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美食,你吃了嗎

南郊外,風河邊,艾草碧連天。野生艾草蓬蓬勃勃地鋪滿了大地。不少小夥伴又開始了一年一度的保留節目——出門採艾。


春天的田野裡,生滿了綠瑩瑩嫩秧秧的艾草。有的單獨成片,有的跟青草、野牽牛花等生長在一起,微風吹過,滿世界都飄浮著幽淡的清香。


玉林美食,你吃了嗎


採摘下大把嫩得還可以滴下汁液的艾草帶回家。拿回來的艾葉,可以用來驅蚊、治病、祛邪保平安。還可以做艾葉餑。


艾葉餑,也叫艾葉餈粑。這是玉林民間在清明常吃的傳統美食。


玉林美食,你吃了嗎

艾葉餑是常見的美食


張園,每年春天都會為家人做艾葉餑。她說:“小時候,每年清明,奶奶都會給我們做餑,那時候叫饅頭餑。這二十多年來,隨著養生習俗的興起,慢慢興起將艾草和入饅頭餑中的做法,稱為艾葉餑。艾葉餑一來顏色清新漂亮,孩子們都喜歡吃。二來有益健康。艾草本身有防疫祛病的功效,而且,現在女孩子吃冷飲太多,容易導致宮寒,吃了艾草可以暖宮。”

玉林美食,你吃了嗎


小時候,張園的奶奶用的是一直以來流傳下來的傳統做法——將粘米粉和糯米粉按照一定的比例搭配。這樣做出來的餑,剛出鍋的時候鬆軟,但一旦涼了,咬起來就堅實發硬,口感不好。張園在這個基礎上做了一定的改良,將粘米粉替換成澄面。這樣蒸好後的艾葉餑,就算放置兩三天,口感還是柔糯彈牙,非常可口。

玉林美食,你吃了嗎


玉林美食,你吃了嗎

今年,張園沒有去郊外採艾,而是選擇到街上的草藥行購買艾草。艾草清洗乾淨,加水煮熟,葉子由翠綠變成墨綠,和水打成艾葉泥。粘米粉和澄面按比例放入盆中,緩緩倒入艾葉泥,加入適量白糖與少許花生油,攪拌揉搓,揉成光滑的淺綠色面胚。醒好面胚後,切成一個個麵糰。


玉林美食,你吃了嗎

用艾草打成泥,揉搓成麵糰。


芝麻、花生小火炒香碾碎,加入白糖拌勻,捏成餡料小球。取一個麵糰,捏成碗狀,放入餡料,收口輕輕壓成圓形,一個艾葉餑就做好了。


玉林美食,你吃了嗎


蒸籠裡墊上專用的蒸紙,艾葉餑一個個依序放在紙張上,隔水蒸10到15分鐘,即可蒸熟。如果條件許可,還可以用芭蕉葉子墊來蒸,吃起來更為清香。無論是用紙張還是芭蕉葉,都可以抹少許油,防止餈粑粘葉子太緊。


玉林美食,你吃了嗎

蒸熟的艾葉餑油亮清新。


蒸好的艾葉餑由淡青色變成深綠,泛著清亮的油光。拿起一個熱氣騰騰的餑,白汽伴著一股濃香,繞鼻而來。咬一口,餑鬆軟柔嫩,包裹在裡面的白糖融化成為了半流體,夾著花生芝麻的餡兒,異常香甜,吃起來滿口清香,還帶著一種特殊的甘味,讓人慾罷不能。


在以前,人們會在掃墓的時候帶上艾葉餑,肚子餓了就可以拿出食用。


玉林美食,你吃了嗎

艾葉餑帶著春天特有的清香

生艾草有種獨特氣味,但一旦做熟,氣味就變得清香宜人。包裹其中的餡料也可以換成其他任何自己喜歡吃的材料,如鹹蛋黃肉鬆、豆沙等。肉食素食、甜口鹹口,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


艾草的食法多樣,除了做艾葉餑,還可以做其他的食物。有商家甚至可以做成全艾宴。


玉林美食,你吃了嗎

艾草做成的糕點


一鍋青團,蒸出漫山遍野的浩蕩清香。一點草本的微澀,一抷植物的甘甜,把明媚春天,毫不吝嗇送入唇齒間。


玉林美食,你吃了嗎

艾草之傳說

玉林美食,你吃了嗎


艾葉草,又稱稱艾蒿、艾草,是我國南方普遍都有的一種植物。在廣西,更是直接用艾葉草的葉子包米飯來做著吃。艾葉防瘟疫有著幾千年的歷史了。


中草藥可以就地取材,因此艾草成為那個時候防瘟疫的功臣,現代醫學藥理證明艾草是一種抗菌抗病毒的藥物,其對病菌有著抑制和殺傷的作用,而且對呼吸系統疾病也有防治的作用!

玉林美食,你吃了嗎

來源|玉林日報微報、容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