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的王朝能撑多少年?

艾源堂养生科技


如果生活在封建社会,那么我想我们大家都会想要去当皇帝。朱允炆是朱元璋钦点的皇位接班人,而朱允炆在朱棣面前显得太过于年轻。其实,现在我们也不会认为造反是件多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如果皇帝对百姓好,是一代明君,其实谁当那个皇帝好像还真的没那么重要。就像李世民也是造反,还不是一代明君,流传千古。



可是就算朱棣不造反,以朱允炆的性格,我并不觉得他能守住大明的江山。怎么说呢,朱允炆的性情比较温和,对待下属和朝政都是比较宽和的。其实朱元璋当时也是因为对长子的溺爱才把皇位传给朱允炆,说实话真正适合接这个皇位的人还真的就是非朱棣莫选。朱允炆继位后,在谋士们的建议下,实行了削藩之策,结果引发了朱棣的“靖难之役”,最后兵败逃出南京,不知所踪。


而朱棣登上皇位后,开始进入永乐盛世,不得不说朱棣在朝政方面的才能不知道要甩朱允炆多少条街啊!朱允炆这个人其实很多都不懂,他上位就听信谋臣的话削藩,而导致朱棣不满,得罪了诸多大臣,引起叛乱。

他认命李景隆作为大元帅,统率60万军队,李景隆军事才能完全不行,认人不明;在发兵之时,他谨告武将,希望不要伤害朱棣,这更是荒唐,分不清你死我活的局面。可以说朱允炆这个过于心慈手软,我们都知道一个皇帝最重要的除了文韬武略的才能之外,还有的就是心狠手辣,杀伐果断。



综上所分析,我觉得朱允炆其实不太适合做这个皇帝,其实朱元璋也是背一个很大的锅,他让朱允炆当皇帝不过是出于对长子的溺爱,他心里也是知道最适合当皇帝的人也就是朱棣。所以就算朱棣不造反,朱允炆也实在是难以守住江山。


司徒聊历史


朱元璋打下江山来很不容易,他对待江山的继承人,也是格外的小心的。本来他是立了长子朱标做继承人的。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朱标死在了老朱的前面。可以说这突来的一切,打乱了朱元璋原本的计划。

现在摆在朱元璋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当然就是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了。

太子朱标死了,是选朱标的儿子当皇帝呢?还是选自己的儿子当皇帝呢?

这个问题可能老朱想了很久。

毕竟这个问题是怠慢不得的,因为中国历史上已经出现过很多,没有选好继承人,而导致亡国的事例了。

中国汉人当皇帝的时候,一般是选择嫡出的长子当皇帝,这样的话,不大会引起皇室之间的骨肉相残。

但是,朱元璋的问题是长子死了,其他的儿子要选谁呢?

似乎选谁都会引起矛盾,于是,老朱索性绕过了儿子。直接选择了孙子朱允炆来当皇帝。他以为自己选孙子当皇帝, 儿子就没有意见了。这个天下就会太平了。

没想到朱元璋的这一做法,恰恰相反引起了公愤,最起码朱元璋的儿子是不服的。凭什么皇位要传给一个没有任何战绩可言的黄毛小子呢?

再加上朱允炆一上台就大力的削藩,导致本来对他就不满的叔叔们,更加的对他不满了。最后索性朱棣直接把朱允炆给干掉了,篡夺了皇位。

我们假设一下朱棣若是没有篡位的话,朱允炆治理大明王朝,能走多远呢?

朱允炆当皇帝的时候,只有21岁,且是一个太平天子,他是没有参加过战争的。这个年龄,再加上他本身的经验,就已经是他的短板了。

毫无疑问这一点是他比不上朱元璋其他的儿子的,最起码朱元璋的儿子都能打,威望要比他高的多。

朱允炆的眼光也不咋地,通过他用的那些讨伐朱棣的人来看,至少他用的都是错误的人。再加上他本身的仁慈,软弱,导致了他最后丢了天下。

这都是当皇帝不能有的,皇帝就要心狠手辣,就要唯我独尊。

在朱允炆当皇帝的漫长生涯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反叛他的人,即使不是朱棣,而是其他人,朱允炆也未必对付得了。

当然了我们目前所说的都是内斗上。

若是朱允炆连内斗都打不赢的话,那对付外敌上,他就更差劲了。

他能比得上晓勇善战的马背上的民族吗?他敢把都城建在距离少数民族只有几十里之遥的北京城吗?他能平衡的了臣子,兄弟,国家之间的利益吗?

可以说每一件事对他来说,都是一个灾难性的考验,我觉得若是让朱允炆当皇帝的话,明朝肯定是走不远的,至少走不了两百多年。


史学达人


朱允炆在朱棣面前显然还是太年轻了,朱允炆继承大统的时候才21岁,而燕王朱棣都已经38岁了。朱允炆作为朱元璋钦点的皇位接班人,却为何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就被皇叔朱棣推翻了政权?朱允炆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其实不然也。




可以说,朱允炆是最像父亲懿文太子朱标的皇子,朱标的长子朱英雄幼年夭折(只活了八岁),朱允炆是事实上的嫡长孙。朱元璋放弃其他几个年长的儿子而选择了年纪轻轻的朱允炆作为皇位接班人,并非只是为了遵循“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皇位继承制度,而是因为朱允炆确实有他自带的闪光点,朱允炆虽然年轻,但是他为人却非常正派,没有皇室子弟的轻浮、纨绔,而是沉稳有度,诚孝至仁,朱允炆的性格操行都很像父亲朱标。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从陕西巡视回来的太子朱标不幸染病去世,皇太孙朱允炆因为悲伤过度而日渐消瘦,朱元璋安慰他说:“而诚纯孝,故不念我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太祖朱元璋去世,同年皇太孙朱允炆即帝位,改年号为建文。这一年,他才21岁,经过皇祖父三十一年苦心经营,“洪武之治”成绩斐然,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大明天下一派繁荣昌盛气象。




如果只是做一个守成之君,朱允炆完全可以做到。不过,建文继位之初却也大行改革,比如,他一改过去皇祖父重武轻文的思想,而是提高了文官在朝廷的作用。建文朝主持“削藩”国策的齐泰,黄子澄等人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建文帝宽刑省狱,避免了冤假错案的一再发生,洪武朝的大肆屠杀功勋之臣在建文帝时期没再发生过,建文帝抑制宦官力量,对宦官不法严惩不贷。“建文新政”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年时间,但是对明朝后世皇帝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当然,如果从严格的标准讲,朱允炆实在离他皇祖父还有不小的距离。建文帝自幼熟读儒家经书,但不懂得圆润变通。他和父亲懿文太子一样,性格温文尔雅,即长皆与宽大著称。他身边的亲近之臣,包括方孝孺、齐秦、黄子澄等人,都是怀理想主义,书生气浓厚,对时局没有大同观认识的人。建文帝在这些人的影响下,“削藩”畏畏缩缩始终放不开手脚。朱允炆是个十足的书生型皇帝,他毫无治国经验,不仅不能和他的皇祖考比,甚至他那些雄才大略,镇守一方的藩王叔父们,建文帝也远不是他们的对手。在这些儒学官员的熏陶影响下,建文帝幻想着能以儒治国,推行他所谓的理想仁政,但是这在明初,几乎都是不现实的事情。




建文帝本身就是个死读书的书呆子,加上黄子澄齐泰儒家修齐治平理论的思想灌输,所行新政皆是脱离实际,方孝孺还建议建文帝从古籍经文中去寻找治国的灵感。这三个人虽然正直勇敢,胸怀为天下苍生计的理想。但他们都是腐儒之见,缺乏实践意识,反而使建文帝在施政理念上一再脱离实际。燕王朱棣打着“倾君彻”的名义靖难起兵,目标就是直指齐泰、黄子澄。即便朱棣不造反,估计建文王朝也难以维持太久。


大国布衣


这个话题,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如果朱棣没有造反,叫朱允炆安安稳稳的坐上了龙椅,那么大明王朝,极有可能会成为继秦朝与隋朝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以朱允炆的能力,他绝对有把大明王朝糟蹋干净的本事!

因为建文帝朱允炆,这位明太祖朱元璋生前苦心培育的皇太孙,却从来是一个拙劣的领导人。身为一个皇帝,他不具备半点领导人的素质!

这个素质有多差?可以参考一下,朱元璋驾崩后,朱允炆是怎样不作不死,一步步把江山丢给朱棣的。好些后人都把这个锅,砸到了朱元璋的脑袋上,认为是朱元璋生前对功臣宿将的疯狂屠戮,导致朱允炆无人可用。但瞧瞧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人才团队,就知道这是多厚的大礼:文有战略强人卓敬,武将有防御高手耿炳文,进攻更有大明第一骑兵战悍将郭英。还有谋略家刘璟与徐辉祖,这样的人才济济,哪里是无人可用?简直手握一把好牌!

可这一把好牌,又让朱允炆打成什么样子了呢?全都视而不见,偏偏拿着几个废牌: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年如一日的当宝贝宠。朱棣造反以前,那么多可以提前解朱棣的机会,都在这三个废牌的强烈反对声里不了了之。后来朱棣扯旗造反,也是这三位废牌一顿鼓噪,推荐了又一个给朱棣送大礼的废牌李景隆,战场上一顿瞎指挥,百万大军都给败光!

所以说,有这样一种拙劣的用人眼光,就算朱棣不造反,朱允炆又能把明朝治理成什么样?细思极恐!

而更恐怖的,是朱允炆的性情,后人给朱允炆总结了很多优点,比如性情温和礼贤下士等等,但是却忽略了他一个重要的缺点:缺少一个领导人应有的襟怀。就是在朱棣造反的真定战役里,本来朱元璋留下辅佐朱允炆的大将耿炳文,已经把朱棣怼的寸步难行,只要明军按照既定战略打,朱棣连两个月都没法支撑,可关键时刻朱允炆头脑发热,觉得耿炳文赢的太慢,硬是换上了李景隆,然后大败亏输!

如果把朱允炆这辈子的所作所为,和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比比,就发现这两人的缺点,简直像的好似双胞胎。当然唯一可以欣慰的是,朱允炆被篡位后,他信用的废牌们,各个对他忠心耿耿,崇祯上吊后,他信用的废牌们,却各个争着卖身投靠。以这个意义说,朱允炆比崇祯还是强一些的。但毛病如此,放在当时社稷初建,周边强敌环视的明王朝,如果没有朱棣造反,大明这个江山,没准就被朱允炆赔给别家做嫁衣裳了!


我们爱历史


这个问题问的好,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朱允炆的失败,不是败在懦弱和妇人之仁,而是失败在年轻和经验不足。毕竟,朱允炆上台时才21岁,而朱棣已38岁,且经过军事锻炼。

如果能让朱允炆活到40岁以后,大明朝的格局就不一样了。40不惑,人到40以后就开始稳重了。



明朝的问题在哪里?明朝的灭亡原因是什么?

第一个原因:吃财政饭的朱家宗室子弟繁衍太多,把朝廷吃垮了。明朝宗室俸禄问题在嘉靖年间(1522-1566年)就已经比较突出,嘉靖皇帝朱厚熜在晚年颁布了《宗藩条例》企图进行限制,但收效甚微。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明朝朱家皇室有15.7万人,加上服务人员,上百万,这些人都是吃饭不干活的,而当时全国只有5000多万人口。有的远支已经很穷了,我看《明实录》发现:明朝皇帝第一次赈济皇室子弟的时间是万历十五年(1587年),此时明朝建国已经219年,距离明朝灭亡还有57年。



第二个原因:迁都北京使得明朝缺乏战略缓冲。朱棣迁都北京后,明朝在事实上形成“天子守国门”的态势,京城距离最近的长城就是几十公里,少数民族的骑兵一旦越过长城,要不了两个小时就能杀到京城下。首都缺乏战略缓冲,准备应战时间就短,容易处于被动。满清曾经在崇祯年间(1628-1644年)五次越过长城抢掠,崇祯皇帝没有更好的抵御办法。虽然组织了抵抗,花了很大人力物力,但是面对满清快速机动的骑兵,明朝心有余力不足。



第三个原因:北方边防耗费了国家太多的钱粮。北方边防是烧钱机,修长城、驻扎大量的军队,每年要花大量的资金。《明神宗实录》记载仅仅是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到四十八年(1620年),北方边防就花了将近2000万两白银,是明朝中央财政近5年的收入,彻底搞穷了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军5万余人与努尔哈赤的大军在辽东萨尔浒大战失败,明军几乎全军覆没,明朝元气大伤,辽东形势急转直下。万历皇帝于第二年去世,想必与此败多少有关。



围绕上面三个问题来分析一下如果朱棣不造反明朝的发展推测:

第一个问题:朱允炆能解决藩王俸禄的问题吗?我分析认为,朱允炆不能彻底解决藩王问题,但可以延缓藩王的繁衍和俸禄的大幅增加。朱允炆上台一年内就削除了5位藩王,将他们贬为庶人,朝廷节省了一大笔开支。如果不是燕王造反,不出意外,朱允炆的削藩工作将会继续推进,这样一来,明朝藩王的数量将会大大减少,藩王俸禄对财政的压力也没有那么快形成。朱棣夺取帝位后,当起了老好人,对藩王的态度是好好花钱养着,但要削除他们对抗中央的军事力量,正是朱棣这个好好养着的做法,后来给财政造成很大压力。从第一个问题分析来看,朱允炆的做法比朱棣更有利于延续明朝的寿命。



第二个问题:迁都北京问题。朱元璋说过,北京并非都城的选项,作为朱元璋的皇太孙,朱允炆应该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朱允炆即便迁都,也不可能会迁到北京去。不迁到北京,首都在南京或迁到西安、洛阳,少数民族的骑兵并不敢大举深入内地,明朝中央政府对付少数民族有足够的战略缓冲,更有利于稳定,至少更有利于守住基本盘,比如长江以南。有人说,明朝如果不定都北京,应该没有那么快灭亡。我认为有道理,起码可以像南宋那样南北对峙很久。

第三个原因:北方边防问题。这个问题,无论谁当皇帝都要面对,不用多说。


综合以上分析,我觉得如果朱棣不造反,按照朱允炆的路子走下去,明朝可能会延续更长的时间,但是很可能后期像南宋一样,南明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坐看东南了


朱棣于建文元年起兵反抗朱允炆新政,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要说这朱允炆,也实在有点不争气,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仗打了三年,活活把王位打没了!这事实在让人没想到,朱允炆自己没想到,朱棣也没想到,朱元璋更没想到!

朱允炆为什么能越过一众叔叔兄弟被朱元璋一眼相中立为皇储?这和朱允炆的演技有关。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心痛万分,没有了自己一手栽培的继承人,但有高仿啊,还是以假乱真的那种。朱允炆此人最大的优点就是会拍马屁,最常说的就是“我爷爷说的都是对的”,此外还是父亲朱标忠实的模仿者。

种种假象让朱元璋信以为真,直觉朱允炆是天定的皇位继承人,就是这一次看走眼,险些给大明王朝酿下大祸!朱允炆此人除了演技颇高,但他没有真正的学会政治、军事、心术等方面的知识,皇帝做的可以说是一无是处。

军事上的战败,掩盖了他政治上的失败

靖难之役的失败将朱允炆钉在了失败者的耻辱柱上,但他的无能绝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指挥不当。自登基开始朱允炆就奉行重文轻武的方针,除了耿秉文,满朝武官只有李景隆之流。文官倒是比武官强些,重臣诸如齐泰、黄子澄以及方孝孺,几位老臣忠心没的说,但治国能力呢?差的可能不是一星半点。

三人之中如果非要说谁比较有宰辅之相,那只能是齐泰了,相比黄子澄、方孝孺只会每天喊口号、写文章外,齐泰至少还有一些斗争意识。齐泰曾言“擒贼先擒王,先收拾朱棣”,朱允炆没听。又曾经极力反对李景隆挂帅,朱允炆又没听。甚至在朱元璋忌日,朱棣遣子入京拜祭,齐泰要求扣留为人质,朱允炆还是没听。

事后证明齐泰的建议是无比正确的,朱允炆为什么不听?除了他自己没脑子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黄子澄的劝谏……

至于方孝孺更不必说,负责制定口号而无实际策略,小动作频频却是自取其辱,比如他曾书信朱棣之子朱高炽,意图挑拨其父子关系,一边赢了是正经太子,一边投降是叛臣之子,但凡朱高炽有点脑子就知道该怎么选,结果朱高炽果真信都没拆就交给朱棣了……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误国误民是文人啊!

国家层面的政治策略一塌糊涂,核心大臣不堪重任,此时的朱允炆在干啥?他把全国上下的地名在短期内大量改成了古地名,有些地方改了一次不算还要改第二次。改名后大家经常反应不过来地名说的究竟是哪里,不仅是百姓,就连官员也一时无法适应,写奏折经常在旁边注释标明这地方以前叫什么,否则没人看得懂……

政治上的失败,又遮掩了经济上的混乱

朱允炆是第一个被儒家思想全面侵蚀的皇帝,在奉行精英教育的明清皇族,大多数皇帝都会把太子交给儒家教学,但是储君学的是经史子集、玩的是琴棋书画,干的却是政治、军事、经济这种八竿子打不着的活儿,试想培养一个厨子然后让他去做IT,这厨子可能会疯,朱允炆心态还不错,人没疯,但明朝官员和老百姓八成要疯了。

大力推行恢复井田制。你没听错,就是周礼提到的井田制,你没记错,就是孔孟时代宣告彻底破产后已经两千多年没人执行过了的井田制,王莽除外……通俗的说,井田制就是要求先种提供赋税以及村有的公田,然后再种农作物归自家所有的私田。这种制度在周朝就已经显得不合时宜,隔了这么久朱允炆又来这么一出?

全面减免江南地区税收。朱允炆执政时期减税力度之大,甚至部分地区的赋税竟然减到了仅有朱元璋时期的15%。一般来说减税是好事,可朱允炆这家伙也忒不会选时间。刚好那个时候前线与朱棣燕军作战正处于胶着状态,几场大的战役均告失败,而朝廷国库空虚,拿不出钱来组织军队对朱棣军队发动反击……

地名复古也就罢了,经济也要复古,大概真是过度崇信儒家学说,才会做出一堆这么不切实际的事情。

建文帝朱允炆,继位时间虽然不长,但短短四年时间就折腾出这么多花样,也实在是难为他了。相比而言,朱棣要靠谱很多,永乐大典、七下西洋、平定安南、远征蒙古,开拓了后世明朝的繁荣昌盛。难以想象如果朱棣没有被逼急了起兵造反,明王朝难保不会像秦朝和隋朝一样二世而亡!


刀墓手札


要说历史上明朝的朱允炆属于幸运相当好与不好之间,为什么要这么说哪?首先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帮他把所有的问题都给解决了,避免了朝中大臣因为少主年幼从而权倾朝野的可能,可是对待亲情上,朱元璋又舍不得自己的儿子们将来无依无靠,所以造就了一群的藩王的存在。

当时的朱允炆刚刚成为皇帝就下令要进行削藩,这个命令几乎让天下的藩王们受不了这么大的刺激,所以就有一些藩王们想不开了,当然了这件事当中真的有藩王想不开,还是被人想不开就不好说了,反正当时的场面相当的混乱。

于是朱棣这个野心勃勃的叔叔辈的人物开始搞风搞雨,先是跑到宁王的领土开始接关系、讲道理,谈一下将来的理想之类,毕竟削藩成功后这些王爷们就会过的相当不好,当然了这个不好是指与从前相比。

毕竟明朝初期的藩王们实际上相当于地方上的土皇帝,权力非常大,这些藩王们在自己的领土里不光有武官还有文臣,几乎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国家,藩王所在的府里既可以管理行政,又可以指挥兵权,而且在自己的封土里就有着生杀大权,试问这和一个皇帝有什么区别。

说实话就这样的藩王们在自己的领土长期这么发展下去,就属于国中国,等哪天自己的实力强大之后,会不会直接翻身当大明的皇帝就很不好说,反正都是朱元璋的子孙,谁当不是当。

可是朱允炆的削藩一下子把这种机会给扼杀在摇篮之中,平日已经过惯了如同皇帝般的生活的这些藩王们,心里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所以就要想办法了。

所以在这个时候朱棣开始四处拉兵买马,联合所有的藩王们一起打算上京给朱允炆要个说法,毕竟朱元璋都没有下过这样的狠手,一个刚刚才成为皇帝的朱允炆就这么干,是不是有点太寒这些叔叔们的心了。

说实话在一开始的时候,如果朱允炆多少放下点面子,好好安慰一下这些叔叔们,说不定事件还有转机,毕竟大多数的藩王们只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好好的开心快活,造反这种事太可怕了,还是别人去干吧。

可是刚刚成为皇帝的朱允炆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这可是自己下的第一个命令,这些藩王们居然不听,不是不把自己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呀。

于是本来可以用谈话来解决的问题,愣是发展到了打仗才可以解决。

说实话这么多年来朱元璋把自己这个孙子宠的太过头了,连基本的一些关系都没有弄清楚,也就是说连自己的班底都没有就敢这么干,那些藩王们在朱棣的起哄下也是跟着朱棣一起来京城找说法。

只是来的时候可能怕朱允炆会直接不见他们,所以就多带了兵马,这个时候问题出现了,朱允炆居然没有领兵打仗的合适人选。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只能说朱允炆你在作的道路上是越走越远了,什么后果都不带想的就敢这么冲动的发命令,你以为你是朱元璋呀。

在不了解情况之下就把大军的统帅位置交给了李景隆,说实话这个李景隆就是朱棣的铁杆兄弟,本来还想着怎么帮自己的兄弟一把,现在不用想了对手直接把最好的牌送给了自己。

于是在统帅李景隆的带头下直接就投降了朱棣,这也就是所谓的靖难之役。

归根结底就是小皇帝朱允炆年纪还太轻,思想一点也不成熟,办事毛里毛草的,再加上做事一点也不想后果,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很正常。

但是除了这件事之外,在国家方面朱允炆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很多事上都听从朝中的那些大臣的意见,说实话如果朝中还有不错的领兵大将,说不定朱允炆也会听从,只是朱元璋为了帮小皇帝在朝中站稳脚根,那些但凡有点实力的将军都已经被朱元璋给斩杀了。

所以在战争方面小皇帝朱允炆没有人帮他,于是在朱允炆的心中可能也就如同朝政大事一样来对待,自己只管下命令,那些叔叔们是不敢有什么意见的。

只能说朱允炆有点太天真了,也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来朱允炆只是没有经验而已,并不是说不会处理这些事。

如果当时的朱棣因为害怕没有联合藩王一起造反或者朱允炆没有急于削藩,那么以朱允炆的脑子在经过几年的沉淀之后,一定会作出不一样的选择,尤其是对待削藩这件事上,也不会脑子一热就直接下令消藩,而是先把所有的准备工作都作到位之后,再去进行所谓的削藩。

所以说但凡当时给朱允炆一个机会,又或者说朱棣没有造反,那么未来的大明王朝一定会成就另一番盛世也说不定。

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关注。


虎头山小妖


首先要表明我的观点,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的王朝不但能撑下去,而且朱允炆能做一个守成之君,开创一个盛世也未尝不能。

第一,是因为朱允炆家庭氛围非常好,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榜样。朱允炆的父亲是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朱标是马皇后所生,在古代皇家讲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所以朱标自小就深受朱元璋重视。朱标出生后,朱元璋率军攻下南京城,自立为王,所以朱标的出生让朱元璋认为是上苍给他送来的福报,对儿子寄托了极大地希望,延请当代大儒宋濂等饱学之士为他讲学。而且朱元璋明确表示,最重要的教育不是知识。而是正心,心正万事则顺,心不正事事不顺,所以朱元璋为朱标选的东宫官吏皆是德正高雅的端正之士。您想,生活在这样的家庭,跟随这样的父亲,身边都是这样的高雅之士,朱允炆也被熏陶得谦恭有礼,深得朱元璋的喜爱。

第二,朱标死后,按照皇家继承规则,应立皇长子皇长孙,于是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孙,朱元璋更加注重对朱允炆的教育,请当代大儒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为朱允炆师傅。把朱允炆培养成温文尔雅而又自信坚强的性格。在朱元璋时代,已经把老将、有影响力的老臣诛杀殆尽,给朱允炆留下一个较为干净的朝廷,那时的高压政策使各级官吏的思想时刻紧绷,时时想着命不保已。所以时代迫切需要一位宽容、宽厚、仁者之君,朱允炆正好符合官员和百姓的需要。

第三,朱棣不反,朱允炆也不可能将都城迁到北平,时时刻刻受到北方蒙古瓦刺的威胁。在明朝后期,崇祯一朝,都城几次被满清保卫,几近失守,如果都城还在南京,最后,就算国内内乱,但是满清还不至于威胁到中央,使朝廷两面受敌,无可奈何。

综上所述,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不但能做一个收成之君,还能开创一个盛世,在明朝末年,还能使朝廷避免两面受敌,可能明朝的寿命会更加长久,或许不会有清朝的存在。


历史是个这玩意


朱允炆是不可能开创一个盛世的!

历史上与朱允炆特别相像的还有一位君主—汉元帝。

柔仁好儒

汉元帝刘奭,生于公元前74年,是汉宣帝刘询的长子。

当汉元帝刘奭还是皇太子时,看到汉宣帝重用法家人物,动不动就用刑罚惩治下属,大臣杨恽、盖宽饶等仅仅因为“刺讥辞语”就被杀害,很不以为然。一天乘着陪父亲用餐时,委婉地说:“陛下使用刑罚略有点过分了,应该多多重用儒生。

汉宣帝对此的评价是:“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乱我家者,太子也”

朱允炆由于自幼熟读儒家经书,所近之人多怀理想主义,洪武二十九年,朱允炆曾向太祖请求修改《大明律》,他参考《礼经》及历朝刑法,修改《大明律》中七十三条过分严苛的条文,深得人心。

明史曰:惠帝(朱允炆)天资仁厚。践阼之初,亲贤好学,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锐意复古。

结局

汉元帝刘奭,公元前49年—前33年在位,在位16年。元帝之后,西汉经汉成帝(前33年—前7年),汉哀帝(前7年—前1年),汉平帝(前1年—公元6年),以及刘婴(6年—8年11月),被王莽所篡,记41年。

朱允炆如果不被朱棣推翻,明朝估计也就坚持五十余年,然后或被人所篡、或早百年亡于异族之手。

大家好,我是“风雨的学习号”,如果大家感觉我写的有道理,请关注我吧!


风雨的学习号


我们来看看这种情况,就是皇帝的皇位传孙是一种什么样的结局。

(朱允炆)

除了朱元璋皇位传孙外,历史上至少还有两个事例值得参考。一是晋武帝司马炎。当时晋武帝的皇位继承人是白痴儿子司马衷,晋武帝之所以最终没有换人,还一直让这个白痴继续当太子,是因为这个白痴儿子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孙子司马遹,晋武帝的想法是,就算儿子是个白痴,但是传位到孙子辈就好的。可是结果并没有如晋武帝所愿,在他白痴儿子继位的时候,全国就爆发了主要由他的另外一些儿子参与的“八王之乱”,最终不但他聪明的孙子司马遹被杀,而且国家也乱了,最后北方少数民族趁机入侵,灭了西晋。

另一个事例是,蒙古大汗窝阔台确定的皇位继承人是二儿子阔出。后来阔出在发动对南宋的战争的时候,在战场上被打死了,窝阔台于是把皇位继承人给了阔出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孙子失烈门。但是他去世以后,在他的六皇后脱列哥纳的强力干预下,窝阔台的大儿子贵由夺得了皇帝之位。而贵由夺位,又引发了窝阔台的侄子们的不满,最后皇位传到了他的侄子蒙哥那里。

(朱棣)

从这两个事例,加上朱元璋传孙的事例来看,一个皇帝想绕过他剩余的儿子们,直接把皇位传到孙子那里,最终都是悲剧的结局。为什么都是悲剧的结局?因为儿子们不服啊!如果是传给其中任何一个儿子,可能其它儿子心里有意见,但都不会有那么大的意见。传孙子就不一样了,儿子们还年富力强呢,为什么就要传到孙子的头上呢?难道儿子中就没有一个行的吗?这边儿子们不服气,孙子为了坐稳天下之位,必然要削藩。不削藩,天下就会分裂。但是一削藩,儿子们就更加不服,因此,这必然让矛盾越来越升级,最终新的战争形成。

从这里可以看出,就算朱棣不造反,朱元璋的其它儿子最终也会造反,战争依然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如果不是强势的朱棣造反,而是朱元璋一些不太厉害的儿子们造反,朱允炆能不能摆平他们呢?这个很难说,我个人认为也不容易。一是朱允炆本人的性格比较文弱,优柔寡断。二是由于朱元璋杀功臣,朱允炆身边缺少厉害的武将。这两条就决定了朱允炆很难赢得一场战争。

(北元和明朝的对峙)

再退一步,就算朱允炆把所有的叔叔们都干掉,他是不是就能坐稳江山呢?我的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有一点,他定都在南京,在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在中国古代南北对抗是一对尖锐矛盾的时代,没有一个定都在南方的朝代,能够抵挡得住北方少数民族的强力侵略。所有那些定都南方的,都是在北方的大片土地被北方少数民族占去以后的无奈行为。

而明朝面临的国际形势更严峻。一是北元被撵出去了,正不服气,二是四大汗国中伊尔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的帖木儿帝国强势崛起。朱允炆的国家遭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强大入侵,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定都在南京的朱允炆,他基本上是很难应付这种局面的。很可能就被占去大片江山,更严重的还有可能灭国。

所以,朱允炆继续干皇帝,明朝是非常难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