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2019年經濟“成績單”?

今日上午10點,國際統計局正式披露2019年全年經濟“成績單”。據初步核算,全年GDP總額990865億元,同比增速為6.1%,落在最初設定的6%-6.5%的目標範圍之內。


如何看待2019年經濟“成績單”?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4%,二季度增長6.2%,三季度增長6.0%,四季度增長6.0%。尤其是四季度繼續保持在6%,是小幅超出市場預期的,因為此前不少機構認為會破“6”。並且,從短期資本市場的表現看,也同樣印證了這一點。

9點55分開始,上證指數在短短20分鐘之內從0.1%快速拉漲至0.54%。同樣,深圳成指和創業板指數基本同步拉抬。但10點43分之後,遭遇回落。

如何看待2019年經濟“成績單”?

下面,我們將從中國經濟“三駕馬車”——消費、投資、進出口具體來剖析。

1、消費

2019年全年,國內社會銷售品總額為411649億元,同比增長8%。其中,城鎮消費品351317億元,佔總消費比例的85%,增速7.9%,略低於整體消費增速。鄉村消費46721億元,同比增速9%,高於整體消費1個百分點。特別是電商平臺的消費市場下沉,挖掘農村消費需求,對於激發鄉村消費起到了刺激性作用。

如何看待2019年經濟“成績單”?

12月單月來看,社會消費品增速為8%,與11月持平,表現相對較好,畢竟11月有“雙11”網上購物狂歡節,此前市場預期消費增速12月會有所回落,但最終維持住8%還算不錯。但2019年整體消費增速比2018年的9%下降了一個臺階。

值得關注的是,2019年化妝品崛起成為消費中的最大亮點。在2019年的前11個月,全國化妝品零售額達到了2708億元,同比增長了12.7%,高於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的整體增速。

不過,汽車消費萎靡不振,成為拖累消費的重要因素之一。據中汽協披露,2019年,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72.1萬輛和2576.9萬輛,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7.5%和8.2%,產銷量降幅比上年分別擴大3.3和5.4個百分點。各月連續出現負增長,上半年降幅更為明顯,下半年逐步好轉,其中12月當月銷售略降0.1%,與同期基本持平。

另外,受新能源補貼退坡影響,去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呈現大幅下降態勢。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0.6萬輛,同比下降4%,為近十年來首次同比下降。

2、投資

2019 年,固定投資551478億元,同比增速為5.4%,較前11月提升0.2%。這是一個好現象,但不能維持改善趨勢還有待繼續觀察。有一點要注意,今年春節假期是最近8年最早的一次,地產、基建等領域會有部分提前趕工的因素。

如何看待2019年經濟“成績單”?

分開來看,2019年全年房地產投資132194億元,同比增速為9.9%,比前11月繼續回落0.3個百分點,但比2018年加快0.4個百分點。當然,地產投資仍然是固定投資的重要引擎。

從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走勢圖來看,從前4月的11.9%,一路下滑至前12月的9.9%,再度破10。從趨勢上看,房地產投資仍然存在繼續下滑的慣性。

如何看待2019年經濟“成績單”?

地產投資持續小幅降速,有多方面的原因。高層明確定調,不會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加上融資端、銷售端等持續高壓。市場對於樓市也較為悲觀,不少房企的首要目標是快速回籠資金,保證在地產寒冬背景下“活下去”。

雖然,目前如廣州、成都、珠海等重點城市開啟鬆綁之路,但大方向仍然是“房住不炒”,沒有賺錢效應,地產開發商和投資客的熱情有所消退。

去年12月23日,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房住不炒”之前增加了“長期”二字,“促進”發展也改為了“保持”發展。雖然只是“兩詞”之變,卻意味著中國的房地產政策和市場已經發生了趨勢的轉變。

基建投資領域,2019年全年同比增速3.8%,比前11月繼續回落0.2個百分點。而後者較前值也下滑0.2個百分點。

從這個趨勢上看,政府主動的基建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手段未來可能會越發困難。但目前,政府宏觀調控的重要著力點仍然是基建,特別是“新基建”——5G基站、充電樁等等。

在去年底,中央政治局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財政政策要大力提質增效,更加註重結構調整”,隨著基建資本金比例下調、專項債作為重大項目資本金等政策落地,基建投資增速有望向上回升。

製造業領域,2019年全年同比增速為3.1%,比11月環比提升0.6個百分點。這是固定投資中的亮點。

12月製造業PMI為50.2%,與11月保持齊平,但目前還沒有看到往上走的推動力。今年1月市場降準了,市場流動性寬裕了,資金便宜了,對於實體經濟是利好,但能否大幅度刺激,關鍵在於資金渠道的暢通。

未來,降準政策空間還不小,以應對較大的宏觀經濟壓力。

3、進出口

2019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15446億元,比上年增長3.4%。其中,出口172298億元,增長5.0%;進口143148億元,增長1.6%。

其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勢良好,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增長10.8%,高出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速7.4個百分點。

但2019年由於美國政府四處挑起貿易爭端,導致進出口貿易總額增速下滑較為明顯。據國家統計局,2018年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05050億元,比上年增長9.7%。

不過,進出口佔國民經濟的比重不大,對於GDP增速影響較小。

尾聲

縱覽全球,相對西方發達國家,中國經濟算是絕對的龍頭引擎。雖然6.1%增速處於年初設定的6%-6.5%範圍的下方,但仍然超出市場預期不小,特別是全球形勢風雲變幻的大背景下,能取得該成績,實屬不易。

對於2020年, 不少機構和經濟學家認為國內GDP會放緩至6%,因為投資、消費等引擎將仍然承壓。在宏觀經濟下行的背景下,作為投資人,我們需要找經濟增長亮點——新經濟,尤其是5G、雲計算等高新技術性產業。這些領域,仍然會存在不小的投資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