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到底是保护学生还是坑害学生?

小可男神依旧高冷1


看了你的描述,老师训斥学生,也要看具体情况,很多情况下老师不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而学生回家告诉家长,说老师体罚了她,家长在没有搞清楚问题的情况下,到学校逼着老师当着全体师生的面给她女儿道歉。这样的家长太过强势,不能分辨是非,对女儿很宠爱,不尊重教师,最后吃亏的是自己。



老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会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这肯定是不对的。但老师对学生的惩戒很有必要,这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一种手段。家长要分清楚惩戒和体罚。老师对学生的适当惩戒也是为学生好,怎么可能坑害学生呢?


我在读初一时,在英语课上和同桌摆龙门阵,被老师发现后,老师狠狠的将我训斥了一顿,惩罚我打扫当天教室的清洁卫生。由于扫地耽搁了时间,回到家中也很晚,父母问我为什么这么晚回家?将今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了父母,父母支持老师的做法,把我大骂一顿。从此以后,我上课再也不敢摆龙门阵了,对老师也有敬畏之心。


Lance课堂


对于这个问题,不讲大道理,谈谈我切身感受。

小学一年时,我成绩差,一次期中考试被老师罚款,这就应当算变相体罚了。第二天上学,我就借故不去了。母亲觉得蹊跷,于是逼问我是怎么回事,我怎么也不敢说,后来,母亲去邻居间询问一个和我一班的孩子。知道我被在学校罚款的事情。

母亲虽然不满,但还是给了我二毛钱去交了罚款。(那时学费也就二元钱,二毛钱在那个时候不是一笔小钱哦!)

从此,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很差的孩子,那种因为自我感觉很差,一直很长时间都纠缠着我,长大之后,一直都很自卑,我觉得都与那段经历有关。

老师罚款,并没有提升我对学习的热情,相反,我变得非常讨厌学习,畏惧学习,成绩也就更差。第二次,老师又要罚我钱,我在教室里大声地说:

“你要敢再罚我钱,我就不念了!”

不知后来长大这后,我一向就有反抗精神不知是不是从小被老师变相体罚培养起来的。

老师甩起一巴掌,打得我脸上立即暴出了三个指印!当时,我就被打蒙了,我记得,说出来,其实很不好意的,我尿了一裤子,当时哇的一声号啕大哭!

这就是现在说的体罚了。

后来,我再也不上学了。母亲没有办法,只有去学校央求、赔礼,把我调到了另一位老师的班级,那是我们同村的一位代课老师,碍于情面才收下我。

这种体罚和变相体罚带来的阴影,一直都落在我心里,有时候夜里还会在梦中出现,一想到那个老师,我现在心里都耿耿无法释怀,虽然过去30多年了,那位老师也早已驾鹤西游了。

从我的身上,其实可以看出体罚和变相体罚对于一个学生心灵伤害有多深。一个教师千万不要怀着所谓的“善意”去伤害一个孩子,爱的教育永远都是唯一的选择,哪怕这个孩子暂时还不能理解不能明白。

从一个过来人的感受,我真诚的希望天下所有老师能够高抬贵手,哪怕是那些最令你讨厌的学生,也许越是令人讨厌的学生,越是需要关爱的孩子。


乱语三千


自古先生手中有戒尺,学生对先生敬畏有加。记得小时候在学校犯错或调皮被老师打一顿后还不敢回家告诉父母,一旦被父母知道,还得被打一顿。开学第一天父母把子女送到学校,父母对老师说的话就是“孩子要是在学校不听老师话,老师一定要狠狠地收拾,只要不打残,千万不要手软”。


换了现在,你打一个试试?时代不一样了,如果现在的老师还抱着以前的方式来教育现在的孩子,那估计这样的老师要被赔得倾家荡产。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体罚和变相体罚都是不被允许的。那么教师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到底是在保护学生呢?还是在坑害学生?山村老师认为适当的惩罚有助于让那些顽皮而屡教不改的孩子警醒!当然,这个度就是难以把控的尺度。

过度的保护不是爱,是对孩子的伤害。现在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让一些孩子产生了错误的认知。再加上父母的放纵,导致孩子在学校无法无天。很多校园欺凌事件也因此而生,最后的结果就是违法犯罪,受到法律的制裁。


因此,山村老师认为,适当的体罚,是对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的成长是有利的(当然,这需要排除恶意体罚和变相体罚)。不过目前不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所以为了饭碗还是对犯错学生给予口头批评教育吧!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愚见,如果你是教师,你会对不听话的学生进行体罚试教育?欢迎各位留言吐槽!


山村老师看教育


体罚和变相体罚这两个词害了多少代的学生知道吗?24年前我刚进教育界的时候,老师是可以体罚学生的,上面也管不了那么多,没过几年,整个社会就开始变天了,天天提体罚与变相体罚。

老实说,想救你孩子,就要罚他,想害你孩子,就得纵容他,这些年看过多少家长因为老师体罚自己孩子去学校吵嚷,去找老师和学校算账。你知道溺爱的毒害不是一两天显示出来的,是要几十年后才显现出来,现在跳楼的学生你以为真是学习压力大吗,错了,是因为学习占用他们太多的玩手机时间,为什么批评几句,体罚一下会跳楼,因为他们被家长宠得人不像人了,受不了刺激,控制不了情绪,学生跳楼,绝对是家长的责任。为什么不能体罚?现在是要让学生明白,全世界最文明的国家,全部是建立在严明的法律法纪的基础上的,罚是最主要的手段,现在很多家长是不明白的,直到自己的孩子跳楼自杀才明白是自己过度溺爱孩子,这已经迟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跳楼事件,几十年来的溺爱现在报应来的,现在我们还没醒觉的,还是继续溺爱孩子,现在把情况扭转过来可能需要50年,再不醒,可能就要100年了。


教你孩子学英语


体罚和变相体罚在当下的教育体制当中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词,也是一个没有边界的词。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方式在当下可以被说成是惩戒,也可以被说成是体罚和变相体罚,二者没有明确的界限。有的家长往往拿这个来说事,给老师以体罚学生为名,戴上违反师德的帽子,让老师在家长面前处于弱势地位,造成老师不敢管学生的普遍现象,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教育尊重和教育公平早已消失不见。


第一,关于体罚,变相体罚和惩戒。

三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相关教育部门也没有通过相关的方案来进行细致分割说明,这就给了一些老师和家长很多发挥的余地。个别老师以惩戒为名对孩子进行身体伤害,这样的例子不少。惩戒是以惩治孩子的错误,让孩子引以为戒!不能以伤害孩子的身体为前提。而那些因孩子犯错而对孩子下狠手的老师,严重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其行为就属于体罚或变相体罚!有的老师因孩子犯错以打手心,罚站,罚抄作业等方式对孩子进行惩治,却总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家长冠以体罚或变相体罚的名称,给老师扣少违反师德的帽子,在学校造谣生事,导致一些老师对于孩子的不好行为不敢管,不知怎么管。


第二,老师对于学生的管理严格和对学生的爱。都应当以适度的惩治为原则。

对于题主的问题,感觉语句的表达并不是特别恰当!老师对于孩子的惩治行为,如果不以伤害孩子的身体为前提,对孩子适当的惩治是合理的,恰当的。对于孩子的发展肯定是有益处的,怎么也不会坑害了孩子。而过度的惩治则会伤害孩子的身体,对于孩子的行为矫治,并没有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三,相关教育部门对惩戒和体罚进行界定,并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势在必行!

有了教育部门的相应法规,才能让老师和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教育,才能避免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尴尬地位,也才能够让老师一兴挣脱体罚和变相体罚等违反师德的帽子。才能杜绝一些别有用心家长的无事生非,使得老师对于孩子的惩戒能够掌握边界,适度惩治,对教育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给体罚和惩戒进行边界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惩戒实施细则,对于学校的依法治校有着莫大的好处,老师对于学生的管理,做到真正的有法可依,让老师敢管能管,让教育回归正道。


中学教之道


这个问题以前好像回答过。现在再重温一下吧。

体罚不是每一名老师都希望的。也是不允许的。但事实上为什么还出现呢?

首先说老师,中小学的老师要管理几十名学生,班主任要想面面俱到真的是不易的。其他的任课教师有的要管理上百名学生的课业状况,这个是事实。

社会上总认为老师是个体面的职业,一年四季风吃不着,日晒不着,雨淋不着,还有两个假期,并且工资不断的调整,又很稳定,不像企业的员工那样有着危机感。真的很不错。这是客观事实,本人在做教师的时候就有许多亲朋好友是这样认为的。

其实不然。为什么呢?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的。教师和医生是特殊的职业。说它特殊,第一是主要不出大错,这两种职业可以干一辈子。第二是只要出现师生矛盾,人们几乎忘了教师也是普通人,几乎是一边倒的批评指责教师。当然,不排除教师队伍中确实存在极少数的“硕鼠”。一颗耗子屎坏了一锅汤!这的确是有施公平的。我相信,一线教师绝大多数是尽职尽责的。工作的惯性让他(她)们会时刻提醒自己的。

其次,再说学生。我也相信绝大部分学生都是不错的学生。这里不仅仅是指学习不错的学生,也是包括纪律不错的学生。以前我在问答中回答说,体罚学生是教师不想做,不希望做,这里不是为曾经的同行开脱。教育有度,关键是“度”。适当的惩戒是学生和家长几乎能理解和接受的。

这就涉及到教育理念范畴了。有的家长一直是鼓励式教育;有的家长一直是散养式教育;有的家长一直是惩戒+鼓励式混合教育等等。这就引出家庭教育的方式来了。

凭心而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是割裂的,不是分开的。虽说从孔子时代提倡“因材施教”,这个“因材施教”是指学生的兴趣爱好而言,而非在纪律上。这个不能混为一谈。相信许多家长也明白这点。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许多法律法规和上级行政部门对教师的管理非常严格。出现这种情况,是痛心的。

社会多元化是个趋势,教育多元化也是趋势。教育理念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在这里,本人并非为曾经的同行开脱,也无意评论家长,只是陈述一下教育的客观现状,也仅是本人或许不成熟的观点。教师和家长或许各有苦衷,但教育有度或许大家都能认同吧?


圆融初始


肯定是坑害学生!怎么能保护孩子了?老师就以这样的手段维护了自己的名声,实际伤害学生最重!作为家长我不支持老师这样对待孩子,让孩子吃哑巴亏,还不敢声张,家长蒙在鼓里,最后伤害的还是孩子和家长。老师永远是获利者和赢家,中国的教育就是这样被无良老师抹杀的!

我也是家长,目睹和经历了学校老师的很多事,有些老师打着教育孩子的外衣,却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家长不会讨好不会送礼,在学校就被老师以各种理由手段对付人家孩子,尽管人家的孩子考第一,在班上各方面都优秀,在老师眼里就是一切他们说了算!家长不讨好老师,老师就把人家孩子慢慢灌“慢性毒药”,可谓心真毒啊!恨不得把人家孩子碎尸万段,这样的老师也算保护孩子教育孩子吗?

不是家长抹黑老师,对老师不尊重,看看老师们做的啥事?

昨天,开家长会:明明我家孩子三门主科都是班上最高分,分别是99、98、97,数学一道题阅错了,也扣了2分,不然就满分了!可老师们是咋说的,我记得中期试孩子总分第一名,班主任说虽然分很高,还是没有外班分高,其实她嘴里的外班就是平行班,分数都不分上下。老师一边说分数是孩子的隐私,教育局不让排名。可老师偏偏拿排名说事,人家考了本班第一,老师就来个比较,给孩子施加压力,也在打击家长。老师这是保护孩子吗?这是变相坑孩子吧!班上一个孩子明明考的不咋样,听听老师咋说的:人家这个孩子发挥失常,其实,人家有能力考高分的!每次班主任都这样说,也没见发挥正常的。有能力就拿成绩说事呗,何必这么虚伪?这就是送礼和不送礼的区别。

其他科目的老师也是抱团取暖,考试前对我家孩子说,好好考吧,给老师争口气,你是能考高分的,可考了高分,老师却不表扬鼓励一番,反而抓住孩子最低分的副科说事。你的科学考了最低分。听听班主任咋说的:你的科学也太低了!才30几分,比其他学生低20多分!本来科学的满分是50分,孩子考了34分,老师夸张的多厉害!咋就低了20多分?这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

老师经常以这样的方式和手段变相打压挤兑穿小鞋,也让家长难看。我已是无所谓了!因为我从来把家长会上的话给孩子反着说,我不当老师的帮凶。我也不迎合讨好老师,更不会送礼给老师拜年。至于老师在学校里给孩子说的伤人的话,我给孩子说:老师她不是圣人,修养没那么高,不要当回事。


这个冬季很漫长


老师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只要家长别去学校闹事,基本学生还能在学校呆着正常上学。但是家长一去学校找老师讨说法,基本结果只有一个:孩子很难在学校再继续正常上学。

题主问题当中说到的女生,最后只是没考上学。我知道的都是被迫辍学或转学,比题主说的那个女生要惨!

现在学校里面体罚和变相体罚难以禁绝!如果从学生心理健康角度讲,体罚和变相体罚肯定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按照现代教育理论,连家长都不能体罚自家孩子,否则会对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更不用说老师了。所以教育部门才会明令禁止老师对学生进行体罚或者变相体罚。

问题在于老师认为体罚是让学生长记性,不再犯错的最佳办法,简单有效。而学生里面总有顽劣成性屡教不改的,甚至故意和老师对着干!

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一般都会采取体罚的方法来教训他们。但是老师也害怕打学生打出事儿,所以一般下手会把握轻重的。当然不排除有老师下狠手打学生的。

这种事情既然禁止不了,家长最好调整心态:孩子向你状告老师体罚的时候,只要不是老师故意找茬儿,过分的,下手过重的,轻易不要去学校找老师讨说法!

最好的做法是问清楚孩子为啥被体罚,肯定是有原因的!同时教育孩子先改正自身的缺点,争取以后不要被罚,不要一直纠结被老师体罚这件事!老师体罚你家孩子,总比无视你家孩子的情况要好吧?至少说明老师还愿意管他,等到老师连看都不看他一眼的时候,那才叫可怕!


从语文课本看人生百态


体罚肯定不对,但问题的关键是何谓体罚或变相体罚。同样一件事或一句话对有些孩子来说无所谓,但可能对个别孩子就会造成大的伤害。反过来也是,同样的措施可能对有些孩子管用,但对有些孩子就是不痛不痒,必须加码才行。所以关键就是教育手段这个度难以准确把握,教师的有些行为到底算不算体罚可能也得参照学生个体来考虑。不过总的来说,家长应该要给予教师基本的信任和必要的配合,要相信老师做的一切至少在出发点上还是为了自己孩子好。在孩子面前谈论老师的不是,甚至过于护短,把什么锅都甩给老师真心对孩子没什么好处。哪怕是老师有些行为不太适当,最好也还是私下和老师说,也不要得理不饶人,老师也只是凡夫俗子,也会有情绪波动也会犯错误。其实这些也都是家长自己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学会反思自己的错误而不是光盯着别人的过失,学会宽容与换位思考而不是一切以自己为中心,不能只允许自己犯错但别人绝不行,这些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主要还是靠家长传授。必须承认现在有极个别老师师德沦丧,甚至人性泯灭,对于这样的败类必须果断出手,维护孩子的成长。但也不能因噎废食,如果老师和家长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受伤的始终还是孩子。


刘小靖446


我是一名工龄20多年的语文老师,当班主任。首先我认为老师对学生正常的批评教育是应该的,而不能与体罚与变相体罚混为一谈。

1.正常的惩戒是很必要的。

孩子毕竟是孩子。《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这篇课文中不是讲到在生活中既需要鼓励,也需要批评吗?否则生活的小船就会偏离方向。

要想让孩子的生活方向正确,我们很有必要在对孩子进行鼓励的同时,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义务制学校。 有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如果老师一直是一味的鼓励,不批评不惩戒,那么这些留守儿童真的没人来管理了。

2.家长的态度决定了老师对孩子的态度。

大部分老师都不会无缘无故去批评、惩戒孩子。如果孩子犯了错误,老师也听之任之,那才是真正不负责任的表现。

前段时间听说这么一件事,有个孩子长期不写作业,还欺负同学,老师找他谈话,也没什么效果,实在没有办法。老师就轻轻敲了孩子手心,结果他家长从广州坐飞机赶回来。等家长赶回来时,孩子的手心早就没什么痕迹了。家长跑到学校找老师理论。结果是没有哪个老师敢管他孩子,不管孩子怎样调皮,老师也只能听之任之了。

想想这样的家长,这样的孩子,没有老师敢去教育。但是,最终会怎样,我想不用多说,都可以预料孩子以后会是什么样的人。

所以,很多时候真正坑孩子的不是老师的惩戒,而是家长的溺爱,家长逼迫老师对孩子不管不问。

3.老师一定要正确的把握这个度,在批评惩戒之后,要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

对于特别调皮的孩子,对于屡次犯相同错误的孩子,对于说服教育没有作用的孩子,我认为老师是可以适当的惩戒的,但是时候一定要注意 把握一个度,我们批评孩子,惩戒孩子不是让孩子怕你,而是让孩子记住不要再犯这个错误。所以在批评之后,要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让孩子心悦诚服。

特别是对于男孩子多的班级,如果老是没有适当的惩戒,是完全控制不住场面的。

现在的孩子心理太过脆弱,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会跳楼、跳河自杀,完全不能承受挫折,这其实说明我们的教育是值得反思的。老师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孩子在学校,老师可以不批评、不惩戒,或者批评、惩戒之后有说服教育,在家里家长也可以让着他、惯着他,孩子以后会怎样呢?

当然,我不是鼓励老师去体罚学生,面对现在的学生,老师压力更大。在教育学生时,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本着为学生好的目的,适当的教育是必要的。在教育学生时,老师要保护好自己,特别是对于那些不讲理的家长和学生,最好不要去打骂学生。

对于孩子,绝大部分老师都是负责的,更不存在老师坑学生一说。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