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車“崩盤”前奏:排放造假或被罰億元 安進手握14億補助難填窟窿扣非淨利虧19億

長江商報消息●長江商報記者 黃聰合肥報道

目前,來自北京的一紙環保“訴訟公告”,將江淮汽車(600418.SH)的排放造假公之於眾,也將該企業的經營狀況再度拖進公眾視野。

“綠色是汽車行業必須回答的問題,節能環保事關生死存亡。”這是2016年,江淮汽車集團董事長安進公開發表的觀點,然而一語成讖。

一個多月中,江淮汽車並未主動披露消息,直到5月5日才澄清表示,同型號車輛累計700餘臺。5月11日,汽車觀察員肖紅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江淮汽車被處罰金額可能達上億元。

而且,2018年,江淮汽車淨利潤為虧損7.86億元,扣非淨利為虧損18.77億元。長江商報記者統計發現,江淮汽車2018年的淨利潤和扣非淨利均為“歷史最差”,而且淨利潤首次為負。

有意思的是,2015年至2017年,江淮汽車的政府補助金額共計13.6億元。而2018年,江淮汽車獲得補助為12.78億元,同比增長268.3%。如果加上2019年一季度的業績,江淮汽車15個月扣非淨利為虧損19.11億元,同期獲得的政府補助高達13.83億元,陷入“越補越虧,越虧越補”的怪圈。

而且,江淮汽車“商乘並舉”戰略已變成“商乘並降”的局面。肖紅表示,2018年或將成為江淮汽車業績的“分水嶺”。

涉嫌排放造假一月後發澄清公告

早就知道涉嫌“排放造假”的江淮汽車,一直秘而不宣。

3月29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公佈的一則“聽證公告”,揭露出江淮汽車涉嫌“排放造假”。“聽證公告”指出,江淮汽車涉嫌機動車生產企業對汙染控制裝置以次充好,冒充排放檢驗合格產品出廠銷售的行為,擬進行重大處罰,並在4月15日舉行聽證。

根據北京市生態環境局5月5日的公告,江淮汽車在4月11日提出延期舉行上述聽證的申請,並延期至5月16日進行。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在長達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擬被重大處罰”的江淮汽車,並沒有主動披露聽證會事宜。直到5月10日,江淮汽車才發佈一則“澄清公告”。

公告顯示,北京市生態環境局於2018年4月份對江淮汽車新車環保一致性進行抽查,2018年7月份發現公司三臺京五狀態載貨汽車產品疑似存在問題。

2019年3月29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通知江淮汽車,將於4月15日對公司是否涉嫌機動車生產企業對汙染控制裝置以次充好,冒充排放檢驗合格產品出廠銷售的行為進行重大處罰舉行聽證,經公司申請,聽證延期至2019年5月16日舉行。

江淮汽車表示,目前公司正聯合相關發動機供應商進行深入的技術研究,分析可能產生問題的原因,同時也在積極配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做好聽證環節的相關準備工作。北京地區實施的是京五排放標準,本次抽查的公司三臺產品均為京五狀態載貨汽車產品,經統計公司在北京市場銷售的同型號車輛累計700餘臺,約佔公司2018年載貨汽車銷量的0.29%。 0.29%的看似佔比不大,不過江淮汽車在風險提示中表示,本公司發佈的信息以公告為準,請廣大投資者理性投資,注意風險。

被諷與大眾“臭味相投”

此次“排放造假”案中,江淮汽車並未公佈問題載貨汽車的車型、生產日期等具體信息。

長江商報記者透過產銷報告發現,江淮汽車的載貨汽車分為輕型貨車、中型貨車和重型貨車,2018年的銷量分別為19.18萬輛、1.17萬輛和4.06萬輛,合計24.41萬輛。

資料顯示,2013年,北京在國五標準出臺前正式實施的機動車排放標準京五標準,此標準相當於歐五級別。不符合排放標準的機動車將不予登記註冊。

江淮汽車終於與戴姆勒、寶馬、通用等國際車企巨擘,站在了“同一陣營”。

近年來,戴姆勒、奧迪、寶馬、保時捷、通用等國際知名車企均陷入“排放造假”。

近日,保時捷子公司同意支付5.35億歐元(約41億元),以結束德國斯圖加特檢察官對其跑車柴油發動機操縱的調查。寶馬集團韓國公司也因偽造排放測試文件,遭到韓國法院判罰145億韓元(約8400萬元)。

有意思的事,奧迪、保時捷均為大眾汽車旗下品牌。而大眾汽車4月底與江淮汽車所組建的合資純電動企業項目(簡稱“江淮大眾”),計劃投資50.61億元新建純電動乘用車工廠。項目達產後,預計年產10萬輛純電動乘用車。

外界評價,江淮排放造假與大眾如出一轍,果然是“臭味相投”,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實際上,江淮汽車擁有造假“案底”。2014年,我國部分地區實施國四排放時,江淮汽車的重卡就被央視焦點訪談曝光過,稱其修改車輛合格證上發動機的型號和編碼來用國三冒充國四。

深陷“越補越虧,越虧越補”

“任何機會主義永遠沒有前途,做人、做事要靠譜。”“綠色是汽車行業必須回答的問題,節能環保事關生死存亡。”

2016年,江淮汽車集團董事長安進公開發表了上述觀點,這位被看做低調、謙和、理性、務實的舵手,卻沒有握穩手中的方向盤。

的確,事關生死存亡,安進一語成讖。

我國《大氣汙染防治法》規定,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機動車船,將沒收原材料、產品和違法所得,並處貨值金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當前,我國與車企排放造假報以絕不姑息的態度。2018年年初,環保部官網通報了關於對山東凱馬汽車製造有限公司和山東唐駿歐鈴汽車製造有限公司違反大氣汙染防治制度的行政處罰決定,處罰金額3000餘萬元。

有業內人士表示,此前國內從來沒有車企因排放造假被環保部處罰,這是國內第一案。

5月11日,汽車觀察員肖紅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如果江淮汽車700餘輛均存在排放造假,其處罰金額可以達上億元,“這已是我國部分新能源車企騙補案後,又一起嚴重的造假事件,因為涉及到環境問題,後果更加嚴重。”

實際上,安進2012年當選董事長後,江淮汽車的老本已逐漸被挖空。

4月30日,江淮汽車發佈年報顯示,2018年營業收入達501.61億元,同比增長1.95%;淨利潤為虧損7.86億元,同比下降282.02%;扣非淨利為虧損18.77億元,而2017年為虧損9314.47萬元。

江淮汽車2001年上市以來,至今已有18年。長江商報記者統計發現,江淮汽車2018年的淨利潤和扣非淨利均為“歷史最差”,而且淨利潤首次為負。

有意思的是,2015年至2017年,江淮汽車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分別為3.47億元、4.11億元和6.02億元,共計13.6億元。而2018年,江淮汽車獲得補助為12.78億元,同比增長268.3%。

江淮汽車2019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收146.33億元,同比增長13.76%;淨利潤6463.59萬元,同比下滑69.13%;扣費淨利潤為虧損3413.3萬元。同期,江淮汽車獲得補貼1.05億元。

這也就意味著,江淮汽車15個月扣非淨利為虧損19.11億元,同期獲得的政府補助高達13.83億元。

顯而易見,鉅額的補貼並未讓江淮汽車起死回生,並陷入“補貼越多,虧損越大”“虧損越大,補貼越多”的怪圈。

前4月銷量累計下滑13%

“事實上,中國的汽車行業是辛苦的,也是幸福的。辛苦在於激烈的競爭,幸福在於還有一個市場。”安進曾公開表示,江淮汽車的未來研發也將圍繞節能減排進行。

“研發”換成“造假”,安進口中的“還有一個市場”,已漸漸不屬於江淮汽車。

早在2004年,江淮汽車提出“商轉乘”戰略,2010年又確立“做大做強商用車、做精做優乘用車”的發展戰略目標,逐步確立“商乘並舉”戰略。

產銷快報顯示,江淮汽車2018年銷售各類整車及底盤46.24萬輛,同比下降9.48%,這也是江淮汽車銷量連續第二年下滑。2017年,江淮汽車銷量為51.9萬輛,同比下滑20.58%。而2015年和2016年,江淮汽車的銷量分別為58.81萬輛和64.33萬輛,分別同比增長31.61%和9.4%。

長江商報記者統計發現,江淮汽車2018年乘用車的銷量為19.75萬輛,同比下降11.1%;商用車銷量為26.49萬輛,同比下降8.24%。顯然,江淮汽車乘用車銷量的下滑速度要快於乘用車。

產銷快報顯示,江淮汽車2019年前4月累計銷量為16.43萬輛,同比下跌12.93%。其中,乘用車銷量為6.12萬輛,同比下滑17.97%;商用車銷量為10.31萬輛,同比下滑9.64%。

由此看來,江淮汽車“商乘並舉”戰略已變成“商乘並降”的局面。

肖紅表示,江淮汽車已經成為一家依靠補貼才能維繫生計的車企,再遭到“排放造假”事件的當頭棒喝,2018年或將成為其業績的“分水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