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王阳明,读懂曾国藩,70%的内容,都在这4点!

经常刷头条,看到不少朋友拿曾国藩和王阳明进行比较,这里也来凑个热闹

曾国藩 VS 王阳明

王阳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500年来独一份!

连他自己亲自传授的弟子们,不也是分成好几派,还差点还打起来了!

心圣之路,学起来太艰难,而且还容易走向歧途!

友情提醒:心学很玄,容易走火入魔!学成了,独步天下!

当看到什么破解王阳明的心学这类的书,一定扔的远远的,一定是鬼扯。

他要是真懂了,最起码可以成为稻盛和夫这样企业家了!

反倒是曾国藩离我们才300多年,而且他还挺能写,留下大量资料,所以研究他,更靠谱些!

放下王阳明,读懂曾国藩,70%的内容,都在这4点!

学习曾国藩什么?

研究曾国藩为官之道、成圣之路,离我们实在太远了,不现实,也不需要!

就像冯唐先生写的《冯唐:我读曾国藩,满纸背后都是2个字》,这两个字就是:

成事!成事!成事!

冯唐先生文中提到曾国藩“”、“大处着眼,小处下手”、和“管自己、管团队、管他人”!让人受益匪浅,建议大家读读!

放下王阳明,读懂曾国藩,70%的内容,都在这4点!

冯唐


【真正有效的成事之道

曾国藩天资愚钝,估计和我们大家智力都差不多!先看看曾国藩成事之道!

一、立志要宏大

每个人来世间,都是经过与数亿万兄弟姐妹奔跑,赢得最后比赛,才有机会见见这个大千世界,难道就是为打个王者荣耀,来混吃等死!

曾国藩说,想做一番事业,必须要真正立志,而且要这个志愿当成自己的终身的信仰,来完成!

哪怕你的志愿俗点:赚钱、当官,也比没有志愿强!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放下王阳明,读懂曾国藩,70%的内容,都在这4点!

二、有恒且耐烦

做事情不能光三天热情,关键的时候要逼自己一下:

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知易行难,道理很简单,90%的人都坚持不住!

放下王阳明,读懂曾国藩,70%的内容,都在这4点!

三、变与不变

这是个重点,也是曾国藩最为受争议的之处!

了解曾国藩的朋友,知道曾国藩具有很强的两面性,一面圣人,一面屠夫!

这里就有变与不变问题!

曾国藩想做事情,开始想平定太平军,后来想做洋务运动,带领大清走向强国,这是他一生的追求,从未发生改变!

曾国藩是理学家,他的一篇《讨粤匪檄》,可谓狠毒老辣,利用太平军信奉“上帝教”,毁像焚书,以维护“孔孟之道”名义,团结一大批精英分子,包括左宗棠、胡林翼等等人。

曾国藩开始练兵的时候,总喜欢讲一大通道理,让人生厌,而且打胜仗了,又从道德上教育别人,不要去争功,要无私奉献等等,结果很快这些精英分子,走的差不多了!

放下王阳明,读懂曾国藩,70%的内容,都在这4点!

面对疯狂的太平军,曾国藩放下圣学,也放下儒家所谓“仁义”:

而要战胜一个无原则的对手,唯一的方法就是放弃所有的原则。

采取了新套路

以众人之私,成就天下之公

换句话:只要帮我搞定太平军,功劳大大,回报是丰厚的!

就如同《明朝那些事儿》来说:

利益,只有充足的利益,才有驱动人们的魔力,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极其的残酷,却异常的真实。

湘军最后行动指南就是变成了:

后退者,杀,有功者,赏,打赢了,抢

这样部队就像蝗虫,所到之处,寸草不留!也让曾国藩落个“曾屠夫”的骂名!

反观历史上,无论是李世民、朱元璋、康熙等明君,哪个没有血腥的一面!

放下王阳明,读懂曾国藩,70%的内容,都在这4点!

这里不是美化曾国藩,真正这些做大事的人,他们都是为了目标,都有不惜一切代价狠劲!

自古就有“慈不带兵、义不理财”说法!

真正想做一番事业的人,不变的是目标,变的是手段!

就是现在国际争端,不也是打打和和,和和打打,都很正常,政治高手的过招,皆如此!

放下王阳明,读懂曾国藩,70%的内容,都在这4点!

四、忍字当头

曾国藩劳苦功高,而慈禧想卸磨杀驴,曾国藩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内战,选择“忍”!

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他解散90%的湘军,换取慈禧的信任和支持,开展自己的下一个目标:洋务运动!

真的想成就一番事业,忍字当头,小不忍,则乱大谋!

就是今天,你想做点事情,照样会引起非议!

放下王阳明,读懂曾国藩,70%的内容,都在这4点!

路遥先生说过:

这里无风也起浪。你没成就没本事,别人瞧不起;你有能力有成绩,有人又瞧着不顺眼。你懒惰,别人鄙视;你勤奋,又遭非议。

喜欢读曾国藩的朋友,你会发现,《曾国藩家书》几百条名言,70%都是与这四点有关。

啰嗦半天,不知道对您是否有用,欢迎点赞留言,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