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見識了!高速測速原來很簡單,不少車主沒弄懂,經常因超速挨罰

導讀:開車上高速,安全第一,應該說是小心挨罰是第二了。甚至有些網友透露,過高速最難受的不是交過路費,而是真擔心收到罰單,其中最讓人難忘的罰單就是關於超速的罰單了。我國的道路安全法規這樣規定的:車輛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未達20%的處以200元罰款,扣3分;超過20%以上50%以下的,處以200元罰款,扣6分;超過50%的處以2000元罰款,扣12分,並處吊銷駕照。

長見識了!高速測速原來很簡單,不少車主沒弄懂,經常因超速挨罰



但凡一個規矩開車的老司機,也不會在高速公路上超速,但總有那麼一些時候非常湊巧,比如,前方突然限速80,自己開到了100,來不及減速,一下就被拍了照,很明顯是要被扣分罰款的。不過,這也是非常極端的情況,如果我們能弄清高速公路上測速的原理,就能很好地避免挨罰了。本文要說的就是——長見識了!高速測速原來很簡單,不少車主沒弄懂,經常因超速挨罰。

說到高速上的區間測速,應該絕大多數車主都有聽說,只是不少車主會對這個名詞不那麼友好,因為不少車主在受到超速的罰單時,往往沒做好心理準備。也就是說,很多車主糊里糊塗就這樣“被超速”了,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不過還是有不少的車主屢次被罰,然後繼續不明就裡。

長見識了!高速測速原來很簡單,不少車主沒弄懂,經常因超速挨罰



進疆的朋友會知道,那邊的無人區測速很有意思,是人工測速,每個服務區都會給你一個路條,上面寫著到達下一個服務站最早的時間,也就是最笨的測速辦法,總里程除以平均時速,然後得出的時間你不能提早。

和人工測速稍有不同的是,“區間測速”是機器測速,就是劃分一段區域,隨機抓拍,如果有超速的情況,前後兩個攝像頭會記錄下來並傳送到交管部門指揮中心。看上去科技含量很高,其實也沒那麼複雜,比如,一段測速里程大約是20公里,限速是120千米/小時,T=S/V=20/120=1/6=10分,所以,如果有一輛車在這20公里內,前後攝像頭拍照間隔的時間少於10分鐘,就會被認為是超速行駛了,至於超速多少,還是以總時間進行計算的。

很多自作聰明的車主認為,只要超速行駛不被攝像頭抓拍到,就不算超速,結果,在攝像頭下按照規定時速行駛,離開攝像頭就將車速開到130碼以上,甚至150碼,下一個攝像頭又減速,而總體來看,還是屬於超速的範疇。


如何避免高速公路因超速吃到罰單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按照路標的時速規規矩矩行駛,不超速,萬一不小心超速了,也別心急,在區間測速路段,第一個攝像頭負責抓拍可能超速的車輛,車主發現後,老老實實將速度降下來,等到下一個攝像頭來拍自己,總體時間不太短,就不會被判定為超速,自然也不會罰款。

結束語:總的來說,高速公路的危機四伏,為了確保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車主在任何時間不可以超速行駛。不知道大家對於區間測速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留言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