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把父母送进养老院,是孝顺还是不孝顺?

趁年轻拼搏撒


花钱把父母送进养老院是孝顺还是不孝?

很多人纠结送养老院是孝顺还是不孝顺?但我们没有看清楚事情的真正的本质。

为什么要将父母送进养老院呢?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然后生活节奏,工作节奏也比较快,生活压力也比较大。做不到很好的照顾父母,反而要父母来照顾我们,有一些父母没有跟子女住在一起。除了能够提供一些金钱,就没有什么可以照顾的了。

那送进养老院的话,就要看看养老院的生活条件,还有生活环境怎么样呢?养老院里有很多的老人,大家可以在一起聊天啊,共同学习呀,一起下下棋啊,生活很快乐,环境也很好,饮食习惯也很好,还有专门的医生,护士护理,这样的养老院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呀。至少不用担心父母在家有个小病小痛舍不得去看病了!

但是如果一部分人,把父母送进养老院然后放一笔钱,就不管不顾了,这种才是假孝顺,父母虽然在养老院生活,养老院也只是起到一个照顾的作用,还是需要子女的关爱,经常带父母出去玩,带到家里住一段时间,逢年过节一起团聚,这才是把父母送进养老院的真正意义!

生活条件环境好,对老人的身心健康也是有好处的,不要这么排挤养老院,想想看,现在很多人有没有和父母住一起?每个月又有给多少生活费?多少人的父母还在田里辛勤劳作?多少人可以经常回去和父母相聚?

看事情不能光看表面的!以上是我的观点!有不同意见的可以留言大家一起探讨,喜欢我的点赞加关注!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小雅妈妈若冰


我觉得也是孝顺的一种表现。因为现在的养老院并不是像某些人想象的那么不堪。(2015年,我父亲脑溢血后,因为家里不具备照顾的条件,我们怀着愧疚自责的心情跑遍了本市所有较好的养老院,原以为住在养老院的老人凄凄惨惨的,可经过实地考察后,完全颠覆了我们的想法。这些养老院窗明几净,分区管理明晰,配备有专业的医护人员24小时在岗,还有合唱,绘画,书法,电子琴,广场舞等各种兴趣班,琴房里的电子琴免费使用,每个月还组织一次集体生日仪式,有的养老院还专门开辟出一块地给老人种花草果菜,老人们其乐融融。生活半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每天也有人推出院外晒太阳。)而且养老院的费用也不低,在我们三线城市,公立的,条件好一些的养老院,生活半自理的老人每月费用大约要8000元左右。做子女的,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愿意出资送父母到条件较好的养老院,让老人家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不是孝顺是这么呢?不评论他人情况,但就我自己的父母而言,我宁愿自己亲自照顾,家里经济若是因为我没有出去工作而少了一份收入,我也认了,因为我个人觉得父母把我辛辛苦苦养育大,是我一辈子最重要的恩和爱,我自己实在没办法让我自己的父母体弱多病甚至记不清人和事了,还让他们在外,我不敢确保外人会比我对他们更好,久病床前都不一定有孝子,何况收钱办事的人……我想想都觉得那样我父母得多可怜,我害怕别人欺负他们,如同幼小的孩子要是被无良保姆欺负是不懂得表达的,我不可能让我父母有这样被人欺负的几率出现,赚钱方式很多,不能出去打工,我就做自由职业者,总有办法的,但我唯一不能做到的,就是让父母在最需要我照顾的岁月而抛下他们,我做不到。如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养老院是最好的选择,找个好点的养老院是关健,医养结合的更好。我妈妈85岁混合痴呆症断后,我把她送进了医养结合的养老院,养老院条件很好,进去2个月,眼睛变灵动了,也会笑了,脸色红润,能自己吃饭,能走动,能自己去大小便,病情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比进去时好太多了。以前她也不愿进养老院的,现在却很习惯。作为子女,在老人去养老院后多关心,安排好一日三餐,多去看望,与护工搞好关系等等一定要做好,私下适当给护工点钱,送菜送零食时 也给护工一起分享,大家增加感情。



柴志剪辑


我外公84岁这年,脑梗塞中风瘫痪了。久病无孝子,三个舅舅一致决定把外公送到养老院。有一次爸妈去看外公时,外公想上厕所,却在极力忍着,原因是养老院的人没那么好,而且也忙不过来。三个舅舅没说接回来的样子,他就继续在养老院待着。

后面外公病越来越严重,就被接了回来,吃什么拉什么,医院也不接收了,最后外公还是去世了。我想一个人如果一生下来就预知自己的老年会这么凉薄,估计也不会生这么多儿女,累了一生,却得到这个结果吧!

我觉得老人行走不困难,儿女有难处的情况下还是可以送养老院。如果老人瘫痪了,儿女特别有钱就送进养老院,实在对不起父母的养育啊!





像猫一样行走人间


我来回答

这个怎么说那,我们家五口人我有俩个哥哥记得爸爸以前说说家里有俩个儿子就想在要个闺女于是那有了我,小的时候爸爸总说以后就指着闺女了,可等我们长大了结婚了以后总想把家里人接到身边可是她们就是不来,我爸说以后谁也不要我们养他说他要和妈妈去养老院我们都不同意,他说我们不想给你们添麻烦再说住哪里也安静,辛苦了一辈子就想找个安静的地方,这样也自由,父母如果觉的这样开心就随她们吧!我们抽时间多去看看



农村嫚嫚


我去年生了一场大病,去做手术前只是跟妈妈轻描淡写说了一下,怕她担心,出院回家后发现妈妈瘦了一圈,邻居们告诉我,我走以后,妈妈每天以泪洗面,没有好好吃过一次饭!做事的时候也是会流泪,不知我到底是什么病,每天煎熬!

试问你生病了,儿子会这么痛心吗?当然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然,但真正把我们惦记在心的只有妈妈!当我们生病了老了,如果妈在,她是不会把我们送去外面的,生死都要跟孩子一起的,正如我们现在对自己的孩子一样!

所以,我不会把老妈送去外面的,养老院,就是一个弃老的合法场所,再怎么难我都要自己带着我妈妈!


SZDYW熊出没


根据目前的趋势,养老院是多数人的第二故乡,也是人生的最后停靠站。我的一位老年朋友,是一位86岁的老奶奶。去年她生病住院了,在医院连续住了3个月。住院期间她考虑得最多的是出院后是否回到自己孤独的家里,她让我给她拿主意。

她只有一个儿子,儿子家庭不属富豪,儿媳妇也不是省油的灯,给不了老人的经济补助。老奶奶是工厂退休,退休金每月2000元。我跟她算了一笔帐。反正儿子家里是进不去的,如果回到自己家里,老奶奶一条腿不能动,生活不能自理。请个保姆,月薪2000元请不到人,还有两人的生活费,家用的电费、水费、零星开资,加到一起2000元还不够花,还有面临保姆虐待的风险。

老人家曾多次生病住院,也没积蓄,不是政府报销药费她早已无法生存下去了。请保姆来家里照顾,除了自己的2000元退休金,其它的钱以哪里来?最后决定去养老院!老人家进养老院3,4个月了,我多次去探望她,她的精气神一次比一次好。养老院里有伴聊天有伴玩耍,有吃有住有人照顾。每月向养老院交纳2000元,恰好在她老人家的承受范围之内。人舒服了又省了钱有何不可?

题主的说说花钱把父母送进养老院,是孝顺还是不孝顺?这可不能一概而论。一般儿女上有老小有小,侍候不来。自己要出去工作赚钱的,总不能为了照顾老人一家人都不生活了。无奈之下把父母送进养老院,自己也会经常去养老院探视老人,逢年过节可以把老人接回家里聚聚,这样的子女是孝顺的。

有个别子女把老人当包袱,把养老院当着为自己御载的地方。将老人送进养老院,自己再也不在老人前露面了!这是明显的不孝之举。


心如莲花173349538


现实生活,高强度的工作环境早已经让我们分身乏术,照顾孩子已经是筋疲力竭,再加上一个重病的父母,压力可想而知。

但我想说,没有经过丝毫尝试,就把老人往养老院一扔,一个月去看望一次,很难说这样是尽了孝道。

我奶奶骨折瘫痪,从手术到住院耗费大半年,出院一个月再次摔倒入院,整整一年半的时候,都是我父母和伯伯伯母守在身边,最忙的一段时间我父亲瘦了10多斤,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直到后来,我爷爷查出癌症,他们无法同时兼顾两位老人,才决心将奶奶送进养老院,集中精力看顾爷爷。

养老院永远不会有亲人照顾得妥帖,当然,如果子女本就不放心思照顾老人,那么相对而言,可能养老院会更适合一些。

所谓尽孝道,其实只是自己的良心评判和周围人的评价。在我看来,尽力而为问心无愧地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就绝对不会受到愧疚的拷问,和旁人的指摘。

而尽孝道最大的意义,其实不在于自己,不在于旁人,而在于用自己的行动让自己的子女看到你是如何侍奉双亲的,而当你老了他们就会有样学样的照顾你,这是言传身教的家风传承。




根号贰拾柒


花钱把父母送进养老院是......

1.嗯嗯,朋友兄弟姐妹5个,老父亲卧床15年,开始的时候,妈妈照顾老父亲,后来妈妈年纪越来越大,老父亲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直至彻底卧床不起,大姐辞了工作在家照顾了5年;5年里,大姐在自己家的日子屈指可数,去年老父亲离世,母亲要求要去养老院住,兄妹几个都不愿让母亲住养老院,轮流做思想工作,奈何母亲主意一定,竟然独自去养老院办了手续,住了进去。兄妹几个一起去了养老院,最终没能接回母亲,于是每周轮流去看母亲两次,渐渐的发现母亲的笑容比之前多了许多。

2.同事A君,结婚2年,孩子满周岁,早年父母离异,在他儿子出生后2个月,父亲突然中风,瘫痪在床,虽多方医治也只恢复到半自理状态,由于房子只有一居室,只得在外租了一间房子,雇保姆看护,日子过得入不敷出,2个月的时间人看上去老了5岁。

3.远方亲戚,老父亲卧床,兄妹9个,每家轮流看护1月,老父亲一年转地12次,有一天在一个夜里掉在地上,窒息而亡。

4.大姑的父母自从退休就跟大姑一家吃住在一起,孙子孙女其乐融融

..............

要不要送养老院,各家情况不一,父母开心,晚年生活快乐为第一要素。

现在养老院形式多样,服务趋于规范化,如果父母属于卧床,家里无法专人照顾,住养老院应该是首选,有专人照顾,子女也能安心上班!

花钱送父母住养老院未必是不孝顺,只是有些人心里的自我意识作怪而已。当然也得看作为子女的出发点是什么了。





evelynzi


孝顺。

就说个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吧。一个朋友她爸和她妈离婚以后,她妈就选择了离开,外出打工。当初,她爸妈商量她跟谁,可是都要争抚养权,无奈下,爸妈想了个主意,那就是看这个朋友如何选择。她毫不犹豫地说,我跟爸爸,她的爸爸很激动,但妈妈却很难过。他的爷爷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就剩下奶奶一个人孤苦伶仃。那时候,他的爸爸面对奶奶的时候,心里也是很难受,自己要赚钱就必须努力工作,可工作了就没办法很好的照顾奶奶,待在奶奶身边,所以,就和奶奶商量着去养老院,即使心里有万般不情愿,但是,他还是拗不过自己的儿子,就去了。刚开始去很不适应,一直吵着要回来,可是,年龄已经慢慢大了,有些事情自己想做却做不了,只能有个人来帮助她奶奶完成。后来,慢慢的习惯了在养老院的生活,老头老太太没事聊聊天什么的,她明显比以前的笑容要多很多。她爸爸只要一有时间就和她一起去看奶奶,每当看到奶奶那和蔼可亲的笑容的时候,她的爸爸才没有觉得对自己的妈妈那么愧疚。

其实,这就是孝顺。








开心的小胖妹


花钱把父母送进养老院,我觉得是一种不孝的表现,之前在我们老家是这样的。

作为一个农村人,对于城市人的养老问题不敢妄加评论,但是在我们老家农村,把父母送进养老院的人很少,因为这样做只会让街坊邻居们嘲笑为“不孝”。

我的大伯就是这样一个人,膝下无儿,只有一个女儿远嫁他乡,而且伯母因为意外很早就离开了人世,家里只剩下大伯一个人,堂姐曾经试图把大伯送进养老院,当时我们一起去看了,很空旷的一个大院,盖了几排瓦房,就像是以前的学校一样,一个大铁门时常是锁着的,因为他们也怕一些老年人出门走丢了,里边住了几个老人,没有一个是我们附近的,都是离家比较远的人,看上去身体都不太好。看完以后,明显能感觉大伯脸上愁眉不展,回去的路上大伯就忍不住的说:“我宁愿死在家里,都不愿住进那个养老院”。

确实,他宁愿选择一个人孤苦伶仃的生活,也不想住进一个养老院,一个陌生的地方,周围全是陌生的人,毕竟在村里生活了一辈子了,有什么事街坊邻居们之间也会有个照应,所以养老院对于大伯来说,或许那真的犹如“人间地狱”。

在我们老家,经常能听到一些大爷大娘们在一起说笑,有时她们也总拿养老院开玩笑,大概得意思是说:“你别能,现在对儿媳妇不好点,等你老了她不养你,就把你送进养老院。”

所以,也许这就是观念的不同吧,在农村人的观念里,有儿女的老人,就应该生活在家里,也许不需要儿女时刻守在身边,但住进养老院或许就是儿女不孝的一种表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