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南京一季度經濟“成績單”!

今天下午

南京市委市政府

召開例行新聞發佈會

一起來看下,有哪些內容

公佈一季度經濟發展成績單

一季度,南京經濟發展哪些指標

在全省實現爭先進位?

  • 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680.31億元,同比增長8.0%,增速位居全省設區市首位。

  • 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快於GDP增速1.6個百分點,佔GDP的比重達到59.9%,位居全省第一。

  •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97.81億元,同比增長19.1%,增速全省第一。

  • 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5976.5元,同比增長9.2%,增速在蘇南五市中位列第一。

看!南京一季度經濟“成績單”!

攝影:葉序

南京2018年一季度經濟發展成績單出爐你最關心哪個

看!南京一季度經濟“成績單”!

公佈今後三年治水計劃

今天下午,市水務局解讀了最近發佈的

《南京市生態河湖行動計劃(2018-2020年)》

今後三年的治水計劃都在這了!

到2020年,全市1082個主要水體消除劣V類

新改建小區硬化地面可滲透率不低40%

2年內新建95平方公里雨汙分流……

8項治水重點任務

水安全保障和岸線保護、水資源保護、水汙染防治、水環境整治、水生態修復、水工程管護、水執法監管、水制度創新

到2020年,全市1082個主要水體消除劣V類

未來3年,

南京生態河湖治理都有哪些“小目標”?

計劃提出,南京要嚴格管控河湖亂佔亂建、亂墾亂種、亂排亂倒,將河湖保護與自然保護區、溼地保護區(公園)、水利風景區等建設相結合,到2020年自然溼地保護率達到50%以上。全市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達到28立方米9.6立方米以下

攝影:莫增華

重點河湖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82%以上,省考斷面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63.6%以上,全市1082個主要水體消除劣V類;主要河湖生態評價優良率達到70%以上

劣V類水體就是指汙染程度已超過V類的水。而V類水主要適用於農業用水區和一般景觀要求水域~你們想象下。

新改建小區硬化地面可滲透率不低40%

南京要推進海綿城市建設,通過採用小區屋頂綠化、道路透水鋪裝、下凹式綠地和集蓄設施利用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將雨水就地截留、利用或補給地下水。

其中,用地面積2萬㎡以上的新建建築物,要同步配建雨水收集利用系統;新建、改建小區的硬化地面,可滲透率不低於40%,公共綠地中的下凹式綠地率不低於10%。建成區新建、改建、擴建城市排澇泵站及新整治城市河道設計暴雨重現期應達20年以上,建成區中心區域內澇防治設計暴雨重現期應達50年以上,力爭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暴雨不成災”目標。

2年內新建95平方公里雨汙分流

今後,南京將有更多汙水處理廠,根據計劃,新改擴建八卦洲、江寧科學園三期等13座汙水處理廠,新增汙水處理能力約57萬立方米/日。有條件的汙水處理廠,還將利用溼地等方式進行生態處理,進一步消減氮、磷等汙染物,提高排放標準。

看!南京一季度經濟“成績單”!

在雨汙分流建設方面,南京將在2018-2019年新建95平方公里、2784個片區的雨汙分流,實施35平方公里雨汙分流建成區域的“回頭看”,完成725個片區的檢查整改,實施123平方公里開發地塊徵收拆遷和32平方公里棚戶區的控源截汙,確保2019年底前構建全市961平方公里範圍內的雨汙分流體系

看!南京一季度經濟“成績單”!

對於黑臭河道,2018年底前,全市域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切實提高城鄉居民門前屋後的水體環境質量。啟動建成區消除劣Ⅴ類水體行動,推進玄武湖、月牙湖等城市重要水體水質提升建設。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賽事舉辦

為了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辦賽

更大力度引進國際精品賽事

打造南京本地品牌賽事

政府又有“新行動”

要對社會力量舉辦的體育賽事給予資助

也就是說,以後南京要來更多“名牌賽事”!

今天,市體育局聯合市財政局印發了《南京市社會力量舉辦體育賽事資助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

  • 資助對象為本市企業和其他社會組織舉辦的具有較大影響的國內外重大體育賽事以及體育傳統品牌賽事、具有本地自主品牌體育賽事,並採取賽後資助的方式。

  • 資助標準方面,辦賽機構可獲得賽事投入不超過30%的資助資金,根據賽事不同等級最高可達300萬元。

資助對象

(一)本市企業和其他社會組織舉辦的具有較大影響的國內外重大體育賽事以及體育傳統品牌賽事。

(二)本市企業和其他社會組織創辦的具有本地自主品牌體育賽事。

資助標準

向下滑動看全文

(一)在本市舉辦的國際性 A 類等級單項體育賽事,按項目類別、賽事規模、影響力、實際投入等,可每次給予不超過 200萬元的辦賽資助;與國際體育組織簽約並確定連續舉辦 3 屆以上的國際性 A 類等級單項體育賽事,自第 3 年(含)起每屆給予不超過 300 萬元的辦賽資助。

(二)在本市舉辦國際性 B 類等級高水平單項體育賽事,包括分站賽、資格賽、積分賽等,按項目類別、賽事等級、規模、影響力、實際投入等,

可每次給予不超過 150 萬元的辦賽資助。與國際體育組織簽約並確定連續舉辦 3 屆以上的國際性 B 類等級單項體育賽事,自第 3 年(含)起每屆給予不超過 200 萬元的辦賽資助。

(三)在本市舉辦的國際性 C 類或全國性單項體育賽事,或本地自主品牌並被國家級以上單項體育協會等機構評定為較高等級的單項體育賽事,按項目類別、賽事等級、規模、影響力、實際投入等,可每次給予不超過 100 萬元的辦賽資助。

(四)在本市連續舉辦超過 3 屆(含)的具有本地自主品牌,且水平高、影響力大、市場前景好的單項體育賽事,按項目類別、賽事等級、規模、影響力、實際投入等,可每屆給予不超過 80萬元的辦賽資助。

  • 賽事等級依據國家體育總局《體育賽事管理辦法》(體競字„2015‟190 號)相應標準認定。

  • 專項資金對體育賽事的資助額度控制在該賽事實際投入費用(以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結果為準)的 30%(含其他公共財政投入)以內

申報條件

向下滑動看全文

體育賽事資助資金實行賽事項目申報制度。申報資助資金的辦賽單位和賽事項目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賽事項目申報主體須在南京市行政區域內依法登記註冊、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從事體育產業活動的企業單位、社會組織。

(二)一個賽事項目只能有一個申報主體,多個單位參與辦賽的,申報主體單位應提供與其他參與單位之間認定公證資料。

(三)賽事項目單位財務管理制度健全,會計核算規範,財務狀況良好。

(四)申報的體育賽事項目符合南京市城市發展定位、地域文化特色和體育產業發展特點與需要。

(五)年度申報公告規定的截止日期前已經完成辦賽、結算工作。

(六)當年度資助賽事項目申報通知規定的其它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