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大常村的历史

大常村的历史


大常从明清到民国时期一直是镇,曾是周围十里八村的经济文化中心,村东部有秦家,村西部有刘家,都是有代表性的晋商望族。就从村内整体布局和配套建筑也饶有体系。以南北走向的主大街为中心轴线,北有寿宁寺,中有市楼过街戏台,南有观音庙(福缘庵),村的四周凡出口处都建有庙、观、阁、宫等古建筑七八处。主大街为典型的商业一条街,店铺林立,有粮行、棉花行、百货、食品、药店、醋坊、糕点加工、杀坊、木工铺、画匠铺、铁匠、铜匠、银匠等加工业,另外有小学两所,教堂一处,小型医院一所。每年腊月赶单日集,一直赶到过年,人来人往,好不繁华。

深挖大常村的历史

村中央的市楼是全村最高耸的雄伟的建筑,砖石底座,有门洞供人穿行,上有木结构三重檐阁楼,悬挂有“玉皇楼”、“大德曰生”两通匾额,据说是宋代大书画家米芾所书。楼高约二十多米,五华里外就看到它的雄姿。可惜1948年毁于晋中战役。一场晋中战役使这个千年古镇遭受巨大创伤,战后到处是断壁残垣,弹痕累累,好多标志性建筑夷为平地。各行各业也遭受致命打击,几乎损失殆尽,再加上解放后由于行政区划的改变,逐渐失去它的中心地位,原有特征逐渐减弱、消失,留给人们的记忆只有那昔日的辉煌……

其实大常村还曾经是当地有名望族晋商巨贾秦家的居住地。据秦氏后人介绍,秦家一直以来和祁县乔家合伙做生意,曾经辉煌一时,家族一度兴盛,与乔家并驾齐驱。比起乔家大院如今的热闹,已非旧貌的秦家大院虽寂寂无闻,但其中的一砖一瓦,足以能还原一段晋商的兴衰历程。

深挖大常村的历史

秦家大院残迹

如今的秦家大院只留下了一些遗迹,原有的五处院落,除了一处保存还算完好之外,其余四处都已经很破落了。当时秦家大院的大庭院,现在被作为村办综合工厂,成为一个比较成规模的酿醋厂。由于解放后,很多村民分到大院的部分房产之后,都把老房子推平,在原有基础上盖起新式的建筑。内堂的屋子基本都拆掉了,只有门楼大都被留下了,大概因为门楼修得比较大气。就连秦氏后人也不断在原来的遗址上修建着新式的建筑,拆掉的门窗、瓦当、檩子、椽子等都悉数卖掉。尽管如此,秦家大院曾经的辉煌仍然依稀可辨,一座保存相对完好的过街戏台显示着这个家族曾经的奢靡。秦家老院的壁照、门额等仍能显示出雄伟的轮廓。由于乔家大院名噪海内外,每年的旅游收入赚得盆满钵溢,而且被拍成电视剧,广为流传。有鉴于此,清徐县集义乡县乡两级都有意修复秦家大院,重现昔日辉煌,开发旅游产业,但这个工程量非常大,因为大院被破坏得太严重了。

在大常村,除了让人唏嘘不已的秦家大院,还有千年古刹寿宁寺、高大雄伟的雅亭、底蕴深厚的戏台,无一不是存在了上千年的历史。正是因为这些,大常村相比周围其他村落最大的特点就是古老深邃和沉淀久远的历史。

深挖大常村的历史

寿宁寺始建于唐朝,重修于明朝,改革开放后成为山西省首批开放的佛教场所,2008年被评为山西省五星级五好宗教场所。如今,寺庙占地1万平方米,在寺院原有基础上于2005年启建五百罗汉堂,建筑面积1444平方米。

 

深挖大常村的历史

寿宁寺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场上石狮子是全县石狮之最。寺院整体继承了明清时期风格和样式,还原了当时建筑环境,具有深远参考价值。院内有千年古柏,是重要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建筑的五百罗汉堂,是山西省唯一的一个五百罗汉堂,更是全国最大的五百罗汉堂。多年来寿宁寺在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住持的努力下,在广大善信的维护下,各方面建设快速发展,不仅完全满足了本地区佛教徒的宗教生活需要,还吸引了周边地区的信众前来,更举办了许多大型开光仪式和活动,可谓历史久远,传播广泛,影响深远。

深挖大常村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