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做到禁止校外补课?

果果宝贝弟弟


校外补课极易造成教育的不公平、攀比心理,加大孩子压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虽然三令五申,但是当事人阳奉阴违,屡禁不止。

个中原因,老师希望通过校外补课,捞取一点外快,学生通过补课希望在升学竞争中能够占据有利位置。因此老师和学生(家长)结成了利益联盟,因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如何才能禁止校外补课?我觉得应当这样做,您看是否可行:

第一,改革现行高考录制度,杜绝以分数论英雄的录取模式。

借鉴西方先进的办学理念,大学录取采取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录取,而不单单是以分数为唯一依据。

基于国情,但是这一条很难。因为诚信体系的缺失,人情关系的泛滥,注定这样的录取模式会滋生更大的腐败和灰色链条。

第二,把校外补课作为师生一条“红线”一经触碰,便严厉处罚。

现在禁止校外补课的惩罚措施主要是针对老师,但是因为补课需求依然存在,有需求就有市场,所以教师课外补课由公开转为隐蔽。一者说明惩罚的力度不够,二者监督机制不全面。

另外,对于补课方学生却疏于管理。因此,我建议,治理补课既要严抓老师,更要堵住源头,从学生治起。现在学生只要参与校外补课,一经查实,便记录在案,备作将来高考录取时降档录取。并且加大举报力度,发动学生举报,一经查实给予学生一定奖励。

这只是一个老师为题主的问题出的“馊主意”。说其是“馊主意”,主要是因为这只是空中楼阁,画饼充饥,根本就没有实现的可能。

要想禁止校外补课,任重而道远啊!


乱语三千


我家孩子就在外面上不少课,你也可以认为是“补课”,只不过“补”的内容跟课内不太一样罢了。我就想问一句,孩子愿意去,我愿意掏钱,上课老师或者机构愿意教,我凭什么不能去?

曾经有人在头条上对我说我这样做对别人不公平,因为我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多学了,因为还有很多条件不好甚至贫穷的家庭没钱去上……

曾经还有人对我说我这是在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在毁掉孩子的童年……

还有人跟我说我这是“强跑”、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为什么要禁止校外补课?

如果说你喊的是禁止在职中小学生补课我还能理解,国家已经严厉禁止了,如果你发现还有那么你就去举报好了。可是你喊的是所有的补课我就理解不了了!我倒是很好奇这些人的心思到底是怎么想的?目的是什么?

想来想去我只想到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怕别人多学点罢了!

其实不用担心,你们应该高兴才对!

因为很多人都会介绍说自己家额孩子从来没补过课,但是一样考上了985、211大学。我绝对相信这是真,相信你们也会相信这是真的对吧?所以你们应该很同情我们这些花钱补课的人才对啊!你看我们多傻,明明不补课也能学习好,干嘛还要浪费那些钱?这不是脑子秀逗了才会这样有钱没地方花吗?你们应该可怜同情我们这些“傻子”才对的啊!——难不成你们整天喊着禁止补课就是为了解救我们?

那可能会让你们失望了……

学校老师被禁止补课了没关系,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总有人能够解决这点小事儿的,我请回家就是了,多花点钱呗。

就算社会机构都被封了,也没关系,大学生勤工俭学你会禁止吗?也会?那也没关系,花点钱而已,请老师回家教呗。

怎么样?气不气?

我们就是这么的无可救药,就是这么的“浪费钱”!

那又怎样?

你没有需求那就不用去,谁会拿刀逼着你去吗?遏制社会了!

别人有需求别人愿意去,那是别人的事儿,你操哪门子的心?花再多钱、孩子再不快乐跟你有关系吗?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恕我直言,虽然我也经历过我国的减负,那段时间真美好,不上晚自习,老师不留太多作业,同学们幸福感爆表,我记得当时正是那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热播,我每天陪奶奶一起追剧,天下太平啊。然而,其他省市没有减负的学生山东,河北,湖南,江浙的学生们依然刷题奋斗,高考,一分压死几万人,弱肉强食,你和我谈减负?用短时的快乐和漫长的后半生做赌注,现在想想,如果当初没有自制力的话,是多可怕一件事。

所以,补课这种事,我个人认为,交给市场比较合理,话说当时我人生第一次补课就遇到了非典,没上几天就取消了。


雷暴单体


实质上校外补习班,不但扰乱了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更主要的牵动了校内教师金钱利益的神经。一个堂堂正正搞教学的教师,竞竞业业工作,还不如一个随便招点补习生补课培训的教师收入多,而且不受约束,无担待。可想而知,在这样的纷围下,还有多少正式学校的教师,安心于本职工作。他们把在校工作的那点工资收入作为副业了,而主打收入却是从校外培训中得来的。

我曾知道某实验小学教师,醉心于课外补习,为了规避,把班办在家里,几个十几个不等,一年下来收入几何,大家不难想象。

还有少数教师,刚从岗位上退休,就迫不及待办补习班,这就是现实。

要想真正取消是很难的,除非高考指挥棒彻底转向。因为有市场需求,要想彻底取消,那才是空谈。


沐川华风


别再做梦了,禁止不了的。

只要有教育,就会有补课,严格来说,这不叫补课,这叫补习,是校外有偿补习。除非你可以把校外培训入刑,否则根本禁止不了。

有些人想当然认为没有了中考和高考就不会有有偿补习,不会的,只要教育存在,就会有有偿补习。

取消中考高考真的可行吗?赞成取消中考高考的,孩子一定是学渣,赞成取消英语的,孩子英语一定是渣得不得了,这是绝对的。如果取消中考高考,他们的弱智孩子就能直接就读名校了,他们想得真美。

校外辅导,校外补习班没问题呀 ,关键是相关部门要制定管理条例,谁违反的必须受罚,甚至吊销执照。比如说,课外辅导班一定要办证,收费一定要规管,两小时辅导费不得超过200元,至于对在职老师课外补习也可以监管的,不能禁止,提倡有课外补习的老师向上汇报,规定补习时间,规定补习收费,规定只能教三到五人,如有违规要接受处理。这样老师就不会偷偷摸摸去做家教了,可以光明正大地做。

别再想着禁止课外辅导了,人家不偷不抢,而且有证照资质,为什么不可以办,就是那些本身读书就不好,又找不到工作挣不到钱的家长才会仇视人家,只要有关部门做好相关的规定和巡查,管好这个市场,彼此是可以共存的。


教你孩子学英语


教师在校外补课还是不补课,主要看这两条!家长和 教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网上一直以来没有停止对教师有偿补课行为的口诛笔伐,也使得这种行为得到一定的抑制。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依然还有不少的公办中小学教师采取更加隐秘的措施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有偿补课行为,已经引起网友们的高度重视。

是什么原因导致屡禁不止呢?

(一)利益驱动

我知道的一个教师,他就在自己的家里办起来了课外补习班。两间屋,课桌满满的,学生坐下后不能弓腰。有20几个学生,基本上是一个年级的。

每一个学生500元/学期,一学年的收入就可观了!况且仅仅只是晚上和周六补习,周日休息。无非就是讲一讲试卷,辅导一下难题等等任务,不算太累的。

这个收入是额外的,在单位加班加点也没有那么多的。看到这里后是不是有人动心了?

(二)政策执行力度

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发文,命令禁止公办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并且出台具体的处罚措施。让所有的教师看到以后都惊叹不已,一些曾经参与有偿补课的教师纷纷退避三舍。

这是红线底线,谁敢触碰?否则,处分,通报,降级,降职,不能评优评先,不能晋级晋职,年度考核不合格。这意味着从此工资待遇和个人名誉都要受到重大影响。

如果某地还有有偿补课或者是参与课外补习班的行为,肯定是地方执行政策的力度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或者说执行方法有缺陷。

教师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家长的渴望值过高的问题了。

一些家长时时刻刻地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总是想方设法地提高孩子的成绩,孩子如果输在起跑线上了怎么办啊?

课外补习班就成了家长们的首选,并且,还希望孩子的老师能够亲自给孩子补习,说老师知根知底,这样针对性强,效果显著,花多少钱都无所谓。从而出现补习班屡禁不止,越禁越隐蔽的现象。

怎么禁止?看了以上的内容之后,我想大家心中已经有数了。

疏通疏解之道就在于对症下药!


中小学教育者


有一句话叫做“致于死地而后生”,还有一个词叫“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其必然向着相反方向发展。校外培训机构,它的产生、发展、兴旺都是有规律的,俗话说,存在有其合理性。教育政策的导向,家长的期望值,民办学校的逐利行为,培训机构的推销技巧等是促成培训机构的兴旺发达。到目前,决策者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升学的政策有所调整,校内托管机构逐渐完善。家长已有部分人觉醒了,认为培训班就是忽悠班。按目前情况看,培训机构己走下坡路,如果有关部:不干预,让其自生自灭,很可能会加速培训机构死亡,象房地产一样,越调控房价越稳,若放开,房价很快就升高跌落。


紫罗山水


第一,纳入征信系统,凡是有课外有偿补课的老师一经发现纳入征信系统,这个很重要

第二,立即撤销其教师资格,并驱逐出教师队伍

第三,平时教师所带班级成绩纳入考核评优晋级等一系列与其名誉有关联的

第四,加大举报监督奖励力度

第五,凡是发现有被师德的话语或者动作,第一次警告,第二次直接停职检查,第三次直接祛除教师队伍

第六,每学年举办教师测评,让家长和学生测评

我相信虽然有点严厉,但是这样的举措能大大扼杀不良之风,有钱的家庭好的乐意补课就补呗,没钱的工薪家庭你老逼人家干什么,良心在哪,挣得钱花的舒坦吗,昧着良心,愧对老师称号,立德树人,为人师表,让你的学生多年以后提起你还是竖起大拇指,别满脑子的记忆都是关于你的压迫,这个畸形的社会,映射出了畸形的思想


詹姆斯哈登二世


国家在想尽一切办法在给中小学生减负,明令禁止中小学在职教师补课,大力整改、规范补课机构,还在继续努力,相信补课之“疯”会有转变。



校外补课已成“剧场效应”,谁不补课谁就会吃亏。家长也都明白这个道理,谁不望女成凤,望子成龙呢?这样补课市场需求非常旺盛,越是打压,补课费越是高的离谱,这样导致很多老师铤而走险依然补课。市场有这么大的需求,打压了这一头,会冒出那一头。禁止教师补课,就会跑去辅导班,规范了辅导班,就会跑到网上,总之家长不会让孩子吃亏的。至少很多家长都是这么认为的,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补课,我家的孩子不补课就会很吃亏,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补课。



教育部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会说减负任重而道远,不能松懈。前不久,不是有人提出高考要考察学生德育吗。北京在搞新高考改革试点项目,高考成绩占比不低于总成绩60%,剩下的是综合素质测评。相信这样的高考改革推广之后,能够大大减少补课之风,给学生减负。

给学生减负,最近国家做出了很多,但是想一下就能做到全面禁止校外补课是不现实的事情。好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大家都会去争取,不管怎样改革,都会有培训市场,大家怕吃亏,很快就会形成剧场效应。我是这样认为的,大家觉得呢?


徽乡小居


在这个社会阶级固化的年代,怎么还会有人讨论这种祸国殃民的问题。这种人绝对是高级黑。

校外补课是对学校,特别是普通公办学校,低质量或者达不到孩子与家长预期的有益补充。

没有课外辅导班,普通学校的孩子就更没有机会赶上优质学校的孩子了。没有课外辅导班,谁为精英教育提供充足的生源。

现在大多数家庭还是独生子女,对孩子的教育投资是家庭的最大开支之一。类比投资,家长就不能满足银行储蓄利息,肯定会找收益更高的金融产品。学校教学就是银行传统业务吃存贷差,只能给很低的收益。

课外补习,就像基金,国债,股票,期货等等,根据需要和条件,总于达到客户预期收益的产品,但是风险也随之而来。

教育投资也不是无风险的,有的孩子真的不适合读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