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母親講孝敬一般是嘴上說得多,還是行動上做得多,為什麼?

百花爭春我為先


以前我一般是實際行動做的更多,現在是嘴上也會多說,實際行動也會多做。

我發現老人有時和你的思路不在同一個頻道。我媽喜歡吃零食,從早上一起床就吃糖果到晚上,嘴巴可以不閒著。

以前我會直接拿錢給她讓她自己買想吃的。她天天就買一些地攤上的煎炸餅。

我說吃這些東西不太好,我媽不聽。我就自己買好零食放她房間。

我媽不幹了,說我買的不好吃,沒問她的口味就瞎買。我還以為她是心疼錢,沒想到是真生氣。

以後我就和她一起去超市,她自己挑,我就講哪個好吃,哪個適合老人。漸漸媽媽也覺得我推薦的確實還好。

買衣服也是如此,媽媽一直信奉的就是不會皺的衣服就是好衣服。我一開始買的一件真絲衣服她穿了一次竟然說要扔掉,說是很多皺褶。

我說您等天熱再試試,是我買的舒服還是你以前不會皺的舒服媽媽才作罷。

記得曾經看過一組數據,說老人的腦部結構和年輕人的腦部結構明顯不同,對人的信任度也不盡相同。所以一些騙子最容易騙老年人。

既然結構不同,所以我們也不能用自己的思維邏輯去理解老人吧,所以我現在想盡孝,說的多,也會說些好聽的哄她開心,也會做很多,畢竟是生我養我的媽。




斯林說情感


好說不好行!行勝於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