷门学科,冷门行业
  2. 中医药行业
  3. 艺术类院校。

因为热门的财经金融,计算机,西医类专业,不用照顾大家都抢着投钱去建设。。



上面这个名单不是很对,但是分类很好。

行业的最大赢家-中医药大学

这次行业最大的受益者是中医药大学,共有5个院校进入这个名单,不是他们学科实力强,而是国+家布”局,注意,国@家#布*局。

为了中医药的发展,国#@家出台了多个政策 相继出台政策: 七八个政策,具体政策如下,不打马赛克,文章又得被qiangbi。



你说中医药院校能不大发展么。

教育部肯定得响应zhong+yang号召,得照顾,所以就让五个中医药大学进入双一流学科建设。

双一流学科高校唯一一个大家都服气的高校-协和医学院。

而西医行业就惨了,就一个协和医学院进入名单,其他全面over,协和医学院不用说是中国医学的老大,他进入双一流学科建设,谁都没有意见。。。

学科冷门照-顾进入的高校

天津工业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

这些都是纺织,海洋,林业,大气,地质等大冷门专业,必须要照顾一下。

因为学科冷门,参与评估院校很少,他们的评估成绩也非常优秀。。

艺术类照顾 院校

这个是因为艺术类院校没有211重点大学。所以扶持一批。

最后为了综合布局,照顾方方面面而进入的高校。。。

这类高校有公~安+大学,外+交~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宁波大学。

这几个大学实力都不咋样。。

中科院大学其实是拿中科院的数据冲门面,其实实力也很糟糕。

考虑到中科院的面子,进了。

公@*安*大学,外#交*学院都是这样的高校。给部委个面子照顾特殊学科,其实这些高校学科实力都是二本水平。。

地方照顾院校:

宁波大学,照顾浙江,有钱省份,现在关系也厉害,

河南大学,老牌院校,照顾河南人民情绪,必须进。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天子脚下,关系最铁,必须给个面子。。。

这三个学校其实学科都不很一般。

如果拼是进不去的。

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原则,的一切规则都是围绕着上面的中心来置展开的。

这叫萝卜招聘。



  • 双一流评估,前两名。
  • 教育部学科评估优秀者
  • Q:S学科评估优异者

最后,五年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及以上、技术发明一等奖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以上所依托的高校学科拥有一票上位的特权。

双一流建设的非985/211的综合类院校只有河南大学和宁波大学两所,是凭借2012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入选双一流学科

2011年 燕山大学的硬度的微观理论及新型亚稳相设计 也获得了国~家二等奖

燕山大学最惨是不在5年内获得自然科学二等奖。。

南京医科大学也有a+,信息工程大学也有a+,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也有a+为啥进不了一流学科?

一句话:过家门没布局你。你自己关系不到位。。

尤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一个a+,比某些中医院大学的评估成绩漂亮,但是人家进了。他没进。。。

没有a+的天津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甚至没有a类学科的成都中医药大学都进了。。。

不得不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真是。。。。黑龙江省里不去北京跑跑。。。。。想守株待兔。。想得美

这样所以目标高校都满足要求 都进。当然不是目标院校,即使满足要求的是进不了的。。。

推测下一次进入双一流高校名单


上面是这两年获得自然科学二等奖的非211高校。

但是,我告诉你,很大概率会改规则。

这些或则自然科学二等奖的高校估计下一次几乎仍然不大。。。

下一步会重点照顾一些高校。

比如军-~队院校,估计信息工程大学能进。 照顾中西部一些高校,估计山西大学,燕山大学,湘潭大学能进。。

谢谢大家 有什么意见,欢迎留言一块讨论。。


高校专业那些事


以前的985、211,现在的双一流是中国最好的一批大学,双一流大学建设分为两类,一类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42所,一类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95所,双一流高校共137所,211高校共有112所,所以既非985,又非211的双一流高校共有25所。

这25所新增双一流高校分布在八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北京是最大赢家,有八所,进一步巩固了教育领域老大的地位。上海也不错,有四所,两市占了新增量的将近一半,南京四所,天津两所,浙江两所,广东一所,这都属于经济发达地区,这说明经济发达地区对高校发展的支撑效应。此外,四川有三所,河南有一所,既说明了这几所学校的实力,也体现了国家对四川河南的支持。


从新增学校构成来看,大部分是专业类高校,有5所中医药大学,一所医学院,美术、体育、音乐院校有6所,其它的有林业、外交、公安、石油、海洋等,综合性大学有中科院大学、河南大学和宁波大学。从学校构成来看,体现了国家对行业类高校的支持,这也体现了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的思路,重点建设有实力有特色的学科。


虽然是新增高校,不过里面有很多高校其实很有实力,北京协和医学院是中国第一医学院,外交学院为我国培养了众多外交人才,中国科学院大学背靠中科院,综合实力很强,本科规模不大,但每年录取分数线超过大部分985,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第一公安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学科评估好几个A级学科,要知道有不少211没有A级学科,南京邮电,邮电部的电信五子之一,邮电专业很不错,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全国第一,能新增进双一流充分说明了这25所学校的实力。

除了这25所新增双一流,还有一部分高校同样很有实力,但却未能入选双一流,按双一流动态评估的特点,很有可能在下一批入选双一流。关于双一流的下一步建设,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双一流动态评估,要想进入意味着别的学校出来,这是很难的事情,还有一种观点认为,211分几批建设,那双一流也会分几批建设,所以其它有实力高校也是有机会的。

上面高校是具有A级学科但却没入选双一流的高校,有机会入选下一批双一流,比如东财江西财经,政法里的黄埔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有三个A级学科的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和南京艺术学院,综合大学,燕山大学,也是机械四小龙里唯一没有进入211和双一流的大学,具有A+学科的南京医科大学。

新增的双一流里非985、211大学有25所,同时还有很多有实力的大学会在下一批进入双一流。


一叶知秋有仙则名


我国共有世界一流建设大学42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这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除了70所211大学,还有25所双非院校,这25所双非院校,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河南、广东、四川八个省市。

其中北京市最多,共八所,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学院。

上海市四所,分别是: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

天津市两所:天津工业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

江苏省四所:南京邮电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

河南:河南大学;

广东:广州中医药大学;

四川: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25所双非院校入选的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这25所双非院校中,有些院校的实力不输某些985、211大学。比如: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外交学院等,都是国内赫赫有名的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院校开始招收本科生,而且招生人数只有400名左右,录取分数线在985院校中是非常高的。2018年国科大第一批本科生已经毕业,直接就业的只有7人,有243名学生选择了继续读硕或者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其中52人到全球排名前十的高校深造,155人选择在国科大继续读研。

国科大学科实力非常强大,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国科大有18个学科获评A+,仅次于清华北大,位居国内高校第三。

北京协和医学院被誉为“中国医学殿堂”,是我国最早开设八年制临床医学和护理本科教育的医学院校。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基础医学、药学、生物学获评B+,临床医学获评A,护理学和生物医学工程获评A-。

除了以上两所高校,首都师范大学、外交学院也非常厉害,在此不一一介绍。这些入选的高校基本都是行业特色院校,有些鲜明的行业特色和优势学科,比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等都不错。

作为考生,你对以上哪所院校情有独钟?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静静助学


2015年,中央深改组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将211工程、985工程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

中间遴选的过程就不说,2017年公布了“双一流”建设大学的名单,分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原211工程大学照章全收,同时增加了一些非211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总数共137所,包括非211工程大学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有25所。其中北京8所、上海4所、江苏4所,四川3所、浙江2所、天津2所、广东1所、河南1所。

北京8所:

一、北京协和医学院。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 。

二、首都师范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数学。

三、外交学院。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政治学(自定)。

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公安学(自定)。

五、中国音乐学院。一流学科建设学科:音乐与舞蹈学。

六、中央美术学院。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美术学、设计学。

七、中央戏剧学院。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戏剧与影视学。

八、中国科学院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天津2所

一、天津工业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

二、天津中医药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中药学。

上海4所

一、上海海洋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水产。

二、上海中医药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中医学、中药学。

三、上海体育学院。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体育学。

四、上海音乐学院。一流学科建设学科:音乐与舞蹈学。

江苏4所

一、南京邮电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二、南京林业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林业工程。

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大气科学。

四、南京中医药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中药学。

浙江2所

一、中国美术学院。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美术学。

二、宁波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力学。

河南1所

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生物学。

广东1所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中医学。

四川3所

一、西南石油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二、成都理工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地质学。

三、成都中医药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中药学。

非211工程大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学校,包括两所综合性大学:宁波大学、河南大学,其他全是行业性高校。其中中医药类学校共有5所,彰显了国家发展中医药的决心;艺术类高校也有5所,包括音乐、美术、戏剧。


高考第一志愿


既非“985”又非“211”的全国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你知道有哪些吗?符合条件的大学总共有25所,如果按照地域划分,那么北京最多,共8所。如果按照学校性质划分,那么中医药类大学最多,共5所。

(缪老师拍摄的中国科学院大学)

一、为什么会有双非的一流学科建设大学

非“985”,又非“211”指的是不在39所985工程大学范围之内,同时也不在116所211工程大学范围之内的大学,我们称之为双非大学。

2017年,双一流评选之后,所有985大学都入选了一流大学建设大学,很多的211大学也入选了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四类都没有入选过的,被称之为四非大学。

之所以有25所双非大学入选了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是因为社会进步发展需要。

距离985、211工程评选已经过去了10多年的时间,当时的评选结果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社会,而且固化的评选结果,不利于优胜劣汰。

(缪老师拍摄的上海海洋大学)

二、25所大学各自的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北京地区(8所)①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②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③首都师范大学:数学;④外交学院:政治学(自定);⑤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自定);⑥中国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自定);⑦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设计学;⑧中央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

上海地区(4所)①上海海洋大学:水产;②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药学;③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学;④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

江苏地区(4所)①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②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④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四川地区(3所)①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②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③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天津地区(2所)①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②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浙江地区(2所)①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②宁波大学:力学

广州地区(1所)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

河南地区(1所)河南大学:生物学

(缪老师拍摄的天津工业大学)

三、院校分类以及其他分析

这25所大学,各有各的特点,按照行业来分类,最多的是中医药类大学,不管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还是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入选,都是国家支持中医药传统医学建设的明证。

另外一个方向,就是文体类大学,像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都是其中的代表。这意味着素质教育,问题教育被提到了很高的地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是中科院下属的,前身是中科院研究生院、基础理学实力全国超一流的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更是医学类学科全国最顶尖的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是全国最强警校。

上海海洋大学的水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西南石油大学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津工业大学的纺织科学与工程也都是各自学科,全国超一流的水平,有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证(都是A+)。

总结一下:以上就是有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的25所双非大学,无论是地域特色、学校分类、隶属关系还是学科特色,都在这里了。你还有什么问题呢?评论区留言吧!

我是“大学活地图”缪登峰老师,历尽十年考察千所大学,欢迎关注。原创不易,期待你的点赞、转发、评论~

缪老师妙笔生花


985,211,金字塔的塔尖!

双一流,金字塔塔尖的扩建!

曾经是多少人的梦想,能够考上这些学校的,其实都算得上千万学子中的佼佼者。只是从1995开始的211概念,从1998年5月4日,由最高领导人命名的985概念,在2016年6月,已经进入了过去时。只是这两个概念长达20年的影响,还会持续下去,虽然自从2017年开始,已经是“双一流”的天下了。


以前有一个段子,由于山东大学在全国最早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于是,这座国内排名20位左右的齐鲁名校,被内部学生调侃为“世一大”。只是现在来看,山大的思想觉悟,真的不是一般的高,走在了国内大学的前列,随之而起的世一大们,已经遍地开花。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在211概念开始之前,我国有93所重点大学,而这些被国家重点扶持大学的头部,就是民间称呼的“名牌大学”。自从1995年开始之后的高校改革,基本上沿袭了985对标名牌、211比对重点大学的概念。不过985和211的概念,虽然深入人心,但也有一定的弊端,而且越来越多的饱受指责:地位和阶层固化,政策倾斜和资金预算的马太效应。


双一流高校的建设,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的又一个国家战略,目的是更细化的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其实,双一流高校的启动,是在985和211基础上的再次扩招和改进。改进的一点是:每五年评选一次,就像中超比赛一样,有升降级。双一流分为双一流大学42所,其中36所A类双一流高校,6所B类双一流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总共95所,大部分源于传统的211工程类高校,新增25所非211高校进入双一流中的学科建设学校。两者一共137所。

在新增的25所一流学科高校中,北上江三个地方占据16所高校,而且大多数都是属于学科特长的高校,评上的都是各个学校的王牌专业,其中医学类学科,上榜者最多,这也可以看出国家对于生物医药的重视。

在新上榜的25所一流学科高校中,综合性大学很少,只有宁波大学、河南大学。其中,老牌高校河南大学的生物学科成为最大赢家。这也让人颇为意外,以文科出名的河大 ,这是要与时俱进吗?

河南大学都已经进入双一流的外围圈子了,那河南的另外两所高校——河师大和华水,还会远吗?


教育练真堂


目前我国有211高校112所,其中985高校39所。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我国继985,211工程教育战略之后,又一突破性教育战略。国家从培养人才的五十年,一百年大计出发,减弱了985高校与211高校学科精度薄弱的弊端,发展培养我国各学科领域的尖端人才。是一项载入史册的创举。

我国建有双一流高校137所,其中双一流高校一流大学42所分为AB两类。双一流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在这95所高校中,非211高校25所。

25所高校名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南信工大气科学学科建设是全国排名第一的高校。南信工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网上对南信工的评价还是很高的,最近这几天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59岁生日,明年的现在是南信工的60周年生日。有不少网友也是建议南信工改名为中国气象大学,或者南京气象大学,让自己学科实力更加突显。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虽说不是我国的“两电一邮”,但是作为一所以通信,电子科学为主的高校,南京邮电大学在其专业领域能够打到一片211高校。社会评价高的专业有: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是继中国石油大学之后的我国又一所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在华北与华东地区的知名度不是很高,成为双一流以后名气还是增加了不少。社会评价高的专业有:资源勘查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海洋油气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西南石油大学的性价比还是蛮高的,适宜报考。

个人观点:有些省属的211工程大学的一流学科都是自评的,这样即会是学生产生疑惑,又造成学校盲目建设学科。而这些非211工程大学的一流学科是教育部评价出,具有很高的学科精度。而且这些大学招生分数不高,如果是以后为了找到一个好工作,这些学校是考虑的对象。


大学教育新鲜报


您好,很高兴回答你提出的问题,针对于你提出的问题,我将用自己的见解帮你解答。

2017年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印发建设双一流高校的文件。双一流高校的建设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的又一个国家战略,目的是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双一流高校分为双一流大学42所,其中36所A类双一流高校,6所B类双一流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总共95所,大部分源于传统的211工程类高校,新增25所非211高校进入双一流学科建设。
注:新增的25所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新增的25所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主要是来源于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三个地方占据16所高校。而在新评选的双一流学科高校上,我们发现大多数都是属于学科特长的高校,综合性大学很少,只有宁波大学、河南大学属于综合类。而在入选的双一流学科高校当中,新增4所中医药类高校,说明国家也在重点扶持中医药类大学的发展。其次就是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为特长的高校入选较多。
注:新增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一流建设专业

我们发现在新增的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当中,只有北京协和医院入选四个一流学科建设,超过很多211高校。其他新增的高校入选的学科大多数都是1-2个。入选的学科都是各自学校的王牌专业,比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学的大气科学,中国美术学院的美术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中药学。重点突出建设各个高校的强势学科,发展学科优势的地位。

新增的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继教育部推行985/211高校以后的又一举措。很多学校都把评上双一流高校作为招生的一大亮点。而在就业或者考研过程当中,双一流学校也体现出与其他大学的差异性。例如有些岗位招聘要求考生毕业于双一流高校,那么新增的高校虽然不是211高校,那么也具备资格,相当占入211梯队的行列。总体来说,新增的25所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性价比还是不错的。如果考不上211以上的高校,考虑它们也是很好的,毕竟现在名校光环的效应很重要。

你们认为这些新增的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具备实力吗?在下一批的双一流高校评估当中,哪些双非高校最有可能入选双一流高校呢?南京工业大学、深圳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湘潭大学等有可能吗?

以上就是我的见解,欢迎大家评论交流。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每天都会分享自己的见解。如果你有其他不同想法的,也可以评论交流。


微谈论


近年来高等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国家提出了世界“双一流”高校建设计划。按照目前入选世界“双一流”高校建设计划的高校,包括了所有的985工程、211工程大学,此外还有部分“双非”院校也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比如:宁波大学、中国音乐学院等。

我们主要来了解一下这些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双非”大学。

从以上非985工程、211工程大学的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的情况来看,能进入范围的基本都是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或者其他官方重点学科评估中处于前列的高校,而且他这类高校基本属于行业特征比较明显的大学,比如:天津工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上海音乐学院等。

从双非院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的高校地域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北京、江苏、上海、四川等,而且主要以东部地区的省份为主,同时这类地区的经济基础比较好,而且在入选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发展中,往往具有比较强的地域行业发展支撑。

虽然这部分高校并不是985、211工程大学,但是他们在一定区域或者一定专业中,具有非常强大的实力,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均有比较强的认可度,而且他们的学科实力也成为全国的佼佼者,比如:上海海洋大学的水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天津工业大学的纺织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均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评为A+档。从官方的评估中,我们足以看出学校在该类学科中的绝对实力。

相对于国内的985工程、211工程大学来讲,这类高校无论是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还是学校的综合实力,均要强于这类“双非”大学,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对这类“双非”大学产生误解,他们在某部分学科方面的实力还是非常强大的,甚至要强于国内实力顶尖的大学。


东爱雨小公


我知道有天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海关,华中师范大学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