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哪些新科技值得我們借鑑期待?


文旅融合,哪些新科技值得我們借鑑期待?


科技的飛速發展使人類的生產、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發展的突飛猛進,更多奇思妙想正在變為現實,並日益改變著每個人的生活。面對新一輪科技浪潮的衝擊,有哪些新科技手段值得文化和旅遊行業關注?

Chapter 1

/

人工智能加速落地

去年《科學》雜誌封面上,“阿爾法狗”進化版“阿爾法零”亮相,在“自學”4小時後擊敗了國際象棋人工智能程序。“阿爾法零”的飛速成長從側面反映出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

近年來,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呈現加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國家和各級科研部門高度關注人工智能發展,積極開展相關政策制定和科技研發落地。2017年,國務院發佈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到2030年,使中國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人工智能已超越技術概念,正在上升為國內產業轉型升級、國際競爭力提升的發展立足點和新機遇。當下,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在語音識別、機器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無人機、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系統等重點細分領域,智能化產品已有較好的技術和產業基礎,部分細分領域的產品甚至走在國際前列。預計到2020年,人工智能的核心產業規模將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

文旅融合,哪些新科技值得我們借鑑期待?

在未來,人工智能可能率先應用在較為成熟且需求強烈的領域,如醫療、安防、語音識別、智慧城市等領域,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高行業智能化水平。2018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明確,鼓勵和支持發揮科技在新時代圖書館建設、管理和服務中的作用。今年春節期間,國家圖書館在部分閱覽室啟動人工智能服務、人臉識別借書等措施,例如,讀者在完成人臉數據採集後,可通過人臉掃描進入中文圖書閱覽區,也可“刷臉”借書。

人工智能對於百姓日常生活的影響前景可期。2018年5月,主題為“智能體驗·智慧生活”的2018全球人工智能產品應用博覽會在江蘇蘇州舉行。開幕式上啟用的語音翻譯系統、人臉識別系統等技術刷新了人們對人工智能技術的認知,也讓人們看到了來自10個國家的200多家企業和人工智能機構帶來的1000多種人工智能產品。在眾多科技企業和運營商、芯片廠商的共同推動下,不僅讓人工智能設備能感知用戶,還能讓設備通過嵌入的智能語音技術,使得智慧生活場景下的人機交互更加便捷和自然。無疑,人工智能將是未來聲光視訊行業研究的重點方向之一。

Chapter 2

/

物聯網助力智能導覽

近年來,伴隨著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的普及和進步,越來越多的科技手段被運用到文化和旅遊場景消費中,人臉識別、語音識別、調度算法、視頻圖像分析等技術與文化和旅遊行業深度融合,為提升受眾體驗、增效降本提供了技術支持。

2018年在浙江杭州亮相的全國首個未來景區樣板間西溪國家溼地公園便是很好的範例。遊客線上或線下掃碼購票之後“刷臉”入園,不僅方便遊客入園遊覽,減少入園排隊時間,還有效提升了園區的管理質量,防止黃牛倒票、遊客多次入園等問題。遊園時,智能化小程序智慧導覽還能幫助遊客導航、導遊和導購。

物聯網與文化和旅遊行業的深度融合受到政策層面的大力支持。2016年12月,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中就提出,要持續推進旅遊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機場、車站、碼頭、賓館飯店、景區景點、鄉村旅遊點等重點區域無線網絡建設,在遊客集中區、環境敏感區和高風險地區加強物聯網設施建設。同時,加快建設旅遊產業大數據平臺,構建全國旅遊產業運行監測平臺,實施“互聯網+旅遊”創新創業行動計劃,建設一批國家智慧旅遊城市、智慧旅遊景區、智慧旅遊企業和智慧旅遊鄉村。

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物聯網技術在文旅行業大有作為,同時也值得我們行業借鑑學習。

文旅融合,哪些新科技值得我們借鑑期待?

Chapter 3

/

沉浸式技術讓博物館更智慧

隨著數字化技術的進步,VR、MR、AR等沉浸式技術被廣泛應用到文化領域。通過沉浸式技術,任何虛擬場景都可以使公眾身臨其境,獲得“親身體驗”。

例如,當下很多博物館運用沉浸式技術讓觀眾感受到“穿越時空”與文物對話的魅力。在2018年9月舉辦的第七屆重慶(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現場,觀眾戴上VR設備,可以輕鬆實現在桂園、渣滓洞、白公館等景區的虛擬漫遊;觀眾進入全息演示區域,便可以看到毛澤東在書桌前書寫《沁園春·雪》的影像。不得不說,在“互聯網+”時代,實現觀眾與博物館之間更密切的交流變得越來越重要,而沉浸式技術為博物館文物展示、文創產品開發、觀眾互動體驗提供了更多可能。

文旅融合,哪些新科技值得我們借鑑期待?

Chapter 4

/

無人機打造“天空慧眼”

近年來,小型智能無人機技術的飛速發展為許多文化領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雙“天空慧眼”。這一點在考古和大遺產保護領域體現得最為明顯。

眾所周知,長城大多建造在險峰斷崖之上,文保人員以傳統方式對長城進行勘察、修繕和維護一直存在不少困難。為此,2018年5月,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開始探索用無人機技術開展長城的保護和修復工作。在無人機的幫助下,文保人員可以對長城城牆進行航拍,獲取高分辨率圖像,更加清晰、全面地瞭解長城的保存現狀,判斷急需修繕的牆面裂痕,進而為長城的修繕、維護提供具體指導,甚至為後續長城的自然損壞情況和修繕工作生成預測性數據。據悉,目前,國家文物局已在全國15個省區市的部分長城重要點段開展試點工作,利用無人機進行定期飛行監控,及時發現、核實長城的變化及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文旅融合,哪些新科技值得我們借鑑期待?

無人機航拍、遙感技術被譽為“雲端考古”,為考古人員在空中增添了一雙“慧眼”。在傳統村落保護方面,無人機也大有作為。藉助無人機,考古人員可以獲取、總結我國傳統村落的空間形態全貌,並通過建立相關數據庫進行對比,為古村落等級定性和價值評估提供數據支撐。

內容|文化旅遊報

排版|曾燕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