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瓷砖只是个噱头?从工艺角度怎么看

功能性瓷砖只是个噱头?从工艺角度怎么看

我是分割线

目前市场上,功能砖好像出现大火情况,各类功能砖:发热砖、能量砖、石墨烯砖……登场。这样的情况下,笔者以自身角度论述一二,观点如若不喜,请轻喷。

功能性瓷砖只是个噱头?从工艺角度怎么看

1

对于产品而言,其中能够接纳包容的元素越多,通常意味着这类产品的含金量越高。从工艺角度出发,建陶在最初的瓷石-瓷土到后来的长石-石英-高岭,再到后来的骨灰瓷,到硅灰石、透辉石的应用,到锆英石的应用,以及各类着色元素的使用等等。每一种新元素的加入,都是对陶瓷这个行业的丰富。

为提升行业的品质和价值做出了巨大的风险。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行业用的元素越多,行业的含金量或价值就越高。从这样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建陶行业出现的任何新卖点,固然部分有极大的噱头概念在内,我们应该正视它的存在,而非以某种正统身份自居,对其进行口诛笔伐。

2

生产和营销,我们应当以平等辩证的目光去对待它们。

上世纪90年代初,据说马桶刚下生产线,门口排队等候的司机直接见马桶就抢,甚至于马桶上有拇指粗细的裂纹,也是照抢不误。这是生产的年代,供不应求的年代。那个时候,各产品品质不一,因此,做好产品,做好品质,从各类产品中出类拔萃,脱颖而出,是每个生产管理者力求的事情。

行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产品同质化开始严重。基本上来说,品质差的企业,在竞争的过程中,差不多就随风而去了,剩下的企业,质量基本上都能符合客户要求。这个时候,也开始进入供过于求的年代,因此,营销成了主流。谁会讲故事,谁会做宣传,谁的产品就卖的好,好酒也怕巷子深了。

这个时候,生产管理者就开始适当的要靠边站了。同理,这个时候,生产管理者(伴随行业的发展,最初的生产管理者往往到了公司的中高层)也需要冷静客观对待产品的起伏。冷静对待营销者的天花乱坠或者平心而论了,而不是一心认为做好了产品质量,自然客户求上门了。

像房地产,十几年前,房价天天涨,天天骂,谁买谁赚到,现在的房价,能跟上货币贬值速度就很不错了。行业也是有波峰波谷,最怕用旧眼光观察新动态。

3

使用新概念的时候,最好采用健康,有持续生命力的方向。如发热砖针对供暖,这是实实在在的方向。

利用辐射类概念导向养生健康的企业,笔者表示有些不以为然。毕竟,辐射养生类概率已经被其他不少产品用过很多了,而且,知识的普及更是会使得这类概念的使用容易变成一把双刃剑。因此,最好的功能性瓷砖,莫过于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不要以玄学的概念去诱导。

总之,行业生产出身的朋友,笔者以为多些辩证眼光,对产品适当包容,对于整个行业,很有帮助。毕竟,产品不单是做质量,有时候,也和人性相关。

图文排版 / 唐永谊

广告

精彩推荐

☞陶瓷与石材之争,最大的差距其实是……

☞ 细说陶瓷微观结构里的晶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