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浪漫的事——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最浪漫的事——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最浪漫的事——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我的父母都是上個世紀50年代出生的人,他們的婚姻一半是父母之命,一半是自由戀愛。

我一直以為他們之間沒有愛情,自我懂事以來,他們總是吵嘴,兒女越在跟前,他們吵得越厲害。

01

父親和母親的愛情故事,我大多是道聽途說的。父親初中畢業後應徵入伍,在湖北一所空軍部隊服兵役,他當兵的第二年,家裡給他訂了一門親事,女方就是在家務農的母親。

父親在部隊服役五年,因為家裡窮,沒有回家探過一次親,他和母親也沒有見過一次面。婚前,他們只見過對方的照片,那時候的父親是個英姿颯爽的小夥,那時候的母親是個眉清目秀的姑娘。

母親唸書少,她只會寫自己的名字,只會寫1、2、3等阿拉伯數字。他們怎麼通信,怎麼聯絡感情呢?這一直是我心裡解不開的謎。

那年月時興訂婚,母親和父親的訂婚照不是他們倆拍的,是母親和小姑拍的合影。姑嫂倆到相館拍完合影,母親到奶奶家吃了一頓飯,兩人就算訂婚了。直到結婚,父親和母親也沒有拍一張合影。

父親和母親分過一次手,父親的戰友開玩笑,借用父親的名義給母親寫了一封分手信,母親看到後傷心欲絕,拿著信找奶奶爺爺退婚。爺爺氣地不得了,非要帶著母親去部隊上找父親算賬。

母親是多要強的人,父親都不要她了,她才不肯去部隊上丟人現眼,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男人到處有。

她把父親那幾年寄給她的書信和照片都打包寄回給父親,以為兩個人就這麼結束了。熟料,父親卻寄給她一封當時最昂貴的掛號信,父親不想分手。

四年後,父親退伍回到家鄉,他和母親見面後,彼此情投意合,到縣城趕了一次集,年底,兩人就舉行了簡樸的婚禮。

母親的嫁妝是一口裝衣服的箱子,父親家裡窮,連身上的襯衣都是從鄰居家借的,接新娘的自行車也是借的,爺爺找木工師傅打了一口黑色躺櫃,算是家裡最值錢的傢俱了。

上個世紀70年代的結婚證像現在小學生的獎狀,上面連父親和母親的合影都沒有,只有他們兩個人的名字。

最浪漫的事——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02

父親和母親結婚後,爺爺和叔伯一直主張從部隊退伍回家的父親去外面幹一番大事業,紛紛張羅著給他在外面找事做。

可是父親不肯,他捨不得母親一個女人在家帶孩子種田,不管貧窮還是富有,一家人待在一起就是好日子。

母親是家中老么,在孃家沒進過廚房,沒接觸過柴米油鹽。嫁給父親之後,父親寵她寵地像個小女孩。

父親是我們家裡的大廚,他手把手教會了母親製作各類麵食。家裡缺米斷糧,母親從來不知道主動去買;家裡交這費那費,母親不知道去哪裡交,可她明明是家裡管錢的那個人。

在我從小到大的記憶裡,都是父親買米買面交電費電話費,連水果蔬菜都是父親一手採購。

和所有的女人一樣,婚後的母親變得嘮叨瑣碎起來,我和弟弟都受不了她的嘮叨,可父親卻陶醉其中。

早晨,母親起床後,就打開了話匣子,從洗漱到做飯,從做飯到打掃房間……母親的嘮叨如開閘洩洪,我和弟弟不堪其擾,只好灰溜溜地起床,父親還躺在床上,鼾聲如雷。

我問父親:“你沒聽見我媽嘮叨嗎?你還睡得著嗎?”父親說:“多好啊,每天早晨都有免費的收音機聽,一邊聽戲一邊睡懶覺,多美!”真是“滷水點豆腐,—物降一物”。

行伍出身的父親做事利落,但人並不勤快,早晨愛睡懶覺,中午午休兩個小時。母親天生是個閒不住的人,眼裡有著幹不完的活兒,她又是個急性子。這兩個人湊在同一個屋簷下,鍋碗盆勺叮叮噹噹,要多熱鬧有多熱鬧!

公社時代,人們都在隊上掙工分,父親早晨不出工,母親自個出工,經常被隊長點名批評。

土地承包到戶後,他們的第一個小孩——我來到了這個世上,父親和母親總得留一個人在家照看孩子,日子還是過得緊巴巴地,吃了上頓沒下頓。

接下來,兩個弟弟的排隊出生,讓家裡的房子越來越狹窄,連轉身的地都沒有,父親和母親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蓋起了第一棟房子。

長到八九歲的時候,我已經習慣了他們在飯桌上的爭吵,習慣了母親的嘮叨,習慣了父親的懶惰。

那年秋天,正是家裡收玉米的時候,一天傍晚,父親拉著平板車從地裡回來了,車上沒有裝玉米,平躺著用手捂著臉的母親。我嚇了一跳,不知道母親出了什麼事。父親把母親抱到床上,我才看到母親烏青的臉。

原來,父親坐在地頭上抽菸,母親著急活幹不完,她一邊掰玉米,一邊不住嘴地嘮叨。

父親聽煩了,索性到樹底下看人家下棋,天色漸黑,母親跑到樹底下喊父親,父親不理不睬,母親急了,當著鄉鄰的面罵了他幾句,沒想到父親的火上來了,把母親按在身子底下一頓狠揍。

看著母親躺在床上蓬頭垢面的樣子,我既生氣又心疼,父親和母親雖然一直吵吵鬧鬧,但從來沒有動過手。

父親喜歡張弛有道的日子,習慣了鬆鬆散散的生活,母親則永遠活在焦慮裡,發愁家裡家外那些活計。

說白了,母親是被窮日子逼地,家裡三個孩子上學,到處都是用錢的地方,除了勤扒苦幹,還有什麼辦法。

這下好了,母親身上有傷,下不了床,父親天天自己下地幹活,掰玉米,裝玉米的時候連個幫手也沒有。可是生性閒不住的母親在床上躺不住,休養了沒幾天,就在院子裡給玉米剝皮,等父親拉玉米回家,她又幫著卸車。

年幼的我恨恨地望著父親,阻止母親上前給他幫忙。母親勸我說:“你爸一個人,啥時候才能把活幹完?”母親告訴我父親已經向她道歉,他沒想到自己下手那麼重,這事也怪她,不該當著外人的面不給他面子。

母親的傷養好後,他們又恢復了在飯桌上的你來我往,唇槍舌劍。每當這時,我趕緊扒拉幾口飯,背上書包出門去上學。有同學到我家裡來做客,父母也不避諱,當著外人的面吵得不亦樂乎。

同學見到我父母這樣的相處方式,竟然羨慕我的父母感情好,有什麼事從來不悶在心裡。我在心裡說,我倒寧願他們把家長裡短的事都藏在心裡,別拿到檯面上丟人現眼。

讀了高中後,我便到學校裡寄宿,我很慶幸自己遠離了那個時常讓我心神不定的家,那對不是冤家不聚頭的父母。

最浪漫的事——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03

大學畢業後,我在離家百十里地的市裡工作。父母很少一起來市裡看我,不一起來也好,如果一起來了,我還得當“調解員”。兩個弟弟也成家了,紛紛搬離了父母的家,偌大個院子,就剩下了父親和母親老兩口。

那年秋天,父親晚上出門散步的時候,被一輛摩托車撞了,右腿骨折,弟弟帶他住進了市裡一家醫院。

母親給我打電話的時候,語氣裡掩飾不住的焦急和慌亂,我安慰她:“我馬上去醫院看看,你在家裡等電話。”

父親的身體一向很好,入院第二天做完體檢,第三天早晨就動了手術,右腿膝蓋處打了鎖定鋼板,墊了人造骨頭。手術當天,麻醉藥的麻醉期過了之後,父親疼痛難忍,徹夜難眠,我和弟弟都無計可施。

母親是父親手術第二天中午從老家趕到市裡的,母親不識字,不知道是哪棟樓,在醫院門口給弟弟打電話。

弟弟下樓去接母親的時候,我剛從家裡拎著飯盒來到病房,父親見了我歡喜地說:“你媽來了。”

這是父親住院四天以來,我第一次看到他露出孩子般地的笑容,我不由地有些詫異。

母親來到了父親身邊,父親疼痛的時候,母親握住他的手,他似乎就不那麼痛了,對母親,父親是那樣信賴。

病中的父親特別虛弱,一條腿不能動彈,半邊身子輸液輸到麻木,連生活都無法自理,臉上鬍子拉碴,這讓愛乾淨的他非常痛苦。

母親給他洗臉洗腳擦身,給他塗剃鬚膏刮鬍子,給他一勺一勺地餵飯、喂水,父親一點點恢復了元氣,緊皺的眉頭舒展開,臉色也變得紅潤起來。

父親一向是個要強的人,自己能做的事從來不麻煩別人。

手術前,他一個人拖著傷腿去衛生間洗漱方便,手術後吃喝拉撒都在床上解決,這讓他非常不習慣。尤其是大小便,他能忍就忍,很少指使我和弟弟,母親在他跟前就不一樣,他想方便的時候只要一個眼色,母親就知道他要做什麼。

手術第三天,父親的傷腿需要換藥,大夫的手術刀一挨近父親的傷口,父親就喊疼,母親趕緊把他的臉別過來,像抱住嬰兒一樣抱住他的頭。即便這樣,換完藥,父親還是疼地出了一腦門子汗。

久臥病床的人容易便秘,父親行動不便,大便不通,渾身不舒服,母親就用手蘸著芝麻油一點點地摳。父親大便一次,出一身汗,母親也累地汗流浹背。

最浪漫的事——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04

日日夜夜困在病床上,父親一會兒說腰疼,一會兒說腳腫,一會兒要躺下,一會兒要坐起來……母親一會兒給他按摩腰部,一會兒給他按摩雙腳,一會兒把病床搖上去,一會兒把病床搖下來……

父親白天折騰,夜裡也不消停,他在病床上一有風吹草動,睡在摺疊椅上的母親就起來看他需要什麼。

母親畢竟也是六十多歲的人了,陪床的摺疊椅既窄又硬,弟弟睡了兩宿,就嚷嚷著腰疼,何況母親呢!

母親的身體素來弱些,要麼,吃得涼了,胃腸出毛病了,要麼,夜裡休息不好,白天頭昏腦脹。

父親讓母親少吃水果,少喝牛奶,取笑她:“你自己的身體自己心裡沒數,不知道當心。”母親嗔怪道:“這人真不識好歹,我吃水果喝牛奶不是為了讓你多吃點嗎?”

看著他們在病房裡旁若無人地鬥嘴,我忽然想到一句話:小吵怡情,越吵越愛。

父親平時不愛吃水果,不愛喝水,醫生囑咐手術後必須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避免發燒、便秘、上火。母親連哄帶罵,像照顧嬰兒一樣儘量讓父親多吃一點多喝一點。母親坐在父親的床前,兩人聊著天拉著呱,講到開心處,父親會咧嘴笑笑。

母親儼然成了一名高級護工。父親結婚三十多年以來,一直是父親照顧母親多一些,如今,換了母親照顧父親。父親的身體一天天康復,心情也在一天天變好,母親的體重卻掉了好幾斤。

在父親住院的一個多月裡,我親眼目睹了父母之間深如海重如山的愛情,每每見母親自然體貼地照顧父親吃喝拉撒,每每見父親疼痛時,母親與他十指相扣,我總是背轉身淚流滿面,那種“非主流”愛情是我們當下的年輕人所欠缺的。

誰說父母之間沒有愛情?父親和母親雖然是相親認識,卻尺魚傳書、鴻雁傳情整整四載;母親雖然不識字,可她會畫畫,她和父親一個畫畫一個寫字通了四年書信;父親和母親雖然愛吵嘴,但那是他們用嬉笑嗔罵表達愛情的獨特方式。

他們不懂花前月下,不曾風花雪月,他們從來沒有說過我愛你,在他們身上聽不見山盟海誓,卻看得見天長地久,他們的愛情那樣樸素持久,經得起漫長歲月和無常疾患的考驗!

徐俊霞:媒體撰稿人,筆名:海風,原創公號:海風講故事(ID:haishangfeng2016)擅長創作親子、情感、職場故事,作品散見於各大報刊和網絡平臺。一個有血有肉真性情的女子,與你一起分享最走心的文字,最接地氣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