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事中,应该如何写好人物的反应?或者说写对人物的反应?

张文瑶


生活中处处留心,洞察一个人的举止行为,或者通过大量的阅读,去认识一些人物,非此则不然。

在樊登读书会中,听樊登老师讲到一个这样的例子:

他读到大四的时候,班级里一位同学不幸去世,这位同学来自农村,是家里唯一的孩子,所有同学都前去吊唁,帮忙办理后事。

等老父亲给儿子换过衣服,把儿子送往停尸间的时候,天已经昏暗,此时所有同学都在门外院子中站着。

这位父亲洗过手出来以后,首先对着大家尴尬地笑了一下,然后不停地搓着手,说:“谢谢大家,谢谢大家”。一连说了好几句。整个人群噤若寒蝉,不知道该说什么。

大概又过了四五分钟,这位父亲的眼睛才红了,开始呜呜地哭起来……

通过这样的描述,我感受到的是一位农村父亲老实、淳朴、甚至有点笨拙的模样,和他丧子之后,内心极度地悲伤之情,并且这个感情是一个酝酿到爆发地过程。

这样来自于真实生活的人物反应,很难只通过想象就描写出来,按照惯常的思维,我们很容易就写成,这位父亲号啕大哭,过度悲伤云云。

小说忌讳落俗套,像以上这种细节,常常也是高手和普通作者的分水岭,能够取材于生活的,永远是最合常理,最出人意料,最能将读者代入场景,感同身受的。

所以人物反应,是一个人生活阅历和知识面的体现,需要丰富地生活经验,和深厚的文笔功底,除了积累,没有捷径。



书中尘埃


在故事中,应该如何写好人物的反应?或者说写对人物的反应?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说两句自己看到这个问题的反应吧。作为一个在一些故事公号写了一年多的情感故事写手,一看到这个问题,就引起了我的兴趣,也立马产生了回答这个问题的欲望。于是,我就坐在了电脑前,开始分享一下自己写故事文的小经验。

首先,要想写好人物的反应,在写这个故事前,你在脑海里一定要对故事里的人物性格,有一个清晰的设定。

比如,就以我在五一期间上稿的一部小连载故事为例。这个连载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原本性格比较逗逼的男人,再婚后,和第二任妻子性格不合,生活过得比第一段婚姻压抑很多,所以仍然还想再追回前妻。

那么,这个男主的性格,动笔前我已经有了一个设定:有逗逼的一面,也有沉闷的一面。前一面是和前妻相处时的状态,后一面是和现任妻子相处时的状态。

我们读书时,语文老师可能都讲过,写文章,人物的性格要鲜明。但是,鲜明,并不代表只展示人物性格的一面。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多面的,是会在不同的场景和不同的人面前,呈现出不同的性格。

比如,性格开朗的人也会有多愁善感的一面。或是,有的人在工作上和在生活上,也会呈现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就像一个认生的小孩子,外人觉得他胆小,但在家里,他可能是个很大胆调皮的孩子。

再回到我举例的连载故事中,男主的性格既然有明显的两面,那么就要针对不同的场景,合理地展示相应的一面。

比如其中一个场景:前妻和一个男性在咖啡厅相亲时,他故意来搅局。此时,他反应出的是嬉皮笑脸,油腔滑调,性格逗逼的这一面。

为什么在这个场景,我要展示男主性格逗逼的一面呢?第一,是为了显示男主追求前妻所运用的智慧,这样可以稍微减少自己和前妻的尴尬。第二,通过男主的这个反应,可以暗示或是印证他曾经和前妻在一起时,心境轻松的状态。所以,第二段婚姻不幸福,他才更想和前妻复婚。

当然,最主要也是符合我对他性格的设定,这一个性格的设定可以增加故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也就是说,人物的反应,要符合你对这个人物性格的设定。

第二,对人物的主要性格有了清晰的设定,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场景具体描写,也就是细节描写。通过细节描写,来反应人物当时的心理状态。

比如,你想表达一个人开心或是不开心等情绪,当然可以直接写,他很开心,他很不开心这样直观的词语。但是,仅用这样简单直接的表达,通常让读者感受不到人物饱满的情绪,也就是感染力不强,无法让读者感同身受,产生代入感。

还是以我上面所说的那个连载故事为例吧。比如,有一个场景:一天晚上,男主现任妻子和他吵架,把孩子吵哭了,他父亲过来训斥了他们夫妻两句。男主觉得自己很不孝,因为自己当初犯了一个错误而娶了这个妻子,导致家无宁日,让年迈的父母老来还为他操心。

那么,男主此时的情绪肯定是低落的,那要怎么呈现他这个状态呢?我的描述是,被父亲训斥,夫妻两人停止争吵后,他去了洗手间洗澡,洗完澡后仍倍感烦恼的他,在洗手间抽完了两根烟,才回到了卧室。

通过洗完澡后,再抽完两根烟才回到卧室这个细节描写,可以呈现出男主在和现任妻子相处时,心理感到很压抑的状态。

后面还有一次,他现任妻子和他大吵一架,他心里很后悔跟这样一个女人结婚。我是这样描写男主和现任妻子吵架后的状态:他懊悔得坐在床沿好久,双手一直抱着头,手指用力地按着头皮,似乎想把头皮按几个坑出来。

通过这个行为的细节描写,可以生动地表达出男主此时觉得很懊悔的心理状态。远比只写一句他感到很懊悔,要深刻得多。

所以,简单来说,我认为在故事里,要怎么写好人物的反应?第一就是设定好人物的性格,让他的反应符合这个设定的性格。第二就是通过细节描写,来让他的反应更有画面感,更有代入感。这个细节描写,可以是丰富的面部表情,也可以是一些肢体语言,也可以是心理活动等等。

当然,还有一个最基本的就是,人物的每个反应,必须要顺应或推动整个故事的走向,不要让人通篇读下来,觉得某个情节的某个反应是很突兀的。也就是你前面为人物挖的所有坑,后面都要合理地埋好,这才能称之为对的反应。





云晓墨


在故事中应如何写好人物的反应?或者说写对人物的反应?我认为要把握好三个符合:

一是要符合身份。故事中的人物反应,是随其身份作出反应的,恰到好处的人物反应,可以为人物增添形象感,为故事增加色彩,比如三国的刘关张三兄弟,性恪不同,身份不同,那么对一件事的反应就有不同,在三顾茅庐的时候,刘备为长远目标而求贤,所以不辞辛苦,始终抱着求贤若渴的心态。而张飞性恪鲁莽粗暴,心直口快,对兄弟三人顶风冒雪,屡次求见而不得,就大发牢骚。关羽性情沉着冷静,见刘备不惜身价要见诸葛,心里也不乐意,但是只在心里不说,当张飞说出来,刘备制止张飞时,关羽还做中间人,帮刘备说话。这是三个人的反应,符合身份,不失为名著之经典,其他人更是如此,比如后来的赵云,黄忠等。因身份不同,就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反应来。

二是符合环境。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故事中的人物都不是无关人物,每个人物的出场,一言一行,除了符合其身份的要求外,还要有符合其时其地的环境要求,还以三国人物为例,曹操杀董卓不成,亡命奔逃,在遇到吕伯奢热情招待他的时候,他左等不见,右等不见,心中生疑,当闻听绑捆而杀之这句话后,一下子肯定了心中的疑,即吕伯奢要抓自己邀功请赏,不由分说,挥剑出手,当看到家人是准备帮捆肥猪宰杀,而不是针对他的时候,曹操没有停留,而是一路斩杀,把吕伯奢一家杀光了。出门后,遇吕伯奢买酒回家,曹操依然杀之。这里就是一个环境问题,当时曹操亡命奔逃,有口水有口饭足矣,哪还敢奢望酒肉?何况你的酒肉又不能及时,这么长时间,谁能不怀疑是缓兵之计,稳住曹操,然后图之?这点心思,对曹操来说,简直是"小儿科”太简单了,所以,由生疑到肯定疑,由发现错到既然错,再错。是环境不能容曹操留下活口,是环境让曹操心生疑虑,对一个已是惊弓之鸟的亡命人,岂能不怀疑一切?此时曹操的反应,非常符合当时环境,这种写作方法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三是要符合故事的情节发展。故事中的人物反应,是随着故事情节发展而发展的,只要留心,都会发现,比如人物的喜哭怒骂,是情节的需要,该笑的时候,人物就要笑,如果变成了怒骂,就失去了情节的合理性和人物的合理性,而随情节需要,此时人物做出恰当的反应,就能让故事生彩生辉。仍然以三国为例,刘备东吴招亲中,按理说刘备刚去东吴时,心里是忐忑不安的,当到了东吴,见了东吴领导人后,特别定了亲后,心里就安逸了,甚至都不再想回家了,若不是诸葛亮考虑在先,谋划在前,赵云催促,刘备差点陷入温柔乡里。从不安到安,从壮志凌云到贪图安逸,这种人物反应,就是随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发展的。

总之,在故事中要写好人物反应或说写对人物反应,方法很多,只要多读多写多揣摩,就会发现和掌握,我说的这三点是常用到的,供参考,欢迎讨论。


一蓑烟雨看人间


两种人物反应都正常,虽然不知道二人争执内容,以及更多信息,但相比之下我会更认同男推女进店,也就是编剧B的写法。原因有三:首先女生失忆不认识男生,那么试想一下我要是个女生有个陌生人抓着我的胳膊争执的话我肯定不会拉他近店里。

其次,这里是男生主动女生被动行为,但是如果女生拖着男生进店则变成女生主动行为,这中间的转换缺少契机,这个接下来说。

再次,女生觉得街上很乱的话会拖着一个陌生的刚刚与自己争执过的男生进店吗?也许会,但我觉得很难,所以要看争执内容以及前史和人物小传。

刚才说到转换的契机,如果想要女生拖男生进店,那么就要创造契机变被动为主动,最好用的方法是被动方受到侵害。换到这里举例来说就是:男生抓着女生胳膊,二人争执时一旁传来了打架声音,女生发现一旁打架的人是自己的债主或者仇人,又被男生抓着胳膊挣不脱,所以才将男生拖到了店里。

话说回来,其实这两种处理方法都没问题,但是在我看来并不好,可以想象到店里肯定有什么重要的东西或者回忆,或者为了推动剧情发展必须进店。所以这都是为了进店在两个人身上使了大力气,感觉力气有点拙,不够巧妙。

借用一旁打架的处理是想简单的给二人进店一个劲,逼他们进店,但是没用好这个劲又做回到两个人身上。既然想借用第三方逼两人进店可以更直接一些,例如:两个人争执之时一旁打架的飞过来一把斧子砸在了二人身旁,二人看了看斧子又对视一眼共同躲进店里。或者第三方打斗中向二人跑来,二人躲进店。

其实还可以有很多方法,但核心是既然用了第三方就尽量避免绕个圈让主人再通过最近镇上比较乱等无法或者不好在当时表现的出来的内在因素让主人公进屋,因为这样在观众心里就是多绕了一个圈。

不知道表述得是否清晰,虽然以上都是基于不了解具体情况而根据自己揣测所写,但是能够为一个行为或者一个镜头而较劲的编剧肯定值得尊敬。


梦圆相伴


写好人物故事稿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你说一个故事要能让听众接受,首先故事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其次情节要生动,当然文采和个人的风格也很重要。

而说到与人物相关的故事,那么主人公的反应就很重要。这个反应能不能理解为描写?当一个故事开始展开时,情节上丝丝入扣,一个点接着一个点,带动整条线的,就是人物的描写。有心理上的描写,肢体语言的描写。写好了,让人觉得这个故事好看,感人,有一定的真实性。那么,基本上就可以说好一个故事了。

那么怎样写好这个人物呢?各有各的路子和表现手法。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人物,每个阶层的人所表现出来的都不一样, 观察你能够接触到的每一种人,把每个人的生活习性都慢慢的记录下来,包括他们的行事风格,语言风格等等等等,记录的多了就熟悉了。

要相信,关上门一个人在家里。是写不出好的故事的。



问一问天涯


想写好一个人物的反应或写对一个人物的反应,就看最开始这个故事对其人物的定位,从而想象其人物对待人或事时的心理和肢体语言等反应。平时多看多听多交流,自然就能对一个人物做个何种反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