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天心 贏在天心 來到天心 天天開心”丨朱東鐵做客長沙晚報暢談“兩個年”

“投資天心 贏在天心 來到天心 天天開心”丨朱東鐵做客長沙晚報暢談“兩個年”

▲天心區委書記朱東鐵(中)做客長沙晚報融媒體中央廚房新聞會客室,與主持人、嘉賓湖南九次方大數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翔(右一)暢談“兩個年”工作。


今年一季度,天心區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0.93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2億元,增量和增速均排在長沙內五區第二;地理空間大數據交易中心加快建設;全省第一家省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入駐企業70家……經濟發展開局良好,質量效益穩步提升,產業發展來勢看好,天心區如何當好高質量發展的推動者?5月10日上午,天心區委書記朱東鐵來到長沙晚報融媒體中央廚房新聞會客室,暢談如何將“產業項目建設年”和“營商環境優化年”工作落到實處,並與湖南地理信息產業園的入園企業、湖南九次方大數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翔進行交流,誠摯回答了網友提問。

- 精彩語錄 -

1.像呵護眼睛一樣呵護營商環境,像善待親人一樣善待轄區企業,像兌現軍令狀一樣兌現政府承諾。

2.把溫暖送下去,問題收上來;把政策落下去,服務跟上來;把成本降下去,效益提上來。

3.深化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不能坐而論道,必須用實招、講實幹、問實效,從群眾和企業最歡迎的事情做起、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最受益的事情抓起。

4.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任何一個其他地區能夠做到的事情,我們沒有道理說做不到;任何一個企業面對的問題,我們沒有道理視而不理;任何一個關心支持天心的人提出的意見建議,我們沒有道理不認真對待。

一把手如是說

切實推動“兩個年”,關鍵看落實

長沙晚報:您如何在工作中發揮“一把手”的作用,切實推動“兩個年”工作?

朱東鐵:市委反覆強調,“產業項目建設年”和“營商環境優化年”,說到底就是“工作落實年”。切實推動“兩個年”就是要把“嘴巴上說的、會議上定的、文件上寫的”變成具體而實在的行動和成效。如何發揮“一把手”作用,我想關鍵是做到“三個幹”:

一是一鼓作氣領著幹。對於每一項工作,天心區都堅持項目化的推進方式,我們專門出臺了《2019年“營商環境優化年”與“產業項目建設年”區領導聯繫服務企業工作方案》,首批選擇了有代表性的200家企業,原則上區領導每季度到聯點企業走訪不少於1次。截至4月底,區領導共走訪服務企業241家,收集問題553個,已解決問題超過400個,企業反響良好,充分展現天心幹部“南城無難事”的精氣神。

二是一以貫之引著幹。在產業項目建設方面,天心區提出始終堅持“服務引領”戰略不動搖,突出發展六大重點產業和大數據(地理信息)、人力資源產業等特色產業。比如,湖南長沙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短短一年入駐企業70家,長沙天心文化(廣告)產業園已經成為全國同類園區的翹楚,全區已有800餘家文化創意、廣告企業。

三是一抓到底推著幹。推動工作中既要給動力,也要加壓力。第一,致力形成合力。前不久,天心區黨政班子圍繞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胡衡華提出的“五個有沒有”開展了一次專題務虛會,大家深入剖析不足、強化工作舉措。第二,敢於刀刃向內。天心區提出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任何一個其他地區能夠做到的事情,我們沒有道理說做不到;任何一個企業面對的問題,我們沒有道理視而不理;任何一個關心支持天心的人提出的意見建議,我們沒有道理不認真對待。第三,推動一線服務。我們按照“問題在一線發現、政策在一線實施、工作在一線推進、績效在一線檢驗”,把溫暖送下去,問題收上來;把政策落下去,服務跟上來;把成本降下去,效益提上來,確保每項政策都兌現到位。

把營商環境打造成

天心的核心軟實力和最靚新名片

長沙晚報:今年新年上班第一天,天心區就召開千人大會,發佈“天心營商環境30條”,您是如何考慮的?

朱東鐵:近三年來,天心區每年春節後第一個工作日都要召開千人大會,部署當年最重要的工作。前兩年,我們的千人大會主題都是“三大板塊”徵拆建設和項目建設,就是落實區第五次黨代會提出的“北提南進”戰略,搶抓“承東接西、南城崛起”重大機遇,把項目建設特別是產業項目建設作為全區經濟工作的主基調、主旋律、主任務。

今年,我們把千人大會主題定為“營商環境優化暨項目建設”,重磅推出“天心營商環境30條”,就是要把營商環境作為天心的核心軟實力和最靚新名片來打造,就是要向全區幹部傳遞一個信號:優化營商環境是天心區最重要的中心工作,就是要向各界人士傳遞一個信心:“投資天心、贏在天心,來到天心、天天開心”。

“軟實力”的提升需要“硬舉措”的支撐,這裡面有一個細節:為了農曆正月初七推出“天心營商環境30條”,春節前最後一個工作日,區委常委會對“天心營商環境30條”內容進行了再次研究審議,開會開到了13時多才結束,與會的每一位同志都表示,服務好項目、優化好環境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一定要拿出最有吸引力和競爭力的政策。大家還一致決定,邀請企業家代表坐上千人大會的主席臺。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我們提出,像呵護眼睛一樣呵護營商環境,像善待親人一樣善待轄區企業,像兌現軍令狀一樣兌現政府承諾,著力打造最方便的服務環境、最賺錢的投資環境、最安全的創業環境、最親清的政商環境,這“四最”在“30條”裡都有對應的細則,條條都是乾貨,很多舉措還是在區級層面首次提出。

舉全區之力推進五一商圈提質建設

長沙晚報:今年“五一”假期,長沙成為一座“網紅城市”,特別是天心區五一商圈人氣爆棚,觀看焰火的人潮讓人震撼,還有7000桌網紅店現象。五一商圈的秩序井然為市民遊客所稱道,能否請您講講背後的故事?

朱東鐵:五一商圈呈現全新面貌,我們感到特別高興。去年,在“千人幫千企百日大行動”中,我們到五一商圈走訪調研,很多商家反映問題,主要集中在五一商圈提質升級上,期盼再續五一商圈輝煌。特別是去年8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胡衡華在調研時強調,要以“精細化、景觀化、人性化、時尚化”的理念來打造五一商圈,重振商圈雄風,力爭用1年至2年的時間將五一商圈建設成國內一流、中南地區領先的商圈。

第一時間,天心區成立了由我任組長的五一商圈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圍繞交通管理、市容環境、街區提質、業態升級、商圈氛圍5個方面,舉全區之力推進五一商圈提質建設。

今年“五一”假期,我們提前應對,公安、城管、環衛、坡子街、城南路等相關部門的全體幹部和工作人員取消休假,全力維護市容秩序、環境管理、社會治安。雖然五一商圈人氣爆棚,但沒有發生一起安全事故,這是我們幹部用辛苦指數換來的商家、市民、遊客的幸福指數、安全指數和滿意指數。作為基層幹部,我們覺得很值得。下一步,天心區將把五一商圈建設、長沙外灘板塊、老城區有機更新、“一圈兩場三道”以及正致力於打造的5A級天心閣文化旅遊區建設有機結合,使五一商圈內涵更深、品質更好、影響力更大。

產城融合是長株潭一體化的靈魂

長沙晚報:去年,天心區牽頭推動首屆區縣層面的長株潭一體化區域合作聯席會議在天心召開,共商融合發展“一盤棋”。作為“融城先鋒”,天心區如何結合“兩個年”,推動這一片熱土創造輝煌?

朱東鐵:近年來,省市對長株潭一體化高度重視、高度期望,這片熱土必將是推進“兩個年”的主戰場、主陣地。作為“融城先鋒”,我們將重點在以下五個方面發力:

一是規劃引領。下一步主要是把綠心規劃、城市規劃、土地規劃、產業規劃等實現多規合一。我們提出區位定位凸顯三個“心”,即長株潭一體化幾何中心、省府行政中心、長株潭綠心;功能定位凸顯三個“區”,即融城核心區、兩型示範區、生態樣板區。

二是基礎先行。長沙七水廠計劃今年三季度實現供水,城南變電站今年即將建成;暮雲汙水處理廠及相關的管網建設正在強力推進;總投資45億元的中南大學湘雅五醫院明年將正式運營;長沙市一中城南中學啟動建設;城鐵暮雲站、生態動物園站、先鋒站三個站點運行順暢,與地鐵1號線、公交線路、社區巴士編織了一張強大的城際交通網絡,特別是按照“三幹兩軌四連線”的要求,推進芙蓉路快速化改造,推進新韶山南路從萬家麗路口至湘潭段的建設。

三是產業支撐。去年,我們按照綠色發展的要求,實現了綠心地區352家工業企業的退出,剩下的9家企業今年全部退出。綠心工業企業退出後,將釋放近3000畝土地,為未來產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空間,如以大數據(地理信息)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和以人力資源服務產業為代表的生產性高端服務業。

四是片區推進。通過牛角塘片區、機場遷建區、解放垸片區三個片區的開發建設形成項目引爆點,以點帶面推動南部片區建設。

五是綜合整治。暮雲片區建設多、工地多、管理任務重、壓力不小,我們將結合城市管理和城鄉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提質片區,讓居住在這裡的居民、村民有一個非常安全的、乾淨的、舒適的生活環境,這是我們最大的民生。

對話企業家

構築產業發展生態,讓更多企業挺進行業百強

高翔(湖南九次方大數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湖南九次方大數據公司是九次方大數據信息集團在華中地區的運營中心、項目交付中心,我們作為一家在天心區培育、發展、壯大起來的企業,對天心區充滿感情。天心區發佈“營商環境30條”,我們受益匪淺。天心區還建立常態化政企交流機制,促進了企業間的互相瞭解、相互合作及抱團外向式的發展,尤其是我們高度創新的大數據行業,天心區經常牽頭採購或推介,甘當“試驗者”和“推銷員”。我們想進一步瞭解下階段天心區對這一產業的規劃和設想?

朱東鐵:九次方大數據信息集團是一家“獨角獸”企業,是全國第一家以大數據命名的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的創始者與運營方,引進九次方對我們地理信息產業園的發展意義重大。

大數據(地理信息)產業是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應用前景廣闊,發展空間無限,可以說“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湖南九次方公司成長很快、步子很穩、格局很大,這個成績一方面是團隊努力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是天心區優化營商環境的成果。

短短三年,湖南地理信息產業園擁有116家企業,搭建了國家級科研平臺2個,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佈局。去年,園區實現產值50億元,躋身全國同類園區前列。大數據(地理信息)產業鏈成為全市22條產業鏈之一。這麼好的產業如何發展,我想從四個方面推進:

一是著力構築產業發展生態。大數據(地理信息)產業發展重點是構建五大生態要素:第一,與九次方聯合建好地理空間大數據交易中心,力爭打造全國第二個大數據交易中心;第二,發揮“天心閣”研究院作用,為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第三,設立大數據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基金、融資擔保公司;第四,建好國家超級計算機長沙中心園區服務站;第五,運營好湖南地理空間大數據產業發展公司。

二是著力招大引強一批企業。我們大力開展精準招商大行動,針對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組建了百人招商團隊,還選聘11名有影響力的學者、企業家擔任“招商顧問”。今年粵港澳大灣區之行,我們一舉簽下了16個項目110億元的招商大單。

三是著力扶持做大現有企業。服務好園區現有的108家企業,讓更多的企業挺進行業百強,力爭3年內培育2家上市企業。

四是著力抓好應用場景打造。市場應用是產業成敗與否的“考場”,是企業賴以生存的“糧倉”。我們將繼續鼓勵各類企業把大數據用好用活、用出價值、用出效益,鼓勵各類企業既服務好國家大計、公共事業,也服務好商業升級、民生福祉。

對話網友

像兌現軍令狀一樣兌現政府承諾

網友“蒼之海”:提振經濟發展,企業會遇到各種困難,解決問題離不開政府各職能部門的支持,如何使各級經辦人員做到知行合一、表裡如一,發自內心地不設門檻為企業服務,變“要我服務”為“我要服務”?有哪些具體舉措?對不作為的幹部如何監督?

朱東鐵:謝謝網友的提問,問題提得很好,講實話這也是我很關切的一個問題。深化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不能坐而論道,必須用實招、講實幹、問實效,從群眾和企業最歡迎的事情做起、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最受益的事情抓起。

我們提出要像兌現軍令狀一樣兌現政府承諾,重在三個方面:一是強化調度。重點對“天心營商環境30條”落實情況進行月通報,對關鍵事項由區委、區政府主要負責人掛帥推進。二是專人辦理。在本輪機構改革中,在機構編制限額十分有限的情況下,我們在各區縣(市)中率先成立企業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全覆蓋的服務。三是三方評估。政策落實程度怎麼樣、營商環境效果怎麼樣,不能自彈自唱,要讓我們的服務對象來評估,讓轄區企業說了算。建立完善“政府承諾+社會監督+失信問責”機制,將“新官不理舊賬”納入考評體系,定期對政府誠信開展評估,積極推動政府各種承諾兌現、各類政策落地。

天心區還專門設立了企業服務投訴熱線0731-85812345,企業有問題,一個電話全部搞定。天心區把落實“兩個年”的活動作為發現幹部、培養幹部、鍛鍊幹部的一個重要渠道,讓想幹事的有機會、能幹事的有舞臺、幹成事的有地位,能者上、庸者下,有為者有位、無為者讓位,幹部作風就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