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起降準了!放出2800億,樓市大利好來了!

5月6日9點29分,A股開盤前,央行宣佈,從5月15日開始對中小銀行實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傳言了多次的降準終於落地。

降準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建立對中小銀行實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的政策框架,促進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9年5月15日開始,對聚焦當地、服務縣域的中小銀行,實行較低的優惠存款準備金率。

對僅在本縣級行政區域內經營,或在其他縣級行政區域設有分支機構但資產規模小於100億元的農村商業銀行,執行與農村信用社相同檔次的存款準備金率,該檔次目前為8%。約有1000家縣域農商行可以享受該項優惠政策,釋放長期資金約2800億元,全部用於發放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

5月15日起降準了!放出2800億,樓市大利好來了!

央行降準是什麼意思?

1、降準就是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居民或企業(假定為甲)平常在銀行(假定為銀行A)存錢需要開立存款賬戶,商業銀行在央行存錢同樣需要開立存款賬戶,與我們普通銀行存款不同的是,商業銀行在央行的存款具有強制性,一般分為法定存款準備金以及超額存款準備金,前者是法律規定商業銀行在央行的最低存款限額,後者是當商業銀行在央行存款中超過法定存款準備金的那部分資金。

舉個例子:

如果A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20%,如果甲在A銀行存入100塊人民幣,那麼銀行A最少需要將100塊×20%=20元人民幣存入央行的準備金賬戶,剩餘的80元才可以作為自己的流動資金。當然銀行A可以在央行準備金賬戶裡存入21元人民幣,那麼多出的21元(全部準備金)-20元為(法定存款準備金)=1元,就是A銀行的超額存款準備金。

2、央行降準的意思是下調商業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比如原來是20%,現在降到了19%,那麼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意味著銀行A的吸收的100元人民幣存款在央行最低繳存由20元降到了19元,換句話說銀行A可運用的流動性資金由原來的80元上升到了81元,很多小白老師的讀者要問了,僅僅增加了1塊錢不多啊?

但你要知道的是,2018年8月末中國人民幣存款餘額是175.24萬億元,如果即使只是降準0.5%,你知道意味著什麼嗎?本次降準後,央行負責人已經告訴你了本次降準釋放的流動性是12000億。

5月15日起降準了!放出2800億,樓市大利好來了!

降準帶來的利好

實際上不僅是這一次,哪怕是2018年的4次降準,國家都在強調資金不能流進房地產,要支持實體經濟,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

然而實際上,錢是放出來了,不流入樓市也做到了,但真的就流入到了實體企業了嗎?也沒有。

其實整個市場上的貨幣談不上緊張,主要是貨幣沒有湧入它該去的地方。所以為什麼央行不繼續增發貨幣,將M2增速控制在8%。所謂的缺錢不是資金不夠,而是結構性缺錢,資金沒有得到合適的利用。

央行是釋放了資金,但優質的企業不缺錢,缺錢的企業不優質,銀行對於放款非常謹慎,只有相對較少的優質中小企業才能獲得銀行貸款。

結果5次降準下,錢是流出來了,但央企不要,房企不給,中小企業不敢貸,最終導致銀行內澇。

那麼既然銀行實際上不缺錢,這筆錢要貸給誰?資金都是逐利的,既然經濟不好,給企業貸款風險高,那就貸給大家買房啊。

房貸的抵押品是房產證,不管貸款人出什麼問題,銀行起碼也能收回一套房子,而房產又一直以來都是最保值的資產。房價再跌,撐死了跌30%就不得了了,最多給你貸款7成的銀行怎麼都虧不了。

實際上,房貸利率的漲幅在2018下半年就已經明顯降緩。到了去年11月,首套房貸利率5.71%,和10月打平,終結了連續22個月的上漲趨勢。

最近多個城市的房貸利率都有所下降,廣州、北京的首套房貸最低只上浮5%,上海甚至可以做到基準利率的95折。

前一段時間,還有杭州媒體報道稱杭州某銀行規定房屋按揭貸款最長可貸到80週歲。我們正常貸款最多也就貸到70歲,而杭州有銀行就可以通過“接力貸”,父子一起貸款間接延長了貸款年限,真的是做到“貸貸相傳”。

5月15日起降準了!放出2800億,樓市大利好來了!

所以,接下來的2019年,房貸利率會鬆動,尤其是在支持剛需層面,首套利率上浮必定下調,甚至不排除有降息的可能。

雖然房價不能大漲特漲,但是房貸利率下降也不錯,以後買房利息不用給那麼多。對於購房者來說,尤其是對剛需來說,2019年完全就可以適時入手。

而對於需要優化房產,需要賣房的人來說,同樣要抓住這波機會。尤其是那些持有三四線房產的朋友,利用好房貸利率下降帶來的購房需求,會更容易將房子脫手。

2019年,房價不會暴漲不代表不能投資房產,房價保持穩定,購房成本在減少,這時候反而有利於我們買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