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越南的文化影响力的强度?

太一有道


看了一些回答,大都是讲的传统文化的影响。确实,越南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学习过很多中国的历史文化。但是在近现代,中国的文化尤其是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同样对越南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与毛主席军事思想指导密不可分,后来有很多国家都在研究这一思想。毛主席思想不仅帮助中国人民取得了胜利,也帮助越南战胜了法国侵略者。

1950年7月,在中国云南一带作战的陈赓第四兵团,奉命前往越南,和胡志明主席见面。胡志明主席对陈赓大将的到来无比高兴。胡志明早年就在中国学习和生活,对于陈赓等中国将领十分熟悉和佩服。陈赓初到越南,就帮助越南打了一场胜仗——东溪战斗的胜利。

军事战役的胜利,与军事思想的正确与否密切相关。陈赓是我军的一员老将了,是毛主席思想的学习者和践行者。在越南的战斗中,陈赓将毛主席军事思想运用得炉火纯青,比如这场东溪战斗,原来越军方面的想法是先消灭高平的主力部队,如果先打东溪和其他地区,最后解放高平,恐怕到时候兵力会损失严重,高平也未必能顺利解放。

陈赓于是给越南将领做思想工作,战争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把敌人的有生力量给歼灭掉,比如这次进攻东溪,比进攻重兵驻守的高平要简单,也更容易取得胜利。这不仅能鼓舞士气,还能在东溪周边设伏,“围城打援”,打好运动战和歼灭战。损失的兵力,也要在战斗中进行补充,到时候东溪、凉山、七溪等地解放了,军队的战斗力也提高了,高平成了孤城,光复高平也就指日可待了。

事实证明,陈赓的作战方案是正确的。经过激战,越军收复东溪。而且法军在感受到越南人民军队的变化给自己带来威胁的时候,准备放弃高平城,带领沙东兵团向南撤退。法国将领当时不敢孤军南逃,指挥部命令七溪的勒巴兵团向北前进,接应南下的沙东兵团,以确保万无一失。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在国内经常打运动战和歼灭战的陈赓大将再次向越南军队提供了及时和正确的建议,即先打援:在已经占领的东溪附近包围援军勒巴兵团。打完勒巴兵团,不要休息,继续歼灭弃高平城逃跑的沙东兵团,一战定天下。

事实再次证明了陈赓大将和毛主席思想的正确性,越南军队经过九天九夜的战斗,消灭了勒巴兵团和沙东兵团两大军团,越南北部的法军部队全线撤退,越南军队取得了边界战役的大胜利。

不管是以前的战争还是现在的工作和生活,思想都是第一位的,是指导性的战略方针。思想正确了,才能有正确的行动。正如在陈赓到来之前,越南虽然同法国进行了很多艰苦的战争,但是效果并不是太理想,而陈赓大将把毛主席思想与越南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帮助越南大大加快了战争胜利的进程。


冰哥聊史论古今



在这里先问各位朋友一个问题:为什么越南人把中国农历十二生肖中的“兔”换成了“猫”?答案可自行去查找。



越南是一个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国家,公元前207年秦始皇就在该地设置了管理机构。从此越南便处于中国封建王朝的直接统治之下,史书称为“郡县时代”。直到公元679年,丁部趁唐朝末年地方政府纷纷割锯之机,在越南建立了丁朝,取国号为“大越国”,此后越南的各个朝代一直都与中国的封建王朝保持着“藩属关系”,一直到中法战争后沦为法国殖民地。由于在历史上有一千多年的时间被中国的封建王朝统治,所以越南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无不深受华夏文明的深刻影响,在漫长的岁月中越南一直使用中国的汉字,越南的思想,文化,艺术,建筑也都是和中国一脉相承。今天在越南的古代建筑和庙宇中还能看到看到很多用汉语书写的对联和和牌匾等.越南人至今还在使用中国的历法,和中国人一样过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1859年,法国以保护传教士和天主教徒为名,出兵占领越南,并将之归入法国在中南半岛的殖民地之内,为此与宗主国清朝爆发了中法战争。清朝“战败”后越南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从此法国殖民文化便逐渐影响着越南的每一寸土地。但是今天中国人来到越南旅游,依然可以从大街小巷里古代遗留下来的中国式建筑,以及越南人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方面找到历史上中国文化存在的痕迹。河内和顺化一样,作为越南历史上的古都之一,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要比其它的要城市更深厚一些,在这里可以见证中华夏文明对越南的深刻影响。



01. 可以容纳十万人聚会的巴亭广场位于河内的市中心,是越南重大节日举行庆典的政治中心。



02. 越南国父胡志明的陵墓位于巴亭广场的西侧。从越南语的拉丁字发音可以看出和中文发音非常接近。



03.胡志明陵墓前的换岗仪式。 越南几个王朝的开国国王本人或其始祖都是华裔,所以越南姓氏决大多数来自中国。



04.越南人的姓名受汉文化的影响,都分姓和名,当然封建时代的越南人还有字。越南人的姓在前名在后,如胡志明,范文同、黄文欢、阮氏定,前一字是姓,后一字是名,中间字是垫字。



05.在越南使用的140个姓中,大约有30个源自越南语,大部分家族姓氏来自中国,如孔、卢、童、陆、兰等,其他的来着自柬埔寨,或者少数民族。



06.越南的国父胡志明的姓氏本为阮,叫阮爱国。1942年胡志明在广西被国民党抓捕时,为避免暴露自己的身份,于是对警察报了胡志明这个名字,此后这个名字便流传开来,被人们当作了胡志明的本名。在越南也是有“胡”这个中国流传过去的姓氏,例如古代越南著名的女诗人胡春香就是“胡”姓。



07.真武观:建于公元11世纪,是越南最大的道观。也是越南历代皇帝的皇家道观。传说有只九尾狐祸害百姓,玉皇大帝派天神真武真君用神剑和道家法术降伏了妖魔,故道观用真武观命名。



08.寺内飘扬着道教的旗帜,还有一尊铸造于1681年的“真武真君”青铜像。




09.真武观内的用汉字和喃字书写的牌匾。“喃字”就是历史上越南人用汉字的偏旁自己创造组成的另外一种形似汉字,但发越南语音的一种字。这里我们看不懂的“汉字”就是“喃字”。



10.真武观内练习绘画的学生。



11.河内的很多古建筑依旧保留着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



12.西湖:河内最大的湖泊,西湖原来的名称是维谭。因其位于河内的西部,所以1573年越南皇帝取杭州西湖之名也改称维谭为西湖。



13.镇国寺:位于西湖岸边的小岛上,建于公元6世纪,是一座中国风格的寺院,院内的园林颇有中国江南的气息,历代越南皇帝都曾经将它作为行宫。



14.在宾馆看到的一本越南挂历,如果除掉挂历上的越南拉丁字,简直就是一本标准的中国挂历。甚至上面还有汉字的节气,年年有余的象征以及十二生肖大聚会惟妙惟肖的欢乐场面。只是越南人把“兔”换成了“猫”。原因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法是:当时中国的十二生肖纪传入越南时,“卯兔”的“卯”与汉语“猫”的读音相似,结果“卯年”误读成“猫年”;另一种说法是,当时越南尚没有“兔”这种动物,因此用“猫”来代替,“兔”也就成了“猫”了。不过前一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15.还剑湖:传说1482年越南黎朝皇帝在游湖时湖里出现一只金龟,皇帝挥剑斩下金龟,却被金龟咬掉手中的剑,这个金龟索剑的故事就变成了现在的还剑湖。还剑湖中的小岛上有一座中国式的建筑,供奉着“三圣”。关公关云长是越南人的三圣之一。



16.还剑湖畔的露天咖啡馆。



17.今天在越南还生活着大量的华人,一般在越南各座城市里的华人都拥有很强的经济实力,他们兴建了很多中华会馆,图为一座中华会馆中供奉的观音菩萨像。



18.牧童暮归图:越南的艺术形式也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图为在河内看到的一个越南工艺品。虽然所用的原料和中国工艺品有所不同,但表达的意境却和中国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19.越南工艺品:奥黛美女



20.越南人也用中药材来泡酒养生,图为一瓶和中国一样的八宝酒,即用蛇,人参,蛤蚧等八种中药材泡制的药酒。




21.老外们在品尝这种用中药材泡制的神奇的药酒。



22.十九世纪中法战争后,法国殖民者逐渐占领和统治了这个中国的附属国,于是法国殖民文化不断地渗透到了越南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图为越南最大的法国天主教堂:河内大教堂。



23.虽然受法国殖民统治多年,但越南人依然保留着东方人的生活习惯。图为街头卖芋头和红薯的越南妇女,只是她比中国的小贩更幸运,不用担心有城管。



24.夜晚的三十六行街区更加热闹繁华,三十六行街区是外国游客扫货的最佳地点,那里有很多出售越南特色商品的店铺。



钉棺材


远的不说,就说唐朝时候有个玉树临风的小伙子,他是谁,他就是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作者,他就是初唐四杰之首的大文豪王勃。在江西南昌留下千古绝唱~《滕王阁序》之后,他就踏上看望父亲的遥远路途,他的父亲在交趾郡当官,而交趾就是谅山至河内一带。他到了广州,忙的很,宝庄严寺住持请他为舍利塔写碑文。洋洋洒洒几千字,一气呵成。~仙楹架雨,若披云翳之宫;彩欄临风,似遏扶摇之路。可惜的是,王勃在回来时,渡海翻船溺水。今天的越南,虽然已经很少使用汉字,但是,越南的诗词歌赋,越南的书法绘画,完完全全跟着我们的文化走。最典型的例子,越南春节也写春联,而所用的文字恰恰是汉字,并且合辙押韵。


哈哈95128931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有着1347公里绵延的边境线,两国关系及传统友谊濠远漉长,越南独立前,其北部为中国封建王朝所管辖,在越南独立之后的1000多年中,中越又有着密切的交往。从秦代以来,就不断有华人迁徙进入越南,从而对越南整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试从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学、饮食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影响作一些粗浅探讨。

关键词:历史 言语 文化

  

1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学的影响

  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字发展、文学创作等方面。

  1.1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字的影响

  大约从东汉开始,汉字开始有系统和大规模的传人越南。到了越南陈朝以后,汉字已经成为越南政府以及民间的主要文字,此时大量的汉字著作开始出现,最著名的就是15世纪编撰的《大越史记全书》。值得注意是,这些以汉字写成的文章基本上并不按照越南语的文法规则书写,也不采用越南语的词汇,而是纯粹的用古汉语的文法写成。

  随着汉语文的流传,越南人创造了_种利用汉字的表义表音功能来拼写越南口语的新文字,俗称“字喃”或“喃字”。喃字据说创始于东汉末年的交州太守士燮,此后经过了用汉字来拼音,记写人名、地名、草木名、禽兽名的阶段,以及系统制作喃字以表意的阶段。喃字还对越南诗体“六八体”的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六八体大多采用的就是喃文。

  时至今日,越南文字虽然用拉丁字母书写,但其发音里还保留着70%的汉越音词汇。

  1.2中国文学对越南文学创作的影响

  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以精装本、缩略本、画册等多种版本都陈列在越南的各大书店中,在越南销售一直火爆,其故事情节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中国近现代文学在越南同样备受推崇。鲁迅先生的小说、杂文集,沈从文的《边城》以及近年在国内颇具影响力的实力派作家的不少作品,如废都》、《玫瑰门》等小说及《手机》和《无极》等影视作品也颇受越南大众的欢迎。

  越南文学《金云翅传》可谓是中国文学对越南文学创作影响的一个典型。约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越南著名诗人阮攸(Nguy荟nDu)N南京游学。将我国余怀的《王翠翘传》及青心才人的金云翘传》携回本国,花了一年时间,改写为越南文学名著——长篇叙事诗“喃传”Ⅸ金云翘传)(Truy~n K逾1),并搬上了越南舞台。该作品对越南近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力可与中国文学史上的巨著《红楼梦》相当。

  2中国饮食文化对越南饮食文化的影响

  无论在言语、文化以及风土、农业和海产上越南都与中国南方相近,尤其是在历史上中国南方人不断地迁居越南,越南也接纳了不少广东、云南和客家人的饮食传统,对中国饮食文化在越南的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对越南茶文化的影响。茶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很大。越南语把茶称为“trd或“che”(汉越语词,酷似广东话),从语言上就可以看出越南的茶文化受中国南方影响较深,再加上历史上广东人大量移居越南,也对中国茶文化在越南的传播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云雾山中绕清泉石上流


越南原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繁荣富強的时候,边境地区人民安居乐业,各民族之间和平共处。当国家出现灾难,政权纷争,经济下滑,外国入侵,国家对边境地区的管理不到位时,边境地区就出现民族自治,划地为王等现象的出现。越南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独立出去的,他不存在中国文化对越南的影响的问题,本身他就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刚147299692


其初祖是来自洞庭湖区域,是百越一支,也属称龙的传人。其相貌比两广壮族骆越,甚至比土生广东土著,更接近南方汉人,其血缘比壮族骆越更亲南方汉人。

后世封建统治阶层也是华人血统,如若不是,天朝不可能扶持其皇族统治和通婚交流发展。至少上层阶级和北部核心地区北宁河内,与汉人无异。


hwak11331621


這不是影響,本來就是中國領土也是漢人,歷史種種原因,被分裂出去,割距一方好比一個巨人長了瘤,良性還好惡性會泱及國體,有待手術,勢解決,泱泱大國豈能分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