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私下开补习班给孩子补课,有家长告发,却被老师和家长“群起而攻之”,对此你怎么看?

泛阅读


这几天在头条上面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的新闻,新闻就是对一些老师有偿补课进行了公开的惩罚,惩罚的力度非常的大,最早的惩罚力度是山东曹县的6位老师有偿补课被开除,这一个现状。

但同时我们也知道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家长所关心的,是学校的老师所关注的,因此在很多情形下,很多家长会主动为孩子寻求一些补习班进行补习,然后补习班的效果不满意,他们会联合起来去寻求任课老师的帮助,于是就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是双方自愿的行为,另一方面有的老师,或者家长却不满意别人的孩子在学习或者在课下学习提升成绩,而影响了其他的孩子在班级内的相对成绩。

那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影响了一些社会机构的收入问题,于是我们可以看到的结果就是家长,部分老师,社会机构,如果发现这种行为都会主动举报,造成的局面非常尴尬,因为在这里面有一方是积极主动需求的。

不过对于这一个现象,所有的在职老师应当清醒的看出来,既然国家有规定,那么自己就不要再冒着风险做这种事情,出现问题,得不偿失。

老百姓有一句话恨人穷,但其实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有些家长恐怕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优秀,我想大概也是基于这种心理。


宜城老师


上周的事情:我家附近一所中学,一位初三数学教师。临近中考,决定在孩子们放学后,每周两天给班级需要的孩子义务免费补课、答疑。由于时间比较晚,需要家长需要给孩子送餐(老师晚餐自备)。于是就有家长投诉到教育局(不知道家长投诉的是什么理由。),教育局到校了解情况,此免费班不了了之(可能有人会说,你怎知道他是免费的。只要你在猜疑,我说多少你也不会相信。但是,不会有老师傻到在学校组织补课并收取课时费的)。他们班的孩子及家长,恨死他了。他不愿送饭,又不愿他家的孩吃亏(他家的孩子因为他无法参加,又不愿孩子饿肚子),于是,大家都上不了。您看看,教师还愿意免费给孩子补课吗?


悟800911


这周二下午,我们又举行了师德师风建设启动仪式,这次从省里开始抓起,历时半年,谁如果被举报查出,先停职接受调查,再吊销教师资格证。可以说史上最严!

举报电话会贴到校门口,方便家长和群众举报!

如果因为担心教师穿小鞋,打击报复等,尽管放心,“先停职”让你绝无后顾之忧。

以前打击并不严厉的时候,也出现了很多情况。

有一年暑假,有学校根据举报也查出过几个老师,取消他们本年度评优选先的机会,通报批评。结果这几个教师竟然不服,多次找到学校,威胁要把学校上晚自习,周末集体补课事情也举报出去,并且多次扬言要报复,有的家长也跟着起哄,支持自己老师,给校长打电话,要求撤销对老师处罚!

去年寒假吧,本地某学校想晚放假几天,集中上几天课,结果被几个学生捅到了本地的自媒体上,问这是不是符合规定,一时间舆论哗然,学校马上叫停!这部分大部分人是赞成学校晚放几天假的,钱不钱不说,起码孩子多学点。



其实家长对于补课的意见,主要集中在教师私自办补习班上,对于学校层面举报的诸如晚自习,晚放假,早开学等形式办的辅导班绝大部分家长支持,因为都是学校老师教,收费也低廉。但这方面的辅导班已经没有了,单位执行还是很严格。

教师私自办辅导班被家长告发,却被老师和其他家长群起而攻之,有三点需要注意:

1.家长举报告发,遭到群起而攻之,谁泄露了举报者的信息,这个是很严重的事情,举报者信息严格保密是最起码的规定。举报家长完全可以到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查出泄露举报者情况的单位和个人,严肃处理!

2.惩处力度不够严厉,部分家长乘机向老师示好,因为被举报后,教师一般会受到警告不能评优选先,不能晋级职称等处罚,有些老师早就进上职称了,对于评优选先也不感冒,那么这种处罚近乎没有,并没有实质性的损伤。教师该怎么教还怎么教,很多家长看透这一点,索性表明态度支持教师,以求对自己孩子好点!



3.孩子确实需要补课,家长确实有这方面的要求,教师碍于面子被迫办班,结果让部分家长举报,如果确实处于这种情况,老师恼火,家长着急,群起而攻之,甚至态度恶劣,是可以理解吧。

比如说,我朋友孩子,今年高三,功课那么紧,学校不敢早开学,一直等到过了十五,和小学一个时间开学,急得家长坐卧不安,花大价钱托上人找到老师辅导。也真是没有办法呀!

有考试,就有竞争,就有领跑者,就有勤奋者,就有补习者。即使再严格,依然有开办者,因为市场需求在,就不可能绝迹!



理理思路,1.严肃追究泄露举报者信息的单位人员责任。2.处罚不够严格,教师安然无恙。3.确实有需求,你阻挡了人家前进的道路。

举报有风险,告发需谨慎!别做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其他的大可一笑了之,高枕安睡!


教育锋线


这里的补课指的是有偿补课。家长带孩子去老师那里补课,自然是因为需要,辅导机构教师的水平家长们也是心知肚明,能让自己班上的老师给孩子补课,是很多成绩不好的家长的心愿。告发老师的家长跟老师的关系一定不好,再者就是他家孩子不需要补习,又担心老师把主要精力放在补习班,影响了他家孩子的学习。

一、低工资使一些老师不得不去触碰红线。

老师私下开补习班这是教育部门严令禁止的。可是为什么有些老师还是要触碰这条红线呢?大概是因为每个月2000+的工资难以养家糊口吧,今年广西教师招聘遇冷,预计招聘2万人,2749个岗位无人报名,6086个岗位达不到1:3开考比例。其实教师的收入低,压力大,是不少年轻人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

二、开补习班,补课,在一定层度上,家长,老师互利共赢。

说实话,我知道有些在职老师开过补习班,进行有偿补课,当然学校严禁这样做。但是其他职业的人可以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知识变现,搞副业,老师为什么就不能利用自己的知识去给有需要的学生补课呢?既然是下班后补课,花了时间,花了精力,付出劳动,有点回报似乎不算过分吧?这也许是有偿补课老师的心理想法吧!

一个班50多个学生,学生基础不同,知识接受能力高低不同,家庭情况不同,有些孩子学习就是很吃力,而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很重视,但是自己没时间或者辅导不专业,此时,就希望有专业、值得信懒的老师来给孩子补补课,而在职老师恰好满足了家长这一愿望。

三、告发老师,对有些家长来说弊大于利。

老师开补习班,自然是知道后果,一旦事发自己就有可能丢掉饭碗,很多家长知道而不告发是因为理解老师的困境,这个班的学生也会失去这个老师,家长们不希望换老师。有的家长还靠老师给孩子补课来提高成绩呢!有人告发,需要给孩子补课的家长又要去寻找新老师,新的辅导老师说不定不专业,费用还高,家长当然不乐意了。

由此可见,老师和家长群起而攻击告发者也就可以解释了。

关于有偿补课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


云儿悠悠教育


坊间一直流传的老师课上不讲课下讲,这个其实不真实,也没有证据,课上讲的必定是课程标准要求的,符合大纲的,需要教师讲完的,教师这个行业因为职业的原因还是比大部分的人都有责任感的,所以课上不讲课下讲是对老师的一个诽谤。老师外出有偿补课,是逐利的行为,但是有需求才有供给,现在学生考学压力大,从幼儿园升小学就开始竞争,尤其一二线城市明显,这就催生了家长寻老师补课,培训班的老师跟学校的老师还是有差距的,学习方法、解题思路、考评点学校老师都了解的比较透彻,所以家长找培训班也明确要求要在职老师,因为她们知道什么好什么不好,好的培训班也都是打着在职老师授课才比较吃香。现在老师也属于高危职业,学生打不得骂不得,老师家长似乎站到了对立面,老师不敢管,所以不愿意管,因为不确定哪里就藏着一颗炸弹,直接断送自己辛辛苦苦半辈子的职业。尽心尽责的严师少了,顺其自然的老师就多了,这个不能太苛责老师,社会风气都在改变,对学生要保护,要鼓励,要爱护,不能批评责罚,孩子有自尊心,对家长要尊重,对领导要完成任务,可是对那些一线上的教师,却没有一个敢出来保护他们,社会对老师没有了打心眼里的尊重,教师已经从神坛跌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原本教师只要教好学生就可以,现在还要应付家长,还要小心翼翼对待学生,还要应付各种检查,真是任务繁多。都觉得教师清闲,就该拿低工资,那对那些劳心劳力的班主任、常规任课老师不公平,凭什么科技人员拿高工资就理所应当,知识的载体,传播者教师就必须拿着微薄的工资呢。其实大部分家长挺尊重老师的,尤其是八零后九零后,基本都大学毕业,比较理性,素质很高,懂得尊重老师就是尊重知识。任何队伍里都会有渣子,各行各业都有败类,教师的队伍里肯定也有坏的,毕竟人是会变得,本质也是不易察觉的,所以不能因为一个苹果烂了一个点,就直接扔到这个苹果,只要抠掉这个坏点就可以了。社会的良好风气是靠每个人传播正能量,你想要好的你首先的做好的,支持好的,不只是学生需要鼓励,家长需要尊重,老师也需要鼓励,也需要尊重。总是一味的批评打压并不是好的解决方法,除了打击工作积极性,没其他作用。


言者89


老师私下开补习班给孩子补课,有家长告发,却被老师和家长“群起而攻之”,对此你怎么看?

一、皆为利来!

部分中小学在职教师“办班补课”、“有偿家教”、“课内不讲课外讲”等等问题一次次地被全社会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为什么这种现象屡禁不止呢?其实原因并不复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司马迁

1.补习是一种长期难以满足的市场需求。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加上每一个家长望子成龙,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伍,不要输在了起跑线上的思想观念,这从根源上造成了应试教育的盛行。应试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标准粗暴简单,那就是唯分数论,学生为了考高分,要不断地学习如何应试。家长对孩子的成绩的关注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孩子学习成绩再好,都担心会被别的孩子追上;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就更加焦虑不安。为了孩子,花再多钱也在所不惜,请老师补习,以期能考上好的学校。

2.微薄的收入促使部分教师违规补习。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教师的工资收入在社会上属于中低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价飞涨,消费支出大,特别是年轻教师,面临找对象成家的压力,都会促使他们有开班补习的想法。

3.孩子的老师补习仍然是较好的选择。虽然社会上补习机构不少,但大多都是借补习之名,行着谋利之实,教学质量良莠不齐,让家长雾里看花。家长对孩子的老师比较熟悉,如果能补课,当然选孩子的老师啦!他们对学生知根知底,知情知性。孩子成绩好不好,优势弱势是什么,学习进度到哪啦等等都了如指掌。甚至有些老师不肯补课,家长就软磨硬泡,反复上门请求,请不到老师就不罢休。

二、互利联盟!

部分开班补习的在职教师和家长结成了相互依靠的互利联盟,这种联盟在补习期间牢不可破,家长提供报酬,为教师保守秘密;教师尽心为学生补习,以期获得双赢的效果。但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没有不透风的墙,教师开班补习的违规行为迟早要被他人知晓,这里包括了看不惯教师违规补习,或者想找老师补习而实在是家庭条件不允许的家长,告发在所难免了。

三、群起攻之!

补习教师和家长互利联盟受到破坏,利益受损,他们对告发家长群起而攻之也就不奇怪了。

四、重拳整治!

有偿补课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形象,如今,这种现象到了不能不下重拳整治的时候了。3 月22 日,长沙市《在职中小学教师违规补课专项整治方案》出台,这个史上最严格" 禁补令" ,不仅大范围多角度禁止了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参加补课培训,还欢迎社会各界进行举报,举报将获得奖励。


师云风马牛


心理扭曲、畸形化的老师和家长

国外有教育界人士老说中国教育这了呢了,人家说的有错吗?

中国孩子一天上学时间是全世界最高的,几乎一天24小时中的一半都花在学校里,可结果到头来呢,所有的孩子都是为了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去的。其他国家的孩子们知识、技能和实践均匀,可是中国的孩子呢,除了知识什么都没有(可能中国的孩子们在个人道德上要高一些)

有人说了,我们是人口大国,学生多,而且教育资源不均匀什么什么问题。

这是给自己不会搞教育找借口!

举个简单的例子:学校的实验室。可以问问现在的学生初高中三年里真正亲手做过实验的有多少?一个实验室可能就二三十个器材但要几十个学生用甚至更多,何必要照顾每一个孩子的需求呢?有些学生根本对实验不感兴趣,你还要让他去做这个实验,这不就是赤裸裸的浪费资源吗?

有人说了,万一学生心里不平衡呢?现在的学生心理哪有呢么轻易地不平衡?

可能对于小学生来说,做个实验是很吸引人的事情,但对于初高中特别是高中生来说,对理科不感兴趣的学生对于做实验要么反感、要么没兴趣。

我们总在用大人的思维去考虑孩子的感受,要照顾每一个孩子的公平、要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也不看看学生看到实验器材都是些什么状态。

中国教育就是一种想当然的模式,领导们开个会,会上把学校说的多么多么好,学生怎么样、老师怎么样、学校的硬件设施怎么样。怎么不去听听学生们私下都怎么评价学校!

很多学校在升什么师范高中的时候总会出一些奇葩规定:各班垃圾桶不准有垃圾;中午学校不准学生在教室休息,也不准留校;操场不准打篮球、踢足球;走路不准低头;黑板必须擦干净;我都想知道你办学校是给谁看呢?是给领导看呢!

学校的虚荣,把办学的本质都改变了。现在学校都把中高考上线率当做头等大事,让每一个孩子的分数得到提升。丧不丧心病狂啊,学生为了一张通知书得累成什么样子啊!上线率一公布,新生的家长都往“好学校”涌,给钱什么的有一处是一出,好像在中国家长的心里,能教出考高分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变态不变态啊,好老师的标准就是这吗?那孔子的牌匾还保不保得住?

你补课本来就是你老师的不足,规定的时间里没教好学生,课下占用学生的时间,你早干嘛去了?还有家长,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高,就不会发掘一下孩子其他方面的特长?你的孩子就要跟你当年一样靠高考出人头地?


灵昊楠羽


上课所有学生到场,补习班只有交钱的学生到场,补习班是人为造成不公平。

老师教学生是工作,是职责。上课讲不好,是能力问题。上课不好好讲,补习班讲,是道德问题。

学校组织的考试、排名,老师是出卷人,是裁判。同时老师又是教练,交钱补习的成绩好,不补习的自然成绩差。补习班到底是补习,还是索贿?还是用考试刻意制造出的商机?

教书育人本是高尚的事,是传播自身知识和思想的价值体现。如果是商业教育,你这么做无可厚非,学知识必然要付出代价。

但这是义务教育,是国家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是给穷人改变命运的机会。破坏教育公平,就是在制造社会矛盾,制造未来的阶级斗争。这不是一件小事,这是国家的根基!


翻滚吧前浪


国家已经明令禁止在职老师有偿补课,这个老师私开补习班的行为肯定是违规的,家长告发没什么可以质疑的。教育局不应该泄露举报人的个人信息,让举报人处于尴尬境地。



这位家长告发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1. “被自愿”补课

这种现象我听说过,任课老师和家长沟通:你们几个孩子这门功课偏弱,我课后单独给补,费用你们看着给。看似不强制,可老师都开了这口了,家长能不识趣?钱肯定要给还得比市面价格高一点。如果在校外补课,你是消费者你有充分的去留权。在任课老师这里补,效果好不好的也只能忍了。



2. 老师课上不讲重点,留到补习班讲

这种现象网传有,但肯定也是极个别。如果真遇到这样的,确实挺可气的。



3. 不参加补课的受到不公正待遇

没有参加补课的,除了听不到重点,可能还会被老师刁难。



4. 认为老师应该无偿补课

不排除也有这样家长的存在。



老师和其他家长群起而攻之,肯定也是出于他们的利益。
老师被举报,肯定是要受到处理,还直接影响了他的收入,当然火大。

其他主观上愿意补课的家长,原本正常的生态环境被打乱。告发使他们的孩子不能继续原先的补课。他们一定是反感这样的异类。



我的观点是在职老师有偿补课行为是一定要禁止的,如果老师嫌收入低,他们可以辞职出去开办补课机构。在这个岗位上就得遵守规则,为人师表。
老师有没有违规补课,教育局应该要求各学校严格自查,对于举报家长的个人信息有保密义务,防止打击报复行为的发生。

倾城小团圆


各取所需,打破者,必遭围攻。


一、利字当头,顶风而上

有一些老师看到家长和学生,有上补习班的需求,顺势私下开办补习课,赚取额外收入。

家长为了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也愿意支付金钱,参加补习班。上谁的班都是需要钱,还不如上老师开的班,你需我有,一拍即合。



二、告发家长的心理

参加补习班的学生,一般是学习成绩属于中等水平,他们渴望突破自己,需要老师额外的辅导助力。

会告发的家长,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学习优秀的,另一个是成绩极差的。

优秀学生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能力,已经很好了,没必要再花钱去补习,掌握的知识了。他担心的是中等学生,参加了老师的补习班,学习成绩提高后,对自家孩子形成危险,如排名,奖励等。加上有明文规定,不允许私办补习班,向有关部门举报,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而成绩落后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抱希望了,更不愿意出钱拯救他的成绩。要不全班同学的分数上去了,不是更显得孩子无能,家长面上无光嘛。干脆大家都别学,不要一百步笑五十步了。

说白了,是红眼病在作祟。自己不上进,也要拉着别人陪着自己堕落。



三、围攻在所难免

告发后,补习班办不下去。供需关系被打破,断了老师部分收入,等于砸人饭碗,能不数落告发者吗?

孩子们本来可以好好补习,成绩刚开始有出色,指望着更上一层楼。一下子,不能补了,希望瞬间破灭了,家长心中的怒火只能朝告者发了。



看着告发是公心,实则是藏着不可告人的私心杂念。有需求就有市场,告发禁不住市场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