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些写母亲的诗词?

太史玖


《岁暮到家》 \r

清·蒋士铨\r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r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r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r

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这首诗可以说是很形象了。春节回家她们总是在给我们准备各种吃的和用的;看看家里陈设,发现寄回家的一些东西她们还原封不动的保留着,舍不得吃舍不得用;自己身上的病痛全然不顾,反倒关心我们在外面过得好不好,回来行程是否顺利。这时候哪里还敢道一声苦?只能怪自己能力不够,既不能让父母安享晚年还要让他们独自在家为自己操心。



二度id


您好,为了这个问题,忙活了一礼拜,下面是我自己关于古诗词的甄选和评析:

古代关于母亲的经典诗词撷拾评析

人类生命源自父母,道德文化始于家教。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无不是尽心竭力,言传身教,不求回报,无私奉献,为子女的健康成长耗费心血,每个人的身上,都寄托着父母的殷殷期盼和美好愿望,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父母的谆谆教诲和循循善诱,这是人类的良好本性和得以存续的基础。

父爱如山,母爱若水。父爱如山,坚如磐石,雄浑伟岸,山之高昂,令人仰止;母爱若水,水之善流,无形无际,水之所处,无微不至;父爱好比黢黢高山,沉默无言;母爱犹如涓涓细流,连绵不断;父爱如泰山压顶,一柱擎天,母爱如大海泛滥,五彩斑斓。

父母生我爱我,养我育我,疼我惜我,护我为我,感情至真,绝无做作,恩情之深,难以琢磨。自有了文字以来,父母就是诗词歌赋赞美的第一对象,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多处咏叹父母,历朝历代,关于父母的诗词更是不胜枚举,俯拾皆是,为了弘扬传统美德,笔者从浩瀚的诗词中选取十余首关于母亲的诗词,略做点评,以飨读者,你我共勉。

《诗经·小雅·蓼莪》

【先秦】佚名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穀,我独不卒!

【注释】蓼(lù)蓼:长又大的样子,莪(é):一种草,即莪蒿。匪:同“非”。伊:是。劬(qú)劳与 “劳瘁”皆劳累之意。蔚(wèi):一种草,即牡蒿。罄(qìng):尽。罍(léi):盛水器具。怙(hù):依靠。衔恤:含忧。鞠:养。拊:通“抚”。畜:通“慉”,喜爱。昊(hào)天:广大的天。罔:无。极:准则。烈烈:通“颲颲”,山风大的样子。飘风:同“飙风”。发发:读如“拨拨”,风声。

谷:善。律律:同“烈烈”。弗弗:同“发发”。卒:终,指养老送终。

【诗词评析】这是一首悼念父母的祭歌,采用赋比兴的手法,哀叹父母的辛苦养育之恩,如今撒手人寰,无以回报,哀思之情,百身莫赎。诗中重复排比,一咏三叹,感情真挚,语调哀怨,令人读之,肝肠寸断。该诗对后世影响极大,不仅在诗文赋中常有引用,甚至在朝廷下的诏书中也屡屡言及。

《诗经·国风·邶风·凯风》

【先秦】佚名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注释】邶(bèi):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凯风:和风,一说南风,夏天的风,这里喻母爱。棘心:酸枣树初发的嫩芽,这里喻子女。夭夭:树木嫩壮貌。令:善,好。爰(yuán):何处,一说发语词,无义。浚(xùn):卫国地名。睍(xiàn)睆(huǎn):鸟儿宛转的鸣叫声。

【诗词评析】这首诗用南风形容母亲,用酸枣发芽结果形容儿女成长。采取排比起兴的手法,形容母亲的辛苦养育之恩,七个儿子一个个的长大,母亲的恩德犹如和风煦暖,然而自己没有尽了孝心,不能让母亲宽慰,恩情深似海,难以回报,因此引以自责。从内容看应该也是悼念母亲的诗文。

《思亲操》

【魏晋】无名氏

(舜耕历山,思慕父母。见鸠与母俱飞鸣相哺食,益以感思,乃作歌曰:)

陟彼历山兮崔嵬,有鸟翔兮高飞。

瞻彼鸠兮徘徊,河水洋洋兮清冷。

深谷鸟鸣兮嘤嘤,设罥张罝兮思我父母力耕。

日与月兮往如驰,父母远兮吾当安归。

【注释】历山:山西南部第一高峰,传说舜曾在历山耕作。罥(juàn),捕捉鸟兽的网。罝(jū)捕捉兔子的网。

【诗词评析】这首诗为魏晋时期所作,题注说明是舜在骊山耕作,看见斑鸠母子哺食鸣叫有感而作。大意为:登上险峻崔嵬的历山,有鸟在展翅高飞;看到斑鸠在徘徊飞翔,下面河水清澈泛波;深谷中有鸟鸣相和,设置捕鸟兽的网笼,不由得想到父母还在辛苦劳作,光阴迅疾,远离父母,难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我当如何是好?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词评析】唐代诗人孟郊最为著名的歌颂母爱的诗词,言简意赅,饱含真情,千百年来广为流传。尤其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为描写母爱的著名佳句,脍炙人口,妇孺皆知,毋庸多言。

《将归旧山留别孟郊》

【唐】鲍溶

择木无利刃,羡鱼无巧纶。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贫。

前者不厌耕,一日不离亲。今来千里外,我心不在身。

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蚕桑能几许,衣服常着新。

一饭吐尺丝,谁见此殷勤。别君归耕去,持火烧车轮。

【诗词大意】:砍树没有利斧,钓鱼没有好丝线,为何自不量力,前来寻取功名,却遭至贫困。回想以前整日耕作,和亲人在一起,如今来到千里之外,心不在焉,思念亲人。慈母殷切期盼,希望我能成材,蚕丝能有多少,我却经常换着新衣服,(因为)母亲不辍织布,一顿饭的功夫就能织出一尺的丝布,有谁能如此辛勤劳作?想到此,就此告别,回家耕作,烧掉车子,从此再不出山,侍奉老母。

【诗词评析】鲍溶是中唐时期诗人,这首诗为告别孟郊所作,说明了回家奉养母亲的理由。诗人仕途受阻,回想母亲辛勤劳作,殷切期盼自己成才,如今在外,心中思念,于是息心他念,回归报答母恩。该诗朴素自然,不作雕饰,平易感人,内蕴真情,母亲的殷切之情,儿子的反哺之念,弘扬了母慈子孝的传统美德。

《慈乌夜啼》

【唐】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注释】慈乌:寒鸦。吴起:战国时名将,他曾为了追求功名,母亲死了,却不回家料理丧事。他的老师曾申(曾参的儿子)知道这件事,就和他断绝来往。

【大意】寒鸦失去母鸦,哀鸣不休,白天黑夜都不离去,一直守着故巢,每天晚上哀鸣,使得听到的人心里悲楚。寒鸦鸣叫似乎在说自己没有尽到反哺之心,那么多的鸟类谁没有母亲,怎么只有这只寒鸦如此哀怨,大概是它的母亲对它的恩情太重了,无法回报,才如此不能承受母亲去世的伤痛。古代吴起虽然是名将,可是母亲去世了都不回家料理后事,和寒鸦一比,简直不如禽兽呀。寒鸦啊寒鸦,就像鸟中的孝子曾参一样。

【评析】诗人白居易自己的母亲因为看花坠井去世,诗人为此伤痛不已,然而却因为当时有关于花卉的诗词被政敌弹劾,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诗人对母亲的意外去世深深自责,其实从历史记录来看,白居易还是非常孝顺的孝子。这首诗用鸟类和人相比较,指明就连寒鸦都有哀痛之心,更何况人呢?再大的功名,就连战国名将吴起,功名显著,然而不尽孝心,堪称禽兽不如。诗人借以表明要有报恩之情和尽孝的义务,做人不能不如禽兽。

《送母回乡》

【唐】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大意】运送母亲的灵柩的车子停下来,四周茫然回顾,没想到我就像楚囚一样困顿,一股感伤从心中涌起,悲戚垂泪,无语凝噎,慈母病重的时候,本来想拜访名医医治,没想到急迫接送的时候,母亲却撒手人寰,伟大的母爱无以回报,人生还能追求什么呢?!

【评析】这首诗作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诗人母亲去世,移灵柩回乡,途中哀凄伤痛,充满了自责和哀伤。李商隐的爱情诗缠绵悱恻,情思宛转,辞藻精丽。而这首哀悼诗平铺直叙,淳朴自然,反而更显得蕴含真情。

《乌夜号》

【唐】李群玉

层波隔梦渚,一望青枫林。有鸟在其间,达晓自悲吟。

是时月黑天,四野烟雨深。如闻生离哭,其声痛人心。

悄悄夜正长,空山响哀音。远客不可听,坐愁华发侵。

既非蜀帝魂,恐是桓山禽。四子各分散,母声犹至今。

【大意】隔着泛波的江边,一望无际的是青枫林,有鸟在林间,通宵达旦的鸣叫,这时正是没有月亮的黑夜,,四周都笼罩在蒙蒙细雨中,听到鸟的哀鸣,声声让人伤痛,静夜悄悄,鸟鸣划破夜空,异乡飘零,更是难以听闻,不由得忧思哀伤,都生出了白发,想这鸟儿,既然不是杜鹃,恐怕应该是春秋时颜回所说的桓山鸟,四个子女羽翼丰满,展翅欲翔,母亲送别,发出的哀鸣到现在吧。

【评析】李群玉是晚唐著名诗人,“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在异乡夜晚,听到鸟儿哀鸣,联想到古代典故“桓山鸟”,再加上自己漂泊外乡,思亲情切,于是借着描写桓山鸟,抒发自己思念亲人的愁闷。该诗用词清新婉丽,联想丰富,寓情于景,渲染烘托,艺术感染力极其强烈。

《西上辞母坟》

【唐】陈去疾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大意】从日头正午到下午夕阳西下,黄昏独自一人,禽鸟都归林了,在林间母亲坟头洒酒垂泪,不愿离去,如今再也听不到母亲的叮咛了。

【评析】陈去疾是晚唐诗人,生卒年不详,这首诗描写上坟扫墓情形,诗人从中午一直到黄昏,伫立在母亲的坟头,久久不愿离去,回忆母亲的谆谆教诲和句句叮咛,可惜再也听不到了。这首诗简洁明了,朴素精致,意蕴深远,饱含真情,把孝子上坟哀伤描写得淋漓尽致,让人悲伤不已。

《墨萱图二首·其二》

【元】王冕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

对之有馀饮,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

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大意】萱草(古人用萱草代表母亲)长在北边堂屋下,颜色鲜艳美好,对着这幅墨萱图时,杯中常有残余的酒,远离时无法言道,作为子女要有孝心,不在乎荣华富贵或者枯槁贫困,昨天夜里下了寒霜,今晨看到的是江水空濛,年华易老,漂泊在外,不能归乡,感觉心里七上八下的难受。

【评析】元代画家诗人王冕,性格孤傲,鄙视权贵,拒绝做官,甘受贫困,经常为不能奉养母亲而自责,有多首诗文感叹,这是其中之一。

《晒旧衣》

【清】周寿昌

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亲旧线痕。

【大意】三十年前母亲做的衣裳尚在,衣领袖襟虽然破了感觉到还有母亲的余温,想要重新缝补却不忍拆线,因为上面有母亲劳作的针线痕呀。

【评析】睹物思人,怀念慈恩,一丝一缕,饱含真情。

以上十余首是古人歌颂母亲的经典诗词,只是浩瀚如海弘扬母恩诗词的精选,其他还有很多,诸如诗词歌赋,文章诔铭等等,无不是描写母爱的慈祥与伟大,限于篇幅,这里就不赘述,然母恩之情深似海,岂能是些许诗文所能代表?望诸位共勉,孝敬父母,继承和传播我中华优秀的孝道文化。

2019/5/12榆木斋


榆木斋


推荐一首先秦时代,《诗经》里的小雅的一篇古文,写的是父母的辛苦。那时的人都懂得了父母的艰辛。看图片把,想表达的内容都在图片里,手打的翻译,我没有过多的言语了。






生活不求人


古代有关母爱的诗词:

《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慈母爱》

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母别子》

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诗经·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豫章行》

唐·李白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送母回乡》

唐·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声。

《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墨萱图 王冕 元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思母 宋代:与恭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石壕吏 杜甫 唐 (节选)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遣兴 杜甫 唐

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

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

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

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

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

傥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

谁氏子 韩愈 唐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劝孝歌 清代 徐熙(节选)

爱之若珍宝,日夜勤抚鞠。

母卧湿簟席,儿眠干被褥。

儿出未归来,倚门继以烛。

儿行千里路,亲心千里逐。


纳兰自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己已巳巴62954870169


最经典的就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西方净土我的家


给母亲

十月驻胎中,身心受牵累,

饮食及睡卧,处处耗心菲。

当子出胎后,人若死一回,

故为人子者,该报母恩德。

母亲节自作一首,愿母亲健康安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