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老人喜欢干活?

西北农村祥哥


因为穷、因为干了一辈子、因为习惯、因为老人是农村的。首先理解干活的定义,如果说农村老人干活打工,这是一种很无奈的举动。年龄大了挣钱的渠道少了,反而花钱倒是越来越多了。农村老人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不假,但是人到晚年手底下的积蓄真的不多,农村老人要面子,在明知道自己成为家庭负担的情况下,更不好意思给子女张嘴要钱,所以只要是基本上自己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都往往不会选择给子女张口,因此有挣钱的门路,而且只要但凡是自己身体能干的了就会去干。

其次,辛苦干活一辈子的习惯扔不掉。农村老人出了一辈子力气,对于老人来说干活出力,但凡是自己能干的了,绝对不会看着不动。农村老人都是吃苦受累,俭省节约多年的习惯,老人家绝对不会看着活不干,看着事情不做,如果让他们知道事情或者农活,因为不干而导致耽误事情,或者瞎了农活他们会勃然大怒会骂人的。干了一辈子的习惯,他们从内心深处已经空闲不下来,所以只要是身体能干的了,他们大都会活到老干到老,一辈子不停止。

最后就是穷怕了的心理习惯让农村老人有一种不安全的心理。从小到大清贫吃苦的生活已经让农村老人骨子里面有了一种担心害怕的心里,他们根本就不会闲住,对于他们来说干活才是正缺度过余生的一种方式,干活才能生存下去。

中国从古至今都是农业大国,农民始终占据人口的大多数,但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始终落后,这样农民们在战天斗地的劳动中,一直靠出力气靠榨干身体来维持生存。久而久之,社会便有人说农民天生受累的命,农民不干活浑身难受,农民就喜欢劳动。

老有所养,是一个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不管农民还是工人,要一视同仁。农村的现实是富裕的人家、青年人都彻底搬离了农村,剩下的基本上是老弱病残穷,这样的人为了生活,除了降低生活标准外,就得不断地干活。活到老干到老,干不动了,人也没了。

当然,农村有一部人通过打工、经商、退休返乡等过着相对优越的生活,他们一是有积累,二是有退休金,他们就很少干活或基本上不干活。我老家有位退休教师月工资四五千,活到九十五六岁,从来不干活。而我见过九十二岁还干活的老人,因为没人赡养他,不干不行。

真正土里创食的农民们,一生勤劳、节俭、辛苦,但一辈子清贫,又没有退休金,只能活一天干一天,干一天活一天。农村有句老话:干活干活,不干怎么活?信不信由你,农民们有把子力气,但不是喜欢干活,而是不得不干。

①土地是情,劳动是唯一能够获取安全感的途径。经历过大饥荒的人们永远没有安全感,唯有劳动,因为这是他们几十年的经验,劳动时会释放一些激素,从而获得那熟悉的满足感。还有一些老伴是先走的,他们只能把想念之情寄托于熟悉的土地上,仿佛老伴在陪伴着。

②受到经济社会的冲击,没有时间的停顿、没有机会让这批老人转换角色。短短几十年,中国社会财富变化太快了,谁都在绞尽脑汁的想去如何获取财富,老人们生怕子女落后于他人,依旧像战士一样,像当年一样去保护孩子,没有想过现在已经老了,角色互换了,是时候让子女赡养了。

③从上千年的历史来说,这算是传统吧,不像美国,子女成年后父母付出就慢慢减少,大部分选择分居了,加上社会福利,老人有自己的圈子、爱好跟活动;而我们农村的老人这些都没有,甚至跟子辈、孙辈无法沟通,有些子女也没有尽职尽责,他们只能默默的劳动,默默的付出,希望善待、宽容、体谅这批风烛残年的孤苦老人吧。


萌娃老幺


别的农村老人为什么喜欢干活我不知道原因,我就说说我老爸吧!



我爸快要80岁了,身体倍儿棒,精神也好,不喜欢斗地主,不喜欢打麻将。早上六点钟准时起床上厕所,烧开水,打扫卫生,一个人忙的不亦说乎。待一切收拾好后就骑着三轮车到山上去转转,捞捞柴,挖挖地,日子过得悠哉悠哉的。



如果是我猕猴桃地里忙的话,我老爸就会帮我干些力所能及的事,完全出于心疼女儿哦,不途任何回报,只希望我干完活早点休息。因为老爸有自己的存款哈,我们的负担很小的。

我是不是很幸运呢,有这样一个好老爸😀😀


猕人小付


我家附近有位老人,七十岁了,还在镇上打扫卫生,每月一千二百元,她说:“一个人在家非常难受,还不如找些事做做。”我说:你喜欢干活吗?不给你钱你也喜欢吗?

老人又笑着说:“虽然儿子媳妇不让我干活,我为什么还要干呢?我不愿张口闭口问儿子要钱,自己还能劳动,干些零活自己用钱比较方便,再说儿子媳妇在外地打工,买了房,每月还要还房款,压力也是很大的,生活过得并不怎么好。”

我干一天是一天,真正干不动了,再到儿子那儿去。


老栗师傅


为什么农村老人喜欢干活?哈哈😄我笑了!

我的父母是地道的农民,现在快八十了,不让他们干活不高兴,我爸甚至骂我,是人还能让地荒了啊!但是人总要老去,总得有放弃那一天,总不能最终倒在地里,外边还有很多美丽的风光!

其实呢,我也希望他们干点活,因为他们不习惯锻炼身体,岁数大了总得住院,不注意饮食,不锻炼,现在生活又好,不得病才怪呢!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是的,久病成神医。

父母长期的身体不好已经让我总结出,与其被动的提心吊胆出病了抢救,不如主动检查,控制,改变生活饮食习惯,加强锻炼。

如果农村老人不习惯锻炼,那就适量干点活,对,一定要适量,以锻炼为目的。

至于农村老人是否爱干活?我想今年父母已经给我答案了!

多年来,冬天让他们到城里和我们一起住,他们说什么不愿意,又怕没有火炕,又怕没有玉米粥,反正是左也怕右也怕,我也没办法,这几年就一直帮他们调整,适应。

终于今年我把父母接到城里了,他们的想法我都给他们变相代替或做到,天好就到楼下或附近山上公园健步道上走步,现在已经养成习惯,家里的活兽全部处理掉,按上监控摄像头,没事我就给他们看看房前屋后,天好再拉他们回去溜达散心,全当旅游了,当父母不需要每天顶着刺骨的寒风抱草做饭时想必我妈是感到了极大的减负,鹅鸭也不用喂了,开始我回家就跟我回去,后来我问回去不,我妈说,也没有什么,不回去了。

我心里不仅激动起来,闹了半天就是一个心思,说白了就是想养个鹅鸭,想给我们弄个自家养的绿色食品,同时狗不养了,鹅还能起到看家护院的作用,但是现在房屋封闭好,根本就听不到声音的,鹅蛋黄太大,吃多了胆固醇高也不好,他们每天都得吃药调这些指标,但是父母就放不下。

我本来都商量好了的事情,到准备走了那几天我妈又不干了,还要考虑,我急了,不就是几个鹅鸭吗?鹅,杀了,自己吃了,鸭,送人。

我和姐姐帮着把所有东西处理了一干二净,这下爸妈好像也放松了,放下了!

其实他们岁数大了,一是恋家情节,一是舍不得鹅鸭,一是担心城里生活不适应,一是感觉那是一份心思,一份感情!

我就和姐姐跟我妈承诺,明年回去了可以再养,还可以养几只大公鸡给我们吃!

于是我父母就高兴的跟我们走了,现在我没事就陪他们走步,本来计划元旦回去过的,但是天冷,我怕他们冻着,一商量,不回去了,四十八年我第一次在城市过元旦,全家在一起,十分高兴。

本来我妈要提前半个月回去准备过年收拾家里,结果我们平时回去就收拾,到昨天为止,全部收拾妥当,也没用父母回去,我录了个视频,回去给父母一放,很高兴,原来计划春节后再不回来了,现在也同意春节后再回来住,清明前再回去,想一想我的父母,快十年了,如果我不强逼并一点点帮他们打消疑虑,那么他们可能这辈子都不会享受到城市这种生活,有时候不调整好,一旦住不习惯,一旦回去再就不愿意回来了,几个哥们就发生这种情况,但是现在很好,时间长了还遇到能唠嗑的人,没事做公共汽车到市内郊区溜达,回来很振奋,要是真身体不好了,不能自己溜达了,那来城市住也没意义了!

现在看来,老人也是可以慢慢调整思路的,现在两个老人明显住习惯了,顾虑也打消了,也不着急回家干活了,其实,就是一点心思,对儿女的一份感情,几个鹅鸭,几个鹅鸭蛋就栓住了父母的腿,就在冰天雪地里继续煎熬,想想心里都酸。

因此我们想法把父母对我们那份情用他们能接受的能让他们快乐的方式还回去也是一份真正的快乐,我们左右邻居,大部分冬天都去城里了,剩下的实际上也有很多都可以走,但是他们就和我的父母一样,习惯了农村的生活,再苦再累他不在乎,感觉这就是属于他们的生活,他们害怕进城,害怕不习惯,说到底是怕给子女添负担,但是只要我们调整好了,父母还是特别喜欢城市生活的,春天再回去呗!

这才是他们想要盼望而不敢说不敢过的生活,说老人天生就愿意干活那绝对不是农村人,农村老人也是人,他们也知道苦累冷热,只是他们为了我们,一切都不在乎,宁愿承受一切艰难困苦,现在我的心也舒坦多了,否则我整天来回跑,付出的代价比现在大多了,这样,父母也好,我也省心,我想,我终于可以再让他们享受几年他们应该享受的时光了!


陈庚子


为什么要干活?

一、因为穷,没钱,但还有梦想。农村老人基本都没有社保,一年一个人依靠国家补贴的一千点块都不够农村一年人情送礼钱。我家还是这种土房,下雨家里总是漏雨,一家人努力就想修个房子或者在镇上买上一套房,父母六十多岁了,我妈说,辛苦了一辈子总要坐下楼房,所以还一直努力着干活。

二、儿女挣钱少。这是说我自己,你们不要对号入座,我贷款好几万信心满满做了多肉植物,结果天有不测风云,遇上洪水多肉被洗劫一空,加上市场不景气亏得血本无归。现在快过年了还在努力找工作,感觉自己真是愧疚万分,无地自容。

三、老人体量儿女,想多挣点钱减轻子女负担。我妈就说我现在能动就多做点,能挣点是一点,挣点钱自己想买什么就买,不用问你们要,你现在要结婚还要用钱,哥嫂养娃儿也要用钱。她还宽慰我们说等她八十岁就不干活了。心里听了很不是滋味,恨自己太无能。

四、习惯成自然。苦习惯了就不觉得苦了,说这句话心里好酸好痛。她们辛苦了一辈子,已经形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习惯了做农活,闲下来没事做就会全身难受。

五、农村收入少,收入渠道少。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只能养点鸡鸭猪羊等畜生谋生,正是因为农村收入少所以才要多干活,家有闲钱谁不愿意那么辛苦嘛。我们家如图两头肥猪辛苦一年养大,不计成本共卖了4800元,我妈子宫垂脱厉害,需要手术切除子宫,这4800元连送医院的手术费都不够。老人年纪大难免有个病痛什么的,挣钱不易呀!哎,不说了,吃土人也要努力找工作去了,相信明天会更好!




笨笨贤女花生活


这个话题折射出了现实中,农村老人的普遍现象,农村老人喜欢干活,最主要的原因是成年累月积累下的一种习惯!

我们都知道,农民的一生主要靠农业,就是靠那几亩土地来生存,试想光靠那些土地是否能养活一家人,是否能让家庭步入小康社会!想实现那种愿望光靠着那几亩土地,可以明确的告诉任何人,实现不了!

就拿我爸来讲吧!我爸今年已经有70多岁的年龄了,也没有别的嗜好!他现在身体还算不错,就是每天闲不住,捡柴,烧水,做饭,放羊,喂鸡……,

他以前年轻时候,在农忙后都会在我们县城建筑工地上做小工,也只有阴天下雨,能在家里呆上几天,就那几天,也是在家里操持家务!可以说就没有闲过!为什么呢!就因为这个家需要钱,他不做有什么办法啊!

再后来,我们子弟三个都长大了,所谓的“任务”吧,也都完成了,唉!他也老了,建筑队的活,也干不动了,只能在家里耕种那几亩土地,他又买了几只羊,没事的时候就出去放放羊,捡捡柴…

说真的,就是闲不住,所谓的喜欢干活,自我感觉,可能就是现实生活中慢慢变成的一种习惯罢了!谈不上喜欢,应该说是无奈!


寒风中的承诺


因为她们没办法丫没退休金,知道儿女们也不容易要给老人生活费也要养儿育女,前几年她看到别人的孩子都买车,她就说你看别人的孩子都买车,现在我和妹妹家都买车了。我弟弟一家在城里打工没房没车。她能不着急吗?有时候不是不帮是没能力。自己只能多些回去看看。邻居那三姑六婆和她你种那么多菜干什么?让她们自己买都出去个个回来一二天养她们大她那么辛苦给点钱就走养她们干嘛!我说要是我没钱天天陪着你。陪多俩天你就会又骂又赶我死懒还不去挣钱,要是我有别说借姐给你买。


随想曲1994


不是说农村老人喜欢干活,人都是一样的,如果不是条件不允许,谁不想一天游山玩水,跳跳广场舞,打打牌,溜达溜达。儿女们要不就是在外面打工,要不就是在县城工作,他们不干活吃什么,要挣养老钱啊,我姥姥就是,和我姥爷都快70的人了,还是在挣钱,养了一头牛,两只猪,六七只鸡,还要在地里干活,还在做生意卖衣服,卖衣服都卖了几十年了,是存了些钱,前几年我舅舅卖房子,二话没说就给了5万。我给我姥姥说,都这么大年龄了,就不要再去卖衣服了,就你们两个人,能用多少,我姥姥说,那怎么行,我和你姥爷要生活啊,不卖衣服了手边没钱,还要吃药里啊(我姥姥身体不好,要一直吃药控制),再说你舅舅在城里啥都要钱里,我们不能再给添负担啊。哎,农村老人就是这样,干到干不动活了为止,都是生活所迫。没有人不愿意享受,不愿意舒适,但是条件不允许。


小妹在甘肃


农村老人喜欢干活主要现在70-80岁的老人是特别喜欢干农活的。我外公外婆就是已经80岁啦身体很好 。主要是他们那个年龄段的老人从小一直生活在农村 以做农活为主 现在家里还是养猪、养鸡、鸭、种田。习惯成自然 每次我们回去让他们去城里住几天他们都会不习惯。主要原因肯定有几种:1.就是农村生活习惯干农活是他们一天最主要的工作。

2.应该就是农村的生活环境。像空气和生活作息还有就是农村的老年人居多 可以有共同话题。

3.农村空气好 没有什么污染在农村普遍的老人身体状况良好 ,很健康应该也是干农活的功劳吧!

4.他们总也闲不住看到有什么没做完的就做这也是习惯、农民最勤快。农村的老人农民更勤快。





乡村蓝海


农村有句话叫做 活着就得干活!谁愿意干活啊?没有退休,也不会下岗,都是为了给儿女减轻负担,一个真实的事,听了大爷的话谁不感动!我去年去苏州,商场卫生间一个农村来的清洁大爷的话 我和老伴没有退休工资,孩子有楼贷,车贷!儿子一个月8000多儿媳一个月7000来的,我和老伴打扫卫生,一共一个月能挣7000左右!给儿女减轻点负担吧!不能白吃饭呢!农村来的愿意用,不怕埋汰不怕累!要是人家用咱们能用几年就干几年!比在家干农活轻巧多了!这就是我们农村父母,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孩子!他们没有享过福,这一辈子就这样为了孩子活,有良心人对自己的父母好点吧!他们不容易!祝天下父母,健康长寿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