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全力打造有机旱作农业核心区

去年以来,朔州市农业农村局围绕“2+7+N”现代产业体系,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农牧循环、三产融合,以调结构、增效益、创品牌、强基础为重点,全力打造有机旱作农业核心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加强组织领导,专门成立朔州市有机旱作农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工作中的问题和重要事项。制定实施意见和行动计划,印发了《朔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的实施意见》,提出全市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农牧结合、种养循环为路径,走出一条生产生态和谐相融、特色产业高效发展的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新路。强化科技支撑,大力推进良种引繁、耕作技术、高效模式、设施农业等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全市先后有1000多名“三农”干部活跃在春耕备耕现场和田间地头。建立了“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择了产业基础较为完善、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发展潜力较大的600个村,每村选派1-2名农技人员长期驻村服务。聘请了省农科院、山西农大、省农业厅等专家教授38位。组织实施了省级农业科技计划项目12项,共引进新品种58个,引进农业先进技术63项。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21个,精准选育农牧业科技示范主体1440个。注重品牌建设,目前全市共有38家企业(合作社)申报“三品”认证,申报认证产品64个,申报认定产地面积153470亩。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实现了“零”突破,共有8家企业申报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申报绿色食品认证13个,有机农产品认证2个。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定10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面积认定2万亩,养殖规模6万只。抓好有机旱作农业试点建设,按照《实施意见》要求,在全市六个县(市、区)创建了32个有机旱作农业示范片,重点做好“一县两片”试点任务建设。山阴县被列入全省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怀仁县的绿豆、平鲁的红山荞麦列为全省有机旱作农业示范片。山阴县引进抗旱新品种10多个,先行试点种植有机谷子6万亩,与山西农大合作建设了有机旱作农业谷子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与省农科院合作在山阴县合盛堡乡打造了1.5万亩富硒有机旱作农业基地;怀仁市有机旱作农业示范片种植绿豆1200亩;平鲁区有机旱作农业示范片种植荞麦1800亩,全市施有机旱作农业技术的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

日前,经县级申报、市级审核推荐、省级公示后,我市被确定为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市,应县蔬菜有机旱作封闭示范片、右玉燕麦有机旱作封闭示范片被确定为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今年,我市将抓紧时间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强化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示范创建工作取得实际成效。同时,推进有机旱作农业建设工程,着力抓好提升耕地质量、加快旱作良种攻关、培育有机旱作品牌、打造有机旱作农业典型等重点任务,推动全市形成有机旱作农业示范体系。

记者:董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