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量或破90萬億2018年中國經濟“成績單”今日揭曉

2018年中國經濟總量預計達90萬億人民幣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中國GDP首次突破80萬億元,同比增長6.8%。2018年前三季度為65089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8%,二季度增長6.7%,三季度增長6.5%。

1月7日,國家發展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2018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國際國內環境複雜多變,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年初提出了經濟增長6.5%左右的預期,現在看來這個目標是能夠較好實現的;2018年經濟總量預計將達到90萬億人民幣,較2017年增長8萬億人民幣。

此外,據去年12月20日發佈的《中國經濟簡報》預測,2018年中國經濟增長6.5%,中國經濟“繼續表現良好”。

簡報指出,當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外部環境充滿挑戰,但整體而言經濟繼續表現良好。中國局首席經濟學家李偉喬說,消費仍將是推動增長的主要動力。

總量或破90萬億2018年中國經濟“成績單”今日揭曉

另據Wind資訊統計,17家機構對2018年GDP增速的平均預測值為6.6%,預測最大值為6.7%,最小值6.5%。

北大國民經濟研究中心認為,受利潤減少、中美貿易摩擦、環保限產以及約束影響因素,四季度工業生產整體表現欠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四季度GDP同比增速的增長,預測四季度GDP增速為6.4%,2018年全年GDP增速為6.6%。

申宏萬源認為,2018年11月的經濟數據顯示,消費實際增速邊際改善,製造業投資持續走強、基建投資增速邊際改善,地產投資維持相對高位,惟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生產有所弱化。經濟呈現邊際企穩徵兆,維持2018年GDP增長6.7%判斷不變。

料回暖

投資方面,中新經緯客戶端發現,國海證券、申萬宏源等18家機構對2018年1-12月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速平均預測值為6.0%,預測最大值為7.1%,最小值5.5%。

總量或破90萬億2018年中國經濟“成績單”今日揭曉

此前,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1-11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609267億元,同比增長5.9%。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3.7%,增速與1-10月份持平。

國海證券宏觀分析師樊磊認為,從近期房屋新開工等領先指標和粗鋼產量等微觀層面數據推斷,預計去年12月仍有韌性;近期財政政策加速調整,包括、工程加速開工或推動基建投資單月同比有所反彈;但是企業盈利下滑等因素有可能繼續影響製造業投資。

申萬宏源在研報中指出,對基建投資的支持力度強化,金融數據有望企穩,環保限產邊際放鬆,疊加低基數效應,預計基建投資增速回升帶動累計增速小幅上行至6.1%。基建投資方面,近兩個月以來力度加大,預計基建投資累計同比增速由前11個月的3.7%反彈至5%。

社會消費品零售或延續企穩態勢

消費方面,多數機構預測,2018年12月消費增速延續企穩態勢。中新經緯客戶端發現,華泰證券、海通證券等14家機構對2018年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平均預測值為8.1%,預測最大值為9.2%,最小值7.6%。

總量或破90萬億2018年中國經濟“成績單”今日揭曉

此前,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260億元,同比名義增長8.1%;2018年1-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5093億元,同比增長9.1%。

華泰證券認為,預計2018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為8.6%,較前值回升0.5個百分點。2018年12月基數由2017年11月的10.2%大幅回落至12月的9.4%,預計基數效應能夠推升12月消費增速。汽車消費或有環比改善,但仍為負值。

申萬宏源分析稱,汽車和仍將持續拖累名義增速,但低基數和個稅新稅率逐步開始顯現效果,預計2018年12月社零實際增速繼續回升,名義增速穩中小幅改善。預計12月社零名義增速小幅回升至8.3%,實際增速則有望回升0.6個百分點至6.4%。

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對媒體表示,促消費政策逐漸釋放效力,以及個稅等措施的穩步推進,將為消費增長提供新的動能。預計2019年消費仍會保持平穩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超過75%。

居民收入增速能否跑贏GDP存期待

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各省區市居民收入增長平穩,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35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快於人均GDP增速0.4個百分點。

分省份看,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蘇、廣東、福建、遼寧、山東等9個省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如何讓老百姓的“錢袋子”進一步鼓起來?業內人士指出,增加工資性收入是一個重要選項。包括工資性收入、經營淨收入、財產淨收入和轉移淨收入。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1984元,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達到57.0%。這也意味著,工資性收入的增長將能直接帶動整體收入的增長。

中新經緯客戶端注意到,2018年四季度多地提高,全年已有15個省份上調了,這對提高將是一個利好。

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情況如何?能否延續跑贏人均GDP增速的趨勢?我們對此抱以期待。(中新經緯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