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舒城:又是一年樱桃红 幸福山下采摘忙

穿行在蜿蜒的旅游路上,碧波涟漪的洪冲水库、翠色欲滴的幸福山林海与小桥流水人家、田园风光交相辉映,仿佛人在画中,画似仙境。安徽省舒城县张母桥镇车厢沟樱桃采摘基地里,娇艳欲滴的红樱桃掩映在翠绿的枝叶间,一蓬蓬、一簇簇,如珍珠、似玛瑙,晶莹剔透,惹人垂涎。树下,三五成群的游客,有的边摘边吃,有的赏景聊天,尽享采摘的乐趣。又是一年樱桃红,幸福山下采摘忙。一树树红樱桃映红了车厢村民涂道堂的笑脸。

养在深闺人未识

大樱桃被称为“开春第一果”。车厢沟樱桃采摘基地处舒城县幸福山下,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加上光照充足,所产樱桃比普通平原丘陵地区体型大、色泽艳、口感好、甜度足,好看又好吃,深受人们喜爱。

“白果村车厢沟村民组栽种樱桃历史悠久,村民房前屋后,村庄周围空隙地都栽满樱桃树,有的樱桃树已经有30多年。”该村书记胡仁贵介绍。这里樱桃都是纯天然生态种植,不用除草剂,使用农家肥,靠一传十、十传百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过去,由于交通不便,采摘的樱桃靠村民肩挑几里下山,小商小贩来得又少,价格上被压很低,樱桃丰收了却卖不上好价钱,带来的经济收入少,老百姓认可度低。有时,成熟期的樱桃,来不及采摘,一场大雨后樱桃落满地,委实让人心疼。车厢沟的樱桃养在深闺人未识,被埋没了很久。

“这里山青水秀,适合种植大樱桃,发展好了,肯定能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胡仁贵坚定自己的想法。

精准扶贫美乡村

为提升白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乡村面貌,近年来,该镇先后投入财政资金1136.8万元,实施了农村道路畅通工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库扶、扶贫专项资金、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电力增容、卫生室改造等项目,通村的主干道得到了拓宽,组组通上了水泥路,家家用上了安全自来水,农村电网增设了5个新台区,改造了3个老台区,6个村民组的水田改造成了高标准农田,村卫生室也翻修一新。新建168亩花卉苗木基地,建成136KW光伏电站,壮大了集体经济,每年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里拿出5万元用于村庄环境整治。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贫困村,也成为了留得住人气、聚得起财气的美丽乡村。

“如今,通往车厢沟的通组道路进行了拓宽硬化,道路沿线设置指示牌,建起旅游公厕,大型停车场,车厢沟村民组也逐渐形成樱桃、茶叶、板栗等小型交易市场,樱桃从最初的8块钱一斤到现在是15元一斤还抢着要呢。”驻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孙继哲说。目前,车厢沟已有樱桃树近100亩,仅靠樱桃收入一项,每年就为车厢组的贫困户带来近7000元的收入。

农旅融合促振兴

每年樱桃成熟季节,合肥、六安等周边城市的游客纷纷进村上山采摘,享受春游乐趣,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将樱桃销售一空。“樱桃很甜,比从市场里买的要新鲜很多”,一位游客说,早上开车从六安到这里需1个多小时,“其实吃樱桃倒不是关键,重要的是体验采摘乐趣。”“车厢沟的樱桃很甜,风景也很美丽,我们都很喜欢这个地方。”游客穿梭在樱桃林里,时而采摘、时而品尝、时而拿起挂在脖子上的相机留下美好的印记。

“为做足做好“樱桃”文章,镇党委、政府坚持幸福山旅游和车厢沟樱桃相结合,把樱桃集中连片种植纳入乡村旅游规划,“农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景区内土地流转、就业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带动贫困村出列、贫困户稳定脱贫”该镇镇长任少东介绍。下一步,张母桥镇将打造车厢沟樱桃采摘、民俗民居和休闲度假相结合的幸福山生态旅游项目,让来往游客徜徉在美丽的幸福山下,品着淡淡的茶香,尝着甜得像初恋般的樱桃,甜了游客的心头,也鼓了林农的腰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