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覺得歌頌母親的作品比歌頌父親的作品要多很多?請舉例說明?

平說客


這個問題可以追溯到遠古,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史前是隻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愛就是全部的愛。

在動物世界中,也是母愛最大,兇殘的動物都會寵愛自己的幼仔。母愛大於天。

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雖然父親擔負著一家的重擔,但養育孩子的事情還是母親為主,所以人在受驚時喊出的第一聲就是:媽呀!

母愛愽大,母愛溫柔,母愛至親,母愛動人,所以我們歌唱母親的歌比歌唱父親的歌要多。

就是我們歌唱祖國的歌,也不是把祖國比作母親嗎?





泰山0316171918


這個問題最粗淺的答案是,因為父親一般都擔當賺錢養家的責任,母親更多地扮演著相夫教子的角色,孩子跟母親相處的日子多,母子之間的故事記憶裡就會多一些,感情自然也就深一些。另外,文學創作者以男性居多,用女兒是爸爸的小情人這個邏輯來看,男孩跟母親最親也是情理之中。比如毛澤東在母親去世後,寫過《祭母文》,朱德寫過《紀念我的母親》,在魯迅先生的筆下,也多處出現過他的母親魯瑞,甚至連筆名也用了母親的姓,可見魯迅對母親的感情。莫言也專門為母親寫過文章等等。外國也有很多作家寫過母親,最著名的如高爾基的《母親》,泰戈爾也寫過很多關於母親的詩歌。

如果細說起來,母親的愛包含了溫情和希望的重量,是最深情,最無私的愛。在生命的最初,母親要全情地接納、無條件地關愛,滿足孩子的“全能自戀”感,媽媽愛他、媽媽懂他,他的一顰一笑、一哭一鬧都有回應,孩子於是相信自己、相信這個世界,建立起心理上的安全依戀。一個母親的生與養,建立了這份母子之間堅實又明晰的心靈紐帶,讓人感動並震撼。母親的愛是一個人生命的基石,是最初的生命給養,它讓一個生命的精神內核茁壯有力。弗洛伊德說過,一個自小被母親深深愛過的孩子,一輩子都有一種得勝感。

但,母愛的偉大之處除了在於深深的愛,還在於——適時的分。人世間所有的情感,最終指向聚合,只有親子之愛,最終指向分離。母親最終培育一個雄鷹有振翅高飛的能力,然後目送、祝福,讓他飛到自己的天空,飛到自己愛的人身邊。這就是母親的愛。



周長是個圈


母親性情甘柔,體貼入微;父親剛毅耿直,嚴肅認真;母親小處著手,父親大處著眼;從小到大孩子與母親接觸時間最長,得到的溫暖最多;而父親相比要少一些,所以歌頌母親的要比父親多一些。


峰源書藝


這是由男女特性構成的,母愛至柔至純,父愛至剛至綿。人在成年後對父愛的理解更加深遠又不動聲色。出遠門時母親總是千囑咐萬叮嚀,而父親早就為你預備將來並付至行動。


歷代書論


母愛細膩,父愛深沉!母愛如水,溫潤你的心田,父愛如山,沉穩厚重!我見過很多病重的孩子,到最後遲遲不肯放棄的大多都是母親!母親的愛伴隨一生影響深遠,所以大多作品寫母愛


海嬌的小屋


是的,這是中國歷史文化斷層所至,應當是有夫夫上前,有子子上前,一個家庭兩個主,其實家無二主,甑無二箍是對的,否則家庭動亂不安,一事無成。


15257106180


世上只有媽媽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