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的悲剧:两度接任林彪职务的陈光后被软禁,授衔前自焚了

1928年1月初,朱德、陈毅率“八一”南昌起义的残部1000来人进至湖南宜章县。宜章县的地下党员陈光异常兴奋,当即将“马日事变”后收藏的12支步枪献出,组建了一支农民赤卫队,然后配合红军参加了湘南暴动。

参加过湘南暴动的开国第一上将萧克将军解放后评价说:“陈光当时献出的12支步枪,是一件了不起的事。那时赤卫队武器很少,多是一些大刀梭标、土枪,能有这十几支步枪真不简单,对宜章暴动的成功,有着重大的意义。”

湘南暴动成功后,陈光随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1930年2月,蒋介石发动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红四军3个纵队在红六军二纵队的配合下,首先在富田一带彻底歼灭了敌先头部队一个旅。

在此役中,林彪的指挥所为突围之敌所围困。在此紧要关头,已是红四军一纵队(纵队长为林彪)一支队副支队长的陈光,带人拼死突入前沿,将林彪安全救出,自己却在战斗中挂了彩。事后,不善言词的林彪到救护所看望陈光时,一再表示感谢并主动为他请了功。

四野的悲剧:两度接任林彪职务的陈光后被软禁,授衔前自焚了

红军时期陈光和战友合影。左起:陈光、王良、周昆

长征期间,已任红2师师长的陈光带领全师突破乌江天险,攻取遵义,血战湘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西安事变后,陈光接替已调任红军大学校长的林彪,成为红1军团代理军团长。

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林彪担任115师师长,陈光任115师343旅旅长。115师最出名的战役是平型关大捷,参战部队主要是陈光旅的两个团。

1938年3月1日,林彪被阎锡山哨兵开枪误伤。谁来接替林彪的位置,成了当务之急。115师副师长聂荣臻当时已到了晋察冀,代师长的候选人只有罗荣桓和陈光两人。

当天夜间24时,军委联名致电罗荣桓:“林之职务暂时由你兼代。”

但由于八路军总部在太行山,情况紧急来不及与中央军委协商,在军委致电前数小时,八路军总部决定由陈光代理师长。

后来毛泽东同意了这个决定。之后,

陈光担任了5年之久的115师代师长。

此后陈光和罗荣桓一道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多次粉碎了日军的扫荡,取得了甲子山、梁山、剡城等著名战役的胜利,其中在梁山之战中日本天皇的外甥战败刨腹自杀。当初不到一旅人众而入山东,到抗战结束时,已发展到10余万人。陈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致在日军本部,有关部门专门撰写了“陈光部作战研究”的小册子供他们指导作战之用。

1945年,陈光在延安出席党的“七大”,并成为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生性率直的他在出席七大代表的人选问题上,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于情于理,皆不为过。不料,此举引来轩然大波,有人以“陈光欲抵制党代会”为由,直接上书毛泽东,指斥其有“反党行为”。

毛泽东对这位井冈山会师时的连长毕竟是了解的。他经过调查,当即给陈光回了封信,称:“你的意见我是了解的。有些意见是对的。你在山东执行的路线是对的。‘七大’要开成一个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相信你能致力于开好这次大会。故意见可以会后交换。”

陈光接信,释然于怀,并将书信一直珍藏在贴身衣袋里。

七大以后,毛泽东果然践诺,特地邀请陈光和夫人史瑞楚一道来家中作客,同他们进行了亲切交谈。毛泽东对陈光参加革命以来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以后的工作进行了很多指示和嘱托。

四野的悲剧:两度接任林彪职务的陈光后被软禁,授衔前自焚了

代理115师师长的陈光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根据中共中央决定,林彪、陈云、彭真等率干部昼夜兼程赶往东北,陈光率部也和林彪一道赶赴东北。

约两月后,国民党部队开始进占锦州一带,恶战一触即发,这时林彪得知陈光所部有部大功率电台,连忙致电陈光,要求调电台和机要人员供他使用。陈光考虑林彪部已有两台大功率日制电台,当即回电希望不要调走电台。林彪则两度来电继续催调,并严辞责问陈光扣押电台,妨碍其指挥作战。见此情况,陈光忙抽调出电台及机要人员,准备送往林彪处。不料,锦州之敌大举进犯陈光部,撤退之际,陈光只得带走电台及机要人员,电台因此无法上交。

随后,林彪多次在公开场合指斥陈光“无理霸占电台,抗命不交”。陈光与林彪的关系开始恶化。辽沈战役结束后,第四野战军(即东北野战军)入关参加平津战役,不久四野胜利进驻北平,并在北平召开了师以上高级干部会议,林彪传达了中央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当讲到“防止居功自傲”问题时,林彪当众点名批评了陈光。此时刚被任命为四野副参谋长的陈光十分恼火,认为这是林彪有意打击他。林、陈两人由此彻底翻脸。

开国上将陈士榘曾回忆说我军初到东北时,林彪就与陈光有了过节:“当时毛主席和党中央命令林彪和彭真必须在苏军撤出一两天内占领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城市。但是林彪认为打长春没有把握,建议攻击长春的兵力向南集中,以便汇聚优势军力以利作战。毛主席同意了林彪的部署。但几乎同时,陈光火速进城,同苏军司令员联络,还换上了苏军的服装到市里转了一大圈,发现伪满的部队已经变为国军在占领城市的一些要道。陈光感到事不宜迟,苏军中午撤出长春,他下午两点就带部队猛攻长春,占领了斯大林广场和银行的要地。他还亲自到银行楼顶指挥战役,结果三四天就把东北重镇长春拿下。毛主席知道后非常高兴,致电林彪、彭真和周副主席、陈云等领导,说占领长春对东北和全国大局有极大影响,还要嘉奖有功将士。这个战役在我军很轰动,我们听到后都觉得陈光打得漂亮。这件事情肯定让林彪感到栽了面子,这对于争强好胜的林彪来说是心腹大患,因为他不同意打长春,而陈光拿下来了,他心里会感到陈光抢功。后来听说他们在松花江附近的战役也有过矛盾。”(见《一生紧随毛泽东—回忆我的父亲陈士榘》一书)

1950年1月,陈光被任命为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广州警备区司令员。当时中央明确规定,在做港澳台情报工作时,必须遵守严格的程序和高度的纪律,结果陈光在掌握政策时,表现不够审慎,粗心大意,致使一批台湾间谍从港澳地区渗透进来从事破坏活动,接着他又从个人利益出发,违反干部政策,从老家拉来一批人到广东进行军事培训准备安排工作。

被人举报到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叶剑英那里,叶剑英找陈光谈话,陈光不但不虚心改正还发了脾气,结果吵得拍了桌子。

由林彪任一把手的中南军区决定撤销广东军区副司令兼广州警备司令的职务。1950年7月22日晚,这个处理决定由中南军区电告了广东军区,鉴于陈光性格刚烈,又是战功卓著的军中元勋,电文强调尽量做到不扩散,具体实施由广东军区党委安排,采取先撤换警卫,再行就地软禁的办法。

广东军区连夜召开党委常委会(未通知陈光参加),由叶剑英主持,拟了几套方案,都未获认同,最后决定采取由李作鹏邀陈光游湖、再派人查抄住所的办法。

陈光被软禁后,据当时看守陈光的保卫干事王大述回忆:盛怒中的陈光掏出珍藏在贴身衣袋里的毛泽东1945年写给他的信,气愤地说:“有人陷害我,毛主席了解我,信任我,我要见毛主席。”说完,把信递给了王大述。王大述看完那封信,叹口气劝道:“首长,你不要着急,事情会搞清楚的,你可以向毛主席反映情况嘛。”陈光点点头,情绪才稍稍稳定下来。

这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陈光在王大述和其他警卫人员的护送下,被转送武汉,软禁在中南军区的一座二层小楼里。期间,中南军区不少旧部以各种方式探望过他。在以后长达3年半的时间里,他一直被监禁于此,从来没有离开过二楼。

1951年2月,中共中央中南局作出《关于批准华南分局开除陈光党籍的决议》,决议指出:“陈光是一个历史较长的共产党员和人民解放军中的一个高级指挥员。他在早年的革命斗争中,对党对人民曾经有过一些贡献。但到后来,由于他自高自大,不求进步,背上了老资格、功臣这个沉重的包袱,使他头脑昏迷起来,在党内党外胡作妄为,目空一切,并从而发展到长期不接受党的领导,对党闹独立性。”

尽管当时的中南局、中南军区先后派苏静、刘兴元、梁必业找陈光谈话,劝他认识错误,但陈光认为是林彪出于历史过节,刻意加害他,因而拒绝接受组织对他的处理。事情就这样拖了下来。

1954年6月7日,陈光在中南军区的那栋二层小楼里,以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终年49岁。

一年后,新中国首次授衔。陈光要是不出事,至少应是开国大将军衔。

四野的悲剧:两度接任林彪职务的陈光后被软禁,授衔前自焚了

1940年合影。左起:陈士榘、陈光、彭畏三、罗荣桓

关于这起建国初期的陈光事件,参与处理此事的李作鹏晚年这样回忆:陈光资格老,是员猛将。在延安时,他因一件小事与林彪吵过一次架,结下了芥蒂。林彪在陈光问题上心胸不宽,记仇。到东北基本上没有重用陈光,让他在地方部队工作。南下到广州只让他当广州警备区司令,太小了。当时之所以要抓陈光,主要罪名是讲陈光要叛敌,出逃台湾。陈光对职务安排不满意是有的,经常发发牢骚也是有的,但还不至于通敌叛逃。比如他曾跟我说,解放海南岛不用打。我问他有什么办法,他说他可以和在海南的陈济棠联系,叫海南岛部队起义,但要给他一个广东军区司令的职务等等。

陈光脾气暴烈,动不动就拔枪示威。李作鹏说,当时谁都不敢去抓他。最后想来想去叫我带兵去抓,因为我和陈光关系比较好。李作鹏为此邀陈光至广州荔枝湾泛舟游玩,借机解除了他住处的武装,并诱捕之。李作鹏言,原来讲陈光住处藏有武器,其实我们去搜查时什么都没有。后来,我到武汉任中南军政大学副校长,陈光得知后要求和我谈话,我没有与他谈,因为经请示不同意。陈光因此彻底绝望,将被褥、凳子等堆在一起,自焚了。

综合各方面的视角,陈光的悲剧不能全怪林彪,叶剑英等也有一部分责任。但很大一部分是陈光个人性格所致,居功自傲,拒不认错。

性格决定命运,历史在这里徒留一声叹息。(刘继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