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楼市的“接盘侠”会是谁?

碳时代


最近马云在阿里巴巴的征婚大会上发话了,而且是关于房地产的。

“未来房子不值钱”

“30年后也许每队年轻人要养8个老人”

“所以未来年轻人要管理支付5套房子的成本”

“如果都像今天大家买房子”

“将来我们孙子孙女的时候一个人至少要管5套房”

“那时候得是多大的负担”

马云的话已经很明显的告诉各位,将来房子的“接盘侠”肯定是年轻人。现在是房子太贵,大家都买不起,所以现在的80后,90后,基本没什么志向,工作、努力、拼命,大多是为了能买套房(包括我在内)。

按照这个趋势,结合目前的人口极低的增长率,以及不断攀升的老龄化问题,未来10年还不好说,但是在加上20年,未来30年,很有可能真的会像马云说的那样,房子已经不是人们的目标,而是负担了。

因此“接盘侠”一定是那个时代的年轻人。


唐岛湾大侠


未来10年,楼市的“接盘侠”会是谁?我们研究一下这几年楼市的“接盘侠”是谁就会明白,这几年楼市的“接盘侠”85%是炒房者,炒房者成了我国楼市的“接盘侠”,当房地产泡沫越来越大,房子越盖越多后,民间大量的财富被炒房者用来炒房。当炒房时代结束后,炒房成了赔钱的投资,这几年炒房者都是赔钱的,现在炒房者是套在高位想卖房卖不出去,想卖房没有人买,所有的人都明白了再炒房只有赔钱,于是房地产市场失去了炒房者这个楼市最大的“接盘侠”群体,于是,房子再也卖不动了。

未来楼市的“接盘侠”还有谁,现在大部分中国人是每家都有几套房,真正需要购房的人很少,大部分家庭都是多套房,未来我国的人口出生率是在降低的,十年后再成长起来的年轻人,80%是不需要购物房子的,只有20%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有这种需求,指望这20%的低收入家庭的小孩将来长大了成为楼市的“接盘侠”,这是很可笑的,也是不现实的。另外,老人还需要购买房子吗,我国很多养老地产都是骗人的,中国的老人是不可能离开自己的家到外地去购房养老的,除非是自己跟自己找麻烦。

笔者认为,十年之后可能再也没有人会成为楼市的“接盘侠”,到那时,大量过剩的房地产怎么办,那些所谓的养老地产,旅游地产,特色小镇地产,请问还能卖给谁?面对这样的问题,需要炒房者们思考了,炒房者接下来还能找到楼市的“接盘侠”吗,我认为是再也找不到楼市的“接盘侠”了。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有投资或融资的难题也欢迎从我的首页导航条中点击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金融学家宏皓教授


一线城市主要是高端置换者及高收入者

三四线城市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首次置业者

随着房价不断高企,总体来看呈现购买群体减少的趋势。谈到今后谁来接盘的问题,有三个重点:


一、真正的需求接盘,炒作逐步被挤压。


无论是在哪类城市,有一个主基调是很确定的,就是“住房不炒”!简单说就是政策上鼓励住房消费,但会抑制炒作需求。即使不能完全杜绝这种行为,也一定会减少投机者获利空间和频繁炒作的可能性。最终的结果是让更多的刚需来接盘!这样既保证了楼市的发展,又可以规避泡沫的过大,也就是所谓的“健康发展”。


二、一线城市只有高端置换者及高收入者能接盘


但今后肯定不会是全国一盘棋的局面,每个城市的情况都会不尽相同,也就是所谓的“差异化”。从接盘者的结构上也会有非常大的差别!


一线城市及强二线城市,今后会出现大部分无房者和产权类住房无缘的局面。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已经造就的局面和愈演愈烈的趋势!以北京为例,看三组简单数据就会很清晰:

1、人均收入:平均每月1万元

2、二手房平均房产价值:单价59000元,套均约六百万,起步地铁房三百万。

3、首付50%,贷款150万、按揭30年、商贷基准利率,购买一套总价300万房产,月供7961元。

以此数据作为参照可以明了,买一个南六环外有地铁的老破小两居室每月要支付近八千元。对于月收入15000元以下的家庭几乎是不可能承受月供的。而首付需要每人月收入一万的夫妻双方,积攒75年的时间。或者家庭能以现金、房产等方式筹备出这150万首付。


冷静的说,对于没有原始积累的群体,目前家庭月收入五万以下想买房是根本不太可能的。对于有150万以上首付的群体,如果家庭月收入两万以下,基本也还不起月供。

即使按照目前房价的标准,对于大部分没有原始积累的群体在北京购房的比例不会高于10%,今后也只会更低。因为对于大部分人的劳动性收入一般都不会超过资产性收入的增长。所以未来一线城市的接盘侠大部分是有房产的置换者,而且是收入中等以上的群体;以及高收入群体,比如在北京月收入5-10万以上的人群。


三、中小型城市靠城市化进程带动的需求


对于全国大部分的城市,由于本身房价水平相对不高、涨幅有限,会成为解决大部分人产权类住房需求的方向。同时,未来十年也依然会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期。出于就业、教育等诸多方面考虑会有很多以前没有在城市买房、又在一线城市买不起房的群体选择在家乡的城市购房。这部分人就成为未来三四线城市的最主要接盘侠!

政策方面的“房住不炒”、“因城施政”就很好的总结了以上三点。


☞点赞~关注【东堂议房】,分享楼市更多经验!☜


东堂议房


房产市场趋于饱和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2018年居民平均杠杆率48%,2017年统计局统计人均住房面积40.8平方米,2018年10月住建部副主任表示目前人均住房1.1套。数据表明国内房产存量是基本可以满足需求,其中的差别在于人口净流入和净流出的城市差异以及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问题。但房地产还会持续发展,只是不会再有之前的那种扩张速度,这将会持续弥补城市间差异。

新生儿出生率持续低迷

房产供应方面是基本饱和状态,而需求方呢?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之前新生儿出生率是持续减少的,在16年放开二胎之后出生率略有增加,但对出生率的提升没有各方预计的那么显著。再有,城市居民在教育成本和养育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已经没有能力生育二胎的意愿了,中西部三四线城市生活成本较低,生育意愿相对较高。但目前持续的生育率在养育成本和教育成本无法大幅降低的情况下,生育率不会有明显提升,甚至会开始持续下降。而老龄化的问题就会凸现出来。最终人口净流入的房产市场会相对稳定且还会有提升空间,而经济情况较差且人口净流出的城市房产将会持续下行并保持低迷。

未来十年人口净流入城市房产主要需求主要是外来人口

未来十年后是2030年,此时00后和01后成为社会就业的新生力量。也开始成家,此代人将会是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主力人员。在城市中这部分人的父母基本都有住房,且2010年前后是中国房地产投资潮的高峰期,家庭条件稍好的不止一套。独生子女结婚基本上两家共同负担也没有太大问题。所以主要的接盘人员就转移到其他城市流入的人员身上了。这将会是主要的需求方。但10年后的大城市房价不会比现在低,现在所期待的是那时的工资会是水平,租售比和现在比会是怎样。

点击关注,了解点财经事件背后的经济原理。

By:挟香公子


挟香公子


未来十年楼市的接盘侠是谁?“接盘侠”是不太好听啊,好像是买房被坑一样。未来十年楼市主力购房人群是哪些,比较确切。第一,90后,逐步进入结婚高峰期,都步入买房的高峰期。动用六个钱包去买房。第二,70后,80后已进入改善房需求的高峰,或是70后为下一代准备婚房。第三,60后逐渐退休,需要到好的气候环境去养老,产生的旅居、养老房的需求。第四,以上人群从县城到三四线城市再到二线城市流动所产生的住房需求。买房是家庭固定资产的重要配置,随着工资和物价不断上涨和货币贬值、发行量的不断增大,房产是对抗通胀的最好资产。人口总是向气候温和、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的城市流动。大家可要走在前列才好哦!关注+“移居昆明舍得”分享更多购房心得








任我行聊房


对于未来十年,将会是由00后、10后主导的市场,但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他们的思维观念会与上一辈的人有着实质性的区别,思维观念开放更加明显,对于以往结婚购房、结婚生子的传统模式,可能会发生重要变化。未来,年轻人可能因为继承家长的财产,人手拥有几套房子,届时购房的需求已经大大降低。但是,同时也会造成贫富差距扩大,不劳而获的人更多。此外,未来可能丁克家庭更多,不结婚、不生育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房子捆绑年轻人幸福感的状况可能有着明显改变,思维观念模式将会产生不少的影响。


郭施亮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可以让一直幻想房价上涨的人们,从幻想之中醒来。未来10年,楼市的接盘侠是谁呢?


接盘侠是自己。


房子从1998年房地产改革开始,一直上涨到2017年,上涨时间接近20年。房地产过去的大牛市,让许多炒房者获得巨额的回报,特别是房叔和房嫂们,他们持有很多的房子。


根据马云在近日的最新观点,未来两个年轻人需要抚养和孝顺8个老人,将会有5套房子,因此房子将不值钱。是的,我认为马云说的很对,不仅仅是因为马云的身份和影响力以及马云的智慧,而且是因为现在房子的供求关系已经不平衡。

想买房子的人们,因为房价太高,买不起;很多房子却在炒房者的手中,他们有几套或者几十套。所以,在未来房地产征收房产税的趋势下,房子最终的接盘侠还是炒房者自己,原因是房子将真正成为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


炒房的不败神话,在过去20年一直存在,就在2018年开始,房价开始下跌,成交量开始萎缩,说明房价的长期上涨趋势已经彻底结束,未来房价要么下跌,要么在高位横盘,已经不可能持续上涨。


因此,建议现在手中持有房子很多的人们,需要降低自己房地产资产的持有数量,房子将从投资品回归消费品的属性,将从奢侈消费品回归普通消费品,不要把自己的信仰放在房子里面。现在开始,持有现金,比持有房子,更加安全和专业。



雄风投资


提出的这个说法过于悲观,他对房价走势的看法是下跌,那如果说不断下跌的话,就会出现接盘侠,而实际上来说呢,事情的发展总不会那么不堪。

房价走高了,尤其是走的快走的急,那么接下来可能会有一段回落,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在经济状况不太好的时候,更容易引起回调,如果说房价真的回调了,那么我就相信这是市场的手在正常的发挥作用。而市场要是依旧有它的作用的时候,那么这个市场就是正常的,而不是不正常的,那既然是一个正常的市场行为,那有什么好悲哀的呢?

题主对未来十年房价的走势,可能是参考了日本的房价走势。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房价泡沫破灭后,一直是房价逐渐回落的,前一段时间的回落的比较明显和比较大。而现在来说,经过20年的房价的调整呢,也没有显著的上升,但是已经稳定下来。如果说我们看中房屋的居住功能的话,那么稳定就是一件好事。而如果说把房地产更多的看成是他的一种金融手段的话,那么稳定了对那些人来说肯定不是件好事。所以说对房价的乐观还是悲观,关键在你怎么看房子。

日本的另一个情况是人口的缩减,造成了很多空置房屋。这些空置房屋很便宜,其实就是有人接手了之后,让别人去交税。但是人口的不足,又让日本的空置房屋很难以消化。据说日本的空置率已经超过20%了。这是发达国家当中最高的。但是面对日本这个世界上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日本也的确没有更多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题主大约是按照日本现在房地产的状况来思考中国的问题。

当然这是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存不存在,你要说不存在那是太过于偏执了。但是大概率来说,中国的情况和日本的情况不会太一样,中国的人口基数大,中国人的迁徙能力又比日本人好,所以在东部沿海城市,还是会有住房的需求存在。

另外一个方面也就是经济不好会持续多少年,我们可以料想两年三年经济不好,甚至于说你说五年七年经济不好,可能也有人会信,要是十年来一直不好,这又变成概率比较小的事情,没有必要在小概率事情上过多的做盘算,因为它可能不会实现。

住房的需求者,购入住房是一种生活必需,你说它是接盘侠,如果说它仅仅是为了它的居住功能的解决的话,那么这里就并不太会有额外的损失。而更多的隐形损失的话,会在接下来的货比逐年的一个通胀的过程当中消化掉。


大舟财经观


这个真不确定,中国的政策是走一步看一步。未来,政府会想办法收拾这烂摊子,不然……


海鹰社区


现在年轻人可以下2个蛋,2个蛋变4个蛋,变8个蛋,加上大人,10人,全部加起来共18人,5套房孑肯定不够,20万一平的房子肯定也买不起,最后的办法是背井离乡,到三四线城市去,欢迎到新疆来,地大物薄,资产丰富,矿产也丰富,大有作为,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