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头条上有些人自己都一知半解,却写文章给别人“科普”,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机械常识


世界上哪怕是所谓的国学大师哪一个能全知全解?!

中国专门研究《红楼梦》的所谓红学家,有的人穷其一生也不过考证出某个方面的问题,而考证论述的结果还经常遭人质疑。可见,人就算是做专家也不是全知全解,有一知半解的人起码证明他多少懂一点。头条是大家的头条,大家都有表现的欲望,如果觉得谁庸俗无知没品味,不看他的表演就行了。如果想充实自己吸收别人的知识营养,就向有思想有知识有品位的人学习。不要相信谁什么都知道,更重要的是自己加强学习,对各种东西有辨别的能力,没有辨别能力,你也不知道人家说的对不对,所以,打铁还须自身硬。只要自己懂,别人一知半解和你有什么关系呢?!

结论:不要苛求别人知识丰富,自己多充电就行!


东方大狂侠


世界上,一知半解的人多了去,中国人也不例外,以中国人常用的筷子为例来说一说吧。

筷子的结构:

筷子长约八寸(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下圆上方,由圆转方的位置基本由中间起。



筷子的起源:

筷子起源于何时?已无从可考,但筷子是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器物之一。

筷子文化:

既然筷子与中国传统文化牵挂上了,那就会被赋予文化面貌。那么,中国人赋予了它哪些文化内含呢?

首先,“下圆上方”的筷子结构,它被赋予了中国的“天方地圆”的哲学思想。

其次,筷子是成双成对出现的,也就又被赋予了筷子象征中国人的团结精神。

再则,筷子是由竹子或木制成的,这又赋予了筷子喜爱和平,象征中国人以“和为贵”的理念。

另外,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这“七寸六分”的长度又被赋予了人有“七情六欲”。

还有,筷子是直的,这种“直”被赋予中华民族宁折不屈的精神。

不仅如此,因为手持筷子是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因此又赋予筷子有“天地人”三才之象。

总之,中国人常用的筷子被一代一代地赋予了“神”一般的寄托且完美的“审美”意识。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曾说过:“中国远古时代也曾使用过刀叉进食,不过我们民族热爱和平,在进食时如果使用刀叉,把食物切成一块块,总感觉太不雅观……中国人皆以用筷子为荣。”

简单的筷子

其实,中国人所用筷子并没有这般的复杂。虽然,筷子的起源已是无从可考,但我们还是可以追索到“神农氏”,华夏还处在神话时代时,“神农尝百草”就流传起来。五谷加疏菜应是“神农氏”“首先送给华夏子民的赖以生存的食物之一。也许,神农不仅教会人们如何种植五谷,还教会人们如何去煮熟这些食物,更有可能也把筷子这种工具带给了华夏的子民。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那时的筷子可能并不是后来的”下圆上方“样子,也没有成双成对,还可能不是一般的长短和直形。兴许,最早的筷子就是华夏子民从地上或树上,随手拾(或折)起的竹枝或木枝。

我们不是常说,“实践出真知”和“劳动创造美”吗?筷子也是在华夏子民的不断实践和劳动中得以改善和优化的。筷子之所以“成双”和“下圆”,应该是方便人们挟起食物,又之所以“上方”则是利于人们持稳筷子。而且,这种改进还应该是华夏人掌握了正确的技筷子的方法后才有的。持筷子的正确方法是:食指和中指挟住一支筷,另一根筷则又由无名指和小指托住,筷子的上方放在食指和大拇指之间。



筷子与刀叉文化不应是对抗的

中国的筷子文化本不应该比西方的刀叉文化优越多少,她只是因地域文明产生的环境而带来的自然区别而已。当下,对世界文明多少有些了解的人,他(或她)都会知道华夏文明是典型的农耕文明,而西方文明则多以游牧和海洋文明的形式出现。当然,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特定地域环境下,也是会形成特定文化区域的,这就有了世界文化中的“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等等。中国的筷子文化也如同其它中国文化一样自然烙上了华夏文明的印记,也赋予了中国人对筷子文化的特珠情感,而且这种情感更多是是出现的晚清和民国时期。蔡元培先生的慷慨陈辞就是这种情感的具体表现。不过,餐桌上的所谓筷子文化早已不只是筷子可独占的了,而是与华夏的餐饮文化或文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而不可分离。




因此,筷子在后世所形成的神奇色彩,一方面是华夏文明的演进,另一方面则是中国人给筷子赋予的可爱情感。前者是不可逆的,后者则是可以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的。

最后

回到提问的主题上,筷子的“科普”并没有那么复杂的陈述,但我们总是喜欢(添油加醋)掺杂着我们的情感来,用无限的想象力来显示自我文化的渊博。其实,真没有这个必要,“科普”就是客观地陈述现象进而介绍科学知识而已。


黄山一片云


巜抛砖引玉》。

有一句成语叫抛砖引玉,你的一知半解引来了有识之士的真知灼见。世上哪来那么多的专家学者?在《今日头条》发表篇原创作品,是一种发表欲创作欲交流欲,人是社会性的,好的中间的坏的都可能出现在头条上,雅俗共赏罢了。专家学者的文章也有谬误浅说,寻常百姓有时的见解也许独具一格。古代就有食肉者鄙的说法,在当今的社会舞台上总得有几个跑龙套的朋友。

但是社会上的话语权总是在少数人手里,所以在头条这个窗口里才有了五花八门的各式各样的声音。抖科普也是一种表现。人们在社会上生存了几十年,从事的职业也是深有体会的,发现几句真还可能有点意思。我曾发表过我工作领域的科普知识,如塑料的前世今生,如电器开关的来笼去脉,甚至扯出了半导体的鍺材料硅材料,又列出了一大堆的二极管三极管可控硅,进而把四遥产品发电机组的励磁系统也在文章里面摆了出来。那不是抖,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情不自禁的。

《今日头条》这个刊物你要发表自己的文章,还是低门槛的,在出版社出版那是要书号的,不少书的印制是自掏腰包的。你想在各种报刊发表文章,发表了有不起眼的稿费,据说非常之难的。所以我们要有容人之心。不抹杀别人的积极性,也会自己留后路。我不是专家,只是个一纹不值的工程师,抖点科普知识权当即兴表演。


刘声90883005


自媒体平台,又不是某学科的教学学堂,各抒己见,谈自己的想法或某种做法,其实很正常不过的。

专家、学者还是占少数,但他们发表的一些文章,甚至是学术方面的论文,也不见得都是对的,如从小读书就学到的达尔文的进化论,现在就有很多提出质疑,有关资料也显示,达尔文的进化文本身就有很多欠缺的地方,尤其是在漫长的进化时间段上,有断层,且无法证明,等等

呵呵!扯远了。回到现实生活中,我认为吧,绝大部分的其实都是一知半解的。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的确如此。但自媒体平台提供了大家互相学习的舞台。对我本人来讲,做自媒体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做餐饮行业差不多二十年了,在工作单位也基本都是师傅级的,自我感觉还行,也是今年开始,看看抖音,上上头条看文章等,4月初开始在头条写些有关美食方面的文章。其间不仅发现了很多领域上值得学习的美食达人,而且在我自已做的菜(本帮,川菜),看到也有同样的菜但不同的做法,还是做的更好的那种。

有时候发的文章,看到有不同见解的评论,首先是感谢,再则看看,他这见解有没有可取之处。

虽然有这么些年的经验,对自己做的菜也着自己的手法,但俗话说“众口难调”,同样一个菜,有人喜欢,有人就是不喜欢。同样的一个菜的不同的人做的手法上也不尽相同。这里没有谁对谁错的概念。我想,其他领域也应如此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一起评论着也挺好。

我是初涉头条美食领域,呵呵!还是新手一个,望各位多多关注,谢谢!


wm启航


可以肯定的说:这种现象很正常,也将长时间存在。

可能很多人不赞同我的观点,其实我也觉得这种现象不太好,但目前这样的情况会很普遍,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在头条问答中回答问题,有一定的收入,收入还比写图文要高,一些人为了收入,就会参与回答,回答的内容很多是“一知半解”,但其实也是有用的,因为更多的人是“无知不解”,有人来“科普”一下,只要他不发表谣言和错误的观点,对问题发表一些比较浅显的的认识,也可以丰富那些“无知不解”的人的知识,未尝是一件坏事。

话又说回来,我们在义务阶段的很多老师,他们对自己所教的学科也是“一知半解的,比如教小学数学的,未必懂微积分,但他只要教好小学生加减乘除即可,头条的一些”浅显“回答,面对一些”无知不解“的读者,也是有用的,这道理是一样的。

再说了,一些方面的问题要想得到非常透彻的答案,非大神不可,这些大神几乎都是本领域的研究专家,或者行业领先者,人家工作这么忙,问答的收入对他们来说也太低,能偶尔回答普及一下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就不错了,指望人家天天来科普,那是不现实的。

所以,退而求其次,能有一些”一知半解“的人来回答(<strong>前提是你懂多少知识,就答大多少,不要误导、乱回答即可),总比没人回答好。


一家之言,欢迎探讨。


老罗侃史


我觉得蛮好的,只要他们坚持写下去,因为想写好就要学习,写的过程就要思考。

我记得我曾经说过我喜欢最开始的头条,那时候能看到很多真实。

后来由于平台红利的吸引,大量搬运工,洗稿党,标题党为了💰来了。

你创造的就是头条也就变成了别人搬运的才是头条,而我们也就成了流量。

跟这些人比,我更喜欢那些一知半解的科普文字,起码是人家的想法和观点。

事实上好多人刷头条更多是为了释放情绪,太认真就输了。

不要迷信原创,也不要寻找真知灼见,当今的各种平台不过是平台和各方大神圈钱的工具。

风口上飞起来的猪,风停了依旧是猪,好好做一个观众,倒彩也是种喝彩。

起风了,拍几张照片





饮马尘烟


一知半解的人很多很多,但是如果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水平就一知半解,然后来给大家分享他的看法,我觉得对于这种情况是值得鼓励的,因为如果是那种比较麻烦的问题,一个人往往很难说的很清楚,如果大家你知道一点,他知道一点,那么这种点多了之后,就可以让一个比较全面的答案涌现出来,对于这种情况如果去冷嘲热讽,我觉得是对他人的一种不尊重,不应该那样子做。

但是还有一种人就是处于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水平差,而且他人指出了其错误,他以为这个是对他的侮辱,进而是为了争一个输赢,那这种情况就应该批评了。

指出你的错误不代表你是愚蠢的,这个道理其实网上好多人都不懂,只要是他人提出问题,就会被攻击,而且有的人还在事实面前继续狡辩,这种人真的很多。而且这种人还有一个表现就是喜欢在评论里面对人家冷嘲热讽,因为他觉得他看到了作者没有看到的地方,因此自己就高人一等了,就可以以恶意的语言去羞辱他人。

一知半解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一知半解,而且知道后还不肯承认,不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反而以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为目标,这个才是最可怕的。


大哥大杂谈


在头条,我最喜欢看评论。

现在有个很有趣的事情。

头条有些提问让人很无语,很可笑,也许这是一种模式,故意带节奏,故意吸引话题,越离谱,越能吸引大家的关注。

但是那些伪专家,故意带节奏,故意煽动,故意歪曲事情的人,不可饶恕。

也许提问者只是抛砖引玉,但愿是这样的。

有些提问,看的人很气愤,都想骂娘,反而这些提问很热门。

反观回答者,倒不乏头脑清醒,思维缜密,知识渊博之士。

所以大家要有选择性的甄别,头条的评论还不错的(*๓´╰╯`๓)♡。

事情越辩越明,总有理智之人值得我们学习,所以我最爱看评论。


北漂的虫贰


别笑农家醋酒浑!我只说明一点,知论多少,识论长短,悟于高低!这才叫三维立体世界观!人生观重于识!价值观生于知!而世界需思想高境界!知于学,而识于阅历经验!悟于思前想后,承上就下左右兼故!你只以学之知多少而论英雄是否有点不托!为什么有高知者而不智!学而不识!识而不悟!不明道理只知皮毛表象!能认智生态乾坤运行之道吗?!能明智人生健康长寿之法吗?!更无法产生治理世界之术!只从科学一种形式而知人生!识世界!悟宇宙能行吗?!道,佛,儒,三为一体整体观看世界!全息化认智才能驾驭生态!导航人生!一一一引航者!


法度之家


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东拉西扯满有意思的,长见识,增风彩。对自己心气的好好学学,不爱看的一带而过。什么东西都有它的市场,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也都大不相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喜欢就好,世间哪有什么绝对的真理,都是在互相学习和探讨。

好多专业人士,越是很用心的写他的专业知识,越没有几个人爱好。随便不用心划了几笔,却大有人喜欢。你说说,真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了。这社会不知道需要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