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试成绩不好,老师发班级群里怎么办呢?

秀峰渭水


关于“孩子考试成绩不好,老师发班级群里怎么办呢”这个问题,作为一名老师,我想谈谈我的看法。

其实问题的冲突点就在于“老师把孩子的成绩发到了班级群里”,从鞭策学生努力学习的角度来说,老师的做法并没有问题,因为全班的同学包括同学家长都可以看到,这样就会促使这次成绩不好的同学,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努力学习,争取在下次考试的时候,能取得一个好成绩。

但是人毕竟是最复杂的动物,即使是看待同一件事情,也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也许有人会觉得老师的做法不妥,有可能会在无形之中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怎么说呢?可能有的孩子会觉得这次成绩不好,下次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个好成绩,也可能有的孩子会觉得,反正大家都已经知道我的成绩不好了,干脆我就不学习了。

我常这样说:我讲一个故事,有人学到为人处世的哲理,有人看到真实背后的不堪,是我错了?还是故事错了?老师把孩子的成绩发到班级群里是否妥当,值得商榷,但是你为什么不想着提高孩子的成绩,反而想着老师不应该发呢?换个角度想:如果孩子的成绩足够好,你是不是就会觉得老师应该发了?所以你现在最应该做的是提高孩子的成绩,而不是想一些其他的细枝末节。

专业致力于解决教育和学习问题,如果喜欢我的回答,请关注我。


豫见杨老师


我是普通高中数学老师,我赞同一种观点,当下社会生活质量好的并不一定是会读书的人。我曾经有两个学生,男孩会读书考上了一个一般专科毕业分配在一所中学做教师,女孩不读书时常逃课在校外玩但摆地摊卖小商品很在行。后来他俩结婚了。做初中教师的工资干巴巴大家都懂,属于自上而下把你捧为圣人年年月月说要提高你待遇的那种。女孩由摆地摊到帮亲戚看店到自己打理一个手机店当老板。所以家庭买房购车小孩开支都离不开女孩,男孩在外不好混在家常看老婆眼色。

但是,我又说,这社会想从读书这途径寻求改变还是太多。想读好书,连成绩都拒绝关注那是天方夜谭。我有一个学生初中来自农村乡镇中学,那时比较城镇特别是本校附属初中实验班学生还是差距很大的。第一次月考他就排班40名以后。那时还没有什么微信群,学校是将学生的成绩按名次排列印一张成绩单给学生。他每张成绩单总张贴在床头,并标注自己的弱科,预期提高多少分数后能达到班内哪个同学的名次。就是这样一次次修订学习计划,往前一步一步地追赶。最后高考考入年级第四名进入985高校,并在那届同学中最先一个取得博士学位。

我们是一个和谐社会海纳百川,各种需求都有。不喜欢孩子读书本没有什么,个人喜好而矣。但一个班级家长中许多还是注重孩子每次考试的成绩,而且他们需要参照物,成绩单是他们所需要。其实你不在乎孩子的成绩自然也不应在乎别人对你孩子成绩的知情,不必在意。不管在什么旗帜下,教师公开学生考试成绩不是过失。


楚天959


公布成绩是正常的,孩子成绩不好,找原因,把分数提上去。现在没有蠢得孩子,大多数习惯,引导方式,家庭环境,等影响比较多。我家儿子8岁,以前都是外婆带,老年人的跟风,退休后的安逸,溺爱等等传染在我儿子身上。变得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切以自己为主相当自私。做事总是一时兴起中途放弃。没有秩序观念。这样的孩子读书肯定是读不好的。我们从小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小孩子必须要自己承担所能承担的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力所能及的。并且要自己拼搏向上,而不是依赖大人。当我发现这些问题时候,我和外婆分居,并且孩子我亲自培训,经过2年的时间的斗争,孩子的成绩稳步前进,进入前10,并且更加努力,追求尊重感。当然还有一些死灰复燃的一些小问题,作为父母,我们勤快一点,每天给这个孩子清扫习惯垃圾,严慈并济。我想小孩子会越来越好的。父母一定要目光长远。慈母多败儿。一定要认真对待孩子教育问题。


AnnaF156126605


老师把成绩差的学生给予公示的时候,老师的心意是好的,是希望成绩差的学生知耻而后勇,不断进步,同时也是给家长一个提醒,这是传统教育的教育方法,老师并没有什么过错,家长应该自我反省摆正自己的位置,理解、信任老师和做好父母的角色就可以了,自己的孩子成绩差原因在哪,而不是以自己的感受和立场去评判老师的对错。学生成绩差,家长和老师都有责任,对于成绩差的学生,老师和家长应该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交流,才能发现学生成绩不好的原因所在,单单以成绩好坏来评判一个学生,有些主管武断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老师的这个做法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造成成绩差的学生自怨自卑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状态,并且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不和谐融洽,成绩差的学生并不代表一无是处了,但是,不恰当的公示学生的某一个缺点,就容易造成有全盘否定孩子的一切的不良影响,给孩子带来的心理负担和打击是难以想象的,甚至是一生的心理阴影。通过这次事件,看来也不是一次了,家长要理解老师的苦心,反省自己的亲子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否缺失,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为重要,所以家长要对自身的学习和教育误区及时重视起来。老师的教学方法也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和学生心理诉求的不同,给予适当的调整,不要太主管化传统化!



元之创客


中国式教育,绝大多数家长都很渴望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但是家长应如何获取这些情况呢?老师应该怎样告诉家长孩子的各方面情况呢?

记得我们很小时候,班主任都会家访,在约定的时间到特定的学生家里与家长见面,一方面,体现了老师对孩子的重視,在面对面的交谈中,家长了解了孩子的各方表現,知道了老师的教育理念,认识到了下一步如何教育孩子;老师也了解自己学生的第一手家庭资料:家长的文化程度、家庭各项情况,为以后的因才施教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也对孩子本人的心灵触动很大,有被重视的尊重感和荣誉感,也就有了进步的动力。

现在时代不同了,老师与家长联系的手段比原来的丰富多了。但老师只是简单的每次把成绩在群里公布,我觉得还是过于简单了。我们能保证,每个看到成绩的人,都能正确对待成绩吗?都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孩子的一次成绩吗?我看见,因为成绩,很多家长就不要自己的孩子与成绩差的学生交往,有的成绩好的家长不与成绩差的学生交往;成绩好的家长满面春风,差的家长愁容满面;更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破口大骂,有的还大打出手,这样造成的伤害何其不堪!

其实,一次成绩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孩子的上进心、求知欲和正确的成绩观比成绩还重要吗?老师告诉家长孩子的学习情况有很多种方法:家访、私微、学校学独面谈...,各家各孩子的情况都不相同,多一份尊重,多一份个性化,我想,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不光要教他们知识,老师更应和全社会教会他们尊重、自信、奋斗.老师,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明一教育


考试成绩老师发到了家长群里,对于这个问题,不同家长有不同的看法。老师把成绩发到家长群,目的只是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以便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督促孩子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家长,不愿意老师这样做,可能是怕丢面子,其实完全没必要,因为孩子们的成绩,孩子回家后,大多都会和家长说的,即使不发到家长群,你孩子的成绩别的家长也会知道。面子该丢还是得丢。不在于老师发没发到家长群。这时候家长就不应该顾及面子问题了,应该和孩子找到成绩不好的原因,以成绩好的学生为榜样,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这才是重要的。如果实在不愿意老师这样做,那么,也可以和老师沟通,我想老师也会考虑的。





小桥流水1004


老师的这种行为,很容易行成孩子的自卑心理。

诚然,老师是出于好心。但是,因为成绩的不理想,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从而丧失信心。

若老师真的关心孩子成绩,就应该先去了解孩子,找到他的闪光点。也许这个闪光点与学习无关,但只要不是违背道德的,都可以鼓励孩子,以此让孩子找到自信。

当一个孩子在一方面建立自信的时候,在其他方面再去建立自信就相对容易的多。从而,也可以更好的面对学习中的坎坷。

问题在于,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没有老师甚至家长会过多关注孩子其他方便。

单一用学习成绩来衡量一个孩子实在太过片面,很可能就此否定孩子的一生。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他独特的闪光点,静下心来指引胜过这样粗暴的损害他的尊严。



筱筱小蜗牛


这位题主,怎么办?我认为家长应该坦然面对吧!学生学习好与不好,我们应该正视现实,而不是逃避,老师把学生的成绩发不发到班群里,学生的成绩就那样,反而是老师把成绩发到群里,是让大家有个对比,看看自己的孩子各学科的水平是否与其他同学有很大的差距,这样你也可以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为孩子量身制定学习方案,让孩子尽快跟上大部队,反之,你反对老师把成绩发到群里,想着眼不见为净,这种思想要不得,这样及害了孩子,也害了你自己,孩子的将来与你紧密相连,孩子有个好未来,你就有个好晚年,否则,痛苦会伴着自己的后半生。


远文菡萏


这个问题你要看你对孩子是怎样的态度,你是在乎你的面子,孩子的自尊心,还是在乎以后孩子的进步与未来!要是你感觉没有面子,那你就等着吧,孩子就会和你一样处处都为了面子不敢说实话!不敢面对自己的不足和缺点!要是你回怼了老师,我想说的是那么班主任会认为你不好惹啊。那就处处迁就你的孩子,在家里你没有时间管,在学校老师没有胆子管,把你的孩子不就害了吗?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哪里没有挫折,孩子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家长知道了孩子的实际情况!关键在于做为家长的我们是如何引导孩子处理这些问题的。你要是觉得老师公布成绩是大错特错!那孩子就认为考不好是老师的错,要是老师不公布不就没有事了吗?就不会认为是自己的错!从而把你孩子一个人的问题,转移到了老师身上,甚至上升到教育问题身上。这不是根本解决你孩子成绩问题的方法,而是成人世界里出现问题推脱责任的手段。


宇华教育-马族龙腾


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究竟是什么状态,要有些了解。有的孩子,或许成绩不好,在学校总被老师批评,学习中等的孩子觉得老师不重视自己,学习好的孩子呢,在同学间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被疏离,没有朋友……孩子关注的根本不是能否考前十名,而是想办法熬过这一天。

有时候孩子就像不会游泳的人在水里挣扎一样,每一天都很难,不知这样的煎熬何时是头。而家长却对此没有觉察,仍然用自己的标准在要求他,孩子就觉得妈妈关心的事和我相差十万八千里。

更糟糕的情况是,家长自己也身处同样困境中。家长白天面对经济压力、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没有缓冲机会,没有支援,没人倾听。晚上回到家,听孩子说问题,就觉得,整个世界都在和我作对呢,你个小屁孩子还给我添乱。不巧的是,孩子也觉得:整个世界都在欺负我呢,我妈妈也加入他们一起欺负我……

努力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哪怕一分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