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為此警告英國,冷落德國,“一帶一路”卻越來越“吃香”

近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訪英時,對華為參與英國5G網絡建設指手畫腳,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惡意抨擊,並對昔日的盟友提出了警告。但英國並不買賬,英高官連日表態:支持“一帶一路”倡議。

美為此警告英國,冷落德國,“一帶一路”卻越來越“吃香”

塞德維爾(圖源:歐洲新聞圖片社)

據報道,就在蓬佩奧說出這番話的同一天,英國內閣秘書、首相國家安全顧問塞德維爾正在率領一個常務次官代表團訪問中國。

“英中是‘一帶一路’天然合作伙伴。”5月8日,塞德維爾在北京如是說道。他表示,英方支持“一帶一路”倡議,願意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合作。不僅如此,他還高度評價中英關係,稱願同中方共建“黃金時代”,期待雙方加強部門間交流,促進兩國各領域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

5月9日,在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會面時,塞德維爾再一次重申:英方高度重視發展對華關係,支持“一帶一路”倡議,願同中方深化合作,推動英中“黃金時代”不斷髮展。

顯然,塞德維爾的態度與蓬佩奧的期待形成鮮明對比,也愈發意味深長。

這當然不是蓬佩奧第一次跑到其他國家對中國指手畫腳。

在英國之前,蓬佩奧於4月中旬出訪智利、巴拉圭、秘魯和哥倫比亞等拉美四國時,不忘替智利等拉美國家擔心中國在當地的經濟影響力。

然而蓬佩奧前腳離開,秘魯後腳便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倡議諒解備忘錄,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新夥伴。

美為此警告英國,冷落德國,“一帶一路”卻越來越“吃香”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在北京舉行。智利總統皮涅拉致辭。(圖源:新京報)

智利總統皮涅拉更是於4月24日訪華並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並在訪華時稱“一帶一路”讓基於幾千年的古老絲綢之路煥發出新的活力,智方願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

如今,英國對“一帶一路”的最新表態,如同昨日重現般,將美方部分人士的醜態暴露無遺。

就在遊說警告英國吃了閉門羹後,最近,美國的一個傲慢無禮的行為讓德國也憤怒了。

5月7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最後一刻臨時取消了和德國總理默克爾既定的會面計劃。

美國務院給出的理由是“緊迫問題”。然而這一理由並不能說服德方,德國《南德意志報》刊文稱:德美友誼已成廢墟。

美為此警告英國,冷落德國,“一帶一路”卻越來越“吃香”

資料圖:德國總理默克爾(圖源:中新網)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前,默克爾來到德國漢堡考察工作,在講話中多次提及“一帶一路”倡議,並讚揚“一帶一路”倡議對漢堡港發展的顯著作用。

一邊是憤怒,一邊是讚揚,釋放了重磅信號。

按美國國務院此前發佈的公告,蓬佩奧計劃在美國時間7日抵達德國首都柏林,與默克爾及德國外交部長馬斯舉行會談,討論有關烏克蘭、俄羅斯、敘利亞等問題。

然而,這個計劃在最後一刻被取消。蓬佩奧臨時去了巴格達。

從外交的角度講,蓬佩奧的行為惹怒了德國。默克爾的辦公室強調取消會談的是“美國一方”。

美國《華盛頓郵報》援引蓬佩奧飛往伊拉克途中的話稱,“我想去巴格達和那裡的領導人交談,向他們保證,我們隨時準備繼續確保伊拉克主權獨立國家的地位。並敦促他們與約旦和埃及達成能源協議,以便減少對伊朗電網的依賴。”

BBC評價稱,此次訪問是在美國航母部署到中東地區之後幾天進行的,有官員稱此舉旨在應對伊朗對美國軍隊及其盟友的威脅。

這就更能理解德國的憤怒了。在美國利益面前,一場外交會晤說取消就取消了,連給出的理由都很牽強。

德國《世界報》指出,以“緊迫問題”為由,這一解釋很“模糊”。《南德意志報》直接批評蓬佩奧的行為“無禮”,並指出美國和德國之間的友誼已經是“廢墟”。

針對伊朗問題,美國和歐洲盟國其實也存在巨大的意見分歧,歐盟並不同意美國對伊朗實施制裁,並且也反對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美國一意孤行,無疑讓歐洲的安全利益遭受了進一步損害。

無視盟友的利益訴求,這顯然會導致美國和歐洲盟國的友誼“翻船”。

美為此警告英國,冷落德國,“一帶一路”卻越來越“吃香”

德國聯邦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圖源:德國廣播電臺)

在“一帶一路”問題上,美國和盟友的矛盾也很大。當初意大利宣佈要加入“一帶一路”時,美國就曾強硬施壓。而在上個月26日,來華參加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德國聯邦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表示,歐盟內幾個大國想通過集體形式,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

阿爾特邁爾在如此盛大的外交場合“官宣”這一消息,是默克爾託他帶的話。

柏林,漢堡,不萊梅是德國三大州級市,漢堡是德國第二大城市,也是德國最重要海港和外貿中心、第二金融中心,是德國重要交通樞紐,歐洲最富裕城市之一,同時是新聞傳媒中心與工業製造業中心,被譽為“德國通往世界的大門”。

美為此警告英國,冷落德國,“一帶一路”卻越來越“吃香”

中歐班列直達漢堡(圖源:新華網)

按照漢堡市經濟促進局提供的數據,中國是漢堡港最重要的貿易伙伴,約550家中資企業在漢堡設有總部或分部。統計數據顯示,德國對華貿易中,大約一半的進出口貨物需要經由漢堡港轉運,漢堡港集裝箱總吞吐量約三分之一是往來中國的貨物。

眾所周知,由於美國的政治因素存在,歐洲國家就算以各種方式參與了“一帶一路”並受益,也不敢高調讚揚,像默克爾這樣,先是拖阿爾特邁爾放出口風,又選擇在一個有代表性的城市再次強調“一帶一路”倡議對德國的作用,這個信號非同一般。

來源:排頭兵(ID:gfsbjjh)綜合北京日報、參考防務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