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連漲34個月考驗“房住不炒”

房价连涨34个月考验“房住不炒”

記者 吳勁松 攝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楊飛

五一40個重點監測城市累計成交16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5%。各線城市成交量皆有回落,二線城市以下降68%同比跌幅居首。以昆明等二線城市為典型代表,土拍市場熱度居高不下,高溢價地塊頻出,成本驅動增強了購房者對後市預期,加之政策調控也有不同程度鬆綁,市場回暖在意料之中。(5月8日 第一財經)

“安居樂業”,自古以來都是人們的最大念想。但“安居”才能“樂業”,光這個“安居”就已經愁煞了很多人們,房價虛高往往導致“囊中羞澀”。和一些城市冷清的房地產市場不同,昆明房地產市場卻在繼續回暖,房價已連續漲了34月。

為何昆明的房價會連續漲了34個月?每個人心裡都會有自己的看法。但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春城昆明因氣候宜人成為很多人們定居養老的首選目的地。另一方面,數據顯示昆明的發展潛力在30個二線城市裡面排名靠前,但房價排名卻屬於中等。如此語境下,昆明房價不斷上漲也就成為了市場必然。

房價不斷增漲,那買方市場究竟如何呢?要知道城市在不斷地擴展,在“住”這個問題上人們都有著很大的剛需。再加上資本市場資金緊張狀況有效緩解,以及首套房貸利率降低,都推動著房地產市場紅紅火火。如此又產生了帶動效應,就是“部分潛在購房者認為房地產調控可能進一步鬆動,從而對房價預期由悲觀向謹慎樂觀轉變”。這樣來看,就出現房價增高、需求增加狀況,對“房住不炒”帶來嚴峻考驗。

恪守住的定位,防止炒房團擾亂市場。2016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事實上,回望一些地方虛高的房價,與一些人們瘋狂炒房有著很大關係。從這個角度來說,必須讓“房住不炒”深入人心,確保滿足剛性需求。另一方面,“房住不炒”也應成為發展鐵律。相關部門應積極作為,使“房住不炒”成為不可僭越的紅線,並予以常態化。

老百姓住得好不好,從來都不是一件小事。換句話說,住房問題事關“住有所居”,也事關人民美好生活的獲得感與幸福感。不可否認,當前諸如改善性需求、剛性需求、新型城鎮化推進帶來的新增需求等等,對房地產市場有著一定支撐。但房價連續高漲,的確會對一些剛性購房者帶來一定的困難。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嚴密監控,並將調控措施細化,有效遏制投機性需求,積極引導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彩雲網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彩雲網評,投稿郵箱yncywp@163.com,稿費從優。

房价连涨34个月考验“房住不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