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系统地自学中国古代文学?

宁玉新


学了四年,这个问题我很有心得,我来回答。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从上古到1919五四运动前中华民族文学发展的历史。那么,要想系统地自学中国古代文学史,就先要梳理脉络,再添砖加瓦,从而能够先掌握大体,而后心中有数。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标,下面三个部分是不可或缺的。

一、构建框架

既然这门学科是文学发展的历史,那么最重要的事情便是通过不同的时期构建起框架。在这一点上,一定要擅用工具。

1、合理运用教材

袁版教材是现在多数本科生院校学习古代文学史的必备教材,如果想要系统地自学古代文学史,这本书绝对是不容错过的选择。游国恩版本的教材相对而言较为基础,但各个时期链条更简洁明了。如果学习时间充裕,完全可以结合使用两套书,可谓是相得益彰。总之,教材是系统自学中国古代文学史最为必要的硬件。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四卷本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四卷本

通读教材不是目的,而是要在每一个时期里找到它独有的重点,再对重点加以深入学习。以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例,我们会学习到魏晋南北朝的诗、乐府以及文。从一个时期引出三个重要的方面,每个方面里又有不同的侧重点。从"诗"这一部分可以引出建安文学、正史文学、两晋文学以及南北朝文学,以上每个文学类型后面又跟着许多作家和作品,这些是我们要特别关注的内容,绝不能走马观花。

2、利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可以手绘也可用任意一种软件构建,其目的在于帮助我们梳理教材中重要的内容。目录上一级和二级标题是我们需要重视的,只有掌握了大的结构才能为后续的填充工作做准备。

袁版教材把中国古代文学史分为八个时期:上古时期/先秦时期/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时期/宋代时期/元代时期/明清时期,且每个时期的侧重点各有不同。那么我们在构建思维导图的时候需遵循时期的顺序,这一点有助于后续逐步展开每个时期里的细节,以达到"系统"这一目的。


以袁版为例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体裁来制作思维导图,如从"诗"可以延展出唐诗和宋诗等,然后再细分知识点,把诗人和作品列举。思维导图这个方法对于系统学习的帮助是非常大的。我们的记忆存储是有限的,而思维导图的呈现则是非常简单的,但同时也是最直接有效的。

二、填充内容

有了框架的基础,再添加内容便是件得心应手的事情了。填充的内容主要是中国古代文学史里涉及到的作品、作家之间的评价、以及后世一些大家对作者作品的评价。这里面的主心骨还属作品,没有作品便无法谈及其发展,在这一点上需要教辅来拓展。挑选教辅的宗旨是万变不离其宗,教辅的内容相差也不大,重点在于我们一定要背诵经典篇目,篇目和数量绝无上限。


朱东润版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此外还有罗宗强版也推荐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以及背诵,来感受这一时期的作品特色,了解该作者的创作风格及其个人特点是我们的目的。如先秦文学中的诗经部分,通过先阅读背诵《关雎》、《子衿》、《硕人》及《蒹葭》等作品,后记忆诗经的

特点地位影响,从而平衡学习强度,也不至于太过空洞。掌握诗经的基础知识后,可以深入记忆相关知识点,如四家诗、诗之六义之类的。

三、注重原著

除了以上两点,还有一点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原著的阅读。阅读原著,是最好的沉浸式学习,同时这也是最具挑战性的。既然是阅读原著,那么就要求我们熟练掌握繁体字,可以在阅读原著的过程中积累。在挑选原著的时候也要挑选出版社,选择商务、中华书局,或者上海古籍这类知名度较高的出版社,错别字相对较少,质量高的书籍进行阅读。

阅读原著的辅助工具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只是浅尝辄止,遇到理解不了的句子就置之不理,那么"系统学习"也只能是个幌子罢了。对于不懂的字词,一本古代汉语词典就足够了。

除却最基本的对于字的理解,如果想对文章深刻印象或理解的话,一些相关的百科书籍也是十分有帮助的。比如读诗经或者楚辞时会出现大量植物的名称,记忆起来是很吃力的,这时我们也可以参考一些图片来更好的记忆及理解。千万不要觉得这是多此一举,或许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成为让你在日后回想时记忆尤为深刻的点。


楚辞植物图鉴

四、讲在最后

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切勿急功近利,保持平和的心态,把作品融入生活,多积累学科经验,总能有些收获。自学不易,尤其是对于大部头的作品来说,是件很难掌控的事情,可以多看些公开课来弥补缺失的文化环境。总之,祝顺利。(一往文学作者:迭影)


一往文学


这个真要学的话是一辈子的事情,好处是学到一点是一点,有持续回馈的。

首先要从根上学起,中国文化的两个重要源流是儒家和道家,再缩小一点就是孔孟老庄,下面四部书必读:

《论语》

《孟子》

《道德经》

《庄子》

原文一定要读,重要的背下来,背下来,背下来。不能因为看不懂而偷懒,看不懂可以抱大腿,找一些大师如钱穆,梁启超等,看他们的著作,现代人如台湾的傅佩荣教授也不错(方东美先生的传人)。

为什么要打这个基础?就像练功夫,这俩是内功,先天神功,有了它,其他外功练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中国的文学如诗词,无法脱离这两个源流思想而独立发展,尤其儒家思想,很多诗人的血液里就流淌着这个东西。外表如何狂放,隐逸,激愤,骨子里还是儒家思想主导着,屈原,阮籍,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辛弃疾这些大咖都是。

另外一个要学的是“史”,不用一次学完。

先找个容易的通史,把大脉络理清楚了(朝代/人物更替)。

再找一个高级的,首选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提纲契领,高度归纳,深度分析,学会之后没朋友。

剩下的,根据需要加强,譬如学盛唐诗,就加强盛唐这段历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二十四史学完都老了。所以,实际点,按需要学吧。

现在可以谈文学了,中国的文学,首选韵文:诗词歌赋。学的过程快乐,当然,还是离不开背呗背呗背呗背,不光学生党需要背,学到老的都得背,只是越往后背诵的辅助加成项越多,所以容易些。见识过孔子孟子风采的都知道,这二位动不动诗云书云,张口就来,没有准备,查资料,百度,《诗》《书》的知识好像已经长在他们身上了,这是靠博闻强记的。学诗尤其论诗,要评论一个诗人,不能很熟练地背出他二三十首诗,最好别妄谈。所以学诗最好的办法就是背,先找几个大咖,了解也下作者的风格,古人论诗都是比较简练的,比如《古诗十九首》,后人评论”深衷浅貌,语短情长”,然后就靠背诵去体认如何“深衷”,如何“情长”。

古典文学实在太浩瀚,优先学各位顶峰大咖: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辛弃疾。另外,诗的两大源流《诗经》和《楚辞》一定要涉猎。因为很多诗追本溯源会追到这两部作品上。

这里提到的学诗,仅限于赏析,不涉及自己创作(这个我不在行)。诗词都有前人专门的研究著作,诗话词话,各种诗派词派,另外,民国时期出的一众大师,如梁启超,钱穆,夏承焘,唐圭璋,朱自清,顾随,沈祖棻,叶嘉莹,臧克家,郑振铎等,对于学习古典文学有很大助益。

前面提到的这些可以同时进行,不用线性执行。最后,如果想系统了解中国文学,可以看一下郑振铎先生的《中国文学史》,最近钱穆先生的弟子也整理出他当年的《中国文学史》讲义,也值得一看。


牛在职场


学习中国古代文学,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以《中国文学史》为大纲,再以《中国通史》、《中国文学批评史》配合之。从《诗经》、《楚辞》习起,再到诸子百家……一直到近代文学。此为最系统、最全面的学习方法,因其与大学习古汉语文学方式接近,人称为:“学院派”。

但此方法也有不足,一是所需时间较多,学习周期较长。二是先秦的汉语,是古代汉语中最难学习的,以此入手,真正是“深入浅出”,如是自学的话,会有一定的难度。

另一种方式,是从中古的唐宋文学开始学习,先学习格律诗词和八大家散文,再借助诗词典故和古文运动温古。因这种方法是以往民间从师学习所采用,故人称民间派。此方法相对从简入手,而不论《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还是《唐宋八大家文选》都有很多注释版本,也比较适合自学。我初习古汉语时,亦是依此法。

另外,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建议还是在系统了解后,选定一个方向,再深入学习。

最后是关注我。自学中遇到一些不明白的,可试问下我,我会知无不答。


诗词书院


《文选》烂,秀才半。先熟读《昭明文选》,对一般文学爱好者已经足够。

一定要读原典,而不是今人编的教材


国学复兴号


我不知道你有什么必要去“系统地学习古代文学”?

从你这个提问首先可以判断你不是大学学生,因为专业的大学生学校已经给他“系统地”安排好学习了。

那么,作为一个业余的古代文学爱好者,你又有什么必要去“系统地”学习呢?

你只需要对你感兴趣的那一段文学做一个深入的了解即可,同样的时间可以体悟更多更深更专业的知识,而其他部分完全祗需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即可,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只有在需要的时候再去做一些适当的补充就可以了。

很多人的学习都不知道如何选取最佳的内容,喜欢华而不实,而我们的教育偏偏又总是给出许多垃圾的指导,似是而非的学习方式满天飞,真的很害人。

还有问题可以继续问我。


学会说话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四卷本;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四卷本;


敷坐而坐


首先找一本《古代散文选》或《古代文学作品选》,通读,熟读,背诵一些所谓经典名篇。文学史教材可以不看,但一些著名专家学者的文章书藉,可以仔细阅读,反复阅读。尤其是关于魏晋时期的。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新编》(第四册)可以参考一下。再鲁迅先生的那篇著名的《魏晋风度与药及酒之关系》,不妨读一下。《古代汉语》最好学习学习,但不要什么大部头的。既然喜欢文学,或古典文学,有时间就博览一下,总有益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