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1位老演员,都是擅长表演老大娘的专业户


曲云(1928---) ,八一厂演员。从1957年《激战前夜》陈大妈到2006《霍元甲》孙婆婆,大约参演过37部影片。影片《苦菜花》是她的代表作,她塑造的冯大娘形象真实,感人,刚中有柔,柔中有刚。还有《林海雪原》勇奇母、《奇袭》阿妈妮等老年妇女形象,大多年迈沧桑,带有浓厚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她的表演,着力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刻划,质朴无华。

陈立中,北影演员。早年火线剧社演话剧《村公所》女村长是唯一青年妇女,参演的35部左右影片几乎清一色老年妇女形象。1955年八一影片《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李大娘是她银幕处女作,《野火春风斗古城》杨母是她代表作,感人地塑造了一位既是慈母又是令人敬爱的革命老人形象。《花好月圆》“能不够”性格鲜明。她饰演的众多老太太个性十足,有声有色。

李健,北影演员。一生参演63部影片,解放前6部,演艺生涯长达62年。北影早期演的净是恶婆,像《新儿女英雄传》金龙娘、《沙家店粮站》地主婆、《暴风骤雨》杜善人妻等。《矿灯》后改换门庭,《红旗谱》严大娘、《小兵张嘎》嘎子奶奶、《烈火中永生》许云峰母等。尤其是《小兵张嘎》嘎子奶奶,善良、坚毅,面对鬼子的刺刀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给观众留下很深形象。表演真挚朴实、自然细腻。


王健华,长影“看家老旦”。一生参演30部影片。1953年东影《结婚》杨大妈是她第一个银幕大娘,至1974年《钢铁巨人》客串的家属,清一色母亲、大娘形象。其中《黎明的河边》小陈妈,《康庄大道》十奶奶.《红孩子》虎嵬奶奶,《三进山城》田大娘,《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孔大妈,给观众留下较深印象。她塑造的大娘性格各异,质朴并富激情。

丁惟敏,西影演员,曾任西影演员剧团团长。一生参演20部影片,解放前1部,主要演话剧。银幕角色基本上是农村老大娘,拍摄过《一场风波》《扑不灭的火焰》《祝福》《一天一夜》《六盘山》《默默的小理河》《老井》《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片,并在《拜年》《老人世界》《彭真和他的农民朋友》《探亲》等电视剧中塑造老年妇女形象。七十岁还在拍戏,在影片《豺狼入室》中客串居民大娘。

凌元,北影演员。早年满映期间,演过24部影片,演过村姑、上层妇女,更多饰演老年妇女,是“满映”有影响的女演员之一。解放后,演过47部影片。《平原游击队》李向阳母,《锦上添花》胖队长,《黑三角》女特务,《甜蜜的事业》田大妈等银幕形象,在观众中影响较大。凌元从影60多年,以擅演各种身份、不同性格的老年妇女见长。饰演的农村老大娘,令人感到亲切善良。


胡朋,原北影演员、战友文工团艺术指导。一生参演15部影片。胡朋擅长扮演善良、坚强的农村老妇和“革命母亲”的银幕形象,如《钢铁战士》张母、《智取华山》常母、《土地》老苏区母亲、《回民支队》马母,《烈火中永生》双枪老太婆、《槐树庄》郭大娘、《南征北战》赵大娘、《山重水复》罗奶奶等。唯一不是老年妇女形象是《深山里的菊花》妇救会主任。朴素,注重人物内心世界是她表演特色。

吴茵,上影演员。一生参演47部影片,解放前30部。早年因在话剧《残雾》《大地回春》中,成功塑造了两个各具风采的老太婆形象,从此被誉为“东方第一老太婆”。其中《一江春水向东流》塑造的张母和《万家灯火》智清母为她影片代表角色。她饰演过社会各个阶层,各种类型的中老年妇女形象,尤善长表演泼辣、爽直、倔强的老年妇女形象,具有自然真实、准确深沉的表演艺术风格。

范雪朋,上影演员。可能很少有人会提及范雪朋也是老大娘专业户。她是早期武侠女明星,成名之作是《儿女英雄》十三妹,武功和美貌深得观众青睐。抗战爆发后,范雪朋进入艺华公司,参演的八、九部影片,多演母亲形象,被誉为“大众母亲”。解放后入上影,在《家》、《幸福》、《雾海夜航》、《万紫千红总是春》等10多部片中塑造了众多老年妇女形象,堪称50代上影第一老旦。


戴耘,上影演员。一生参演20部影片,解放前15部。她是三、四十年代著名剧影两栖演员,曾经和温锡莹等组建过上海广播剧团。从1947年在国泰拍的处女作《钗头凤》陆母,到1956年上影《家》大太太,除了《夫妇进行曲》极少影片外,也是清一色老太太形象。1960 年后,主要从事影协、文联等工作。

欧阳儒秋,北京电影学院老师。一生参演17部影片。1949年东影《光芒万丈》周妻是第一个银幕形象,以后拍摄过《赵一曼》《保卫胜利果实》《创业》《樱》《巴山夜雨》等影片。其中,《巴山夜雨》老大娘曾获第一届金鸡奖最佳男女配角集体奖。她的表演,以深沉、含蓄、质朴见长,所塑造的《樱》中的母亲形象,被日本友人誉为“大地式母亲形象”、“典型的东方母亲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