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常见的乌鸦智商也不低,为何在民间却被认为是“不祥鸟”呢?

悠悠乡村路


小时候,我们当地的乌鸦特别多,尤其是村子里的几棵大榕树和收了麦子以后的麦田里。每次碰到乌鸦,爷爷总要用扔路边的土疙瘩、或者大声喊叫的方式驱赶走。当时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赶乌鸦走,爷爷说“乌鸦是一种不吉利的鸟,遇到的时候一定要赶走它们”。



乌鸦的智商确实不低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 有一篇课文就是《乌鸦喝水》,讲的就是乌鸦想喝瓶子里的水,但是瓶子太深喝不了,所以乌鸦就想办法,从别处叼来石子填到瓶子里边,最终喝上了水的故事。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乌鸦确实是一种智商特别高的动物。

为什么被人们认为是一种“不祥鸟”呢?



与它的外表有关。在我们国人眼中,黑色白色代表着死亡,在葬礼上,见的最多的就是这两种颜色。而乌鸦全身都是黑色,同时乌也是黑的意思,所以,就会给乌鸦贴上“死亡”、“不吉利”的标签。

与它的食性有关。乌鸦属于杂食性动物,吃粮食谷物、浆果、昆虫、腐肉及其他鸟类的蛋它都能吃,还喜食腐肉。通常只要是乌鸦出现的地方,都有尸体出现,与死亡有关,所以,被认为是“不详鸟”。



与它的性格有关。乌鸦生性甚是凶悍,非常具有侵略性,不管是水中游的鱼,还是天上飞的其他鸟类的蛋、雏鸟,亦或是地上其他动物的幼崽、卵,都是它侵略的对象。

与它的叫声有关。乌鸦的叫声特别凄惨,人们听了之后会产生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而且,乌鸦被认为是“不详鸟”,其叫声会让人自然而然的产生不吉利的感觉,所以就有“乌鸦头上过,无灾必有祸”,“老鸦叫,祸事到”等说法。

您有怎样不同的看法呢?

欢迎点击右上方红色【关注】,【农策分析】带您了解更多三农资讯、帮您解读更多涉农政策。

农策分析


在我们村里有一棵老槐树,迄今已经有300年的历史了。这棵槐树的树干很粗大,足足要三四个成年人手拉着手才能环抱得住,现在内部基本空心。大小时候,就经常看到有乌鸦在这棵树上筑巢,在当时乌鸦实在太多了。每当乌鸦群飞过的时候黑压压的一片,天边看起来都像是黑了一样。以前乌鸦多,见到乌鸦在附近出现了,都会主动去驱赶。不过,现在乌鸦要明显少了很多,有些人却开始怀念这种鸟了。

还记得小时候学过一篇《乌鸦喝水》的课文,老师就多次说明了这篇课文的主旨就是说明了乌鸦的智商很高,它们为了喝到水瓶里面的水,会不断往瓶子里填小石子。这一点是很多的鸟儿不具备的能力,足见乌鸦的智商要比大多数的鸟类都要高。并且老师还给我们讲了乌鸦反哺的故事。乌鸦这种动物是很有孝心的,当母鸦年老体衰,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它所孵化出来的小乌鸦则会到处去觅食回来给老乌鸦吃,以此来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一直将要持续到老乌鸦临终时,再也不吃东西为止。那乌鸦如此有孝心、智商也很高,为什么在民间却把它当成是“不祥鸟”呢?

这个主要是和乌鸦的外貌及食性有关。在古代的时候,像画眉、喜鹊等都是深受喜爱的动物,因为这些鸟类不仅叫声很好听,而且还很漂亮,换言之就是颜值很高。可是乌鸦全身或大部分羽毛为乌黑色,这也是其得名乌鸦的原因。这一点和其他的鸟类明显不同,大多数的鸟类羽毛是五颜六色的,看起来非常漂亮,可是乌鸦一对比就差距很明显。而且乌鸦的叫声也是很难听的,有些人听到了甚至还会有点反感。

其次,乌鸦的食性,也让很多人对其产生了厌恶之情。那就是乌鸦是一种杂食性的动物,它们不仅吃谷物、浆果、昆虫、其他鸟类的蛋,而且还很喜欢吃腐肉。只要是腐烂的尸体它们都喜欢吃。在古代的时候,战乱比较多,而当战争过后,有些尸体还没有处理,就会被乌鸦所啄食。试想一下,吃人类的尸体,这样的动物,谁又会对它们有好感呢?

另外乌鸦还算得上是鸟类中的“流氓”了,它们的胆子很大,也富于侵略的习性,常掠食水禽、涉禽巢内的卵和雏鸟,甚至在吃食的时候,如果人类去驱赶,它们照样敢于攻击的。乌鸦的嗅觉还很灵敏,一般隔着很远就能闻到腐肉的味道。而且闻到了之后,还会发出叫声,所以在民间的说法是听到乌鸦叫了就不吉利,因此这也是其被列为“不祥鸟”的原因。

也是因为以上种种原因,乌鸦也就有了不祥鸟的说法,并且还衍生出了“乌鸦嘴”这样的词语。不过,现在和过去相比,乌鸦的数量明显少多了,在我们村里的老槐树上,也很难再见到过去一样黑压压的乌鸦群了。


农夫也疯狂


事实上,我一直认为乌鸦被我国民间认为是“不详鸟”也仅存在于汉族传统文化的糟粕之中,在我国很多地方乌鸦一直都是“神鸟”的象征,甚至在传统儒家文化里,乌鸦都是作为懂反哺的“孝”文化传承的。

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民间一些人简单粗暴的将乌鸦叫声凄凉、喜欢吃腐肉、长相难看等等特征,象征“死亡”的来临,因而被认为是“不详鸟”。

我曾在藏区生活了3年多,在那3年多的时间,我不止一次的见到一些藏民将乌鸦奉为“大黑天神”的化身,即便去布达拉宫,你也会发现大量的乌鸦飞翔。而在藏区传统的天葬文化里,人死后,能够得到乌鸦、秃鹫、老鹰等等动物吃掉尸身,是一种完美的结局。而且在藏区,乌鸦一直都是被誉为可以为人们带来好运的鸟。

撇开藏区不谈,在满族的传统里,乌鸦也是神鸟的象征。并且乌鸦有两大鸟类中独一无二的品质:会使用工具、一夫一妻至死不渝的爱。

(1)乌鸦的智商究竟有多高?

我们最长知道的关于乌鸦智商的文章,就是小时候学过的《乌鸦喝水》故事,乌鸦可以通过尝试叼石头投入瓶中,让水慢慢上移的方法进行喝水。

我曾在南半球某些国家的乌鸦实验中见到过这样的例子,实验人员制作小箱子,放置到野外,箱子里有肉丁,通过特定的机关,只有将小石头或者其他东西丢到相应的位置,箱子里才会弹出肉丁,乌鸦起初不经意触碰到机关,吃到了肉丁,通过自己的反复摸索,最后能够如愿通过使用外界工具获取肉丁。

还有的资料上显示,有些乌鸦甚至可以通过制作简单的鱼钩状工具来得到自己想要的食物。

要知道这些操作,在动物界,可谓是极其复杂的,有且仅有乌鸦有这种能力。

所以可以断定乌鸦的智商至少在人类小孩子5-7岁左右的水平。

(2)乌鸦为何被民间认为是“不详鸟”,从何时开始的?

其实乌鸦被民间认为“不详鸟”的传言很简单,也很粗暴,主要源于乌鸦的生活习惯,乌鸦属于杂食性动物了,尤其喜欢吃腐肉。我在西藏不止一次见过,某地区一旦出现“天葬”活动,大量乌鸦、秃鹫、老鹰就会寻着尸体腐烂的味道聚集其空中,当然了在藏区这样才会被认为是好运。

但在汉族文化里,人死后要入土为安,而且乌鸦喜欢吃腐肉,往往人死后,乌鸦会出现在附近,并且发出凄惨的叫声,给人一种“死亡”的气息,类似的次数多了,在民间慢慢就形成了乌鸦是“不详鸟”的认知。

不过随着现在人们观念的转变,对乌鸦了解的增多,在听到乌鸦叫声,看到乌鸦身影的时候,已经没有过去那么惊慌,最多只是说一句“真晦气”,并没有人会特意驱赶,在北京西单每天傍晚都会聚集大量的乌鸦,也并没有多少人感到影响自己生意或运势了。

至于乌鸦从什么时候开始被我国民间认为是“不详鸟”的,说实话,没有确切的资料能够证明。

(3)在民间关于乌鸦的好事儿。

其实在中国民间不光是认为乌鸦是“不详鸟”,有些人同样认为乌鸦是喜鸟。

比如,一些人认为乌鸦是动物界懂得“反哺”的鸟类,这一点与人们传统的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相契合,所以无疑被认为是“孝”道之鸟,常被人们拿来比喻“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的感恩之情。

再比如,乌鸦是鸟类中难得的“一夫一妻”,一对乌鸦至死不渝,一旦其中一只乌鸦去世,另一只也不愿意苟活。反映到人类文化中,歌颂了这种高贵的情感,深得人们喜爱。

而且在一些地方过年还有倒挂乌鸦剪纸,用来去灾避难的习俗。

在尼泊尔的首都甚至有“乌鸦之都”的称呼,而在日本更是乌鸦的天堂。

如今乌鸦作为一种益鸟,同样是我国保护动物。


李阿冰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认识的鸟类不少,其中燕子、喜鹊是最受人们欢迎的了。但说到人们不喜欢的鸟类,那应该是乌鸦了。我们那里就有老人说,只要听到乌鸦的叫声,那准没好事了。还有的人说乌鸦在你家叫,意思就是报丧了,所以乌鸦自然不受人们喜欢了。



乌鸦的智商不低,在上学的时候我们都学过《乌鸦喝水》这个故事,足以说明它聪明了。其他的鸟类未必能想出这个方法。但是乌鸦聪明,为什么人们不喜欢呢?

我觉得第一个就是它的叫声了。乌鸦的叫声和喜鹊的叫声不同,喜鹊的叫声很欢快,但乌鸦就不同了,叫起来很凄惨,听到之后自然不喜欢了。



第二个就是乌鸦吃的食物。昆虫、小果子都吃,但让人受不了的是它们还会吃腐肉。在村里或者野外,一些死去的动物腐烂后,它们会过去吃。小时候我就经常看到,觉得很不可思议。

乌鸦难看,声音又不好听,在村里看到乌鸦,刚好就发生一些事情,人们自然的就觉得乌鸦是不祥鸟了,所以很多人都不想碰上乌鸦。以前到是经常看到乌鸦,现在少了。


壮乡小美


乌鸦叫的声音特别大,以前一旦晚上听到乌鸦叫,农村的老人就说有人要死了,电视剧拍恐怖片的时候也是,去一个孤独的村庄总是少不了乌鸦的称托。小的时候因为这些传说特别害怕乌鸦,觉得乌鸦特别的不吉祥,会给我带来厄运的。

长大后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不再迷信,知道很多谣言都是不科学的,慢慢的也就不再害怕乌鸦了,但是我觉得乌鸦之所以被这样谣言可能还是有原因的,也许是乌鸦这种鸟类比较凶,叫起来声音大,又喜欢叫,有的时候死人呀,做丧事呀碰到乌鸦鸣叫,久而久之人们就将乌鸦和丧事连在一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