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記:南方人用一把糯米告訴你,北方人太不會吃了!

小編身邊的南方朋友總在抱怨北方什~麼~都不好吃,啥啥都吃不著。到底是什麼給了南方人自信?我們先用糯米給北方的朋友們抱個不平!


糯米為什麼那麼黏?


糯米,是具有糯性稻米的統稱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支鏈澱粉,它溶水後,分支眾多的分子鏈會把彼此抓在一起,產生彈性和延展性,更容易塑形,糯米米粒或者磨成粉,天然適合做成各式點心,口感彈滑軟潤,令人愛不釋口。

在我國,由於地域差異,南北方對除了南方習慣叫糯米北方習慣叫江米或黏米外,連做法也是各有千秋。

美食記:南方人用一把糯米告訴你,北方人太不會吃了!




糯米在北方長什麼樣


能砸人的黏豆包

東北冬季麵食。黏豆包分為兩種,黃米麵糯米麵。麵糰包上紅豆沙,上鍋蒸熟,放在冰天雪地的室外保存,凍硬的黏豆包可是東北小孩打架的武器~(誤)吃時直接回鍋熱好,蘸白糖。

美食記:南方人用一把糯米告訴你,北方人太不會吃了!




驢打滾兒(豆麵卷兒)

北京小吃,東北又叫豆麵卷兒。最正宗的要用黃米麵,但現在不少都用糯米粉替代,蒸熟的麵糰卷裹紅豆餡,外面粘上炒熟的黃豆麵。

用自制的芝麻糖配著吃最好,芝麻焙熟擀成粉末,放上青梅末、白糖、冰糖渣和糖桂花,一起拌成芝麻糖。

美食記:南方人用一把糯米告訴你,北方人太不會吃了!


麻團

麻團是油炸而成的。糯米糰子沾上白芝麻入油炸,餡料有無都可。南瓜泥、紫薯泥、紅薯泥和糯米粉一起和麵,用紅豆沙作餡。

美食記:南方人用一把糯米告訴你,北方人太不會吃了!




元宵

元宵和湯圓長得很像,但它們的做法不一樣。湯圓是包出來的,元宵是滾出來的。切成小塊的餡料放篩子裡一層又一層地裹上糯米粉,入油炸,元宵不及湯圓那般細膩爽滑。

炸元宵油溫不可過熱,用牙籤扎幾個洞可防爆開

美食記:南方人用一把糯米告訴你,北方人太不會吃了!


糯米在南方長什麼樣


南方的年夜飯主食——湯圓

南方人看北方人:你們不管過什麼節,都吃餃子,真沒創意!

北方人看南方人:什麼?你們過年竟然不吃餃子,吃湯圓?簡直不可思議!


就像北方的餃子裡盛滿了祝福,南方的湯圓裡,也包裹著團團圓圓的年味。常見的湯圓有以下幾種:

有餡湯圓:花生、黑芝麻、紅豆沙、堅果仁。把糯米粉和成麵糰,像包餃子一樣將餡包入揉圓。

無餡湯圓:水磨糯米粉搓成小球,糖桂花、花茶、桂圓紅棗湯、紅豆沙、甜酒釀做湯。

水果湯圓:紫薯、紅薯、獼猴桃、芒果、菠蘿、草莓、火龍果、橙子、黃桃、榴蓮,水果打成汁和糯米麵,或像榴蓮直接包進麵糰裡,再偷懶些無餡小湯圓和水果塊一起煮。


美食記:南方人用一把糯米告訴你,北方人太不會吃了!



粢飯糰

江南小吃。粢飯、豆漿、油條、大餅被稱為上海傳統早餐的「四大金剛」,像做壽司一樣,糯米配大米蒸熟,捲進榨菜、肉鬆和油條,撒上黑芝麻,做成紡錘狀。


美食記:南方人用一把糯米告訴你,北方人太不會吃了!



糯米燒賣

吃慣了肉燒麥,初到南方驚奇地發現燒麥居然是包著米的,餃子皮或餛飩皮包上蒸熟調過味的糯米,上鍋蒸,肉丁和香菇很誘人。


美食記:南方人用一把糯米告訴你,北方人太不會吃了!



青團

江南的清明節點心,草頭汁與糯米粉調和,包進豆沙餡、芝麻餡,做成小孩拳頭大的綠色糰子。做青團的野菜一般有三種:泥胡菜、艾蒿、鼠麴草。

美食記:南方人用一把糯米告訴你,北方人太不會吃了!



糯米蛋

把調了肉丁、香菇的糯米塞進流出蛋清留下蛋黃的生鹹鴨蛋裡,包上錫紙煮熟。剝開蛋殼,糯米裹著金燦燦流著油的鹹蛋黃,饞嘴貓要小心被燙到哦。

美食記:南方人用一把糯米告訴你,北方人太不會吃了!





豆皮

此豆皮不是大豆製品了,而是糯米做的。湖北的小吃,多做早餐。用糯米、豌豆、榨菜、冬筍、香菇、雞蛋、肉末一起炒出來的。在武漢只待過三天,但愛上了香糯的豆皮、長江的風和武大的操場電影。

美食記:南方人用一把糯米告訴你,北方人太不會吃了!




心太軟(糯米紅棗)

糯米麵搓成小條塞進去核的紅棗裡,emmmmmm竟然還有這種操作?看著就很賞心悅目了有沒有。

美食記:南方人用一把糯米告訴你,北方人太不會吃了!




餈粑

熟糯米飯放到石舂裡用石錘或蘆竹搗成泥,形狀可以團成球、壓成片、捏成餅。裹黃豆粉,蘸紅糖稀、蜂蜜、白糖、芝麻、花生碎。吃法多樣,直接吃,烤著吃、煎著吃、煮著吃、炸著吃。

美食記:南方人用一把糯米告訴你,北方人太不會吃了!



葉兒粑

四川小吃。糯米粉包進肉餡、芽菜餡,用巴葉、玉米葉包裹蒸熟,帶著葉子的顏色和清香,鹹甜兼備。

美食記:南方人用一把糯米告訴你,北方人太不會吃了!



糯米餈

糯米粉和砂糖做成麵糰,開始包餡,什麼紅豆沙、花生、蓮蓉,統統可以往裡包;或者不包餡,把紫薯、紅薯、南瓜搗成泥,一起跟糯米粉和麵。蒸熟後滾上椰蓉,好看又好吃的糯米餈就做好啦。

美食記:南方人用一把糯米告訴你,北方人太不會吃了!




南北都有的粽子,又是甜鹹黨鬥爭的主戰場


提起糯米做的食物,必不可少的就是統御美食界數千年之久的粽子,南北甜鹹大戰每年都會上演一場,紅紅火火不停不歇。要我說,甭管甜的還是鹹的,好吃就行了唄!

市面上常見的粽子種類,有紅棗、蜜棗、葡萄乾、紅豆、豆沙、鮮肉、臘肉、蛋黃、香腸、火腿、雞肉、香菇、板栗、鹼水等。北方的甜粽簡單些,最偷懶的辦法,往糯米里面塞幾顆棗子就夠了,而南方的鹹粽要講究得多,餡料多樣工序複雜,古代嘉興的粽子更是天下一絕。

美食記:南方人用一把糯米告訴你,北方人太不會吃了!


左邊南方粽,右邊北方粽。以前,南方粽多為三角錐形,北方粽多為長形。沒想到很久以前在形狀上就鬥了起來


向南方的朋友道個歉,北方確實啥都沒有

喜歡本文的小夥伴別忘了點擊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